人類生存的每分每秒都離不開氧氣。
那氧氣來自於哪裡?
森林?天空?
其實,氧氣構成於海洋。
海水掩藏著廣袤無垠的綠洲,從寧靜的紅樹林,到原始的藻類,還有品類繁多的水草……這裡有植物的奧秘和生物的故事。
本期
《世界潮我看》·水下中國
讓我們一起
回到生命的搖籃
海洋
探索生命綠洲
尋找生命的秘密
你準備好了嗎?
1
藻類
藻類,造氧的大師,綠色的根本。早在寒武紀,他們已默默地為地球編織外衣——臭氧層。這使得有機物的分解更有效率,為萬物帶來養分。
這裡擁有成熟的長達70-80米的巨型海帶,它們是藻類王國中的巨人。在北美太平洋的沿岸,巨型海帶形成的海底森林是海獅遊樂的迷宮、海鞘飄揚的舞臺。
8000公裡以外,同緯度的長島,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也是中國的海帶之鄉。
海面怪礁林立,海鷗雲集,海帶隱約可見。
這些美麗海帶也是棘皮動物的美食,尤其海膽,在它們尖銳的棘刺下藏著一張小巧但鋒利的嘴,削鐵無聲,能夠迅速吃掉大片海帶。
除了這些生長在北方冷水水域的藻類,還有生長在南方暖水水域的另一種藻類——馬尾藻。
它有著和海棉植物差不多的樣子,有根、有果。但其實它的根部除了固定沒有別的作用,養分的吸收全靠葉片。
在這一片藻綠中,有一顆顆靛青的眼睛,那是藍子魚——他們是這裡美麗的「顧客」。
在藻類繁殖的季節裡,藍子魚忙碌地穿梭在馬尾藻和麒麟菜之間,享用著海藻的大餐和飽食之後的快樂時光。
藻類除了為我們提供氧氣、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還有一個原始的功能——發光。
公元前50年,古希臘航海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果有人在夜裡跳下水,或用船槳把水撥開,海水就會發出藍綠色的微光。
這是夜光藻。
福建平潭東岸,藍色星河在這裡墜落人間,黑夜裡水中泛起淡淡藍光。
一抹幽藍,讓平潭這個小漁村也慢慢熱鬧起來,當地人也給它一個浪漫的名字——「藍眼淚」。
「藍眼淚」吸引著各地的攝影愛好者,跋涉千裡專門來記錄這一奇景。
2
海草
藻類打開了生命之門,讓藍色星球充滿生機,但真正把這個水下星球裝飾得綠意盎然的,是海草。哪裡有碧水,哪裡就有海草。
海南陵水新村港,一個天然封閉的港灣。
這裡是中國首個海草類型特別保護區,有著中國南海海草——海昌蒲。
海葵藉助海昌蒲高大的身形與之共棲,給這片綠色的草坪編上髮帶、系上花裙,別有風姿。
由於海草長得太高,沉積物遮擋了陽光,病菌容易散播,因此,海草床需要一臺「收割機」來保護它的健康。
海龜承擔起這一職責,它們以新鮮的海草為食物,每天能夠高效快速地消滅2-3公斤海草,從而保持這片海草床的自然更新,不會過度繁殖。
讓人不禁感嘆自然界的生態圈之奇妙。
而海草還有個遠房親戚——水草。
離開高鹽度的海水,在高海拔的淡水中,水草被賦予了「水性楊花」的美名——在水面欲遮還羞。淡黃的花蕊口吐清香,引來蜂蝶的垂青。
廣西農民賦予了它更接地氣的名字——海菜花。他們覺得它就是一種普通的水草,響水關的農民用它來餵魚、幼鵝和鴨子。
3
紅樹林
在海岸邊緣,有一支自然界中的兩棲戰隊——紅樹林,它們是中國的海岸衛士,天然氧吧。
漲潮時,海水將其淹沒,只剩葉幹暴露在水面之上,水面之下,樹根盤錯絞殺形成天然的迷宮,小魚們遠道而來,享受著它的庇護。
潮水退去後,奇形怪狀的根和地基一起顯現,看似死氣沉沉的灘涂,馬上熱鬧了起來。
在潮間帶,灘涂魚和招潮蟹的表演開始了。
呼吸之間,我們完成了一次和自然的交互。
每一口清新的氧氣,每一抹水底的綠色,每一次灘涂的跳躍,每一次觸及生命年輪的記憶,都是這顆藍色星球在時空中留給我們的饋贈。
幽藍的海水,蒼茫的綠洲,我們和潮間生物共享紅樹林的守護……
採集一片海藻、一根海草,上億年的進化在指間流轉。這些來之不易的饋贈,為生命的多樣化提供了生存的無限可能,也讓我們可以安身立命,落地生根……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今天18:20《世界潮我看·水下中國》,從水下看中國,山河遼闊,與你相約!
人文/旅遊/美食/體驗
文化屬性+國際範兒
深耕文旅,挖掘地域特色
湖南國際頻道潮文化節目帶重頭自製欄目
每周三18:20
世界潮我看!
監製/任帥
主編/黎晶
文案/湯雅雯 丁維理(實習)
編輯/湯雅雯 丁維理(實習)
視頻/諶偉春 夏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