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健康專業知識
生物老師曾教導我們
人需要吸入氧氣,而呼出二氧化碳
於是很多人認為
二氧化碳是肺部排出去的垃圾氣體
事實真的如此嗎?
深呼吸對身體有益的說法真的正確嗎?
Q
眾所周知,氧氣是肌肉活動所需要的燃料,但吸入的氧氣是越多越好嗎?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接受來自普拉提老師、瑜伽老師、健身老師以及理療師有關深呼吸的「好處」觀念。
事實上,血液中的氧氣飽和度(SpO2)幾乎已經完全飽和了,即便吸入大量的空氣到肺中也不會增加血液中的氧氣含量。這就好比向一個已經裝滿水的杯子裡再加水是一個道理。
人活著需要氧氣,這一點無可視察卻也毋庸置疑,但這並不意味著氧氣的吸入量越多越好。因為即便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氧氣,也不能完全輸送到肌肉、器官、組織中供其使用。人體內的紅細胞含有95%~99%的氧氣,不管做多麼激烈的運動,這個氧氣含量都足夠了。
二氧化碳是人體產生的廢氣?
要想了解體內的呼吸規則
就必須要知道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生物老師曾教導我們,人需要吸入氧氣,而呼出二氧化碳,於是,很多人認為二氧化碳是肺部排出去的垃圾氣體。但事實並非如此,二氧化碳在新陳代謝中起著把血液中的氧氣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的重要作用,而這種作用就被稱為「波爾效應」。
實際上,人體內氧氣利用率是由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決定的。
二氧化碳是如何產生的呢?
二氧化碳是身體分解食物裡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一自然過程的最終產物,它通過血管從組織和細胞返回肺部,多餘的會被呼出,但此中至關重要的是一部分二氧化碳會被保留下來。
是不是覺得很意外?
根本上講,呼吸方式決定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採取正確的呼吸方式時,血液中才能擁有充足的二氧化碳,而不是被當作垃圾氣體排出體外,從而使運送到肌肉、器官(包括心臟及大腦)中的氧氣含量增加,運動機能也隨之提高。
正確的呼吸方式應該是平靜、穩定、有節奏的;相反,換氣過度則表現為氣息粗重、喘息不勻,結果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到體外,反而會導致輸送到體內的氧氣減少。
因此,深呼吸並不能吸入更多的氧氣,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我們呼吸的真正作用是要讓血液中的氧氣能夠正確有效的供應需要的部位;讓我們身體裡維持適當的二氧化碳濃度,幫助氧氣更好的被身體利用。而這一切,你必須要擁有一個好的呼吸習慣!
文章觀點來自於
派屈克·麥基翁 著:《學會呼吸》
版權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所有分享內容僅限於內部交流學習,凡遇到調理相關問題,可以在當地醫師指導下進行,不可盲目嘗試。文章、圖片如果有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