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2019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已同步到唯問影響因子查詢系統

2021-01-15 網易

2020-05-08 19:34:17 來源: 唯問Justscience

舉報

  此前被一個小夥伴催了,質問我怎麼還不把最新的科技核心期刊目錄更新到我們的SCI期刊影響因子查詢/中文核心期刊查詢系統(網址:https://sci.justscience.cn/)上。因為沒有電子版目錄啊!不知道當時 ISTIC(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是啥情況沒公布。然後就是可能受疫情影響,本該2019年11月份就該發布的科技核心完整版電子目錄,今年3月份才發布到 ISTIC官網。

  

  今天終於又剝削了劉博士一次,讓他幫我把這個目錄給更新了。

  

  

  《201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自然科學卷》以《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為基礎,採用科學客觀的研究方法與評價形式,遴選中國自然科學領域各個學科分類的重要期刊作為統計來源期刊。《201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自然科學卷》收錄了在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正式出版的1933種中文期刊和116種英文期刊,共2049種「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201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自然科學卷》共收錄醫學領域41類學科700餘種期刊,並有10種醫學類期刊新入選(見下表)。

  

  科技核心目前更新的其他情況請查看唯問生物公眾號以前的文章:

  科技核心 | 最新科技核心醫學類期刊目錄(2019-2020年版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試查一下《重慶醫學》

  歷年的收錄情況也還留著的,方便大家使用。

  

  Enjoy i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請注意:2020年科技核心目錄已更新至唯問中文核心期刊查詢系統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2020-12-29    自1987年以來,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承擔「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工作,相關宏觀統計數據編入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科學技術部編制的《中國科技統計年鑑》,統計和分析研究成果被科技管理部門和學術界廣泛關注和應用。
  • 影響因子與如何查詢???
    期刊的影響因子(IF)ISI(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在早期基於「誰被引用得多,誰的質量就高」這種想法,創立了一個概念叫「影響因子」。具體來說,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科睿唯安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
  • 2019年期刊影響因子發布!!!
    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 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了解一下?
    然而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 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和《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從今年開始國內要破「唯SCI至上」了,改為重視「三高」期刊/論文了,而「三高」的第一高就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
  •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平均影響因子多少?權威數據出爐
    作者:李晨陽來源:科學網今年 8 月,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到 2035 年,我國科技期刊綜合實力躍居世界第一方陣,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團。
  • 影響因子首次突破20!科技期刊「中國陣營」崛起
    (均期刊編輯部供圖)  影響因子首次突破20!據科睿唯安最新發布的2020期刊引徵報告(JCR),《細胞研究》,一本誕生於上海的原創科技期刊,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
  • 怎麼同時查SCI期刊影響因子和中文核心期刊
    一直沒有更新查詢系統中的數據。中科院分區,即《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簡稱期刊分區表)是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科學計量中心的科學研究成果。期刊分區表自2004年開始發布,延續至今;從2012年起,更改為網絡版。最新的期刊分區表數據則是2018年12月份發布的。最權威最靠譜的官方查詢地址是在微信小程序「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搜索。
  • 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中國科技期刊提升話語權
    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在專業信息與分析服務機構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七,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其影響因子已經超過多個《自然》和《細胞》旗下該領域內的高端子刊,學術水平躋身國際一流期刊之列。
  • Light:不唯影響因子,實幹成就未來
    Nature合作出版的中國第一本完全同行評議、完全開放獲取的英文國際光學期刊。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發布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Light最新的影響因子為13.714,最新的5年影響因子為15.005,在97本光學期刊中排名前三,連續六年穩居世界光學期刊榜三甲。
  • 最新 | 2019年植物科學領域期刊影響因子
    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2019年最新一期的影響因子於今晚北京時間18點發布。
  • 2020年SCI期刊最新影響因子已公布,你關注的SCI期刊影響因子是漲還是跌了呢
    2020年,新一期的SCI期刊影響因子也正式公布。小編曾在以前的推文中說過,基本上每年的SCI期刊影響因子都是在6月份公布。相對來說,今年的公布時間受到疫情影響,要晚了一周時間。閒話也不多說,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按影響因子進行排名後,排名前100的SCI期刊。
  • 我國自主創辦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超20
    本報訊 (見習記者陳妙然)國際權威機構科睿唯安近期發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顯示,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據《解放日報》報導,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2019-2020年影響因子最新預測(附查詢工具)
    來源:能源學人春天來了,期刊更新影響因子的時間也就不遠了。作為高分子人,小編關注到:JMCA預計11.8,ACS AMI衝到了9.1,polymer活過來了預計4.5,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預計3.4,這真的是高分子人的一個喜訊。
  •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今年,中國共有九種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上海原創」期刊佔據1/3    ■
  • 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發布!我國創辦的這本期刊首次獲得影響力因子
    近日,科睿唯安 (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發布了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簡稱JCR),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據科睿唯安公布,今年的報告囊括了來自五大洲83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2000種期刊,涵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236個研究領域。
  • 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圖片來源:《細胞研究》編輯部■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文匯報資料圖片紮根上海深厚的創新土壤,一批「上海原創」科技期刊正通過跨越式發展,在世界一流學術出版陣營中嶄露頭角。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對標世界一流打造與中國科技水平相稱的高端科技期刊用了15年時間,《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15年前,李黨生博士辭去美國《細胞》雜誌編輯職務,應《細胞研究》主編裴鋼院士之邀,出任該雜誌的常務副主編。「我們有著同一個夢想:做出一本世界一流的中國學術期刊。」李黨生說。
  • ...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發布了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正式出爐! 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
  • 產業·動態丨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圖片來源:《細胞研究》編輯部■ 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文匯報資料圖片紮根上海深厚的創新土壤,一批「上海原創」科技期刊正通過跨越式發展,在世界一流學術出版陣營中嶄露頭角。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期刊影響因子及中科院分區查詢
    影響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簡稱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