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秦川等揭示SARS-CoV-2在hACE2轉基因小鼠中的致病性

2020-11-30 生物谷

2020年5月13日訊 /

生物谷

BIOON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CoV-2 (SARS-CoV-2)引發了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例,目前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了數百萬人感染以及數十萬人死亡。

圖片來源:Nature


考慮到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 (angiotensin- transferase 2, ACE2)是SARS-CoV5的細胞進入受體,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的秦川團隊與來自北京新發傳染病動物模型重點實驗室、北京協和醫學院比較醫學中心和國家病毒性疾病控制預防研究所等單位的合作團隊利用攜帶人類ACE2並感染SARS-CoV-2的轉基因小鼠來研究了病毒的致病性。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Nature上,題為"The pathogenicity of SARS-CoV-2 in hACE2 transgenic mice"。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武桂珍研究員。


研究人員在感染SARS-CoV-2的hACE2小鼠中觀察到體重下降和病毒在肺中的複製。研究人員發現典型的組織病理學表現為間質性肺炎,肺泡間質內可見明顯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肺泡腔內巨噬細胞聚集。


研究人員在支氣管上皮細胞、巨噬細胞和肺泡上皮細胞中均觀察到病毒抗原。但是在感染SARS-CoV-2的野生型小鼠中未發現這種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證實了SARS-CoV-2在hACE2小鼠中的致病性。研究人員表示感染SARS-CoV-2的小鼠模型對於評估抗病毒治療和疫苗以及了解COVID-19的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學術前沿】秦川團隊應用hACE2轉基因小鼠闡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
    【學術前沿】秦川團隊應用hACE2轉基因小鼠闡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性,建立了國際首個新冠動物模型 2020-05-10 0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秦川團隊建立國際首個新冠動物模型,轉基因小鼠做出重要貢獻
    剛剛,記者從中國醫學科學院獲悉,該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應用hACE2轉基因小鼠闡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性,建立了國際首個新冠動物模型。5月7日,秦川團隊聯合來自於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的團隊,在Nature上正式發表了研究論文。此次新冠科技攻關,動物模型是五大主攻方向之一。由於秦川團隊在非典以來歷次傳染病動物模型研製和應用中的積累,科技部安排該團隊主持動物模型攻關任務。
  • Nature:小鼠SARS-CoV-2模型助力COVID-19疫苗開發
    然而,SARS-CoV-2無法使用小鼠的ACE2病毒受體,這給COVID-19的抗病毒藥、疫苗和抗體開發的臨床前研究帶來了巨大挑戰。慶幸的是,繼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成功開發了SARS-CoV-2 hACE2轉基因小鼠(在C3B6小鼠中為HFH4-hACE2)感染模型後,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也帶來了好消息。
  • Nature:小鼠SARS-CoV-2模型助力COVID-19疫苗開發
    慶幸的是,繼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成功開發了SARS-CoV-2 hACE2轉基因小鼠(在C3B6小鼠中為HFH4-hACE2)感染模型後,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也帶來了好消息。他們開發出一種適應小鼠的SARS-CoV-2模型,這種模型捕捉了人類疾病的許多特徵,並幫助COVID-19候選疫苗推向臨床試驗。
  • 最新Nature論文揭示SARS-CoV-2病毒-人類蛋白相互作用圖譜,並鑑定...
    2020年5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由大約100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合作,在受感染的人細胞中克隆並表達了29種SARS-CoV-2蛋白中的26種,隨後他們鑑定出與每種病毒相互作用的數百種人類蛋白。這些病毒-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對於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人體中的產生至關重要。
  • SARS小鼠模型的構建策略與應用進展
    根據小鼠構建策略與方法不同,目前SARS-CoV感染小鼠模型分為三種:1.應用人SARS-CoV病毒直接感染近交系小鼠;2.應用基因編輯小鼠技術,敲除小鼠相關基因,或將人宿主細胞SARS病毒結合受體(比如ACE2)轉入小鼠體內;3.將野生型SARS-CoV病毒在小鼠體內進行反覆適應進化過程,獲得致病性更強的小鼠適應病毒,從而建立能引起明顯臨床表型的病毒感染小鼠模型
  • 研究揭示SARS-CoV-2的編碼能力
    研究揭示SARS-CoV-2的編碼能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22:32:38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院Noam Stern-Ginossar團隊揭示SARS-CoV-2的編碼能力。
  • 食品中的化合物可以阻斷關鍵的sars-cov-2酶的功能
    根據北卡羅萊納(NC)州立大學植物生物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綠茶、麝香葡萄和黑巧克力等食品或飲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結合併阻斷SARS-CoV-2病毒中一種特定酶或蛋白酶的功能。NC 州立大學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學教授、這項研究的相應作者說,蛋白酶對細胞和病毒的活力非常重要。
  • 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入人體呼吸組織機制
    這些研究人員說,這項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將有助於集中精力了解SARS-COV-2在人體內的作用,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感染,以及如何最好地尋找治療方法。多種研究模型當中國出現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傳出時,Ordovas-Montanes和Shalek已經在研究整個人類呼吸系統和腸道中的不同細胞類型。他們還收集了靈長類動物和小鼠的數據。
  • 【科技前沿】遊富平/王祥喜/秦川合作揭示新冠病毒感染誘發抗細菌...
    該研究通過對SARS-CoV-2感染早期恆河猴以及hACE2轉基因小鼠的肺部組織進行轉錄組高通量測序,發現SARS-CoV-2感染早期經典的抗病毒免疫反應低下,而抗細菌相關免疫學事件顯著激活。進一步通過細胞流式技術對SARS-CoV-2感染小鼠體內的中性粒細胞進行了分析,研究者意外地發現SARS-CoV-2感染後小鼠肺部組織中的中性粒細胞發生了異常改變。在未感染SARS-CoV-2的小鼠中,中性粒細胞顯示為CD45+CD11b+Ly6Ghigh,而感染SARS-CoV-2後小鼠肺部的中性粒細胞顯示為CD45+CD11b+Ly6Gvariable,表現出未成熟的特徵。
  • 科學家開發出在BALB/c小鼠中適應的SARS-CoV-2
    科學家開發出在BALB/c小鼠中適應的SARS-CoV-2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14:27:13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周育森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在BALB/c小鼠中適應的SARS-CoV-2,可用於疫苗評估
  • Nature:利用K18-hACE2小鼠評估COVID-19發病機制
    在2003-2004年SARS流行期間,由於受感染的小鼠只產生了輕微的疾病,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其他人構建出表達hACE2的轉基因小鼠(即K18-hACE2小鼠)。K18-hACE2小鼠在細胞角蛋白18編碼基因的啟動子的驅動下表達hACE2,而且主要是在上皮細胞中表達。受到SARS-CoV感染的K18-hACE2小鼠患上不好處理的腦炎和輕度肺炎。
  • 科學家揭示高效SARS-CoV-2抗體的結構基礎
    科學家揭示高效SARS-CoV-2抗體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5 15:20:49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秦川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高效SARS-CoV-2抗體的結構基礎。
  • 兩篇Nature揭示SARS-CoV-2結合ACE2受體的晶體結構
    2020年4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種新型高致病性冠狀病毒(SARS-CoV-2)自2019年12月以來肆掠全球,應對這一疫情的關鍵是了解病毒的受體識別機制,調節其感染性、發病機制和宿主範圍。而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了解SARS-CoV-2如何感染細胞有利於科學家們更快開發出更有效地預防或者治療性藥物。
  • 新冠轉基因小鼠和恆河猴構建成功,已用關於藥物篩選疫苗評價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新聞中心2月20日晚間發布消息,此前的2月18日,科技部生物中心在京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動物模型的鑑定會,對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下稱「研究所」)構建的轉基因小鼠模型和恆河猴模型分別進行了鑑定。
  • 經濟學人精讀|新冠病毒:SARS-CoV-2也遵循進化規律【1】
    Covid-19SARS-CoV-2is following the evolutionary rule book段落精講請掃下方圖片二維碼查看+全文PDF加小編VX: elitezhich。It looks possible that one or other of these novel viruses will itself soon become a dominant form of sars-cov-2.
  • 秦川:17年,建起兩支「召之即戰」的特別戰隊
    ——「我們打算做一個這樣的模型」「我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計劃用這樣的方法分析新冠病毒」「我們是這樣篩選的動物」……輪到中國團隊,報告卻直接展示了大量已經完成的病理圖片、分析數據,並分享了已經構建成功的新冠肺炎轉基因小鼠模型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工作。
  • Cell及其子刊新突破:中國科學家成功開發SARS-CoV-2小鼠模型
    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模型是臨床前實驗常用的動物模型,但是費用昂貴、使用不便、需要的設施相對複雜,這限制了這種動物模型在SARS-CoV-2中的應用。小鼠模型是一種更理想的臨床前實驗模型,因為其價格便宜、更容易獲得,同時飼養條件簡單。但是小鼠並不表達SARS-CoV-2用於進入人體細胞的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
  • Science:新研究追蹤在巴西流行的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
    2020年7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巴西、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追蹤目前在巴西流通的主要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7月23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volution and epidemic spread of SARS-CoV-2 in Brazil」。巴西的SARS-CoV-2流行病學和流行病傳播,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d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