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好狡猾!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入人體呼吸組織機制

2020-11-27 生物谷

2020年4月24日訊/

生物谷

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也稱新冠肺炎),如今正在全球肆虐。是什麼讓SARS-CoV-2成為如此大的威脅?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在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Jose Ordovas-Montanes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的Alex K. Shalek博士的領導下,研究人員指出了這種病毒可能感染的細胞類型。出乎意料的是,他們還發現人體對病毒感染的主要防禦措施之一可能實際上幫助這種病毒感染這些細胞。相關研究結果以論文手稿的形式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ARS-CoV-2 receptor ACE2 is an 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in 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and is detected in specific cell subsets across tissues」。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4.035。

這些研究人員說,這項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將有助於集中精力了解SARS-COV-2在人體內的作用,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感染,以及如何最好地尋找治療方法。

多種研究模型

當中國出現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傳出時,Ordovas-Montanes和Shalek已經在研究整個人類呼吸系統和腸道中的不同細胞類型。他們還收集了靈長類動物和小鼠的數據。今年2月,他們開始深入分析這些數據。

Ordovas-Montanes說,「我們根據報告的症狀和檢測到這種病毒的地方,開始研究來自鼻腔內壁、肺部和腸道等組織的細胞。我們希望在我們的所有研究模型中提供儘可能最好的信息。」

COVID-19易感細胞

近期的研究已發現SARS-CoV-2與密切相關的SARS-CoV一樣,利用一種稱為ACE2的受體進入人體細胞,這種進入還需要一種稱為TMPRSS2的酶的輔助。這使得Ordovas-Montanes和Shalek及其同事們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呼吸道和腸道組織中的哪些細胞同時表達ACE2和TMPRSS2?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些研究人員使用了單細胞RNA測序,這種技術可以識別出大約20000個基因中的哪些基因在細胞中「開啟」。他們發現人類呼吸道和腸道細胞中只有極小的比例,往往遠低於10%,可表達ACE2和TMPRSS2。這些細胞分為三種類型:鼻腔中分泌粘液的杯狀細胞(goblet cell);稱為II型肺細胞的肺細胞,幫助維持肺泡(將氧氣吸入的氣囊);以及一種所謂的腸上皮細胞,它們位於小腸內壁,參與營養物吸收。對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取樣發現了類似的易感細胞。

Ordovas-Montanes指出,「許多現有的呼吸道細胞系可能不包含完整的細胞類型組合,可能會遺漏相關的細胞類型。一旦你了解了哪些細胞被感染,你就可以開始詢問,『這些細胞發揮什麼作用?』『這些細胞內有什麼東西對這種病毒的生命周期至關重要嗎?』有了更精細的細胞模型,我們就可以進行更好的篩選,以便找到哪些現有的藥物可以靶向這種生物學特性,從而為開展小鼠或非人靈長類動物研究提供了一個墊腳石。」

幹擾素:有用還是有害?

但最令這些研究人員感到好奇的是這項新研究的第二個發現。他們發現編碼SARS-CoV-2用來進入人細胞的受體的ACE2基因是由幹擾素---當檢測病毒時,人體的主要防禦措施之一---激活的。幹擾素實際上在更高的水平上激活了ACE2基因,這可能給這種病毒提供了新的入口進入。

Ordovas-Montanes指出,「在各種類型的肺部損傷中,ACE2對保護人體也至關重要。當ACE2出現時,這通常是一種富有成效的反應。但是鑑於這種病毒將ACE2作為它的進入靶標,我們猜測它可能是利用了這種正常的保護性反應。」

事實上,人們正在測試幹擾素是否可用於治療COVID-19。它們會不會有幫助,還是弊大於利?目前還不清楚。

Ordovas-Montanes說,「可能是在一些患者中,由於時間或劑量的原因,幹擾素可以抑制這種病毒,而在另一些患者中,幹擾素會促進更多的感染。我們希望更好地理解這種平衡在哪裡,我們如何在不產生更多靶細胞供這種病毒感染的情況下,維持富有成效的抗病毒反應。」

ACE抑制劑和細胞因子風暴

這些發現也可能會引起人們對ACE抑制劑的新探究。這些藥物通常用於治療

高血壓

,而

高血壓

與更嚴重的COVID-19疾病有關。ACE抑制劑是否會影響人們的風險?

Ordovas-Montanes提醒說,「ACE和ACE2的作用途徑相同,但它們實際上具有不同的生化特性。這是一個複雜的生物學問題,但了解ACE抑制劑對人們對這種病毒作出的生理反應的影響將非常重要。」

現在就把這些研究結果與「細胞因子風暴」聯繫起來還為時過早。細胞因子風暴是一種失控的炎症反應,在非常嚴重的COVID-19患者中已經報導過。作為一類化學物,細胞因子能召集人體的免疫反應來對抗感染,而幹擾素就是這類化學物中的一員。

「我們之所以看到細胞因子風暴可能是因為幹擾素一開始就不能抑制這種病毒,所以肺部開始呼喚更多的幫助。這正是我們現在想了解的。」

未來的研究方向

這些研究人員還想探究這種病毒在它靶向的細胞中所發揮的作用,並研究來自兒童和成年人的組織樣本以了解為何 COVID-19 通常在年輕人中不那麼嚴重。研究將在波士頓兒童醫院繼續進行,並得到了肺內科主任Benjamin Raby博士、急診科的Bruce Horwitz博士和胃腸科主任Scott Sn

app

er博士的支持。

麻省理工學院的Carly Ziegler、Samuel Allon和Sarah Nyquist,以及非洲健康研究所的Ian Mbano是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這項新研究是與人類細胞圖譜(HCA)肺部生物網絡小組合作完成的。這些作者們報告說,他們沒有競爭性的利益。

Shalek說,「這是一個極好的科學界努力---不僅與波士頓的科學家們,而且與世界各地的合作者都分享了他們的未發表的數據,以儘可能快地提供潛在的相關信息。當大家一起解決一個問題時,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很鼓舞人心。」(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Carly G. K. Ziegler et al. SARS-CoV-2 receptor ACE2 is an 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in 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and is detected in specific cell subsets across tissues. 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4.035.

2.How SARS-CoV-2 gets into respiratory tissue—and how it may exploit one of our defenses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sars-cov-respiratory-tissueand-exploit-defenses.html

相關焦點

  • Cell:重磅!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結構、功能和...
    2020年3月3日訊/生物谷BIOON/---自21世紀初以來,三種冠狀病毒已越過物種壁壘,導致人類致命的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MERS-CoV)和SARS-CoV-2(之前稱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 九問新型冠狀病毒:新病毒比 SARS 「狡猾」 在哪兒?
    新病毒比SARS狡猾在哪兒?「狡猾!」「詭異!」這是林炳亮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個最初印象。他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還很不夠,儘管科學家在一些機理問題上取得一些進展,但還有很多臨床表現尚未找到原因,如潛伏期患者具有感染性、無症狀患者也有感染性、某些患者特別是重症患者持續排毒時間較長等,都是其「狡猾」「詭異」之處。
  • 最新Nature論文揭示SARS-CoV-2病毒-人類蛋白相互作用圖譜,並鑑定...
    2020年5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由大約100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合作,在受感染的人細胞中克隆並表達了29種SARS-CoV-2蛋白中的26種,隨後他們鑑定出與每種病毒相互作用的數百種人類蛋白。這些病毒-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對於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人體中的產生至關重要。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Cell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第1期)
    2.Cell:好狡猾!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入人體呼吸組織機制doi:10.1016/j.cell.2020.04.035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在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Jose Ordovas-Montanes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的Alex K. Shalek博士的領導下,研究人員指出了這種病毒可能感染的細胞類型。
  • Mol Cell|揭示SARS-CoV-2抑制宿主翻譯的機制
    然而病毒感染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病毒的多個組成部分,並且在活躍的病毒複製過程中,某些病毒蛋白通常在細胞中異常高表達【1,2】。因此,了解每種病毒蛋白對感染細胞的作用,對於闡明病毒的致病機理及新型治療靶點的開發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 南開團隊揭示MERS-CoV、SARS-CoV主蛋白酶催化機制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近日,經過持續科研攻關,南開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尚魯慶副教授課題組揭示了冠狀病毒主蛋白酶的催化機制,討論了冠狀病毒MERS-CoV與SARS-CoV主蛋白酶在催化過程中的區別,進而優化了主蛋白酶抑制劑的生物活性。
  • Cell:從結構上揭示結合SARS-CoV-2刺突蛋白的人類抗體特徵
    同一天,負責分類和命名病毒的的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的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在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該研究小組已經決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導致2002-2003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的變種。
  • Cell:通過CRISPR篩選鑑定出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基因和藥物靶標
    他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的哪些基因和基因調控網絡是SARS-CoV-2感染所需的,抑制這些基因賦予了對這種冠狀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他們描述了一系列以前沒有被認為是SARS-CoV-2治療靶點的基因。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Cell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第6期)
    2020年2月11日,世衛組織將這種疾病病重命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同一天,負責分類和命名病毒的的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的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在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該研究小組已經決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導致2002-2003年爆發嚴 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的變種。
  • Cell:開發出利用CRISPR抵抗流感病毒和SARS-CoV-2的新型抗病毒策略
    2020年4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目前,全球正面臨著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大流行,這種疾病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引起,目前尚無針對它的預防性疫苗或行之有效的藥物治療。
  •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常見問題
    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類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人可能會感染新型的動物源冠狀病毒嗎?詳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在2002年發生了從果子狸傳至人的SARS冠狀病毒疫情,沙烏地阿拉伯在2012年發生了從單峰駱駝傳至人的MERS冠狀病毒疫情。
  • 對抗冠狀病毒相關技術的專利檢索(第4輯 候選對症治療方法)
    硫辛酸在體內經腸道吸收後進入細胞,兼具脂溶性與水溶性的特性。Anakinra重組IL-1受體拮抗劑Anakinra可能有助於中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SARS-CoV-2)相關的炎症。(cl ="A61K31/low" OR cl = "A61K38/low" OR cl ="A61K45/06/low") AND (ctxt = "corona_vir*" OR ctxt ="sars_Cov" OR ctxt = "covid" OR ctxt = "cov") AND ((ctxt = "De#amet?
  • ...我國科學家從結構和功能角度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進入細胞...
    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病原體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nCoV。隨後,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正式將這種病毒命名為SARS-CoV-2,不過許多病毒學家認為HCoV-19更合適。SARS-CoV-2代表著已知會引起人類疾病的第七種冠狀病毒。冠狀病毒是一類較大的有包膜的病毒,具有正向的單鏈RNA基因組。
  • Mol Biol Evol:新研究指出流浪狗可能是SARS-CoV-2大流行的起源
    CpG二核苷酸充當人體免疫系統用來尋找和消滅病毒的路標。ZAP在人體肺部中巡邏,並在免疫系統首先啟動攻擊的骨髓和淋巴結中大量產生。 但事實證明,病毒可以反擊。像SARS-CoV這樣的單鏈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減少這些CpG路標來避免ZAP識別,從而使得ZAP無能為力。
  • 對抗冠狀病毒相關技術的專利檢索(第3輯 候選抗病毒藥物)
    1. 3CLpro-13CLPro是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SARS-CoV-2)產生的主要的蛋白酶,可作為有效的抗病毒藥物靶點。2003年SARS以來已經有大量的研究基礎。抗HIV藥物洛匹那韋Lopinavir與利託那韋Ritonavir等也是作用於類似的蛋白酶靶點,並在臨床上得到很好的驗證。
  • 全基因組CRISPR篩選揭示SARS-CoV-2感染的關鍵宿主因子
    Doench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全基因組CRISPR篩選,揭示出對SARS-CoV-2感染至關重要的宿主因子。 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0月20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 研究人員在感染了SARS-CoV-2、MERS-CoV、表達SARS-CoV-1突刺的蝙蝠冠狀病毒HKU5以及表達SARS-CoV-2突刺的VSV的Vero-E6細胞中進行了全基因組CRISPR篩選。
  • 【論文推薦】細胞水平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3CL 蛋白酶抑制劑篩選模型的建立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是導致全球新冠病毒肺炎暴發的病原體。
  • bioRxiv:利用比較基因組分析揭示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機制
    」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浙江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比較基因組分析技術揭示了人類新型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之間的特殊突變模式。基因組,為了揭示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的進化機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新測序的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和20株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毒株進行了全面的基因組分析,在不同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基因組93個位點中的98個核苷酸突變中,研究者發現有58個核苷酸突變會引發胺基酸的改變,這就揭示了一種中性進化的結果,然而,新型冠狀病毒毒株WIV04和蝙蝠冠狀病毒RaTG13之間刺突基因(spike gene)核苷酸替換與胺基酸替換的比率
  • ...從結構上揭示一種強效的治療性抗體中和SARS-CoV-2和SARS-CoV機制
    導致這次大流行的病原體是一種新出現的冠狀病毒:SARS-CoV-2,它與密切相關的SARS-CoV同屬於冠狀病毒科β冠狀病毒屬B譜系。位於SARS-CoV-2和SARS-CoV包膜的刺突糖蛋白(S)具有大約80%的胺基酸序列一致性,而且這兩種病毒均利用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hACE2)進入宿主細胞。
  • 新型冠狀病毒分型學習筆記(2)Pangolin分型
    Pangolin相較於GISAID分為8個型別的方法(詳情見《新型冠狀病毒分型學習筆記(1)  GISAID分型》),分型更細,更適合用於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