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科普|灌木年輪又細又窄,卻是氣候變化研究的「超級補丁」

2020-09-23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圖片來源:網絡

樹木被鋸倒以後,橫斷面上會有一圈圈色澤不一、大小不同的同心環紋,這便是樹木的年輪。它是歲月留下的痕跡,通過它可以準確計算出樹木的年齡和每年的生長變化。

近日,我國研究人員建立了青藏高原納木錯區域537年(1479年—2015年)的灌木年輪寬度年表,這是我國迄今最長的灌木年輪寬度年表。那麼,灌木年輪和喬木年輪有什麼區別?建立這個最長灌木年輪寬度年表又有什麼用呢?

灌木年輪比喬木年輪窄得多

事實上,樹木年輪是形成層細胞周期性活動的結果,而形成層則是位於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的一層活躍的分生組織。形成層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木質部細胞,是木本植物維持生長和發育的關鍵。

在中高緯度地區,形成層活動通常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而言,生長季早期形成的細胞,孔腔較大,細胞壁薄,為早材;生長季晚期形成的細胞,孔腔較小,細胞壁較厚,為晚材。「氣候變化通過影響形成層細胞分裂的時間和速率,從而影響年輪結構和寬窄變化。因此,通過樹木年輪的寬窄變化,我們可以提取過去的氣候變化信息。」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梁爾源說。

灌木年輪和喬木年輪在形成的機理和過程上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形成層周期性活動的結果。但鑑於灌叢生長環境一般比喬木相對嚴酷,灌木形成的年輪一般要比喬木窄得多。例如,青藏高原及環北極地區,環境較為惡劣,生長季相對較短,灌叢的生長型常以多枝和匍匐狀出現,造成這些地區的灌木出現極窄年輪和不規則年輪。研究揭示,喜馬拉雅山南坡珠峰山谷(4150米)掃帚巖須灌木平均年輪寬度僅64微米。

梁爾源表示,在一些水分和溫度條件極端差的年份,為了保證生存和繁衍,灌木形成層甚至全年都不進行分裂,導致沒有年輪的形成。在生長季較為乾旱的地區,水分狀況也限制著灌木年輪的寬度變化。比如在地中海地區,夏季乾旱會導致灌木的形成層出現短暫的休眠現象。在夏末,降水逐漸增加,形成層又開始活動,從而形成偽年輪——類似一年形成兩個年輪的現象。

記錄乾濕變化的自然檔案

灌木能夠適應較為嚴酷的生存環境,因此可以生長在比喬木分布更廣泛的區域,比如環北極樹線以北和高原樹線之上,或者荒漠區。其年輪寬度可以作為指示灌叢生存環境的指標。較寬的灌木年輪通常反映了相對好的區域環境狀況。「研究人員通過灌木年輪寬度年表序列可以完整地展現特定地區的溫度、水分、乾旱歷史、極端氣候、蟲害或者地質災害等的變化歷史。」梁爾源說,比如青藏高原納木錯區域的香柏灌木。

納木錯區域位於青藏高原西風、季風過渡區,屬於高寒荒漠植被區域,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香柏灌叢分布於海拔4740—4920米的陽坡,呈匍匐狀生長,形成保溫的微生境。香柏個體的基徑普遍較小,約15釐米,但是其冠幅可達20平方米以上,類似於一棵趴在地上的喬木。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博士後蘆曉明介紹,香柏灌叢的生長受到生長季早期水分狀況的限制,此期間的極端乾旱會導致極窄年輪和缺失輪的形成。研究人員通過死亡和活植株年輪寬度的序列,可以建立537年的灌木年輪寬度年表,這是記錄過去乾濕變化的自然檔案。

利用樹木年輪可了解青藏高原過去的氣候變化和森林動態。但是,青藏高原的森林主要分布於東部、東南部和喜馬拉雅山南坡等邊緣山地,在青藏高原內陸難以開展樹輪研究。灌叢在青藏高原分布更為廣泛,開展灌叢研究可以將以喬木為主的樹輪網絡研究拓展至高原內部。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將對高原內部灌叢分布進行系統的調查,相信隨著青藏高原高山區灌木年輪網絡的建立,研究人員將對高原內部長期氣候變化歷史以及全球變暖背景下灌叢生態系統結構與格局變化有一個全面且系統的認識。」梁爾源說道。(作者 陸成寬 編輯 王強)

相關焦點

  • 灌木年輪又細又窄,卻是氣候變化研究的「超級補丁」
    「氣候變化通過影響形成層細胞分裂的時間和速率,從而影響年輪結構和寬窄變化。因此,通過樹木年輪的寬窄變化,我們可以提取過去的氣候變化信息。」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梁爾源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灌木年輪和喬木年輪在形成的機理和過程上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形成層周期性活動的結果。但鑑於灌叢生長環境一般比喬木相對嚴酷,灌木形成的年輪一般要比喬木窄得多。
  • 灌木年輪又細又窄,卻是氣候變化研究的「超級補丁」
    「氣候變化通過影響形成層細胞分裂的時間和速率,從而影響年輪結構和寬窄變化。因此,通過樹木年輪的寬窄變化,我們可以提取過去的氣候變化信息。」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梁爾源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灌木年輪和喬木年輪在形成的機理和過程上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形成層周期性活動的結果。
  • 鐘花杜鵑灌木年輪揭示喜馬拉雅高山地區冬季持續變暖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供圖中新網昆明1月12日電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下稱「版納植物園」)官方網站12日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喜馬拉雅中部地區近30年來的冬季持續變暖,且增溫幅度較其他區域顯著。喜馬拉雅山脈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特別是高海拔地區正經歷著快速的氣候變暖。
  • 樹木年輪研究方法匯總
    所以,分析年輪寬度、密度或細胞結構的變化,都可獲得樹木生長環境的氣候變化信息。一.樹木年輪學的研究意義不可否認,科學界關於全球氣候的研究因此也早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科研方向。由於樹輪定年準確, 解析度高, 指標值量測精確, 可靠性較高,因此,樹輪這一研究方法長期以來在全球氣候變化的相關研究中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其發展亦有長足的進步。
  • 樹木年輪:氣候檔案館
    樹木會將這些信息一一記錄在年輪上,例如在溫暖潮溼的年份,樹木年輪會變寬,而在寒冷乾燥的年份年輪則較窄,如果樹木在某些年份經歷了嚴重的乾旱,那麼這時的年輪幾乎不會生長,幾根年輪線就會擠在一起。樹木年輪的這一特性使它們成為了氣候的檔案館。由於我們無法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想要知道過去的氣候,古氣候學家只能夠從那些在過去存在過的自然資源中了解當時的氣候,樹木的年輪就是其中之一。
  • 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充沛的雨水滋潤著大地,各種樹木更是得以茁壯成長,樹木「身體」裡的細胞不但數量多體積也大,薄薄的細胞壁,疏鬆的材質,淺淺的顏色,這類樹木被稱之為早材或春材;而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乾燥的氣候導致樹木生長緩慢,「身體」裡的細胞變得又少又小,厚重的細胞壁,緊密的材質,深深的顏色,這類樹木則被稱之為晚材或秋材。同一年裡的春材和秋材合在一起便叫做年輪。
  • 樹木年輪—大自然的「活檔案」,它忠實地記錄著自然界的變化!
    多數樹種的年輪在橫切面上呈同心圓,少數樹種的年輪呈不規則波狀,如石斛、苦櫧,栲樹、榆樹等。有些樹的年輪,最古怪,多數偏心,似蚌殼的環紋,如蜆木等。年輪寬度隨樹種、樹齡和生長條件而變化。例如,泡桐、臭椿、沙蘭楊樹的年輪很寬,黃楊、紅豆杉、落葉松的年輪即使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下也很窄。在同一棵樹上,環寬的垂直分布是:離樹基部越近,環越窄,離樹尖越近,環越寬。
  • 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
    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時間:2016-06-11 13:37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 將樹伐倒時,在橫切面上總是能看到一圈一圈的環,而這些環被稱之為年輪。那麼,樹的年輪是如何形成的呢?
  • 中國科學家利用樹木年輪記錄青藏高原冰川變化
    研究人員在鑽取樹木年輪的樣本。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袁全)繼使用衛星和相機等設備後,中國科學家開始嘗試利用樹木年輪記錄青藏高原冰川變化。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擁有上萬條冰川,並分布著亞洲眾多江河的源頭。
  • 關於年輪你所不知道事有很多,不止生長情況呢
    就像一本有生命的書,樹木每年長出一圈,把樹木鋸斷,觀察這些圈層是圓環狀的年輪,其記錄了樹木是如何一年一年成長起來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呢?樹木內的細胞和導管每年重複一次由大到小,材質由松到密的變化,從而就形成了色澤、質地不同的一圈圈環紋。年輪由形成層每年的活動而產生。
  • 冰芯:氣候變化的記錄者
    科研人員根據對冰芯的研究發現,270萬年前冰河時代的二氧化碳水平還未達到300ppm(百萬分之一),相比現今的二氧化碳水平(405ppm)低許多,這或許能為「是什麼觸發了冰河時代?」的問題提供了線索。此前,許多遠古氣候預測模型曾預測,遠古時期低水平的二氧化碳濃度是推動當時地球進入一系列「冰河時代」的條件。什麼是冰芯?顧名思義就是取自冰川內部的芯。
  • 樹木年輪揭秘厄爾尼諾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藉助觀察北美一些地區的樹木年輪可以探查過去
  • 透過樹木年輪讀取冷暖變化信息
    這項研究報告指出,羅馬時代到公元3世紀歐洲經歷了暖夏,公元4世紀到7世紀夏季整體相對涼爽,之後變得較暖,14世紀到19世紀是個「小冰川期」,20世紀初以及最近幾十年明顯變暖,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證據顯示過去兩千年裡有任何一個時期如此溫暖。  為什麼通過樹木年輪,就能得到氣候情況的數據呢?樹木生長的快慢與氣候因子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樹輪不僅在寬度逐年變化,而且密度亦有顯著差異。
  • 樹木的年輪,可以告訴人類多少信息?
    1904年的一天,天文學家AE道格拉斯到一位農夫家做客,院子裡的一根老樹樁吸引了他的注意,老樹樁的一圈年輪格外的窄,他認為這正是1883年的長期乾旱所導致的,他就問主人,砍伐這棵樹的確切時間是不是1894年,主人非常驚訝。樹木年輪氣候學 分析年輪來獲取氣候數據通過這件事,道格拉斯認識到,根據樹木的年輪就可以知道過去的氣候情況,由此他創立了一個新的學科領域,樹木年代學。
  • 由樹木年輪題想到的
    我國學者利用採自黃河源區冰川雪線高度以下的祁連圓柏樹輪資料,重建了該地區河流過去近400年的徑流變化。祁連圓柏在0℃以下生長緩慢,該地區氣候資料如右下圖所示。研究表明,祁連圓柏樹輪寬度與降水量呈正相關關係。
  • 樹木年輪原來是醬紫的!
    從春到夏,氣候最適宜樹木生長,形成層的細胞分裂較快,生長迅速,形成的木質部細胞,腔大壁薄、纖維較少,輸送水分的導管多,這叫春材或早材;到了秋天,形成層細胞的活動逐漸減弱,形成的木質部細胞,窄狹壁厚,纖維較多,導管較少,這叫秋材或晚材。早材的質地疏鬆,顏色較淡;晚材質地緊密,顏色較深。早材和晚材,合成一圓形,這就是樹木一年所形成的木材,叫「年輪」。
  • 【林業知識】樹木年輪的那些事兒
    雁過留痕,樹長留輪,今天我們來聊聊那些跟年輪有關的有趣事兒!  溫帶地區和有雨季、旱季變化的熱帶地區,樹木年復一年地生長,由於一年內季節和氣候的不同,它所增生的木質部構造也有差別。從而形成界限分明的輪紋。人們往往觀測樹幹莖部的年輪數,來計算出樹木的壽命。  什麼是年輪呢?就是樹木幹莖每年形成的圓形。
  • 蛤蜊貝殼的年輪可展示地球氣候變遷之路
    大樹的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通過蛤蜊貝殼上的年輪我們可以看出海洋的氣候變遷。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500年的蛤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科學家展示了海洋的氣候變遷。通過研究圓蛤類蛤蜊的殼身年輪,科學家整理出了北大西洋過去1000年的歷史。
  • 生態中心揭示黃土高原草本年輪材料的氣候學價值
    該研究採用了草本年輪氣候學的研究方法,在黃土高原南北樣帶上沿200毫米降雨梯度(宜君:630毫米至神木:430毫米)獲取了多個樣點的典型多年生草本物種紫花苜蓿(人工物種)和委陵菜(自然物種)的草根年輪材料,並發現這兩種草本物種均具有可以識別的年輪結構。
  • 由於樹木年輪分析,中歐的歷史氣候波動被高估了
    一隊研究人員發現,科學家們從樹木年輪的寬度推斷出過去幾百年的歷史氣候條件,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以前從年輪的溫度重建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準確的,年輪高估了過去幾個世紀的自然氣候變化,對教會和城市檔案中的數據進行比較後發現,氣候的發展更為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