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國老太太被比利時舉國尊敬,感動歐洲,回國後卻隻字不提

2021-01-15 灞上松

長久以來,歐洲國家吸引著眾多的中國遊客。地處西歐的小國比利時風光旖旎,經濟發達,當然也少不了華人的身影。在比利時的艾克辛市,有一條很著名的「錢夫人路」,那是上世紀比利時政府為了紀念一位偉大的中國女性錢秀玲而命名的。

比利時錢秀玲墓碑

當年,錢秀玲的事跡贏得了比利時的舉國尊敬,在比國乃至歐洲家喻戶曉。那段往事與反映二戰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情節類似,因此錢秀玲也被稱作「中國的辛德勒」。

學生時代的錢秀玲

錢秀玲是江蘇宜興人,生於1912年。自幼家境不錯,1929年,她和兄長遠赴比利時讀書,進入魯汶大學化學系。22歲時,錢秀玲獲得了該校的化學博士學位。學業有成的同時,她也收穫了愛情,與俄羅斯和希臘混血的校友葛利夏相識,後結為連理。

婚後,錢秀玲和丈夫在比利時一個安靜的小鎮埃爾伯蒙居住,學醫的丈夫開了一家診所,錢秀玲就在診所幫忙,日子過得充實而幸福。

錢秀玲就讀的魯汶大學

二戰爆發之後,他們的平靜生活被打破。1943年,德國大軍「借道」比利時,比利時軍隊無力抵抗,國王和政府很快就宣布投降。而勇敢的比利時人民紛紛組織起來抵抗侵略。

埃爾伯蒙鎮上有一個名叫羅傑的青年,是反抗組織的一員。由於他破壞了德軍列車經過的鐵路,被德軍抓捕並判處絞刑。羅傑的父母憂心如焚,請求比利時國王出面營救,但德軍根本不給國王面子。

錢秀玲一家

錢秀玲也對羅傑的處境深感痛心,苦於幫不上忙。一天,錢秀玲讀報紙時,看見了德軍駐比利時及法國北部戰區最高長官馮-法肯豪森的名字,頓覺眼前一亮,這不是自己堂兄錢卓倫的朋友嗎?原來,法肯豪森早年曾擔任國民政府的軍事顧問,與國軍高級將領錢卓倫交情匪淺。

錢秀玲決定去找法肯豪森為羅傑求情,又覺得對方是德軍高官,在戰爭中未必會網開一面。但救人如救火,不能耽擱。錢秀玲趕緊寫了一封信,次日一早,趕往100多公裡之外的比國首都布魯塞爾。著實費了一番周折,她總算見到了法肯豪森。

法肯豪森、錢卓倫

看了信,法肯豪森猶豫了一下,表示願意想辦法赦免羅傑。應該說,不光因為錢卓倫的關係,法肯豪森本來就不是冷酷無情的德軍統帥。幾天後,羅傑果真被釋放了。這一來,錢秀玲成了小鎮上人人尊敬的「英雄」。當地人遇到麻煩,往往懇請她出面解決。而錢秀玲多次求助於法肯豪森,對方幾乎有求必應。

1944年,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後,歐洲戰場形勢逆轉。比利時抵抗組織在布魯塞爾附近暗殺了幾個德國軍官。德軍立即展開大搜捕,沒抓到正主,就抓了90多個居民作人質,脅迫當地人交出兇手,不然就分批處死被捕者。

法肯豪森

沒等比利時人求上門,錢秀玲已經急得坐不住了。她懷著身孕,不顧家人反對,連夜去找法肯豪森,一路上還要冒著被流彈擊中的危險。可是,法肯豪森黯然搖頭說,這次恐怕我也無能為力,我馬上就要被革職了。

這是因為法肯豪森的厭戰情緒和屢次釋放比利時抵抗組織的成員,引起了德軍高層的不滿。但是,挺著大肚子的錢秀玲滿眼都是乞求。那一刻,她滿身都散發著聖潔的光輝。法肯豪森被這個異國女性的勇敢和善良打動,最終還是答應幫忙。

錢秀玲老人

幾天後,被捕的90多個比利時人獲得減刑,被押到德國,並在幾個月後全都陸續返回。

錢秀玲做的事深深感動了比利時民眾。二戰結束後,比利時國王為她頒發了「國家勳章」,艾克辛市為感念她的恩惠,把一條街道命名為「錢夫人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法肯豪森在戰後作為大戰犯在比利時接受審判。錢秀玲又挺身而出,東奔西走,呼籲減輕法肯豪森的刑罰。很多被錢秀玲搭救的比利時人也參與進來,最終為法肯豪森爭取到了減刑,判處有期徒刑12年。

錢秀玲

從1988年起,錢秀玲曾幾次回國,她對自己在國外所獲的榮譽絕口不提。但比利時人沒有忘記她。

2001年,比利時艾克辛市長杜特裡約專程到宜興,在與宜興結為友好城市的籤字儀式上,他動情地說,「錢秀玲女士是宜興人民的女兒,是艾克興市的母親,我的父親就是錢女士從德軍槍口中救出的90多個青年之一,沒有錢女士,也就沒有我。」

前些年有一部電視劇《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其原型人物就是錢秀玲。2008年,錢秀玲安然離世,享年96歲。

參考資料:《比利時的中國母親-錢秀玲》

相關焦點

  • 中國辛德勒錢秀玲:讓比利時舉國對她致敬,回國後隻字不提
    但在外國用中國人名字命名的行為卻很罕見,在比利時的艾克興市就有一條以中國女性命名的街區,那便是在比利時艾克興市很出名的「錢夫人路」。出身名門,比利時留學遇真情錢夫人的名字叫做錢秀玲,是中國江蘇宜興人。當時的錢家是當地有名的世家大族,而錢氏的子女才學能幹,使錢家更加顯赫,錢家的地位不論在軍界還是政界都是舉足輕重的。
  •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婦女,為何能讓比利時全國尊敬,稱她為母親
    在比利時埃克興市中心,有一條大道名為「錢夫人」路。沒錯,它就是為了紀念一個中國人才有了這個名字。對於國人來說,錢秀玲這個名字很陌生。但她在比利時卻非常有名,比利時舉國致敬,公開稱呼她為「母親」。她到底做了什麼,讓比利時如此敬重她?
  • 觀《感動中國》黃大年有感
    今天無意中打開電視,翻翻頻道,中央臺正在播放《感動中國》,我便靜靜的看起來,《感動中國》每一期都播放一個先進人物—對國家有貢獻的人,這一期節目播放的是科學家黃大年的故事。  黃大年(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男,漢族,廣西南寧人,國際知名戰略科學家 、中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先後畢業於吉林大學和英國利茲大學;1975年10月參加工作;198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9年底,黃大年通過「千人計劃」回到中國,出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8年3月1日,當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 比利時歐洲太空中心疫後重啟靜待遊客
    作為聞名遐邇的太空主題公園,比利時歐洲太空中心疫後重啟,定於10月3日重新對公眾開放。歐洲太空中心位於比利時東南部盧森堡省利班市,由歐洲航天局和比利時政府於1991年投資建成,長期以來是比利時乃至歐洲地區重要的太空科普基地。圖為9月25日拍攝的太空中心模擬太空人訓練的「三維滾環」。
  • 歸故裡 八塊流落歐洲的恐龍和鳥化石回國
    歸故裡 八塊流落歐洲的恐龍和鳥化石回國 1月13日拍攝的曲足熱河鳥化石。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八塊距今1.25億年-1.6億年的恐龍和鳥化石輾轉萬裡,從歐洲回到故鄉遼寧,並於13日正式落戶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地質古生物學界多位院士、專家和有關部門人員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 1866年,一位清朝六旬老人遊遍了歐洲
    他向總理衙門請了6個月的婚假,並主動表示,願意帶幾個中國人隨自己一道前往歐洲,親眼看看近代世界的模樣。 此時的清廷,尚未有任何一位官員有出洋的經歷,也沒有向世界各國派遣自己的外交官。之所以寧可承受消息閉塞之害,也不願派使臣去外國,用恭親王奕訢的話說,是「禮節一層,尤難置議」。
  • 比利時舉辦首屆歐洲海鷗叫聲模仿錦標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5日報導,3月24日,比利時舉辦的首屆歐洲海鷗叫聲模仿比賽拉開帷幕,歐洲各地的參賽者蜂擁至阿丁科克(Adinkerke)參加此次活動,場面十分有趣!一位年輕人在表演時用手臂儘可能地模仿海鷗最終,獲得此次比賽獎項的是來自阿姆斯特丹的31歲男子雷吉拉奇(Reggy Laatsch)和來自比利時哈塞爾特的21歲女子(Bregje Iding)布雷吉丁。雷吉表示,自己只是為了好玩兒才來報名參加的,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得獎。
  • 1866年,一位清朝六旬老人遊遍了歐洲 | 短史記
    他向總理衙門請了6個月的婚假,並主動表示,願意帶幾個中國人隨自己一道前往歐洲,親眼看看近代世界的模樣。此時的清廷,尚未有任何一位官員有出洋的經歷,也沒有向世界各國派遣自己的外交官。之所以寧可承受消息閉塞之害,也不願派使臣去外國,用恭親王奕訢的話說,是「禮節一層,尤難置議」。
  • 10年前,中國女孩不顧反對遠赴千裡嫁給比利時王室,如今怎樣
    在國外的生活,也許會學有所成,然後回國就業,也有可能就此定居國外,更有可能在國外遇到自己人生的另外一半。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中國女孩在比利時遇到自己的另一半,嫁入豪門的她,現在生活如何?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中國女孩李然,她出生於廣東梅州,從小到大的她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僅在學習成績上出色,就連長相也很出色,身材也很出色。
  • 閔恩澤小傳:偷渡回國的夫妻院士,感動中國的石油催化劑之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閔恩澤小傳:偷渡回國的夫妻院士,感動中國的石油催化劑之父1924年2月8日,閔恩澤出生於四川成都。他自幼受「忠厚傳家遠,讀書繼世長」的家風薰陶,待人忠厚,勤奮讀書。18歲時,他考入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
  • 神秘中國買家160萬歐元拍下比利時賽鴿
    圖源/法新社據法新社16日消息,在周日(15日)舉辦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位來自中國,未透露具體身份的買家以16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51萬元)的創紀錄天價,拍下了一隻名叫「New Kim」的比利時賽鴿。
  • 飛彈之父錢學森:留美回國時,收到神秘電報,50年後才發現其真相
    他早年就立下大志,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一番貢獻。因為在當時中國的科學技術還很落後,面臨著日本的侵略,要想不被挨打,只有自己強大起來。錢學森所處這樣的環境之下,國內已不能滿足他求知的渴望。於是,在1934年上海交大畢業後,繼續努力學習,後來考取庚子賠款的留美生,1935年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深造。
  • 比利時女婿陸徵祥
    兩者一對照,不難發現後者更迷人,譯者很可能是一位「標題黨黨員」。    別看電影的英文名字不太招人,但其商業味兒濃烈的宣傳海報卻十分雷人:先殺人,再觀景。這是商人賺錢的獨特之處,既概括了電影內容,又刺激了民眾掏錢走進電影院的欲望。的確,電影講述的就是「兩位殺手在英國倫敦殺了人,然後躲到比利時布魯日觀賞風景」的故事。
  • 最帥歐洲王子登雜誌封面,有中國血統自帶東方氣質,混血得很完美
    在眾多的歐洲王室中,文雅麗王妃是唯一一位有中國血統的華裔王妃,她嫁給了丹麥王室的二王子,做了瑪格麗特二世女王多年的兒媳婦。 文雅麗王妃生了兩個兒子之後,還是不幸離婚了,但她靠著超高的情緒,獲得了婆婆贈予她的另外貴族頭銜,與丹麥王室依然聯繫緊密。
  • 比利時推出「中國式質量」旅遊認證標識 吸引中國遊客
    國際在線專稿:據《歐洲時報》9月12日報導,到訪歐洲的中國遊客不斷增多,讓不少歐洲國家的旅遊業喜笑顏開。為吸引中國遊客,比利時的瓦隆大區近日推出了名為「中國式質量(Qualité Chine)」的旅遊認證標識,這是比利時官方首次針對一個國家的遊客採取的舉措。
  • 導航儀出錯38英裡變900英裡 比利時老太開車橫穿6國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14日報導,比利時一名婦女原本打算開車去火車站接朋友,當她在汽車衛星導航儀輸入正確的目的地後,卻被誤導橫穿6個國家,來到近1500公裡外的克羅埃西亞。前不久,67歲的薩賓·莫羅接到朋友電話,準備從其住地桑巴裡鎮開車前往布魯塞爾火車站接朋友。
  • 專訪比利時前駐華大使派屈克奈斯:「地平線歐洲」為中國帶來更多...
    「與『地平線2020』770億的資助總額相比,『地平線歐洲』是一個更為雄心勃勃、甚至是全球最大的科技發展項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比利時前駐華大使、終身榮譽大使、歐盟中國聯合創新中心(EUCJIC)聯合發起人派屈克奈斯(Patrick Nijs)指出,「與許多人的觀點相反,歐洲不但沒有淡出國際科技舞臺,而且還將進一步為未來科技投資。」
  • 橫空出世電影原型,科學家鄧稼先,值得我們永遠尊敬
    回國後不久,他就接受了組織的秘密安排,遠赴羅布泊,擔任研發原子彈的帶頭人。由於任務的特殊性,他必須隱姓埋名,嚴格保密,自己的工作動向連妻子也不能告訴。最終,在陸光達帶領下,經過多年的艱苦鑽研,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發。
  • 比利時國寶級作家雨果·克勞斯代表作《比利時的哀愁》中文簡體...
    這部出版於1983年的鴻篇巨著,被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庫切稱為「戰後歐洲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其地位堪比《百年孤獨》《鐵皮鼓》,是比利時文學乃至戰後歐洲文學的巔峰之作,同時也是「期待譯成中文的十部小說」之一。 近日,該書簡體中文版經復旦大學青年學者、翻譯家李雙志傾力七年翻譯,終於面市,由譯林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 黃大年先進事跡感動中國海外學子
    (原標題:黃大年先進事跡感動中國海外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