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歐洲國家吸引著眾多的中國遊客。地處西歐的小國比利時風光旖旎,經濟發達,當然也少不了華人的身影。在比利時的艾克辛市,有一條很著名的「錢夫人路」,那是上世紀比利時政府為了紀念一位偉大的中國女性錢秀玲而命名的。
當年,錢秀玲的事跡贏得了比利時的舉國尊敬,在比國乃至歐洲家喻戶曉。那段往事與反映二戰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情節類似,因此錢秀玲也被稱作「中國的辛德勒」。
錢秀玲是江蘇宜興人,生於1912年。自幼家境不錯,1929年,她和兄長遠赴比利時讀書,進入魯汶大學化學系。22歲時,錢秀玲獲得了該校的化學博士學位。學業有成的同時,她也收穫了愛情,與俄羅斯和希臘混血的校友葛利夏相識,後結為連理。
婚後,錢秀玲和丈夫在比利時一個安靜的小鎮埃爾伯蒙居住,學醫的丈夫開了一家診所,錢秀玲就在診所幫忙,日子過得充實而幸福。
二戰爆發之後,他們的平靜生活被打破。1943年,德國大軍「借道」比利時,比利時軍隊無力抵抗,國王和政府很快就宣布投降。而勇敢的比利時人民紛紛組織起來抵抗侵略。
埃爾伯蒙鎮上有一個名叫羅傑的青年,是反抗組織的一員。由於他破壞了德軍列車經過的鐵路,被德軍抓捕並判處絞刑。羅傑的父母憂心如焚,請求比利時國王出面營救,但德軍根本不給國王面子。
錢秀玲也對羅傑的處境深感痛心,苦於幫不上忙。一天,錢秀玲讀報紙時,看見了德軍駐比利時及法國北部戰區最高長官馮-法肯豪森的名字,頓覺眼前一亮,這不是自己堂兄錢卓倫的朋友嗎?原來,法肯豪森早年曾擔任國民政府的軍事顧問,與國軍高級將領錢卓倫交情匪淺。
錢秀玲決定去找法肯豪森為羅傑求情,又覺得對方是德軍高官,在戰爭中未必會網開一面。但救人如救火,不能耽擱。錢秀玲趕緊寫了一封信,次日一早,趕往100多公裡之外的比國首都布魯塞爾。著實費了一番周折,她總算見到了法肯豪森。
看了信,法肯豪森猶豫了一下,表示願意想辦法赦免羅傑。應該說,不光因為錢卓倫的關係,法肯豪森本來就不是冷酷無情的德軍統帥。幾天後,羅傑果真被釋放了。這一來,錢秀玲成了小鎮上人人尊敬的「英雄」。當地人遇到麻煩,往往懇請她出面解決。而錢秀玲多次求助於法肯豪森,對方幾乎有求必應。
1944年,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後,歐洲戰場形勢逆轉。比利時抵抗組織在布魯塞爾附近暗殺了幾個德國軍官。德軍立即展開大搜捕,沒抓到正主,就抓了90多個居民作人質,脅迫當地人交出兇手,不然就分批處死被捕者。
沒等比利時人求上門,錢秀玲已經急得坐不住了。她懷著身孕,不顧家人反對,連夜去找法肯豪森,一路上還要冒著被流彈擊中的危險。可是,法肯豪森黯然搖頭說,這次恐怕我也無能為力,我馬上就要被革職了。
這是因為法肯豪森的厭戰情緒和屢次釋放比利時抵抗組織的成員,引起了德軍高層的不滿。但是,挺著大肚子的錢秀玲滿眼都是乞求。那一刻,她滿身都散發著聖潔的光輝。法肯豪森被這個異國女性的勇敢和善良打動,最終還是答應幫忙。
幾天後,被捕的90多個比利時人獲得減刑,被押到德國,並在幾個月後全都陸續返回。
錢秀玲做的事深深感動了比利時民眾。二戰結束後,比利時國王為她頒發了「國家勳章」,艾克辛市為感念她的恩惠,把一條街道命名為「錢夫人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法肯豪森在戰後作為大戰犯在比利時接受審判。錢秀玲又挺身而出,東奔西走,呼籲減輕法肯豪森的刑罰。很多被錢秀玲搭救的比利時人也參與進來,最終為法肯豪森爭取到了減刑,判處有期徒刑12年。
從1988年起,錢秀玲曾幾次回國,她對自己在國外所獲的榮譽絕口不提。但比利時人沒有忘記她。
2001年,比利時艾克辛市長杜特裡約專程到宜興,在與宜興結為友好城市的籤字儀式上,他動情地說,「錢秀玲女士是宜興人民的女兒,是艾克興市的母親,我的父親就是錢女士從德軍槍口中救出的90多個青年之一,沒有錢女士,也就沒有我。」
前些年有一部電視劇《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其原型人物就是錢秀玲。2008年,錢秀玲安然離世,享年96歲。
參考資料:《比利時的中國母親-錢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