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講述楊永信:電擊下的少女和被毀掉的人生

2021-01-09 17173遊戲網

【17173玩家頻道整理報導,作者:未消逝的青春2015,來源:微博】

前陣子,網友「雷斯林」的一篇《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的文章使得網上再掀「討楊」狂潮。這之後不少曾經經歷過臨沂網戒中心生活的玩家出面寫文訴說自己的遭遇。今天,17173小編就整理了幾段這些玩家的親歷,揭露楊永信戒網治療的真實情況,大家來看看吧。

以下為來自玩家「未消逝的青春2015」講述的他在臨沂網戒中心的真實經歷。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電擊下的懷孕少女

主人公:小甜

入院原因:早戀同居、懷孕

此事件發生事件為本人入院後不到兩個月的時候發生,全程本人親眼所見。入院前的事情本人並未看到,但根據其本人描述還原。

2015年秋,小甜再一次回到了這個曾經讓她痛苦不堪的地方,但是這一次的歸來不是分享,而是再一次被家長強制送進網戒中心,掛上了黑牌。黑牌,網戒中心的人都知道,那是再偏,就是出院後表現不佳再次被送進網戒中心的盟友。而小甜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回到這個地方那麼簡單,而她也對這裡的規矩非常熟悉,而這一次除了她和媽媽一起回到網戒中心之外,還有肚子裡的孩子……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第一天

和往常一樣,經過不斷的重複,我已經熟悉了在網戒中心的生活,起床,洗刷,軍訓,吃飯。集合排位扣手,整齊的走進大點評課堂,走廊兩邊全是家長,每位盟友都齊聲的喊叔叔好,阿姨好,即使他們是來盯著你們不讓你們逃跑的,除了問候還要保持微笑和明媚,還不能笑出牙齒,不然會被舉報興奮。面無表情或者不打招呼則會有可能被有心人舉報為抗拒改變和情緒低迷。一切都是秩序井然的樣子,每位盟友都「陽光明媚」、「尊老愛幼」。那種景象就像幼稚園裡小朋友去上課,幼稚園還有幾個調皮的熊孩子,可是在這裡,你一點都看不到。因為一旦鬆開你手裡扣著的盟友的手(五指相扣),你就有可能會被以「出逃嫌疑」的罪名控制並送入治療室。

和平常一樣,大家整齊的走進大點評課堂,在中間的空場停下,然後點名之後,我和所有的話筒員出列,到最北邊後臺的地方集合,其他人在班長宣布解散後有秩序的到自己的座位坐下,那邊家長不緊不慢一夥一夥的走進大點評課堂,在盟友對面坐下。如果問盟友除了「治療」之外最難熬的是什麼,大部分都會說是「大點評課」。反之如果問家長,家長會覺得最受用的環節就是「大點評課堂」。而「治療」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方面。

為什麼聽課都會很煎熬呢?原因很簡單,保持軍姿一坐就是4、5個小時甚至更多,期間不能亂動,不能說話,一直坐到骨頭又疼又麻,而且吃了藥,困得要命還不得不打起精神,是個人都覺得煎熬吧。而維持大點評課堂紀律的就是總話筒和我們的話筒員小組,當時我也是一名話筒員,話筒員在大點評課權利很大,可以給任何一個人加圈,包括班委和家長。而且不用一直保持軍姿,可以在自己負責的範圍內隨便下位走動,監視盟友和家長,但是想成為一個話筒員也不容易,話筒員所有的交流全靠手語,因為在點評課所有人不得影響和打斷點評師的點評,所以你必須牢牢記住繁多的手語,如果別人給你打手語你看不懂,那麼你就是工作職責不到位,嚴重了要經歷話筒員專場,治療強度相當於強化治療。除了2頁的課堂筆記之外還要寫2-3頁的點評課記錄,記錄誰點評課上紀律不好,如果寫的不夠也是工作職責不到位,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抓人湊數,以免自己受到懲罰,但和普通盟友相比還是幸福了很多。

盟友和家長全部就做,總話筒在後臺放下投影,全體唱歌,第一首是網戒中心的歌,楊永信作詞,名字叫《網夢醒來》。

當我有一天走進了虛擬的世界,我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整齊的歌聲迴蕩在整個大點評課堂,有一些被觸動的新家長眼圈漸漸紅了……而我們話筒員的工作就是看看誰沒唱,或者只張口不出聲,所有發現的都記在本子上。幾首歌之後是提問時間,檢查背誦中心理念,陽光心態,《三字經》,《弟子規》等。

然而今天點評師卻是遲遲不來,反而來了一位女盟友,那位女盟友被兩位女接待扣手帶進大點評課堂,坐在離楊永信最近的第一排中間。女生很清秀,有一點嬰兒肥,但絲毫不影響青春少女的可愛,只是空洞的眼神和身上的迷彩裝掩蓋了她的美麗,我起初只是以為來了個新盟友而已,也沒有太過注意。直到9點半楊永信才來到大點評課堂,和他一起的還有兩位家委和一個滿臉淚痕的家長。家委帶那位家長走到家長席那邊坐下,我當是負責家長席4區,她坐在了家長席3區。

而楊永信則徑直走到課堂中心,而茶水員則趕緊把泡好的茶水端到楊永信的桌子上,這一次楊永信一反常態,平時進場都要先看一會昨天的問題反饋,而今天則看也沒看一眼,端起茶水,側過身子,微微的咪了一口,然後眉頭輕輕的皺了一下,似乎是茶水太燙了,然後放下茶杯,掃視了一眼所有的盟友,又轉過身,掃視了一眼家長席。面無表情,眼神冷冷的不含有一點情緒,我馬上就知道,估計暴風雨要來了,就是不知道誰倒黴。

楊永信轉了一圈,目光落在新來的那位女盟友身上,冷笑一聲:「小甜,又來了啊。」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相關焦點

  •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楊永信戒網癮所的電擊室。早在08年的時候,楊永信便以一個網癮少年救世主的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而最早那時候有關網戒中心有一段視頻資料:任何少年少女,無論之前多麼不聽話,怎樣頂撞父母,怎樣大聲反抗。2008年的一檔《戰網魔》節目,讓「楊教授」出現在眾人眼前,當然還有他的「電擊療法」。2009年柴靜探訪了楊永信的網戒所,並做了一檔叫做《網癮之戒》的新聞調查節目。讓更多人了解了楊永信戒網所的真實面目。當柴靜直面楊永信,問他怎麼治療孩子的時候。
  • 德國楊永信,遠程操控少女自我電擊,88人險遭「雷電法王」毒手
    要知道,想當年就連「臨沂網戒中心用電擊學員的方式治療網癮」這樣駭人聽聞的新聞。也只是在「鬼畜全明星」增加了一個「雷電法王楊永信」的IP。對了,說起「雷電法王楊永信」,最近慕尼黑法院也審理了這樣一位「德國版楊永信」。這名名叫David G的外國雷電法王來自拜仁州,是88起謀殺未遂案件的主要嫌疑人。根據法官整整讀了2個小時的起訴書。
  • 楊永信電擊戒網癮為什麼經久不衰,因為他捏準了親情的弱點!
    03起初楊永信只負責戒網癮,後來業務涉及面越來越廣,早戀的、打架的、叛逆不聽家長話的、自閉不愛說話的,總之只要是家長有點不滿意自己的孩子,送到楊永信這裡他全都接受,反正電擊療法是萬金油,啥都能治!據網友們爆料,楊永信這做過最喪心病狂的就是曾經把一個懷孕的女孩電流產了。
  • 楊永信電擊療法被叫停 網上一片歡呼聲
    百度楊永信吧裡主帖《【普天同慶】楊永信被偉大的衛生部和諧了》下面是一片各地網友發來的「賀電」。 這條新聞的跟帖中,網友們用一貫的搞笑方式來表達:「電傻了就戒掉了」「主治人應該立即逮捕,然後判它每天電擊半小時,刑期三年,不得保釋。」「電擊腦袋可以製造電腦啊,怎麼就停了呢?」
  • 楊永信,誰給了你電擊孩子的權利?
    成千上萬「拿管教孩子沒辦法」的家長,或哄騙或強迫地把孩子送到楊永信那裡,期望孩子戒除網癮、變得聽話服管。2009 年 6 月,世界頂尖學術雜誌《Science》,發布了楊永信不顧本人抗議、持續電擊「患者」的事件,並用了「最惡名昭著 the most infamous」一詞,來描述楊永信的電擊行為。
  • 要求停止楊永信電擊治網癮 公開信被衛計委轉回臨沂
    一個多月前,他向國家衛計委反映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癮戒治中心(下簡稱「臨沂網戒中心」)及其責任人楊永信,至今仍存在療法不規範甚至濫用藥物涉嫌犯罪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徹查。而山東省衛計委答覆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規定,該來信轉臨沂市衛計委處理。
  • 現在的中國,還有多少個「楊永信」?
    在這樣集中營一般的酷刑折磨下,幾乎所有的孩子到最後都會心理崩潰,為了不再接受一切折磨,哭著按照楊永信的一切要求去做。那個13號治療室,是所有孩子聞風喪膽的地方。楊永信還制定了許多慘無人道的法規:鼓勵相互之間舉報,誰敢背地裡有小動作,小聰明,一律送到「13號治療室」接受電擊。誰敢逃跑,或者自殺,也是送到「13號治療室」接受電擊。
  • 電擊催吐加心理壓力,加拿大版的楊永信療法要被刑事處分
    性取向矯正治療指的是把同性戀及雙性戀轉變為異性戀,方法包括心理諮詢和練習,用祈禱和說服等方式施加壓力。儘管電擊、催吐等極端手段在加拿大早已絕跡,但是據一些接受過治療的人說,現在的治療方式仍然會引起抑鬱,自我孤立甚至自殘。拉麥迪表示,性取向矯正治療不僅沒有科學依據,而且是不道德的。「你是誰和你愛誰並無對錯之分。」
  • 楊永信還"不死"?該被電的是社會還是他
    提起「楊叔叔」楊永信,絕大多數80、90後精神都會為之一振,筆者這個年紀的小夥伴們基本都知道「楊叔叔」這麼一號人物。楊永信有「楊叔叔」、「楊教授」等稱號,然而他出名卻不是因為「叔叔」的寬厚仁慈,也不是因為「教授」的博學多才,而是因為他那令人聞風喪膽電擊治療網癮的「技能」。
  • 山東戒網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網癮惹爭議
    最近幾則網帖,把「全國戒網專家」楊永信的治療網癮模式拉到了聚光燈下。他在網癮孩子太陽穴或手指上接通電極,以電流刺激腦部的治療方式引起了極大爭議。 目前,有100多名孩子留在楊永信所在的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癮戒治中心接受這種治療,不能擅自離開。
  • 戒網專家楊永信仍在電擊少年 有人變多疑枕下藏刀
    在這裡,他過著近乎軍事化管理的生活,接受「電擊治療」。成立於2006年1月的「網戒中心」,是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即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下設的「特色科室」。中心主任為楊永信,他同時兼任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這裡曾一度被無數家長視為「戒網聖地」,楊永信是家長們眼中的「救世主」。7年前的2009年,媒體曝光「網戒中心」背後的暴利和電擊治療等問題。
  •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時間:2016-08-24 11:26   來源:遊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副標題#e# 楊永信突然又出現在了我們的視線當中,原因就是這位用電擊治療網癮少年的專家依舊還在做著老本行。而現在全國戒網癮專家表示電擊戒網癮系救人,沒關門是因為政府支持。
  • 楊永信的電擊療法究竟是啥?歷史比你想的更黑暗
    我們今天要說,就是這個被楊永信和所謂家長們奉若神靈的電擊療法(更科學的稱呼應該是「電休克療法」)。1955年,薩爾茲曼將靜脈誘導麻醉藥引入ECT,病人可以在麻醉狀態下接受ECT,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痛苦。電休克療法自此開始逐漸人道而正規。
  • 德國「楊永信」操控88名女子自我電擊!動機噁心卻難被判刑?
    導語:說到電擊,你也許會想到穿越劇中的雷電時空門,主人公算準時間和地點讓自己接受雷擊並穿越時空;又或許會想到近幾年再次進入大眾視線的「楊永信13號診室」:所謂的「教授」企圖通過暴力電擊強行去除青少年網癮,然而這麼做換來的只有遍體鱗傷甚至無數次想要自殺的孩子。毫無疑問,這兩者都缺乏科學依據,並不可信。而去年11月,德國也被爆有位「教授」(David G.)
  • 三十年老校被爆「電擊治療」,家長卻紛紛維護,美版「楊永信」?
    三十年老校被爆「電擊治療」,家長卻紛紛維護,美版「楊永信」?未成年的孩子都是需要被保護的對象,在成年之前,他們的心智還不成熟,所以許多事情都需要家長的引導。如果對這些還未成年的孩子,造成了傷害的話,可能會在他們心裡留下一輩子都不可能磨滅的陰影。
  • 憤怒的網友:「為什麼沒人殺了楊永信?」
    可怕的不是話語本身和有恃無恐的態度,而是我們都知道,他說的都是真的。在楊永信的授意下,七手八腳把孩子抬上桌子強行摁住的小助手們,訓練有素,動作麻利,捂嘴的捂嘴,按腿的按腿,幾乎要讓我想起周星馳電影裡的十八銅人。
  • 美國版楊永信!某兒童學校被曝電擊學生,30年不倒因家長多次維護
    美國版楊永信!某兒童學校被曝電擊學生,30年不倒因家長多次維護在中國要是說起楊永信,那肯定是如雷貫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他又被戲稱為雷電法王,為何會有這樣的調侃呢,主要是因為他一直倡導通過電擊療法就能讓壞孩子得到治療,他們的壞,是一種病!
  • 「美國版楊永信」強制斷電!全美唯一電擊治療學校,被禁令封門
    媒體曾經報導過的「美國版楊永信」——羅登堡法官中心(the Judge Rotenberg Educational Center),是全美唯一實施電擊療法的康復機構,自1988年開始,堅持不懈電擊30多年。從4月份開始,這家「磁爆步兵總部」終將徹底關閉!
  • 這個闖入到歐美恐怖遊戲中的角色 到底是不是楊永信
    在這個 DLC當中,遊戲新添了一位會使用電擊的醫生屠夫角色,這名角色的原型,就是在國內 「大名鼎鼎」 的楊永信。簡單來說,進行一局遊戲需要5名玩家,1名玩家扮演屠夫,另外4名玩家扮演倖存者。遊戲開始後,屠夫和倖存者們被扔到一個封閉的區域中,屠夫的遊戲目標就是殺掉4名倖存者。而4名倖存者需要一邊躲避屠夫的追殺,一邊想方設法合作修好足夠數量的發電機,恢復電力供應打開大門逃出生天。在遊戲中,倖存者們無法攻擊屠夫,只能通過翻窗戶,放倒板子等方式進行牽制。而一旦有倖存者被抓,救人的過程也十分兇險,搞不好就被屠夫滅團。
  • 「楊永信」電暈鹿晗,「雷電法王」當年有多囂張
    鹿晗主演的電視劇《穿越火線》,有電競選手被父母送到「楊教授」那裡電擊治療網癮的橋段,這讓許多人想起了被楊永信支配的恐懼。當年,臨沂第四人民醫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的「13號室」,就是臭名昭著的電擊治療場所。幾千個孩子被父母送進這裡,電到昏厥,直到「承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