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還有多少個「楊永信」?

2021-01-09 網易新聞

2018-10-29 08:28:46 來源: 曲溼溼

舉報

孩子既不是你的附屬品,也不是你的財產,他是一個獨立的人。這是許多中國家長依然沒學會的一課。

因為我有過教育學的背景,也有過老師的經歷,有時候一些朋友會過來問我一些問題。問得最多的,是:我該怎麼教育好我的孩子。

這時候,我往往會回答一句:你有沒有把你孩子當個人看?

這話聽著像罵人的,朋友聽了往往臉色也會那一瞬間不太好:太廢話了,誰會不把自己孩子當人看呢?

我笑了笑:你確定嗎?

1.

「我沒想到,送我去電刑的,是我的親生父母。」

「七八個壯漢衝進我的房間,把我綁起來就往外走。而我的爸媽就在旁邊看著,對我說,這是為我好。」

「我這輩子都無法原諒我的父母」。

2017年,一個叫「未消逝的青春2015」在自己微博中敲出這些觸目驚心的詞句,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

隨後,越來越多的受害者站了出來,訴說他們在山東臨沂市網戒中心所經受的恐怖經歷。

「一群壯漢把我按在床上,用白布捂住我的嘴巴,強制我接受治療。」

「一股巨大的疼痛充斥著我的頭部。我拼命的掙扎,但是被六個人死死的按住腿部與脖子。」

「他躺在床上,如同一個死人,雙眼空洞無神,嘴角不斷的流著口水,只有打開儀器的時候身體在不斷的抖動。全程楊永信都是笑呵呵的,但這笑,讓我渾身戰慄,如同微笑的惡魔。」

「我想殺了我爸媽」。

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描述,是否會讓你想起《美國恐怖故事》裡,那個非人虐待囚禁的地獄瘋人院?

然而很遺憾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現代化的中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2.

楊永信何許人也?

這三個字曾經登上美國頂尖科學雜誌《科學》,被稱之為:最臭名昭著,真真地告訴我們什麼才叫丟臉丟到國外的最高境界。

楊永信,1962年6月山東省出生於臨沂市河東區,1982年7月大專畢業於山東省沂水醫學專科學校臨床醫學專業,於2006年1月成立了由他擔任主任的「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

2008年央視一個紀錄片《戰網魔》播出。楊永信的「電擊」療法第一次走入公眾的視野。畫面中,一個又一個花季少年少女躺在治療床上,楊永信面帶微笑的將電極片接在對方的太陽穴上,伴隨著受害者因恐懼而煞白的面部,他不慌不急的打開開關,強大的電流讓受害者劇烈的抖動,慘叫聲撕碎人心。一趟「療程」下來,受害者已經渾身顫抖,口角流口水,雙目呆滯,如同一個死人一般。

在治療過程中,楊永信如同一個享受折磨的變態一般,面帶微笑地問受害者:為什麼要不聽話?還打遊戲嗎?知道錯了嗎?

你要還敢說一個不字兒,繼續電。

在這樣集中營一般的酷刑折磨下,幾乎所有的孩子到最後都會心理崩潰,為了不再接受一切折磨,哭著按照楊永信的一切要求去做。

那個13號治療室,是所有孩子聞風喪膽的地方。

楊永信還制定了許多慘無人道的法規:鼓勵相互之間舉報,誰敢背地裡有小動作,小聰明,一律送到「13號治療室」接受電擊。誰敢逃跑,或者自殺,也是送到「13號治療室」接受電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諸如「磕操」(圍繞著操場磕1000個頭),一天三頓白菜豆腐饅頭,不能吃任何東西等等毫無人性的處罰措施。

於是父母們無比驚喜的看到自己的孩子「變乖了」,「變溫馴了」,對楊永信的崇敬之情無以言表。於是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家長把「無藥可救」的孩子送到這裡來,不僅僅是網癮,早戀、叛逆、同性戀....所有父母眼中的「問題孩子」都被送上前往臨沂的車,受害者越來越多。

孩子不聽話?沒關係。只要人民幣三萬元,楊教授就能把他調教成臥冰求鯉,埋兒奉母的二十四孝子,可謂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每次治療後,孩子還必須站在旁邊對著扭開關的楊永信鞠躬:謝謝楊叔,楊叔辛苦了,楊叔再見。

在臨沂市網戒中心,楊永信就是這裡的國王,掌握一切規則的惡魔統治者。

網友憤怒了,痛罵聲排山倒海一般的襲來,一個又一個受害者站出來,講述那段恐怖的經歷,這更讓輿情發酵到一個頂峰,打倒楊永信的輿情一浪高過一浪。

然後,網上還爆出「豫章書院」。所針對的同樣也是叛逆、不聽話的孩子,用毆打、體罰、虐待等等慘無人道的方式去對待那些花朵一樣的孩子。

2017年,一個絕望的孩子選擇了吞服洗衣液自殺,豫章書院才被暴露在輿論場的聚光燈下,網友們徹底絕望:原來中國,不止一個「楊永信」。

其實整件事,我認為最魔幻的,莫過於幫助「楊永信們」洗白、說話的人,有許多是孩子的家長。

這些孩子的家長為了保護「楊教授」,折磨虐待自己孩子的機構說話、袒護,自願做起了「水軍」,甚至不惜用一些極端的方式去攻擊網友。

自以為得知了對楊永信對自己孩子所作所為的父母們會站出來支持自己的網友,此刻卻無比震驚的看著這些為人父母者的言行舉止,自己的數十年來建立的親子印象徹底崩塌:

原來,不是每個家長,都會愛護、心疼自己的孩子。

原來,不是每個家長,都會有一個基於人權的最基本的教育觀念。

原來,是真的有父母,會親手送孩子上刑場,並告訴ta:我是為你好。

因為你生活在文明的都市中,你的圈子讓你產生了民智已開的錯覺。但其實在中國,在遠離大都市的環境中,依然有許多人落後愚昧到你難以置信的程度,相信違法囚禁、虐待、毒刑真的會「治」好不順自己意的孩子。

在對為何公權力遲遲無法對楊永信懲治動手的憤慨與追責聲音中,有一個聲音值得讓人深思:

假如,阻礙公權力對楊永信下手的,恰恰是孩子的家長們呢?

或許我們真正的敵人,不是楊永信,而是落後愚昧的教育思想。若你學習教育學,那麼你一定知道任何孩子的問題行為都不會是簡單的單方面的責任。孩子是一張白紙,在上面畫什麼,寫什麼,完全是由成人所為。

生育二字,生,他們都能做到。育,他們卻如草木漁夫般愚昧無知,渾噩自大。這些本該譴責楊永信對子女所作所為的人群,此刻卻站了出來,維護那個傷害自己孩子的楊永信與他的電擊療法。

這些父母們都有一個共性,那便是將自己失敗的家教甩鍋給外界因素,自己將責任撇的一乾二淨,生而不養,仿佛自己才是受害者,毀掉我的孩子的都是外界的誘惑,那些開發遊戲的人都該打入十八層地獄,萬劫不復。

在這些人看來,從13號治療室裡出來的孩子,都奇蹟般的變成了一隻只溫馴的綿羊,縱使使用的手段是用慘無人道的痛苦作為威脅與電流改變了大腦的前額葉思索方式,但對於那些將孩子看作一個物品的父母們來說,能把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的,就是好方法,就是救世主。

你想想,都電成白痴了,那能不聽你的話嗎?

正是有這些家長的存在,即便是臨沂的那個楊永信倒下了,還會有千千萬萬個楊永信站起來,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因為中國的許多家長依然不明白:孩子,不是自己的財產,或是附屬品。

你的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3.

縱觀歷史,當下的問題,其實像極了100年前的歐美。

有網友指出:像楊永信所發生的事情,若是在歐美,早就被兒童福利局抓進大牢了。

在國外,兒童的福利保護措施極其的完備,這個想大家有所耳聞。在美國有一個機構叫做兒童福利局,任何人發現疑似被肉體虐待和精神虐待的兒童都可以隨時撥打兒童福利局的熱線進行投訴。

而接到投訴電話的兒童福利局會立刻展開調查,若真實存在或高度懷疑有虐待的情況,父母面臨的將會是拘禁去喪失撫養權的處罰。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經引發熱烈討論的電影《刮痧》,老電影了。刮痧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做完後會讓人後背發紅髮紫。電影中孩子的爺爺因為孩子感冒給他做了刮痧而被孩子的老師懷疑遭到了虐待,父母親無辜被抓,喪失了撫養權的故事。


電影《刮痧》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當時的大部分人看完後僅僅只是感慨中外思想的區別,甚至有人為外國的做法感到憤怒與不理解,卻很少有人看完電影後反思中外的育兒觀念的差距,去感慨外國無比健全的兒童保護法規。

為什麼美國的兒童會被保護的那麼好,因為很簡單,美國人認為兒童是一個人,享有一切權利的、獨立的公民,且為弱勢群體。這是幾乎所有國民的共識

難道國外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嗎?並不是的。


電影《刮痧》中的父親正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護

美國在一百多年以前,也和現在的我們一樣,追求的是扼殺孩子天性的教育,填鴨式教育。棍棒教育在當時是合理合法的。而改變這一切的事件,還要追溯到100多年前的「瑪麗案」。

1874年,10歲的小瑪麗遭受了養父母的嚴重虐待和忽視:經常性地被野蠻毆打和鞭責,不許外出與其他兒童玩耍,只有一件舊衣服。一位傳教士在走訪時了解到小瑪麗的境遇,決定出手解救。

但是警察局和兒童慈善機構都以無權幹涉家庭事務為由拒絕了傳教士的請求,最終在動物協會工作的律師幫助下,小瑪麗才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當年的「瑪麗案」給美國社會造成了劇烈震撼。1875年, 紐約兒童虐待預防協會作為專業保護兒童的民間組織正式成立,該協會促使美國數百家致力於保護兒童的非政府組織陸續成立,並逐步開啟了美國立法遏制「虐童」行為的制度大門。


一位美國牧師因性侵多名兒童被判15年徒刑,其所在教會賠償受害者6500萬美元

1899年,伊利諾州建立了第一個保護受虐兒童的少年法庭。

在1912年4月9日,總統籤署了由國會通過的法案,美國兒童福利局正式成立,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處理兒童問題的政府機構。

而在這一百多年間,也有無數閃耀的教育大師對傳統的教育一遍又一遍的反思、警醒、諸如布魯姆、杜威等解放兒童的呼籲至今影響著全世界。

如今,孩子是一個獨立、自由、被保護的群體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

但是,為了挪走打在孩子身上的木棍,美國走了一百多年。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他的教育觀念至今影響世界

當年,其中我國的教育大家諸如陳鶴琴、陶行知先生(杜威的學生)也深受先進教育思想的影響,在中國奔走呼籲,用一生去推行「解放兒童的天性」的教育,致力於「拯救孩子」

你一定要感謝這些教育大家們,如果沒有他們,或許我們現在還在念私塾,被打手心,一輩子活在扼殺天性的教育陰影之下。


杜威1919年訪問中國

4.

有人說:楊永信是一個時代必然的產物。一個楊永信倒下了,千千萬萬個楊永信會站起來。

「我心寒了。我問我媽假如我愛打遊戲,你會不會送我去電擊。我媽說會。」

一個女孩兒在論壇上寫道。而在這個問題之前,她還一直慶幸,自己沒攤上這樣的父母,她也一直認為,一向開明的父母,絕不會同意自己的女兒經歷這一切,因此她自信的滿滿的,半開玩笑的問了這個問題。

她忽然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媽媽了。

有些事兒,還不如不知道呢。

事實上,縱觀歷史,你就會發現,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的思想根植在不少人的骨子裡,已經成為根深蒂固的教育潛意識。

自古以來,我們總是崇尚「不打不成器」,但棍棒教育則早已被現代教育學證明是一種適得其反的下下策,不僅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問題行為,還會激發逆反、厭學、自閉、甚至暴力傾向。


《埋兒奉母》講述了一個為了侍奉母親而決定活埋親生兒子的故事。

在這種思想下,中國不少父母最熱衷的,便是將孩子當作一個寵物,一個替ta規劃人生的一切的寵物。

但隨著國家日漸發展進步,一代又一代的思想發生了斷崖式的極速變化。僅僅相差了十年,三觀就有可能有著顛覆式的差距。

而這種差距最明顯的便是自我意識的崛起。

孩子,不再認為自己是父母的附屬品,逐漸有了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思想,敢於奮進,敢於反抗,敢於冒險自己的人生。

而自我意識的崛起直接碰撞到的,便是流淌在上一輩人血液中的傳統教育觀念:孩子就應該乖乖聽父母的話,孩子就應該遵從我的一切安排,孩子就應該表現得像個溫馴且畢恭畢敬的綿羊,就應該坐在書桌前讀聖賢書,你敢反抗父母?不得了了,這還成何體統??!!

於是,楊永信們便應運而生,他不是一個惡魔,他是某個特定時代的必然產物。

只要那一部分國人的教育觀念一天不變,楊永信就會永遠存活於這個世界上,肉身雖腐,精神不死。

只有當哪天中國的父母真正的懂得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具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與行為,有自己人生選擇權,我們才能從根本上剷除楊永信這類畸形的產物。只有真正懂得尊重兒童,我們才能獲得孩子的尊重,孩子的愛與未來。

放下你的執念與自私,嘗試用一個全新的、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而非一切不順自己意的東西全都一棍子打死,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醫人,先醫心。

尊重孩子,也是尊重自己。

只有做到這些,我們才能真正的拔下那根插入孩子皮膚的電線,徹底剷除「楊永信們」。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圓蛋」(ID:dogeggs1995)】

本文來源:曲溼溼 責任編輯: 蘇偉麟_NX3987

相關焦點

  • 八年過去了為何楊永信還活躍在大眾視野中?甚至還有了接班人?
    說起楊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臨沂市網癮治療中心的主任,被網友成為電擊狂魔。早在八年前,楊永信被人曝光了,他在網癮治療中心電擊網癮少年,他自創了一套戒除網癮的方法。網癮中心的日常安排是白天上課,下午鍛鍊,晚上上課,周六周日無休。然後就是人人皆知的"電擊療法「。
  • 憤怒的網友:「為什麼沒人殺了楊永信?」
    到現在沒想明白,一向光明和諧的央視為何會播放如此暗黑、令人不適的內容。文 / 瓦克五@遊產階級1楊永信又一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又改口說是有個女孩子因為便秘大哭,最新的說法是哭鬧源自院方新接收的一位患有精神發育遲滯的8歲患兒。當某些機構的公信力早已降到和父母轉發的朋友圈那樣的程度,網友們當然有理由對此事抱有懷疑:「我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 12年過去了,楊永信為何還能「為孩子發電」?給他撐腰的正是中國式...
    最近,「臨沂網戒中心」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好在官方及時闢謠——該事件只是個誤傳,哭喊聲系由8歲的精神發育遲滯患者發出。而從之前曝光的新聞視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少年被五六個小夥子同時按在病床上,一邊抽搐,一邊大哭,但一旁被視為「救世主」的楊永信卻沒有一絲憐憫,不僅沒有停下他的動作
  • 楊永信陷輿論漩渦 受害人曾扭曲事實
    家長們和網友及專家們對於楊永信的評價分成了決然對立的兩派。  「記者同志,楊叔他是好人啊!他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在臨沂網戒中心採訪的20來天裡,無論何時碰到來自湖北的「劉炳君爺爺」,他就一定要拉住說個不停,「楊叔是個好人啊,不能冤枉他!」  在網戒中心,幾乎每個家長都對楊永信感激萬分。
  • 227個孩子被關進網戒中心,墊起了楊永信的「學術」之路 | 深度
    因為一條微博,楊永信又一次重回大家的視線,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微博截圖從第一次被大規模質疑到現在,十多年過去了,楊永信仍在「逍遙法外」。雖然機構本身有級別的高低,三個機構的倫理委員會卻是平行的獨立組織,三個倫理委員會做出的判斷具有同樣的效力。因此,楊永信發表的7篇SCI論文,只要試驗通過作者所屬的三家醫療機構——臨沂市人民醫院、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的任何一個倫理委員會的審查,就能得以進行。
  • 227個孩子被關進網戒中心,墊起了楊永信的「學術」之路
    從第一次被大規模質疑到現在,十多年過去了,楊永信仍在「逍遙法外」。同時,由於媒體的曝光,楊永信和他的「戒網」事業一度在公眾視野中消失。兩年後,2011年,楊永信入選山東省「十一五」衛生系統功勳人物總評榜。同一年,楊永信與其他合作者發表論文《網路遊戲成癮患者注意定向的行為學研究》。論文發表在期刊《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期刊的出版地在山東濟寧。楊永信曾於2009年到2012年任此刊的編輯委員。
  • 楊永信的電針下,是今天中國主流的文化人
    楊永信們絕不會想到,他們曾大力抨擊的洪水猛獸,如今卻為中國帶來了最多的新興知識分子。今天,中國最有姿勢水平的人可能擁有怎樣的書房?黑檀木書櫃?幾套精編牛皮封書籍?專門擺在書桌上的筆墨?而造成這種鄙視鏈形成的核心,則是生產不同產品時耗費資源的多少。那些製作和轉化越麻煩的,越是得到歧視鏈上層者的青睞,自己使用的物件比普通人的複雜精美,那就是好!所以,有錢、有品,成了考核優秀文化人的基本特質。
  • 這個叫楊永信的人,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收手
    因為它還有另一個俗名:楊永信網戒中心。2016年,楊永信以「全國戒網癮專家」和「電擊狂人」的身份火爆了一段時間。他在山東臨沂網戒中心裡,通過電擊的方式幫孩子治療網癮。因為極其殘暴的非人道治療方式,在網上臭名昭著,不得不淡出公眾視野。
  • 豫章書院負責人獲刑,但治療網癮,多少家長仍在指望「楊永信們」
    7月7日,備受關注的「豫章書院案」一審宣判:豫章書院創始人吳軍豹、校長任偉強,還有教官張順、屈文寬等人非法拘禁罪成立。罪行最重的吳軍豹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10個月。當初報案的幾名受害學生都對這個審判結果不滿意,表示一定會上訴。別說是受害者了,就是旁觀者,只要知道當時豫章書院曾對青少年造成了多大的心身傷害,都會感覺這個判決太輕了。
  • 楊永信電擊療法被叫停 網上一片歡呼聲
    百度楊永信吧裡主帖《【普天同慶】楊永信被偉大的衛生部和諧了》下面是一片各地網友發來的「賀電」。 這條新聞的跟帖中,網友們用一貫的搞笑方式來表達:「電傻了就戒掉了」「主治人應該立即逮捕,然後判它每天電擊半小時,刑期三年,不得保釋。」「電擊腦袋可以製造電腦啊,怎麼就停了呢?」
  • 「磁暴步兵楊永信」與他的86條:包你承認有網癮
    為了讓自己患有「網癮」的孩子能夠「治癒」,有許多病急亂投醫的家長把孩子送上了楊永信的治療床,在那裡,在一群壯漢的保護下,網癮戒除中心那勇敢的主任楊永信會問你許多個問題,只要你的答案與他的預期不符,「患者」就會立刻感受到物理學的強大力量。
  • 楊永信,誰給了你電擊孩子的權利?
    他就是楊永信。2006 年 1 月,楊永信在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立了網絡成癮戒治中心,提出採用電擊可以戒除孩子網癮的說法。2008 年 7 月,中央電視臺製作的《戰網魔》,將楊永信推上了一些家長心中的神壇。
  • 「楊永信」電暈鹿晗,「雷電法王」當年有多囂張
    鹿晗主演的電視劇《穿越火線》,有電競選手被父母送到「楊教授」那裡電擊治療網癮的橋段,這讓許多人想起了被楊永信支配的恐懼。當年,臨沂第四人民醫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的「13號室」,就是臭名昭著的電擊治療場所。幾千個孩子被父母送進這裡,電到昏厥,直到「承認錯誤」。
  • 楊永信不僅活得很滋潤,還靠「電人」發了核心期刊的論文! | 大燈泡
    而這些論文加起來,也向我們展示了,楊永信從一名普通精神科醫生,一步步變身成為「雷電法王」的荒誕英雄之旅。一 名聲大噪,是大勢所趨2008年,楊永信在《中國行為醫學》上發表論文《網絡成癮綜合戒治的經驗體會》。
  • 當年楊永信電擊戒網癮有多狠?小智觀看治療過程,破口大罵畜生!
    「網癮",一詞似乎從網際網路普及中國開始就一直伴隨到現在,而」網癮少年「作為」網癮「的代名詞也一直廣受關注,多少家長為了找到讓孩子戒網癮方法而操碎了心。而在眾多方法中,比較極端而又飽受爭議的恐怕就是楊永信的電擊療法了。前幾日小智直播中觀看治療全過程,竟破口大罵——畜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 現在是誰在給楊永信們撐腰?
    有說自己出租屋裡還有幾百公斤毒品的,還有說打架一次叫幾千人的,我想說他們才14,15歲,想想都不可能。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過去犯的越錯,說明現在改變的越好,套路而已,我能理解他們,為了生存嘛。這時候楊永信就說了,你看這些人流入社會,對社會會造成多大的傷害,這是不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這時候所有人鼓掌。很多成年人現在很高興,以為自己40歲了,50歲了,不可能被抓進去了。
  •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楊永信戒網癮所的電擊室。早在08年的時候,楊永信便以一個網癮少年救世主的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而最早那時候有關網戒中心有一段視頻資料:任何少年少女,無論之前多麼不聽話,怎樣頂撞父母,怎樣大聲反抗。2008年的一檔《戰網魔》節目,讓「楊教授」出現在眾人眼前,當然還有他的「電擊療法」。2009年柴靜探訪了楊永信的網戒所,並做了一檔叫做《網癮之戒》的新聞調查節目。讓更多人了解了楊永信戒網所的真實面目。當柴靜直面楊永信,問他怎麼治療孩子的時候。
  • 9年前,我在楊永信「13號室」見到的絕望少年和電擊療法
    這兩天的新聞讓我想起了2009年我赴山東臨沂採訪楊永信的一些經歷。這是我2009年19期發在三聯生活周刊的部分文字:圖 | 視覺中國掛著精神衛生中心的牌子,山東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的米黃色小樓坐落在鬧市。遊戲迷眼中的「奧斯威辛」,是最靠近街邊新蓋的六層樓。一層配眼鏡,五、六層住著心理精神科成年病人。
  • 電擊催吐加心理壓力,加拿大版的楊永信療法要被刑事處分
    儘管電擊、催吐等極端手段在加拿大早已絕跡,但是據一些接受過治療的人說,現在的治療方式仍然會引起抑鬱,自我孤立甚至自殘。拉麥迪表示,性取向矯正治療不僅沒有科學依據,而且是不道德的。「你是誰和你愛誰並無對錯之分。」
  • 山東戒網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網癮惹爭議
    嚴格的制度 違反86條中的任何一條,都要接受電療 每個盟友的房間裡都有一張網戒中心的權力架構圖:最上面是「網戒中心主任」,也就是「楊叔」,下面支開兩線,分別是「家委會」和「同盟班會」,家委會主任之下,還列有8個分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