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闖入到歐美恐怖遊戲中的角色 到底是不是楊永信

2021-01-20 中國日報網

  2017年5月11日,由加拿大工作室 BehaviorInteractive 開發的 Steam平臺多人恐怖遊戲《黎明殺機》推出了一個 DLC。在這個 DLC當中,遊戲新添了一位會使用電擊的醫生屠夫角色,這名角色的原型,就是在國內 「大名鼎鼎」 的楊永信。

首先給不了解情況的朋友介紹一下《黎明殺機》,www.nhhemei.com,這是一個怎樣的遊戲呢?簡單來說,進行一局遊戲需要5名玩家,1名玩家扮演屠夫,另外4名玩家扮演倖存者。遊戲開始後,屠夫和倖存者們被扔到一個封閉的區域中,屠夫的遊戲目標就是殺掉4名倖存者。而4名倖存者需要一邊躲避屠夫的追殺,一邊想方設法合作修好足夠數量的發電機,恢復電力供應打開大門逃出生天。在遊戲中,倖存者們無法攻擊屠夫,只能通過翻窗戶,放倒板子等方式進行牽制。而一旦有倖存者被抓,救人的過程也十分兇險,搞不好就被屠夫滅團。

根據 SteamSpy網站的統計,至5月11日,黎明殺機的總銷量為180萬左右,其中國服玩家貢獻了38萬套,排名第二,僅次於北美地區。

為了答謝中國玩家,半年前該遊戲的開發商決定加入一個以中國人物/怪物為藍本的角色,並在論壇中發起了投票。結果 「楊永信」高票當選。當時大家只是把這件事當做一個段子來看待。半年後,這個承諾中的 DLC 真的出了……

5月12日,我第一時間從 Steam 下載 DLC 進去試玩了一下,這位 「醫生」 長這個樣子:

臉上帶著發條橙同款支架:

「醫生」 可以切換成 「治療模式」,在此模式下 「醫生」 身邊會不停產生電流,如果你站在裡面就會被 「電療」,「電療」挨的多了就會出現沒事尖叫,看到幻覺等症狀。尖叫就會暴露自己的位置,醫生很快就會來抓你~症狀發展到極致就什麼活也幹不了,修不了發電機也救不了人,一旦進入此狀態,被「醫生」 抓住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試想你躲在一個陰暗的角落偷偷修著發電機,突然心跳加速,聽到一聲尖叫,過一會才發覺聲音是自己發出來的。隨後音樂改變,你就知道「醫生」 來找你了~

「醫生」 還可以使用電擊技能攻擊受害者,加重他們的症狀。電擊成功時還會發出 「呵呵」 的聲音。遊戲中還存在所謂「處決技」,醫生一邊搓著手,一邊靠近倒地的受害者,在受害者太陽穴處釋放電擊導致 「醫療事故」。

「醫生」 所使用的道具說明也充分了諷刺,「電流療法是最安全的療程之一」,「對病患的尊重是我們的第一原則」。

這個 DLC 中添加了配合 「醫生」 的新場景 —— 「萊理療養中心」,在這裡可以看到血跡斑斑的病床,貼在上的 X光片,無處不在的監控攝像頭。行走其中感覺好像進入了《1984》中的洗腦機構。在大型 「治療儀器上」,連接著電椅,屏幕上播放著「治療錄像」,悽慘的叫聲從電視屏幕上傳出。

遊戲中添加了一位新的倖存者,名叫 「鳳敏」 的中國女孩。這姑娘身上穿的衣服是 「2016年電子競技比賽的雷射熊官方 polo衫」…… 看來是因為 「網癮」 被送進「 治療機構」 的。

  絕大多數中文測評都讚揚了製作組的 「勇氣」。

隨著國服 Steam用戶的增加,中國玩家在一些小型遊戲工作室眼中變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像《H1Z1》這樣因為一篇朋友圈文章就一夜之間成為 「爆款」的先例在,很多遊戲都會第一時間發布中文版向國服玩家「表決心」。像《黎明殺機》這樣國服玩家過半的遊戲,針對中國大陸市場制定銷售和研發計劃一點都不奇怪,利用楊永信這個噱頭增加國服玩家好感的心理也可以理解。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這些遠在加拿大的國際友人或許已經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在國內玩家的眼中,通過對未成年的孩子實施 「電療」 以治療 「網癮」 的楊永信,無疑不是什麼好人,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所謂的「治療」 卻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擁護。國內的遊戲媒體也曾多次報導了這個以楊永信為首的 「網癮治療機構」。

幸好,今年年初,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虐待、脅迫等非法手段從事預防和幹預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活動,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除了智慧型手機在出廠時預裝未成年人上網保護軟體之外,針對毆打、電擊、藥物、體罰等所謂的網癮「治療措施」,在各種網戒學校 「大顯神通」 的針對網癮少年的戒癮手法,將有望徹底消失。

由於《黎明殺機》這遊戲過於血腥暴力,因此在各大直播平臺已經全面禁播,好孩子們即使看了本文也不要去下載哦。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http://www.gxweichang.com/games/54124.html

相關焦點

  • 歐美遊戲中的恐怖元素原型,都市傳說般的經典恐怖形象
    《紙人:第一章》作為一部國產恐怖遊戲,有著非常多中國傳統的元素。並且通過遊戲的包裝讓這些傳統元素染上一絲恐怖的色彩。事實上不同的國家都有著屬於自己國家的特色恐怖元素。那麼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著部分遊戲來了解一番歐美國家的恐怖形象吧。前方無極度恐怖圖片,請玩家們放心食用。
  • 這個叫楊永信的人,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收手
    作者:【陶花源1972】前幾天,雷電法王楊永信又一次上了熱搜。一位名叫@IADSER龍徒的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視頻裡,一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刺破了夜空,只能聽見他喊著「媽媽~~啊~~媽媽」,間歇處是一聲聲痛苦到極致的尖叫,隨後是砰砰砰的撞擊聲。
  • 國人製作楊永信事件原型遊戲《無信者-13號治療室》 楊叫獸化身神使
    國內遊戲開發者玫瑰狗正在製作一款反映「楊永信事件」的遊戲,而遊戲中的大Boss正是我們熟悉的「楊叫獸」。  開發者玫瑰狗是《你抓不到我》的作者,他表示自己的做不來工作室正在製作名為《無信者 - 13號治療室》的ARPG。
  • 現在的中國,還有多少個「楊永信」?
    畫面中,一個又一個花季少年少女躺在治療床上,楊永信面帶微笑的將電極片接在對方的太陽穴上,伴隨著受害者因恐懼而煞白的面部,他不慌不急的打開開關,強大的電流讓受害者劇烈的抖動,慘叫聲撕碎人心。一趟「療程」下來,受害者已經渾身顫抖,口角流口水,雙目呆滯,如同一個死人一般。在治療過程中,楊永信如同一個享受折磨的變態一般,面帶微笑地問受害者:為什麼要不聽話?還打遊戲嗎?知道錯了嗎?
  • 楊永信陷輿論漩渦 受害人曾扭曲事實
    而讓楊永信哭笑不得的是,不知是出於利益還是惡搞,7月份有網路遊戲商推出了一款名為「羊叫獸」的遊戲,而一款遊戲裡還增加了一種名為「羊叫獸的電擊」的武器。  對話楊永信  網癮屬於廣義上的精神疾病  記者:前來戒網的人主要是哪些人群?
  • 單機周報:黎明殺機中國元素新角色神似楊永信
    據mod製作者Drdaxxy所說,遊戲採用了帶價高昂的全局照明方案,遊戲全局照明計算著色器在默認情況下有128個元素,作者利用mod將這個元素數削減到了16個。在體驗版中,玩家可以體驗到初期的迷宮「隆起珊瑚林」,還能挑戰PS4版新追加的窮兇惡極難易度「inferno」。《伊蘇8:達娜的安魂曲》是伊蘇系列的最新續作,遊戲於去年7月份在日本登陸了PSV。遊戲以位于格利克南方的蓋特海上的一座浮島「塞蓮島」為舞臺,講述了因意外而漂流到「永遠被詛咒之島」的亞特魯的冒險故事。
  • 楊永信,誰給了你電擊孩子的權利?
    同年,央視的又一檔節目《網癮之戒》,讓更多人開始質疑楊的治療手法:所謂「行為矯正治療」到底是科學的治療方法還是變態的虐待手段?這場輿論風波後,楊永信和他的電擊療法好像逐漸銷聲匿跡。然而前不久,有網友在臨沂市第四醫院錄下一段讓人毛骨悚然的慘叫,並發布到網上,配文「疑似網戒中心又有人被電擊」。這一小插曲,重新把楊永信推到大眾的視野中。
  •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13號室到底是什麼地方?楊永信戒網癮所的電擊室。早在08年的時候,楊永信便以一個網癮少年救世主的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而最早那時候有關網戒中心有一段視頻資料:任何少年少女,無論之前多麼不聽話,怎樣頂撞父母,怎樣大聲反抗。
  • 「磁暴步兵楊永信」與他的86條:包你承認有網癮
    脫離了網戒中心的網友「未消逝的青春2015」,在不久前曾撰寫長文曝光了許多楊永信的所作所為及其機構內幕,再一次將楊永信推到了媒體的聚光燈下,讓人們驚奇的發現,這個在2009年和2014年被中央電視臺前後兩次進行過重點負面報導的磁爆步兵居然還在行醫。  關於楊永信及其網戒中心的其他情況,許多媒體已經有了比較詳盡的報導。在文末我們會給出相應的資源供大家參考。
  • 當恐怖遊戲不再恐怖之後
    恐怖遊戲似乎正漸行漸遠,而且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日本,究竟是玩遊戲的人變得浮躁,還是這個類型走到了生命盡頭?《生化危機》病毒的由來,安布雷拉的陰謀,我們早在3代就已經探究到這些問題的核心了,再優秀的恐怖遊戲,一旦陷入依賴續寫故事和消耗人氣的循環,恐怖感難免會面臨貶值,簡單來說就是遊戲的故事發展難以因摸不清事情的狀況而後背發涼了,曾經異軍突起的《死亡空間》也面臨著同樣的困擾。廠商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所以《生化危機6》不再尋求妥協與平衡,乾脆就玩起了偶像劇,大家不是喜歡看艾達嗎?
  • 楊永信電擊戒網癮為什麼經久不衰,因為他捏準了親情的弱點!
    可有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就會在父母不在的時候偷偷打開電腦玩網路遊戲,玩的太入迷的還會深深陷入虛擬世界不能自拔,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網癮」這個詞就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火起來的,不知道是當時人們剛接觸新事物比較有新鮮感,還是網路遊戲的確很吸引人,很多孩子深陷其中,患上了網癮。
  • 盤點一下遊戲史上最恐怖的十大遊戲,你敢來嗎?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電影是改編於遊戲的,第一部於1996年發售,是本世紀喪屍遊戲中極具影響力的作品。遊戲更是跨越了眾多平臺,名副其實的銷量之王。遊戲背景故事不比多說,圍繞著浣熊市的病毒外洩人類變為喪屍展開,有獨特的生化危機式恐怖風格。實為經典。
  • 冥河:舊日支配者之治——角色扮演遊戲
    遊戲名稱:冥河:舊日支配者之治英文名稱:Stygian:Reign of the Old Ones遊戲類型:角色扮演遊戲
  • 9年前,我在楊永信「13號室」見到的絕望少年和電擊療法
    實際上,早在許多年前,被許多「網癮少年」的家長們視為救命恩人的楊永信已遭遇過一輪質疑和轟炸。和2009年相比,網遊、智慧型手機這幾年的普及,「網癮」成了時代詞語早已被拋棄。在社會輿論裡,楊永信是一個與時代為敵的恐怖魔王形象,在醫療界,他處於精神治療和單元家庭價值觀崩潰的灰色地帶中。任何一個單一角度出發的解讀都只能得到錯位。
  • 楊永信的網戒中心對孩子們的傷害要牢記
    楊永信是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臨沂網戒中心主任,本科學歷,學士學位,被稱為「全國戒網癮專家」。)中,而這就使得很多別有用心的媒體就將」遊戲障礙「狹義的認為了只要是玩遊戲就是有心理疾病,這樣的報導沒有太大的價值,反而還誤導了很多不知明的人,這是非常不道德的在此次的遊戲障礙也是給出了三個評判的標準:1、自身對於遊戲的控制,也就是自己是不是對遊戲時間無法控制,2、遊戲大於其他一切興趣和日常活動,也就是說在玩遊戲的時候其他事情是不是都要往後推,3、因為遊戲對個人、家庭、社會、等造成損傷
  • 楊永信不僅活得很滋潤,還靠「電人」發了核心期刊的論文! | 大燈泡
    原來,楊永信不僅電擊孩子「治療網癮」,而且把他們當作實驗樣本,在電擊中收集數據,在電擊中總結經驗,在電擊中發展理論。而這一個又一個殘忍的實驗,都被記錄在了一篇又一篇的論文裡,成為楊永信「封神」路上的一顆又一顆墊腳石。我試著去翻看了這些論文,在這每一篇論文背後,我仿佛都看了無數孩子的哭嚎。
  • 恐怖遊戲《靈媒》放出兇兆,惡意角色出道
    遊戲開發商Bloober Team今天(1月25日)公開了一段恐怖遊戲《靈媒》的最新預告片,這段名為「兇兆」的預告片中,向玩家介紹了一名全新的遊戲角色。《靈媒》兇兆預告:【遊俠網】《靈媒》兇兆預告據介紹,上述視頻中出現的新男性角色以近期熱門的網飛劇集《后翼棄兵》(又名:女王的棋局)中波蘭演員Marcin Dorocinski為原型,這個神秘人物既冷酷又野蠻,並且擁有自己的復仇動機
  • 戒網中心關門,但楊永信還在坐診!網友: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又到了用3分鐘嗶嗶一下一週遊戲圈大事件的時候。第一個要嗶嗶的是頭疼…哦不對,頭騰大戰。頭是頭條,騰是騰訊。他倆最近槓上了。簡單來嗶就是,先給錢做擔保,在正式判決下來前,讓法院提前查封/扣押/凍結案件中的爭議事物。
  •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時間:2016-08-24 11:26   來源:遊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副標題#e# 楊永信突然又出現在了我們的視線當中,原因就是這位用電擊治療網癮少年的專家依舊還在做著老本行。而現在全國戒網癮專家表示電擊戒網癮系救人,沒關門是因為政府支持。
  • 頭髮控福利 盤點遊戲中20個最經典紅髮角色
    《地平線:黎明時分》艾洛伊 從流浪女孩到主角光環,艾洛伊逐漸成為了諾拉部落的最棒的機器恐龍獵人,而且她還是最早使用遊戲中科技的獵人,所以她比那些對獵物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