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為了打擊印軍在中印邊境不斷挑釁和入侵行為,保衛國家邊疆安全,為中印邊界談判解決創造條件,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決定對入侵印軍實施自衛反擊。在為期1個月的艱苦戰鬥中,我軍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其中,這7名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的解放軍官兵,成為整個中印戰爭中我軍同仇敵愾、英勇戰鬥的一個縮影。

在克朗節地區反擊作戰中,負責摧毀賽維拉河岸卡龍據點的我西藏邊防部隊某團二連四班班長陽廷安,帶領全班戰士一往無前,前僕後繼,連續攻克27個印軍地堡,快速收復了卡龍據點,為驅逐入侵卡龍的印軍第7旅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克朗節地區反擊作戰的沙則戰鬥中,九連二班班長張映率領全班,連續攻克4個印軍堡壘。在攻擊第5個地堡時,他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向地堡投入最後一枚手榴彈的同時,用雙腿堵住了印軍地堡的射擊孔,隨後壯烈犧牲。

在巴裡加斯戰鬥中,機槍連班長司馬義買買提在汽車上為掩護戰友下車,用衝鋒鎗向印軍猛烈射擊,以吸引印軍火力。期間,他兩次身負重傷,仍堅持戰鬥掩護戰友,直至壯烈犧牲。在邦迪拉地區反擊戰中,我軍某班副班長龐國興為追殲一股潰逃的印軍與連隊失去了聯繫。他孤身一人竟深入到印軍縱深地區15公裡,先後作戰5次,攻佔2個炮兵陣地,擊斃7名印軍士兵,繳獲7門火炮和2臺汽車。

瓦弄地區反擊戰中,我軍排長周天喜帶領一個加強班衝在最前面。經過3個小時苦戰,摧毀印軍第一個地堡群。當向第二個地堡群衝擊時,周天喜仍然衝鋒在前,最後不幸中彈犧牲。

同樣是在瓦弄地區反擊戰中,戰士陳代富奉命執行摧毀印軍地堡的任務。當他將爆破筒塞入地堡後,又被印軍推了出來。在這危急時刻,陳代富爬上地堡,扒開堡頂積土,將爆破筒從頂蓋圓木的間隙中插入。同時,為了不讓印軍再次推出爆破筒,他用胸口死死頂住爆破筒。在爆破筒即將爆炸的一瞬間,他向後一個翻滾,迅速滾下了地堡。隨著一聲巨響,地堡被炸上了天。戰後,戰友們紛紛稱讚陳代富為活著的黃繼光。

在班公洛地區反擊戰中,我工兵戰士羅光變在排長排雷負傷的情況下,毅然決然衝向了雷區獨自執行排雷任務。在排雷過程中,他的左腿和右臂相繼被地雷炸斷,排雷器材全部用完。眼看地雷還未排完,部隊無法前進。羅光變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用身體向雷區滾進,為部隊開闢衝鋒道路,最後壯烈犧牲。
中印邊境首次武裝衝突,我軍巧用「口袋戰術」,打的印軍哭爹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