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通州灣長江新出海口重大工程開工 計劃明年底開港

2021-01-19 航運運價交易SSEFC

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迎來重要歷史時刻,進入實質性全面啟動階段。6 月29日上午,通州灣新出海口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工程、通揚線通呂運河段航道整治工程、通州灣新出海口一期通道工程集中開工,標誌著長三角一體化關於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的國家戰略重大工程落地生根,大通州灣正以「起步即衝刺」的戰鬥姿態,奮力譜寫 「強富美高」 新南通建設的嶄新篇章。

南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惠民講話並宣布集中開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主持開工儀式。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丁軍華參加活動並講話。市政協主席黃巍東參加活動。

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是以「大通州灣」思維整合沿海港口資源,全力推進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南通爭當「一個龍頭、三個先鋒」,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紮實開展大項目突破年活動的嶄新實踐。

 南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惠民說:今天通州灣新出海口開工建設,標誌著東方大港的世紀夢想正在化為現實。一百年前,孫中山先生懷著民族復興之夢,在《建國方略》中提出建設長三角東方大港的宏偉計劃,我們腳下的呂四港就在其中。從南通先賢張謇先生沿海墾牧,到近年來我們謀劃推進通州灣開發,建設黃海邊的東方大港,是幾代江海兒女孜孜以求的夢想。一百年後的今天,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舉旗定向,推動全面開放,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上的通州灣,作為我國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中的重要樞紐,再次走到時代的聚光燈下。如今,隨著通州灣新出海口實質性開工,「一年建設、兩年開港、三年成規模」的藍圖次第展開,寄託百年期盼、承載開放宏圖的大港之夢終於成真。

今天通州灣新出海口開工建設,標誌著國家戰略的重大工程已經落地生根。《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規劃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李克強總理視察南通時要求,以國際一流水平把通州灣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省委、省政府明確把通州灣打造成為江蘇新出海口。本月初,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期間,江蘇省與上海市正式籤訂《通州灣新出海口開發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州灣新出海口加入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航母編隊」。建設通州灣新出海口是南通緊緊抓住的寶貴戰略機遇,也是南通堅定扛起的重大政治責任。今天,我們邁出了從規劃到建設的關鍵一步,明年就將開港運營,形成國內不可多得的公鐵水、江海河聯運優勢,為長江經濟帶以及長三角城市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物流服務,目標到2025年貨櫃吞吐量達到500萬標箱、2035年超過1500萬標箱。

今天通州灣新出海口開工建設,標誌著沿海崛起的強大引擎開始蓄勢儲能。南通扛起爭當龍頭先鋒和打造全省發展新增長極的光榮使命,在省委、省政府關心厚愛和省廳部門的指導支持下,創新構建「大通州灣」推進體制機制,在短短五個月內就完成了起步碼頭和集疏運工程的全部前期工作,創造了工程推進中的一個奇蹟,中天鋼鐵也將在兩個月後正式開工,通州灣主體港區碼頭和航道工程年內陸續開工建設,大通州灣正呈現一派熱火朝天、日新月異的生動景象。未來,這裡通州灣主港區、洋口作業區、海門作業區、呂四作業區前港後廠、港產融合,各具特色、競相發展,貨櫃巨輪直達長江中上遊、暢通世界五大洲,萬億級綠色高端臨港產業基地拔地而起,能源島LNG供應覆蓋長三角,作為江蘇新出海口的通州灣面向太平洋、闊步新時代。

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時代是奮鬥者書寫的。徐惠民表示: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我為主,以對歷史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進一步激揚「狼性」精神,起步即衝刺、出手必出彩,牢牢守住安全環保底線,全力推進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奮力打造國際一流水平的智慧化、現代化港區,鑄就江海新地標、構築開放新門戶,為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丁軍華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通州灣新出海口的建設和發展,在建黨99周年即將來臨之際,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工程等在南通集中開工,標誌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從規劃圖進入施工圖階段,也為我省推進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增添了強勁動力。他說,南通市委市政府統籌江海資源一體化,推進通州灣發展,集聚資源,凝聚力量,順應了創新發展、集約發展、綠色發展的新時代要求。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棋局已開,讓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定信心,只爭朝夕,奮力推進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行穩致遠,期待通州灣港區早日港納千帆,航行天下,為交通強國江蘇方案和「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通州灣新出海口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工程位於呂四作業區西港池南側,建設內容包括4個10萬噸級通用泊位(2個預留貨櫃功能)及後方陸域配套工程,泊位長度1368米,總投資估算46億元。按照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目標,以自動化、智能化標準進行建設,同時還將建設內河轉運區、內河航道、疏港鐵路、疏港公路等配套工程,實現「公鐵水、江海河」無縫銜接的集疏運體系。工期18個月,計劃2021年底建成投運,實現新出海口開港。該工程是承接南通沿江產業轉移,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建設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新門戶、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新樞紐、長三角高質量發展新樣板的重大標誌性工程。

▲通州灣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示意圖(供參考)

通揚線通呂運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按照三級航道標準建設,航道整治長度58公裡,改建橋梁13座,工程總投資估算28億元,本次開工橋梁分別為通州區金沙灣大橋,啟東市天汾大橋、鶴港大橋,海門市廣西路大橋,計劃2021年底具備服務新出海口重大項目通航需求的能力。該工程為支撐江蘇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推進江海河貨櫃聯運,降低區域物流成本,促進腹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州灣新出海口一期通道工程總投資10.8億元,通道整體為L型布置,總長3.5公裡、堤頂寬34米,南端與已建腰沙一期通道東北角相接,東端與三港池礦石泊位後方引堤相連,是通州灣主體港區一、三港池的連接通道,建成後可作為主體港區10-20萬噸級碼頭貨櫃和大宗散雜貨的汽車、管廊出運通道,工期15個月,計劃2021年9月完工。該工程是新出海口的重大工程之一,是通州灣港區未來集疏運系統基礎工程,對南通港通州灣港區後續建設和發展意義深遠。


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建設單位南通港集團、啟東市、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中交三航院有限公司分別作交流發言,各分會場匯報開工準備情況。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通州灣港口建設委員會主任,通州灣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陸衛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陳惠娟,副市長王洪濤參加活動。省、市有關部門相關領導以及設計施工單位、建設單位代表參加活動。



(來源:南通發布 南通報業全媒體記者/朱文君 盧兆欣 吳霄雲)

什麼是航運運價交易?

航運運價交易是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SSEFC)傾力打造的航運運價衍生品,是以航運運價為基礎標的物的可交易合約,通過公開的市場電子交易,到期時以指數現金和實際運力混合交收,是具有發現遠期航運價格和對衝運價波動風險功能的新型金融工具,為船東、貨主、貨代等相關企業規避航運運價波動風險創造有利條件。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凌屹:加快打造通州灣長江貨櫃新出海口
    「2015年國家發改委復函同意設立江蘇省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範區,2019年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建設寫入黨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通州灣開發建設全面進入國家戰略層面。」全國人大代表、南通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凌屹表示。本次全國兩會,他帶來了《深入實施江海聯動開發 加快打造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的建議。
  • 新出海口:向海而立 弄潮而興
    在新一輪國家大戰略中,南通喜迎重大利好。今年6月,國務院正式發布《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南通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建設已被寫入《綱要》—— 新出海口:向海而立 弄潮而興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19-07-10 字體:[ 大 中 小 ]
  • 江蘇新出海口,從呂四起步港騰飛
    「2+2」碼頭建設現場「明年底,通州灣新出海口呂四起步港將建成投運,實現公鐵水、 江海河聯運無縫銜接,為啟東乃至南通高質量發展提供又一重要支撐。」啟東呂四港經濟開發區副主任吳傑說,該項目是建設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新樞紐、長三角高質量發展新樣板的重大標誌性項目。
  • 華能集團落子通州灣建百萬千瓦機組 超超臨界清潔煤電為新出海口...
    昨天下午,華能集團與通州灣示範區籤訂產業發展協議,將在通州灣示範區規劃建設百萬千瓦大型清潔高效煤電項目。籤約前,市委書記徐惠民會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富民一行,雙方就推動項目建設、進一步深化合作展開交流。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參加相關活動。
  • 「原創」儀徵港務公用碼頭開港暨智能保稅物流園開工
    儀徵經濟開發區陳豔娟、揚州真州府和儀徵大碼頭首席攝影師周曉明從儀徵經濟開發區原環球船廠碼頭髮回現場視頻和圖片新聞報導:11月28日上午,儀徵港務公用碼頭開港暨智能保稅物流園開工儀式隆重舉行。揚州海事局局長郭學軍,長江航道局南京航道處處長錢蘇芬;儀徵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劉長榮,副市長李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雎萬仁參加活動。儀徵港務公用碼頭和智能保稅物流園項目由上海綠地能源集團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項目一期總投資約22億元。
  • 培育江海聯運新優勢 探索江海聯動新路徑
    來自沿江、沿海重點城市代表,國內有關重點港口企業、物流企業、交通港口諮詢機構、工程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深入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專題研討培育江海聯運新優勢、探索江海聯動新路徑,攜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 原交通部部長黃鎮東、交通運輸部原部長李盛霖出席活動。
  • 以大通道大平臺促進大開放 重慶果園港一批項目將密集開工
    據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牛賢丹介紹,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具備水鐵公空多式聯運,物流運輸組織靈活,開放通道四通八達,向東,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運能,大力發展江海聯運,向西,拓展中歐班列功能,打造連接中亞歐洲的陸上貿易主通道,向南,加快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通了內陸地區便捷的出海新通道,向北,常態化開行渝、滿、俄國際鐵路專列,聯通中蒙俄經濟走廊,真正實現了
  • 關於蕪湖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
    成功舉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首屆長三角一體化創新成果展、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充分發揮機器人產業聯盟行業引領作用,新組建通航產業聯盟。出臺全市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5910」行動計劃,提出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江海聯運新樞紐、文化旅遊新熱點、生態宜居新空間、內陸開放新高地「
  • 憑「海」揚帆長三角
    2020年12月2日,鹽城濱海港鋼鐵基地計劃總投資達337.2億元的9個重大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集中開工,將為寶武鋼鐵、德龍鎳業等重大鋼鐵產業項目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接軌大上海,深耕長三角。
  • 起點新海港、全長13公裡,G15瀋海高速海口段開工了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4月13日消息(記者 王小暢)4月13日上午,備受關注的G15瀋海高速公路海口段開工儀式在海口粵海大道和濱海大道的交叉路口附近舉行,這裡是該項目的起點。G15瀋海高速海口段開工現場。
  • 長三角地區首臺「華龍一號」開工,浙江誕生第三個核電基地
    2020年的最後一天,「十三五」核電建設的收官之作——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主體工程正式開工。這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首次在長三角地區落地,同時標誌著浙江繼秦山、三門之後的第三個核電基地啟動建設。
  • 應城18個過億元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按下項目快進鍵 賦予發展新動能應城18個過億元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湖北星火(應城)化工有限公司項目開工現場。(通訊員程國輝 攝 )12月22日上午,應城市18個投資過億元的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8億元,其中2021年計劃完成投資23.9億元。
  • 湖北應城18個過億元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8億元
    12月22日上午,應城市舉行2020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項目集中開工主會場位於長江埠新材料和精細化工工業園項目現場,鹽化工循環產業園城中辦事處格林凱爾(應城)肥料有限公司水溶性肥料項目、三合鎮富邦科技現代數字農業示範園項目等2個分會場同步舉行開工活動。
  • 財經眼丨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2021年穩投資路線圖浮現
    新年伊始,多地重大項目迎來密集開工,2021年穩投資紮實起步。業內專家指出,「十四五」開局之年,確保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意義重大。其中,穩投資尤其是重大項目投資是關鍵抓手。目前來看,穩投資全年路線圖已然浮現:圍繞「兩新一重」主線,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重大項目為抓手,強基礎、補短板,全力擴大有效投資。
  • 165項重大工程鑄造中國經濟頂梁柱
    每一個五年規劃和計劃,國家都要確定百餘項重大工程項目作為帶動經濟強勁發展的火車頭。一項項重大工程項目成為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響亮音符!撫今追昔,從「一五」到「十三五」,從橋梁到水利,從交通到能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13個五年規劃和計劃中的近兩千項重大工程項目,刻錄下六十餘年非凡成就背後的艱辛和輝煌,有力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 安徽微芯長江半導體材料公司成立暨建設工程奠基儀式舉行
    11月19日上午,安徽微芯長江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暨建設工程奠基儀式在銅陵經開區舉行。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純宣布工程開工。市委常委、銅陵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黃化鋒,日本磁性技術控股股份公司代表取締役社長、Ferrotec(中國)集團董事局主席、安徽微芯長江半導體材料公司董事長賀賢漢,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副所長王東分别致辭。上海申和熱磁電子公司總經理、安徽微芯長江半導體材料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郭建嶽介紹項目有關情況。市政府秘書長周劍等出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