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新的出海口,就是爭取新的發展機遇。在新一輪國家大戰略中,南通喜迎重大利好。今年6月,國務院正式發布《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南通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建設已被寫入《綱要》——
新出海口:向海而立 弄潮而興
打造沿海新增長極 撬動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
江蘇新出海口——南通通州灣海港建設,是目前全省最重要的交通基礎工程之一。在昨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趙玉峰說,建設江蘇新出海口,是南通參與、融入、服務「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核心任務。
江蘇地理位置優越,擁有通江達海的交通基礎,但長期以來,江蘇港口「江強海弱、核心港缺失」。為儘快補齊短板,立足於南通優良的海岸建港條件、江海通達的交通條件和緊鄰經濟產業核心的區位優勢,江蘇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設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的重大戰略部署,並將新出海口定位為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長三角港口群核心樞紐之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貨櫃幹線港,從而提升江蘇國際化功能,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更好建設「一帶一路」交匯點。
2018年7月,省委召開十三屆四次全會,明確提出「按照國際先進標準,全力推進通州灣海港建設」。2018年11月,李克強總理視察南通期間,要求以國際一流水平規劃建設好通州灣港口,把通州灣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今年6月,國務院發布《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規劃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
歷史的選擇,為什麼是南通?市發改委主任尹建勇一一道來。通州灣港區地處江蘇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的戰略交匯點,打造新的出海口有利於加快江蘇外貿經濟大省的地位、全面開放格局的形成,提升對內對外東西雙向開放能力,更大範圍整合配置資源要素,更深層次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培育對外開放新優勢,支撐江蘇在全國率先建成開放強省。建設通州灣新出海口,在江蘇沿海地區打造大型深水港口,構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出海口,有利於培育壯大樞紐經濟。與蘇中、蘇北內河相溝通,構成江-河-海的航道大格局,加速蘇南蘇北地區均衡發展,打造江蘇沿海新的增長極。
總之,建設通州灣新出海口是策應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的重要支撐,是建設上海北大門的重要保障,是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南通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按國際一流標準
推進通州灣海港建設
港口興,則城市興,經濟興。根據規劃,按照國際一流標準打造的通州灣海港,有望在2022年開港運營,未來將形成貨櫃年吞吐量超1500萬標箱的能力,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貨櫃幹線港口。
以國際一流水平規劃建設好通州灣港口——這是2018年11月國家對南通提出的明確要求。對標國際一流,如何做好規劃?市交通局副局長楊鳴慧介紹,通過南通港總體規劃修編,擬將通州灣港區、呂四港區、洋口港區統一規劃為一個港區,港區內各作業區發揮各自特色和優勢,促進新出海口一體化發展。與此同時,加強通州灣新出海口戰略研究,確保港口物流項目、臨港產業項目科學、合理布局和岸線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加快推進網倉洪20萬噸級航道升等規劃研究,開展冷家沙30萬噸級航道級碼頭規劃基礎性支撐研究,促進新出海口可持續發展。
通州灣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錢進告訴記者,目前通州灣港區的深水航道、深水碼頭項目正加快前期工作。「今明兩年是關鍵期,一些項目將陸續開工建設。」錢進透露,碼頭工程一期總投資約88億元,建設一港池10個5萬噸級泊位、二港池4個10萬噸級、三港池2個20萬噸級泊位。航道工程總投資約150億元,小廟洪5萬噸級航道正開展前期工作,網倉洪10萬噸級航道及防波堤預計2020年開工建設,冷家沙30萬噸級進港航道正在積極開展規劃研究。
重點產業沿海布局
先進位造業蓄勢待發
「通州灣作為蘇通聯合、江海聯動的新出海口,港口資源優勢凸顯,可以有針對性地培育發展具有大進大出、低耗少排特徵的鋼鐵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等臨港高端綠色產業。」當天的發布會上,市工信局副局長陸建新描摹出沿海產業布局的發展藍圖。
大吞吐量的港口,需要厚實的產業基礎加以支撐。對此,相關部門早有準備。在鋼鐵新材料產業領域,積極承接長江沿線精品鋼材生產企業產能轉移,全面拉長拓寬延伸產業鏈;在石化新材料領域,重點鎖定以石化後道產品為重點的有機新材料產業;在生物基新材料領域,聚焦生物基纖維材料及應用、生物基塑料及深加工製品產業;在高端裝備領域,優先重點發展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智能港口機械、智能製造裝備等產業;在現代物流領域,以通州灣港區物流需求為服務核心,重點發展多式聯運、國際物流、商貿物流、裝備物流和大宗物流等五大物流服務。
目前,通州灣綠色精品鋼產業基地項目正按照一期800萬噸、遠期2000萬噸規模全力推進,作為我省明確的沿海鋼鐵基地優選區域,已與中天鋼鐵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總投資65億元的鐵通汽車物流基地項目已正式開工,預計7月下旬竣工投產,將建成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汽車滾裝運輸基地。此外,華能綜合能源基地、清華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等一批重特大項目也在加快推進中。
向海而立,未來可期。在多個國家戰略疊加的背景下,南通推進通州灣先進位造業集群信心滿滿。可以預見的是,到2035年,通州灣產業新城將成為以新材料產業為主導、以高端裝備為特色、以物流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格局,建成滬通產業緊密一體化協調發展示範區、江蘇江海聯動高質量發展示範區、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發展引領區、綠色製造業創新發展戰略高地和長三角國際物流重要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