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山東|2020向海而興!國家海洋基因庫繪就深海生物藍圖

2020-12-06 泰山財經APP

2017年9月,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內的華大基因北方中心正式揭牌,同時啟動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國家海洋基因庫建設工作。2年多來,基於海洋基因庫強大的資源和數據,青島華大從這裡發起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洋生命科學研究計劃,同時開始探索海洋基因的產業化。今天上午,魯網《2020向海而興》網絡主題直播活動現場連線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研究院副院長範廣益先生從國家海洋基因庫的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應用和海洋育種經濟等方面向大家做了介紹,揭秘海洋生物基因對山東海洋經濟發展的帶動和貢獻作用。

作為全球基因研究的領跑者,華大基因代表中國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組建了國家基因庫、搭建了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平臺。「國家海洋基因庫發揮著海洋生物資源收集、管理、研究和利用的綜合性功能,力爭在10年內完成對全球重要海洋物種資源的收集和整理,並全部進行數位化。」直播中,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範廣益表示,國家海洋基因庫的建設充分展現了人類依靠前沿科技,向大海覓寶、向深海挺進的願景。

基於海洋基因庫強大的資源和數據,青島華大發起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洋生命科學研究計劃。全球海洋生命數位化計劃便是其中之一,該計劃的目標是將海拔4700米高原湖泊到海底11000米深海溝所有生命數位化,包含魚蝦貝藻微生物等等。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青島華大聯合國內外的科研院所共同發起了萬種魚基因組計劃、海洋哺乳類動物基因組計劃、紅樹林生態系統基因組計劃等等。這些科研計劃為國家的海洋強國戰略提供了先發的海洋生物遺傳資源的優勢,同時也將大大提升青島市在國際上的海洋影響力。

基於大科學計劃的基礎研究成果,青島華大還在產業化應用方面做出了嘗試。「比如我們在做條紋斑竹鯊的基因組學研究時,發現鯊魚具有特有的單克隆抗體基因,這大概是鯊魚之所以不患惡性腫瘤的一個原因。」範廣益表示,研究院利用單克隆抗體的基因序列和生物工程技術成功地研發了非小細胞肺癌ALK類型檢測的檢測套裝,其靈敏度和準確度已經到達上市藥物的水平。據範廣益介紹,除了上述單克隆抗體的診斷性藥物研發,海洋生物還可以做神經類藥物開發和新的抗生素開發,比如玉螺毒素等。

海洋經濟的另一方向,就是利用基因科技加快養殖海洋生物的育種。比如,海洋裡有大量的魚類品種目前不能進行人工養殖,只能捕撈野生資源。破譯一個生物的基因組,將為該物種的研究打開一扇更加廣闊的門,可以為其人工繁育提供分子層面基礎。「我們通過研究海洋生物基因組及功能基因,來培育優質、高產、抗逆的養殖新品種;通過分子標記的手段去選擇魚苗,通過魚苗的魚鰭樣本基因檢測就可以快速有效的篩選到優質品種。」範廣益表示,過去需要十餘年的育種選拔進程,現在只需兩三年就可實現。分子育種技術不僅大大加速了育種速度,還提高了質量,讓人類食用的更健康、更安全。

國家海洋基因庫跟海洋經濟存在著密切的關係,海洋興則山東興,海洋強則山東強。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山東最大的潛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間在海洋,最大的動能也在海洋。 記者 劉玉娜

相關焦點

  • 這就是山東丨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組建國家基因庫、搭建全球最大...
    為展示我省冬季海洋之壯美,經濟發展之活力,為山東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添彩,由省委網信辦策劃實施的「這就是山東」網絡主題報導系列活動之一——魯網《2020向海而興》網絡主題直播活動於1月1日上午上午9:30—10:30圓滿完成。
  • 新出海口:向海而立 弄潮而興
    爭取新的出海口,就是爭取新的發展機遇。在新一輪國家大戰略中,南通喜迎重大利好。今年6月,國務院正式發布《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南通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建設已被寫入《綱要》—— 新出海口:向海而立 弄潮而興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19-07-10 字體:[ 大 中 小 ]
  • 向海而興,打造海洋發展新優勢
    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0月初,自然資源部作出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近日發布的《中共青島市委關於制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為青島「十四五」時期的一個重要目標。
  • 新動能·新山東|煙臺:在海洋經濟戰略中崛起的藍色之都
    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煙臺踏在了山東推動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戰略性轉變的關鍵節點上,正在悄然崛起。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煙臺卯足幹勁,立誓要打造成為海洋牧場示範之城、海工裝備製造之城、海洋旅遊品牌之城、海洋環境優美之城。
  • 山東煙臺: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這個由山東煙臺中集來福士公司自主研發建造,有37層樓高、足球場般大小的海上「巨無霸」,能在15級颶風中屹立不倒、作業自如;從貝類中提取具有抗腫瘤功效的活性物質,從魚鱗、魚骨中提取防治心血管病和關節病的硫酸軟骨素原料藥……曾生產傳統生化藥的東誠藥業,把新藥開發的目光從陸生動物轉向海洋,「發掘」了許多寶貝。向大海覓寶,向深海挺進。
  • 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
    原標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違法違規填海造地、海水養殖無序發展、近海海域水質惡化……中央環保督察組正陸續向各省反饋督察情況
  • 深圳海洋大學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加速落地!「海洋廣東」破浪遠航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近日發布的《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廣東海洋經濟總量繼續保持增長,初步核算,2019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1059億元,同比增長9.0%,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9.6%,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3.6%。廣東海洋生產總值連續25年位居全國首位,已成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核心區之一。
  • 山東大學:實施學術興校戰略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山東大學找準科技創新的歷史方位,充分發揮高水平科研支撐「雙一流」建設的筋骨作用,實施「學術興校」戰略,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山東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新時代背景下揚帆起航。山東大學找準科技創新的歷史方位,充分發揮高水平科研支撐「雙一流」建設的筋骨作用,實施「學術興校」戰略,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山東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新時代背景下揚帆起航。
  • 好記者講好故事丨山東臺徐志偉講述他與「深藍一號」的不解之緣
    海洋是人類的搖籃,也是人類的未來,寄託著我們蔚藍的夢想與希望。靠海吃海,膠州市漁民馬希慶打了一輩子魚,在採訪時老馬給我說過這樣一句話:「這船是越走越遠,可這魚呢,是越打越少,越打越小。」就在老馬為這事操心的時候,水產養殖專家們也一直在努力:克服困難,到深海去養魚!向海而生,向海而興,向海圖強。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經略海洋,向海圖強風帆勁——山東深入貫徹落實...
    發貨方是一家剛復工的河南企業,幾天前緊急向山東港口青島港求援:由於疫情影響,公路運載能力受限,而如果誤期,就是500多萬元的損失。青島港物流海鐵聯運中心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根據貨物特性,為該企業量身定製了從鐵路運輸到場站裝箱工藝等的整套運輸方案。2月以來,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
  • 山東海洋盛景 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深海養殖網箱產品和服務
    原標題:山東海洋盛景 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深海養殖網箱產品和服務深海養殖網箱即為可以在相對較深海域(通常海區深度大於20m)使用的養殖網箱,隨著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制定了限制近海網箱養殖,扶持鼓勵深海養殖的政策,該政策的實施,對拓展養殖海域、減輕環境壓力、保護調節海洋養殖品種結構、促進科學深海養殖有著重要的意義,深海養殖網箱得到迅速而持續的發展,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海研究中心在青島藍谷啟動
    1月11日至12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在青島藍谷舉辦。期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宣布啟動建設深海研究中心,推動我國深海開發方面邁向更深層次。
  • 「水陸空鐵」共鑄湖南開放新磁極||嶽陽:向海而興
    「水陸空鐵」共鑄湖南開放新磁極嶽陽:向海而興徐典波 攝近日,湖南經視《經視觀察》欄目以《嶽陽:向海而興》為題,邀請嶽陽市副市長邱虹進行了電視訪談。可以說,嶽陽千百年來的發展,都圍繞這「一江一湖」展開,嶽陽城陵磯港,在清代就是湖南對外設立海關的唯一口岸,而隨著長江經濟帶、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開發和建設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嶽陽作為湖南省依託長江黃金航道對外開放的主戰場、橋頭堡的地位也愈加突出。此次,我們有幸邀請到嶽陽市副市長邱虹,共同探討嶽陽向海發展,向海而興的發展道路。
  • 壩光:深圳未來增長極|構建「極」具特色的生物產業發展「壩光模式」
    ▲2020年9月,2020大鵬新區國際生物谷(壩光)投資未來招商推介會在壩光展示廳舉行在「1+3」政策文件中,深圳又賦予新區以壩光為主打造精準醫療先鋒區的使命,依託深圳國家基因庫、生物生命產業園和海岸養生物產業園等平臺,聚焦基因測序、幹細胞臨床等前沿醫療技術研究,搭建生命醫藥產學研合作平臺和孵化推廣基地。
  • 山東大學:實施學術興校戰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日前,山東大學教授劉淑琴團隊研發出的新冠肺炎「救命神器」ECMO樣機,成功突破技術瓶頸,實現體外膜肺氧合設備ECMO樣機自主研發,專利群轉讓額達到8400萬元,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這一高端醫療器材國產。山東大學找準科技創新的歷史方位,充分發揮高水平科研支撐「雙一流」建設的筋骨作用,實施「學術興校」戰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找準定位,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山東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新時代背景下揚帆起航。
  • 海洋新能源 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近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山東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統籌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發展,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的位勢。潮流能作為海洋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近幾年在眾多基金項目和示範項目的支持下,潮流能開發得到了快速發展,規模化的開發項目在未來的幾年也將不斷建成。英國、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已有較大規模的項目在實施當中,未來幾年將會有數個十兆瓦級電站建成,潮流能發電距離人類的生活也會越來越近。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落戶煙臺福山
    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落戶煙臺福山3日上午,山東深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籤約揭牌儀式在福山區舉行。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長餘光興和副市長徐少寧為實驗室揭牌,並同鮑德集團董事長鮑盛之進行了籤約。福山區委書記戴龍成,福山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李金濤,福山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王德勝出席籤約儀式。福山區副區長李良主持籤約儀式。
  • 《深海迷航》獨眼巨人怎麼造,獨眼巨人藍圖位置
    《深海迷航》是一款深海主題沙盒生存建造遊戲,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一次飛船失事後,玩家所扮演的太空人掉落在異星球的海洋裡,玩家要在想辦法生存下去的同時,嘗試探索飛船失事的原因。
  •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精耕大洋,挖掘深海生物資源寶藏
    在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有一個獨特的微生物「銀行」—— 中國大洋微生物菌種庫,堪稱世界藏量最大,種類最多。庫中2570份大洋生物樣品、2.3萬株海洋微生物菌種,面向全國開放共享,為深海微生物研究與開發提供重要的深海微生物樣品。昔日,深海生物開發是我國藍色科研領域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海洋三所人潛心研究開發海底「沃土」,破解深海生物密碼,成果令人刮目。
  • 生物海洋產業開啟「快進」模式
    11月11日,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和2020年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新聞發布會舉行,深圳大鵬新區將首次以大會聯合主辦方的身份亮相。本次展會,大鵬將舉辦多項配套活動,並重點推介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區。「壩光」這一深圳人記憶中的「桃花源」正以生態環境導向的模式進入發展建設「加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