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子糾纏效應,解開墜入黑洞的萬物信息!

2020-12-06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物理學類

物理學家已經用一臺7量子位元量子計算機來模擬黑洞內部的信息亂序,這預示著未來糾纏的量子比特可用來探測這些奇異天體的神秘內部。當物質在黑洞中消失時就會發生混亂,在這個物質上的信息(它所有成分的身份信息,甚至是它最基本的粒子能量和動量)被混亂地與所有其他物質和內部信息混合在一起

似乎使它不可能被檢索。這就導致了所謂的「黑洞信息悖論」,因為量子力學認為信息永遠不會丟失,即使信息在黑洞中消失了。因此,儘管一些物理學家表示:墜入黑洞視界的信息會永遠消失。但另一些物理學家則認為,這些信息是可以重建的。

博科園-科學科普:但前提是要等相當長的時間——直到黑洞蒸發縮小到原來大小的近一半。黑洞蒸發收縮是因為它們發出霍金輻射,霍金輻射是由黑洞邊緣的量子力學波動引起,以已故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名字命名。不幸的是,一個質量相當於太陽的黑洞大約需要10^67年才能蒸發,這遠遠超過了宇宙的年齡。然而,在這個黑洞之外有一個環孔——或者更確切地說,一個蟲孔。通過測量黑洞與其發出霍金輻射之間微妙的糾纏,或許可以更快地檢索到這些不斷墜入的信息。

黑洞信息悖論示意圖,愛麗絲把一個量子位元扔進黑洞,問鮑勃是否可以只用霍金輻射重建這個量子位元。圖片:Norman Yao, UC Berkeley兩比特的信息(比如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比特或量子位)當它們緊密相連時就會相互糾纏,以至於其中一個量子態會自動決定另一個的狀態,無論它們相距多遠。物理學家有時把這種現象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對糾纏的量子位元測量可以導致量子信息從一個量子位元「隱形傳輸」到另一個量子位元。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物理學助理教授諾曼·姚(Norman Yao)表示:人們可以通過對這些發出的霍金輻射進行大規模量子計算,來恢復掉入黑洞的信息。

這將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但如果量子力學是正確的,它應該在理論上是可能的。這正是Norman Yao所研究的,但是對於一個7量子位元量子計算機中的3量子位『黑洞』來說,通過將糾纏的量子位元扔進黑洞,並查詢正在出現的霍金輻射,理論上可以確定黑洞內量子位元的狀態,為深入黑洞提供一扇窗戶。Norman Yao和他在馬裡蘭大學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同事們在2019年3月6日出版的《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Norman Yao對理解量子混沌的本質很感興趣,他從朋友兼同事、周界研究所的理論家吉田本尼(Beni Yoshida)那裡了解到,如果信息在黑洞內被迅速打亂,那麼恢復落入黑洞的量子信息是可能的。它在整個黑洞中混合得越徹底,就能越可靠地通過瞬間移動來獲取信息。基於這一觀點,吉田和Norman Yao去年提出了一個實驗,可以證明在量子計算機上進行置亂。根據實驗,如果測量到足夠高的遠距傳態保真度,那麼就可以保證在量子電路中發生了置亂。Monroe是位於College Park的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家,他領導著世界領先捕獲離子量子信息小組之一,他決定嘗試一下。他的團隊實現了Yoshida和Yao提出的實驗,並有效地測量了一個超時序相關函數。

科學家們已經實施了一項量子置亂測試,即對存儲在一組量子粒子中的信息進行混沌變換。量子置亂是一種關於信息如何落入黑洞並以隨機輻射形式釋放出來的建議。這種觀點認為,也許它根本就不是隨機的,黑洞只是優秀的擾碼器。圖片: E. Edwards/Joint Quantum Institute這些特殊的相關函數被稱為OTOCs,是通過比較兩種量子態來創建,這兩種量子態在應用特定的衝擊或擾動時間上有所不同。關鍵是能夠在時間上向前和向後發展量子態,以理解第二次衝擊對第一次衝擊的影響。Monroe團隊在一臺7量子位元捕獲離子量子計算機的3個量子位元上創建了一個置亂量子電路,並描述了由此產生的OTOC衰變。雖然OTOC的衰變通常被認為是發生了混亂的一個強烈跡象,但要證明,必須證明OTOC的衰變不僅僅是因為退相干——也就是說,它不僅沒有很好地屏蔽外部世界的噪聲,而外部世界的噪聲也會導致量子態分崩離析。

研究人員證明,糾纏或傳送信息的準確性越高,就能越嚴格地限制OTOC中發生的置亂數量。測量了近80%的隱形傳態保真度,這意味著可能一半的量子態被打亂,另一半被退相干衰變。然而,這足以證明在這個三量子位元量子電路中確實發生過真正的置亂。該實驗一個可能的應用是與量子計算機基準測試有關,在那裡人們可以使用這項技術來診斷量子處理器中更複雜形式的噪聲和退相干。Norman Yao還與Irfan Siddiqi領導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個研究小組合作,演示了在另一種量子系統中的置亂現象,即超導量子qutrits:具有三種而不是兩種狀態的量子比特。

Siddiqi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教授,也是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建立先進量子計算試驗臺的帶頭人。本質上,這是一個量子位或qutrit實驗,但可以將其與宇宙學聯繫起來的事實,是因為我們相信量子信息的動力學是相同的,美國正在啟動一項耗資10億美元的量子計劃,了解量子信息的動力學關係到這個計劃中許多研究領域:量子電路和計算、高能物理、黑洞動力學、凝聚態物理以及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量子信息的語言對於我們理解所有這些不同的系統已經變得無處不在!這項研究得到了美國能源部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

博科園-科學科普|研究/來自: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參考期刊文獻:《自然》DOI: 10.1038/s41586-019-0952-6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當第三顆恆星將雙星推在一起時,生命的機會就會增加!

聲波攜帶質量的最新證據來啦!

一份人類文明的「副本」正在奔赴月球!

相關焦點

  • 再論黑洞火牆與量子糾纏
    物理學家們通過廣義相對論推導出了黑洞的存在,但是這種奇特的天體卻具有顯著的量子效應,也就是說,這兩種理論都可以在黑洞的性質中得到體現,無怪它成為兩種理論交鋒的最新場所。引發爭論的源頭還是那篇在2012年7月份,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兩位理論物理學家和他們的學生(如今這四個人作為引發爭論、發現這個悖論的創始者被稱為AMPS)發表的論文預印本:《黑洞:互補性或是火牆?》
  • 量子物理學家發現一種全新守恆定律,或可解開宇宙萬物演化之謎
    在這個新世界裡,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變成了笨拙的老式列車,「量子糾纏」可以遠超光速,額不,確切說,是無視時間的存在,因為處於糾纏中的粒子彼此之間聯繫根本無需時間的參與—時間為0。為了探索量子微觀世界隱藏之謎,而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LHC(大型強子對撞機),據相關科研人員分析,可以製造出微型黑洞。
  • 黑洞能夠吞噬光,量子糾纏探測黑洞可以嗎?事實真相是這樣的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近年來,量子通信開始進行研究,並越來越火,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量子通訊是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是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碼通信、量子遠程傳態和量子密集編碼等,近來這門學科已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並向實用化發展。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四:超光速和「時空態波包」的發現
    量子糾纏現象是目前所有科學家和哲學家們都無法理解的神奇物理現象。於是,如果我們揭示了量子糾纏現象的具體機制,那麼就會導致人們哲學觀念的大革命、科學信仰的大革命和思維方式的大革命。1900年12月,普朗克第一次提出了黑體輻射的能量發射和吸收的「量子化假設」。他認為世界萬物之間的能量交換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能量單元即能量子hv。
  • 霍金提出的「黑洞信息悖論」有望通過量子誤差修正得到解決?
    「時空比我們聰明得多,」艾哈邁德說,「在這些結構中使用的量子糾錯代碼是非常有效的代碼。」那麼,量子糾錯碼是如何工作的呢?在不穩定的量子位元中保護信息的訣竅不是將其存儲在單個量子位元中,而是存儲在多個量子位元互相糾纏的模式中。
  • 黑洞的奇異性,從量子信息到史瓦西半徑!
    在本文中,我們首先會將它們作為經典物理理論的對象來討論,「經典」意味著我們會忽略掉所有可能的量子效應及其後果。這種情況下所說的基本經典理論是指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它用一系列的場來描述空間和時間,這些場的行為由愛因斯坦方程決定。
  • 如何理解量子糾纏,量子疊加和量子塌縮
    這就是著名的尺縮鍾慢效應。雖然愛因斯坦認為時空是相對的,但他和牛頓一樣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有序的,一切都有機可循。然而量子力學卻告訴他:量子你不看它時,它可能在這裡,也可能在那裡,還有可能既在這裡又在那裡。相信很多人都像愛因斯坦一樣無法接受這個觀點,所以愛因斯坦才對波爾說:上帝不會擲色子。
  • 韓國下月商用5G量子加密技術: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
    今日(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量子的不可分割性,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量子通信,被認為是高效率和絕對安全的通訊方式,近幾年多個國家都在大力研發量子通信技術。雖然量子通訊還未大規模商用,但量子通訊相關的技術,已開始應用,結合了5G通訊技術的5G量子加密技術,即將開始在韓國應用。5G量子加密技術即將在韓國大規模應用的消息,是韓國第一大電信運營商SK電訊今日在官網宣布。
  • 當我們可以想像超意識的時候,意識會轉換成量子糾纏態信息
    糾纏的粒子的特性違背了意識的主觀能動性,一個糾纏粒子無限分割的域外會有無窮多的一模一樣的粒子。最簡單的結論是一顆粒子的好多版本,一個域外有無窮多個一模一樣的一顆粒子。微觀粒子很弱,但整體力量強大。光子是無數個光子重疊在一起組成的宏觀粒子。人又如何能感知一個靜止的粒子呢?這是人類最大的黑暗。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說: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知的,可知是可表達的,表達是可計算的,計算是數字的,數字是比特的,比特是量子的,量子是糾纏的,糾纏是一體的,一體就是世界整體的!由此可見世界本身是一分為二,二分為三,三生萬物,萬物合三,合三為二,合二為一!現代自然科學家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材料、能量資源和信息要素共同構成的。
  • 量子糾纏效應可以非常快速的進行特徵的識別
    通信技術:之前介紹的基本原理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物理基礎,一個是大數據的方向,就是利用量子糾纏現象來傳遞大量的信息。包括4gg,還有6g移動通信。大數據方向的應用,目前是在利用量子信息技術的隱身等優勢進行信息分析,提升數據安全等級。這裡就先不展開介紹了。
  • 韓國下月商用5G量子加密技術 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
    韓國下月商用5G量子加密技術 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 來源:TechWeb • 2020-08-20 16:58:55
  • 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和瞬時信息傳遞與量子退相干的本質
    :在量子力學裡,開放量子系統的量子相干性會因為與外在環境發生量子糾纏而隨著時間逐漸喪失,這效應稱為量子退相干(英語:Quantum decoherence),又稱為量子去相干。而量子力學預言,在某些情形下,合作的程度會超過貝爾的極限,也即,量子力學的常規觀點要求在分離系統之間合作的程度超過任何「定域實在性」理論中的邏輯許可程度。貝爾不等式提供了用實驗在量子不確定性和愛因斯坦的定域實在性之間做出判決的機會。簡單的說,貝爾不等式提出的最大意義,在於使得EPR佯謬(量子糾纏)可以用實驗來驗證。
  • 黑洞奇點的「量子糾纏」超乎想像
    理論物理學家現在設想了更大膽的情形,兩個黑洞以穿越時空的「蟲洞」連接起來,蟲洞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它的物質實質在於黑洞之間產生了「量子糾纏」。理論物理學家獲得了前瞻性的洞察力,他們試圖將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調和起來,量子力學定義了量子糾纏概念,廣義相對論定義了蟲洞和黑洞概念,一部分理論物理學家認同兩者的關聯,另一部分理論物理學家認為,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只存在一種數學上的推導關係。
  • 量子糾纏,時空幾何與機器學習
    近年來,量子信息技術取得了連續的突破。它將成為下一代技術革命的領導者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智力科學家兼助理教授尤亦莊通過量子擦除實驗表明,量子糾纏會影響因果關係甚至改變時間流逝,並討論了量子與智能之間的關係。
  • 陳根:當量子糾纏進入生命科學,心靈感應的秘密被解開
    陳根:當量子糾纏進入生命科學,心靈感應的秘密被解開 2020-05-13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太空人墜入黑洞時會發生什麼?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給的答案截然相反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86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當太空人墜入黑洞時,究竟會發生什麼事?黑洞是宇宙中一種體積極小,但是質量極大的天體,黑洞的體積究竟可以小到什麼程度呢?理論上是1.6 × 10^-35 米,這是普朗克長度,也是在物理學中有現實意義的最小長度,由於黑洞極大的質量,導致黑洞擁有驚人的引力,他去可以將所有的物質都吸入黑洞之中,就連光都無法從中逃出去,天文學家曾經做出過這樣一個假設:如果當太空人不幸墜入黑洞時,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 量子密碼學的突破性研究解決了5G安全問題!
    博科園-科學科普:這是由於量子和基礎設施虛擬化技術的新組合。在過去的十年裡,軟體工程和商品計算技術的進步已經徹底改變了電信行業。傳統上由專有的專用硬體執行的整個網絡通信服務類,現在都虛擬化了,並託管在商品計算伺服器中,這通常被稱為「網絡軟體化」。
  • 揭秘蝴蝶效應與量子糾纏
    著名作家陸亦順 蝴蝶效應 對於許多年前,活躍於媒體和網絡的蝴蝶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揭秘蝴蝶效應與量子糾纏
    著名作家陸亦順蝴蝶效應對於許多年前,活躍於媒體和網絡的蝴蝶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蝴蝶效應與量子糾纏產生蝴蝶效應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量子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