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學基礎

2020-12-01 電子發燒友

晶體學基礎

佚名 發表於 2009-08-06 13:50:10

晶體學基礎

2.1.1

空間點陣和晶胞

?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單元(最小平行六面體)作為點陣的組成單元,稱為晶胞。將晶胞作三維的重複堆砌就構成了空間點陣。

為了便於分析研究晶體中質點的排列規律性,可先將實際晶體結構看成完整無缺的理想晶體並簡化,將其中每個質點抽象為規則排列於空間的幾何點,稱之為陣點。這些陣點在空間呈周期性規則排列並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圍環境,這種由它們在三維空間規則排列的陣列稱為空間點陣,簡稱點陣。同一空間點陣可因選取方式不同而得到不相同的晶胞 

晶胞、晶軸和點陣矢量

根據6個點陣參數間的相互關係,可將全部空間點陣歸屬於7種類型,即7個晶系。按照"每個陣點的周圍環境相同"的要求,布拉菲(Bravais A.)用數學方法推導出能夠反映空間點陣全部特徵的單位平面六面體只有14種,這14種空間點陣也稱布拉菲點陣。

布拉非點陣

晶系

布拉非點陣

晶系

簡單三斜

三斜

簡單六方

六方

簡單單斜
底心單斜

單斜

簡單菱方

菱方

簡單正交
底心正交
體心正交
面心正交

正交

簡單四方
體心四方

四方

簡單立方
體心立方
面心立方

立方

空間點陣是晶體中質點排列的幾何學抽象。

2.1.2 晶向指數和晶面指數


為了便於確定和區別晶體中不同方位的晶向和晶面,國際上通用密勒(Miller)指數來統一標定晶
向指數與晶面指數。

1.晶向指數

圖2.6?正交晶系一些重要晶向的晶向指數


晶向指數的確定步驟如下:

1)以晶胞的某一陣點O為原點,過原點O的晶軸為坐標軸x,y, z, 以晶胞點陣矢量的長度作為坐標軸的長度單位。

2)過原點O作一直線OP,使其平行於待定晶向。

3)在直線OP上選取距原點O最近的一個陣點P,確定P點的3個坐標值。

4)將這3個坐標值化為最小整數u,v,w,加以方括號,[u v w]即為待定晶向的晶向指數。


2.晶面指數

圖2.7?正交點陣中一些晶面的面指數

?晶面指數標定步驟如下:

1)在點陣中設定參考坐標系,設置方法與確定晶向指數時相同;

2)求得待定晶面在三個晶軸上的截距,若該晶面與某軸平行,則在此軸上截距為無窮大;若該晶面與某軸負方向相截,則在此軸上截距為一負值;

3)取各截距的倒數;

4)將三倒數化為互質的整數比,並加上圓括號,即表示該晶面的指數,記為( h k l )。

?晶面指數所代表的不僅是某一晶面,而是代表著一組相互平行的晶面。另外,在晶體內凡晶面間距和晶面上原子的分布完全相同,只是空間位向不同的晶面可以歸併為同一晶面族,以{h k l}表示,它代表由對稱性相聯繫的若干組等效晶面的總和。 
 
3.六方晶係指數
 

圖2.8 六方晶系一些晶面的指數

圖2.9 六方晶系晶像指數的表示方法(c軸與圖面垂直)
六方晶系的晶向指數和晶面指數同樣可以應用上述方法標定,這時取a1,a2,c為晶軸,而a1軸與a2軸的夾角為120度,c軸與a1,a2軸相垂直,如圖2.13所示。但這種方法標定的晶面指數和晶向指數,不能完全顯示六方晶系的對稱性,為了更好地表達其對稱性,根據六方晶系的對稱特點,對六方晶系採用a1,a2,a3及c四個晶軸,a1,a2,a3之間的夾角均為120度,這樣,其晶面指數就以(h k i l)四個指數來表示。
根據幾何學可知,三維空間獨立的坐標軸最多不超過三個。前三個指數中只有兩個是獨立的,它們之間存在以下關係:i =- ( h + k ) 。
採用4軸坐標時,晶向指數的確定原則仍同前述(見圖2.14),晶向指數可用{u v t w}來表示,這裡 u + v = - t。

 


4.晶帶

?所有平行或相交於同一直線的這些晶面構成一個晶軸,此直線稱為晶帶軸。屬此晶帶的晶面稱為晶帶面。
?晶帶軸[u v w]與該晶帶的晶面(h k l)之間存在以下關係: hu + kv + lw = 0
?凡滿足此關係的晶面都屬於以[u v w]為晶帶軸的晶帶,故此關係式也稱作晶帶定律。

5.晶面間距

圖2.10 晶面間距
圖2.11 晶面間距公式的推導

?由晶面指數還可求出面間距dhkl。通常,低指數的面間距較大,而高指數的晶面間距則較小。

2.1.3 晶體的對稱性

1.對稱元素
?晶體的對稱元素可分為宏觀和微觀兩類。宏觀對稱元素反映出晶體外形和其宏觀性質的
?對稱性。而微觀對稱元素與宏觀對稱元素配合運用就能反映出晶體中原子排列的對稱性。

?a.宏觀對稱元素;
  1)迴轉對稱軸:當晶體繞某一軸迴轉而能完全復原時,此軸即為迴轉對稱軸。注意該軸線定要通過晶格單元的幾何中心,且位於該幾何中心與角頂或稜邊的中心或面心的連線上。在迴轉一周的過程中,晶體能復原n次,就稱為n次對稱軸。
  2)對稱面:晶體通過某一平面作鏡像反映而能復原,則該平面稱為對稱面或鏡面。
  3)對稱中心:晶體通過某一平面作鏡像反映而能復原,則該平面稱為對稱面或鏡面。
  4)迴轉-反演軸:若晶體繞某一軸迴轉一定角度(360/n),再以軸上的一個中心點作反演之後能得到復原時,此軸稱為迴轉-反演軸。

圖2.12 對稱軸

圖2.13 對稱面

圖2.14 對稱中心

圖2.15 迴轉-反演軸


?b.微觀對稱元素;
??(1)滑動面。
??? 一個對稱面加上沿著此面的平移所組成,晶體結構可藉此面的反映並沿此面平移
??? 一段距離而復原。
??(2)螺旋軸。
??? 迴轉軸和平行於軸的平移所構成。

2.32種點群
?點群是指一個晶體中所有點對稱元素的集合。點群在宏觀上表現為晶體外形的對稱。利
?用組合定理可導出晶體外形中只能有32種對稱點群。



2.1.4 極射投影

1.極射投影原理

極射投影的原理如圖2.23所示。先在參考球中選定一條過球心的直線AB(直線),過A點作一平面與參考球相切,該平面即為投影面,也稱極射面。若球面上有一極點P,連接BP並延長之,使其與投影面相交於P',P'即為極點P在投影面上的極射投影。過球心作一平面N'E'S'W'與AB垂直(與投影面平行),它在球面上形成一個直徑與球徑相等的圓稱大圓。大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為N'E'S'W'也是一個圓,稱為基圓。所有位於左半球球面上的極點,投影后的極射投影點均將落在基圓之內。然後將投影面移至B點,並以A點為投影點,將所有位於右半球球面上的極點投射到位於B處的投影面上,並冠以負號。最後將A處和B處的極射投影圖重疊地畫在一張圖上。這樣,球面上所有可能出現的極點,都可以包括在同一張極射投影圖上。


2.吳氏(WulFF)網

圖2.16 吳氏網(分度為2°)

3.標準投影

圖2.17 立方晶體詳細的(001)標準投影圖

以晶體的某個晶面平行於投影面上作出全部主要晶面的極射投影圖稱為標準投影。一般選擇一些重要的低指數的晶面作為投影面,這樣得到的圖形能反映晶體的對稱性。立方晶系常用的投影面是( 001 ),( 110 ) 和( 111 );六方晶系則為( 0001 )。立方晶系的( 001 )標準投影如上圖所示。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晶體學基礎-電子發燒友網
    打開APP 晶體學基礎 佚名 發表於 2009-08-06 13:50:10 晶體學基礎2.1.1 空間點陣和晶胞
  • 科學網—晶體學一百年
    圖片來源:《自然》 1914年,德國科學家Max von Laue因發現晶體如何衍射X射線而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桂冠,這一發現直接推動了X射線晶體學的出現。從那時以來,研究人員利用衍射推算出了越來越多複雜分子的晶體結構,從簡單礦物到石墨烯等高科技材料,甚至還包括病毒。
  • 五大化學晶體學資料庫介紹
    為了深入地對晶體學進行研究和探索,幾個著名的晶體學數據中心相繼被建立。這些數據中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收集、儲存和提供已知化合物的晶體結構數據。因此,越來越多的科學雜誌在發表論文前,把論文有關的晶體學參數、化合物分子式、晶胞參數、空間群、原子坐標及其原子位移參數、精修結果參數等,以電子版的形式存放到這些著名的國際晶體學數據中心。
  • EBSD晶體學織構基礎及數據處理
    晶體學及織構基礎1.1 取向(差)的定義及表徵晶體的[100]-[010]-[001]坐標系CCS相對於樣品坐標系SCS:RD(rolling direction, 軋向)-TD(transverse direction, 橫向)-ND (normaldirection,法向)(或
  • :超活潑金屬氮賓,亦可晶體學表徵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光解晶體學(photocrystallography)涉及單晶X射線衍射和光化學。通過光照射晶體樣品,致使樣品達到光激發態(產生結構變化或化學變化),並通過單晶衍射來檢測這些變化。為了進一步驗證產物2的結構,作者選用了光解晶體學的表徵方法(圖4a)。在100 K的溫度下,利用紫光LED照射(390 nm)化合物1的無色晶體(圖3a和圖4b),並且通過單晶衍射來跟蹤光解反應。
  • 窺探原子結構秘密 晶體學一百年—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自然》 1914年,德國科學家Max von Laue因發現晶體如何衍射X射線而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桂冠,這一發現直接推動了X射線晶體學的出現。近日,《自然》雜誌出版特刊,回顧了晶體學的百年輝煌。 百年發展 Von Laue偶然間有了這樣一個想法,當X射線穿過一個晶體時,由於原子的存在,它們將發生散射,然後就像拍打海岸的波浪那樣互相干擾。在某些地方,一些波會加入到另一些波中,而在另一些地方則可能出現相互抵消。
  • 饒子和院士:中國蛋白質晶體學研究40年
    饒子和說,這一發現是在我國蛋白質結晶體學40餘年研究積累的基礎上完成的,也是國家近年來對基礎研究穩定支持的結果。        20世紀早期,我國只有在國外做過X射線研究的胡復剛、葉企孫和吳有訓等少數幾位物理家認識到X射線晶體學的重要性。
  • 利用X射線晶體學及冷凍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確定大分子結構
    從X射線晶體學到冷凍電子顯微鏡的幾種不同的成像技術已成功地用於眾多大分子的結構表徵。圖片來源:Sergei Drozd / Shutterstock.com什麼是大分子?儘管多達80%的生物由小分子組成,包括無機離子,有機分子,主要是水,但生物的其餘部分則由大分子組成。大分子可以是蛋白質,多糖或遺傳物質(如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形式。
  • JACS:晶體學和計算機模型技術揭示細菌對抗生素耐藥的分子機制
    研究者Spencer說,結合實驗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我們就可以得到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的一系列起源信息,我們的晶體學結果揭示了抗生素被破壞的全部過程,這就為開發新型細菌酶類結合藥物,來抑制細菌耐藥性提供了基礎。研究者最後表示,識別細菌酶類和抗生素的分子反應,對於我們開發新型修飾藥物來克服細菌的抗生素耐藥性帶來了很大幫助。
  • 解析度的突破,冷凍電鏡會取代晶體學嗎?
    隨著技術的進步,高解析度冷凍電鏡正在挑戰X射線晶體學在結構生物學的傳統地位(詳情請見BioArt報導:Cryo-EM 實現 1.25Å 解析度,可視化單個原子以及化學修飾 | 被 Nature 翻牌的 bioRxiv :cryo-EM 解析度發展到原子級別 )。
  • X光晶體學領域的先驅,諾貝爾獎的第三位女性
    多蘿西·瑪麗·霍奇金,本姓克勞福特,英國女性生物化學家,促進了蛋白質晶體學的發展。多蘿西·霍奇金於1910年5月12日生於埃及開羅。當霍奇金開始她的研究時,晶體學是一門相對較新的科學。它是數學、物理和化學的交叉科學。就是在這個時期,霍奇金和貝爾納記錄了一個球型蛋白的第一個X射線衍射模型。1934年她回到牛津大學擔任結晶化學助教。因為是個女性,她曾拒絕參加教員化學俱樂部的研究會議。後來,她的天才和堅韌贏得了學生和教師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