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這個領域多年時間中被很多人「相中」,就連我國不少巨頭企業也早早開始布局了。現在其還和當下時髦的電商相互結合,網上賣藥大火的同時也讓整個行業出現了一些「問題」。
這些年中,不少人開始通過電商銷售相關保健品,其實這些都是用於收割人們智商稅的東西,不少人卻深陷其中將這些保健品當成「神藥」。
實際上,幾十年來我國保健品行業雖然經歷了多次「風波」,但至今為止整個行業依舊火爆,不少人每年在保健品行業要花費上千、上萬元,購買所謂的「神藥」。
數據顯示,在2015年時我國保健品產值為2000億元左右,但到了2017年時這個數字就翻了一倍,達到了4000億元以上。如今更是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保守估計也能達到6000億元左右。
在這樣一塊「大蛋糕」下滋生了各種保健品「神藥」,想必不少人都曾交過這樣的智商稅。那麼今天就給大家悉數一下,我國多年以來出現的保健品「神藥」,看看你們有沒有接觸過,不少曾在我國家喻戶曉。
三株口服液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吧,也是我國有名的「神藥」。三株口服液的創始人吳炳新也是我國保健品行業的「元老級人物」,三株口服液也是吳炳新帶火的。
1996年時,吳炳新的三株口服液銷量就達到了80億元左右,三株口服液也讓其賺的盆滿缽滿。不過後來的吳炳新輝煌人生卻因為一個老漢戛然而止了,因為這位老漢服用了三株口服液後突然死亡,一夜之間「神藥」被人們質疑。
之後這件事造成的後果就是吳炳新的三株口服液銷量大跌,曾經一個月賺幾億,後跌到千萬、百萬,吳炳新被迫將大量工廠關閉了,三株口服液也走下了神壇。雖然之後三株口服液「翻身」了案件改判,但對於吳炳新來說已經用處不大了。
還有一個太太口服液「掏空」了我國不少女性的錢包,曾經專門針對女性而推出的太太口服液,也是一個斂財的工具一年賺走數億元。
太太口服液的創始人叫做朱保國,它創造出太太口服液也是一個「無心之舉」。當年朱保國的全國遊走之際,無意間花了上萬元從別人手中買下了一個保健品配方,也讓朱保國和保健品行業牽連在了一起。
朱保國當年也靠著經典的營銷方式將太太口服液帶火了起來,甚至當時因為一句廣告我國不少女性甘願掏錢買單。多年過去了,我國保健品行業中也少有能超越太太口服液的「神藥」。
實際上,大家能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我國保健品「神藥」多是靠經典營銷火起來的,效果並不重要但廣告要做的好,你們在保健品行業中交過多少「智商稅」呢?洗腦廣告、貼上「神藥」標籤,這種銷售模式至今還被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