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燕窩可以美容養顏的廣告,鋪天蓋地。欣然動心了。
聽人說,女性抗衰老,越早越好。僅20出頭的欣然開始焦慮,於是瘋狂地在網上買燕窩、託朋友從泰國代購燕窩,目前她已經在燕窩上花了好幾千塊錢。
但吃了一個多月燕窩後,欣然進了醫院。體檢的結果把她嚇一跳:
乳房小葉增生。
醫生指出,可能是食用了燕窩,「燕窩裡含有雌性激素,女性吃多了反會激化子宮肌瘤或產生乳房結節等」。
欣然倒吸一口涼氣。出了醫院,她立刻上網確認,但其說法不一。有的說,燕窩含有大量雌性激素,有的說,長期食用百利無一害。
欣然不知道該信誰。
大 火
茫然的欣然,只是燕窩廣大年輕消費群體裡的一員。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燕窩消費國,近年來,中國的燕窩消費市場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國燕委發布的《2019年中國燕窩行業白皮書》顯示,燕窩市場近年來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0%以上,2019年整體市場規模達300億左右。
中國燕窩行業市場規模圖源:《2019年中國燕窩行業白皮書》
其中,90後、00後已經逐漸成為燕窩市場消費主力。
令人費解的是,在傳統認知中,燕窩通常被認為是孕婦或中老年女性較多食用。
年紀輕輕的90後、00後為何變成了市場消費主力?
還令人費解的是,燕窩一直被視為高端補品,價格昂貴,很多人甚至拿燕窩作為禮品送禮。
90後、00後又有能力支撐這樣的消費嗎?
驅動燕窩大火的因素有很多。
二胎政策的放開,提升了孕婦對燕窩的需求,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人們消費能力的提高,對養生、養顏的關注也日益增加了。
資本總是有精準的嗅覺,燕窩品牌沒閒著。它們開始不斷推出創新的產品。
比如,為滿足年輕消費者對便利性的需求、解決燉煮乾貨燕窩時間過長的問題,燕窩品牌推出了即食燕窩、鮮燉燕窩等。
在電商的催生下,即食燕窩市場迅速增長。數據顯示,CAIQ溯源管理的國內生產即食燕窩量2014年僅4噸,2018年已上升至242噸。
燕窩市場轉眼湧入眾多參與者。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共有燕窩相關企業1.1萬家,2019年註冊量近2000家,今年上半年新增企業達789家。
吸引這些企業的,是燕窩市場豐厚的利潤和盈利空間。
拿小仙燉燕窩舉例。
近來,諸多明星代言的鮮燉燕窩產品「小仙燉」,其營銷廣告從線上直播,一直延伸到線下。明星效應,加上產品主打鮮燉的便利性,不斷撩撥著愛美女性的心。
圖源:微博
數據顯示,2018年,創立僅4年的小仙燉銷售額已達3億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兩倍多。
而一位從事燕窩行業十餘年的資深人士告訴FT財經,燕窩的利潤空間相對較大,從30%到100%都有。
走 私
為什麼這麼大的利潤?因為整個燕窩產業鏈,都有空子可以鑽。
燕窩產業鏈的上遊環節包括燕窩採摘、燕屋管理及燕窩粗加工廠。中遊主要是燕窩進口商、經銷商及精加工廠。下遊則為銷售渠道及消費終端。
但是,燕窩的原材料質量和初始加工規範性,是難以保證的。
中國燕窩行業圖譜圖源:《2019年中國燕窩行業白皮書》
燕窩主要生產於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中國的燕窩生產量微乎其微。
為規範中國燕窩市場,原國家質檢總局明確指出,輸華燕窩產品加工企業應建立從燕屋至出口的燕窩追溯體系,並先後發布了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的檢疫要求。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獲得國家質檢總局註冊認證可進口中國的馬來西亞燕窩加工廠有35家、印度尼西亞23家、泰國2家。
有資質的加工廠數量明顯不夠,而中國燕窩消費需求強勁,市場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大量不符合規定的燕窩加工廠湧現,也催生出了燕窩走私行為。
走私燕窩在市場上的佔比很高,據說有90%,資深人士告訴FT財經。記者查閱中國海關總署官網發現,僅2019年破獲的燕窩走私案件中,數量就達數10噸。
湛江海關聯合福州、廈門、江門、南昌、武漢海關和湛江市公安局開展收網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4名,成功打掉8個走私燕窩團夥(圖源:湛江日報)
然而,走私的燕窩難以保證質量。
未經加工的燕窩含有燕毛、樹枝等大量雜質,因此雜質的挑選過程十分繁雜。為節省人工成本,不符合資質的加工廠會使用高濃度工業雙氧水、二氧化碳來「漂白」,對燕窩清洗和去毛。
但食用這些化學物質會對人體器官造成損害,甚至致癌。
為了牟利,不符合資質的加工廠想盡各種辦法保證燕窩的美觀完整性,以賣出好價格。其中一個方法是,用對人體有害的工業膠,粘合燕碎補到燕窩底座上,業內稱為「補碎」,既能增加燕窩重量,又能讓燕窩飽滿賣相好。
2020年8月26日,廣西欽州,一燕窩加工企業裡,工人正在挑選打磨燕窩的賣相
「漂白」「補碎」等魚目混珠的手法十分普遍,但很多專業人士也很難辨別。
在產業鏈中下遊,隨著即食燕窩的推廣,看不見生產過程的消費者更是真假難辨。
中國藥文化研究會於2018年發布的《即食燕窩》團體標準中,對即食燕窩有明確定義。標準的即食燕窩,成分一般為燕窩、冰糖和水,可以添加少量瓊脂,起到固形的作用,同時,明確要求,100克燕窩液體中必須含幹燕窩1克以上。
但這只是團體標準,大多數還是企業各行其道。
前不久,辛巴直播翻車,他帶貨的「茗摯」燕窩被職業打假人士王海指控造假:對外宣傳是燕窩,實為糖水。
辛巴覺得委屈。一則他只是帶貨主播,不生產燕窩,而且是按照公司提供的產品信息進行直播推廣。二則產品標註是風味飲品,況且產品中還有唾液酸,雖然少,但好過沒有。
消費者當然不買帳。如果是風味飲品,為什麼還要賣這麼貴?
辛巴直播間推廣的那款即食燕窩價格為258元15碗,即每碗17.2元。如果按照原價,一碗相當於39.8元。如此比較,辛巴像是「血虧價」賣給粉絲。
但王海毫不客氣,他在微博上表示,這款燕窩唾液酸的含量為0.014%,價值僅為7分錢,連帶包材、內容物、加工費、工業成本甚至都沒超過1塊錢。
而小仙燉鮮燉燕窩每100克售價達279元,其中唾液酸價值僅約3毛錢。
心 安
辛巴賣假燕窩的事件發酵,網傳該品牌的代工廠「大洲新燕」已被凍結。但FT財經致電大洲,公司回應目前仍在正常經營。
後有媒體報導,辛巴在直播時呈現的檢測報告,和王海打假時出具的檢測報告,都是符合行業標準的,關鍵就在於依據的標準不一樣。
可是,消費者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如何去弄懂背後五花八門的標準?
問題的根源,在於燕窩行業沒有可以強制執行的統一標準。行業資深人士告訴FT財經,目前業內還沒有一個強制施行的標準,這給了許多人牟利的空間,導致燕窩行業亂象橫生。
前文所說的「國燕委」,是目前能夠查詢到的燕窩行業最官方的機構。但國燕委也只是由從事燕窩產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組成的社團組織。
國燕委(EBMC)官網-中國燕窩產業專業網站
缺乏行業標準之下,難辨真假的消費者已經交了不少智商稅。
回過頭來看,燕窩到底有沒有那麼高的營養價值?關於這一爭論由來已久,說法五花八門。
有人說,吃燕窩不如吃雞蛋。丁香醫生說,幹燕窩中含有約50%的蛋白質,30%的碳水化合物,10%左右的水分以及一些礦物質。
燕窩中還有一種特殊成分——唾液酸,被賦予排毒、提高免疫力、美容養顏的功效。
以國內一些檢測數據來看,唾液酸可達到燕窩乾物質重量的3%~15%,並在一些動物試驗中觀察到有一定的保健意義。但目前的實驗只停留在動物身上,在果蠅、小鼠身上使用的唾液酸劑量與人偶爾吃幾口燕窩,完全不能等同。
那麼,消費者要吃多少,吃多久才有效?行業人士表示,作為一種滋補產品,燕窩的食用需要注重長期性,並保證食用的頻率。
如果偶爾食用,並沒有多少效果。
燕窩的價格並不便宜。符合資質的燕窩又不多,稀缺性決定了燕窩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長期食用對於90後、00後而言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七七從懷孕初期就吃燕窩。她媽媽是醫生,告訴她燕窩可以讓她皮膚變好。
按照媽媽的建議,七七把燕窩放進酸奶、水果裡,當甜品吃,每天吃。生完孩子之後,她覺得自己的皮膚比月子中心大部分孕婦都要好。
但七七並不認為全是燕窩的功效。懷孕期間,基本的飲食和運動她一個都沒落下,並按時服用需要補充的各種維生素、葉酸等。
但不管是不是燕窩的功勞,七七還是覺得吃了沒錯。因為吃的,是心安。
除了七七這樣的孕婦,更多的年輕消費者將燕窩當做美容養顏神器看待。商家營銷宣傳的狂轟濫炸,很容易把年輕消費者收入囊中。
比如,你看,某女明星吃的燕窩罐子可以堆滿整個房間,她吃完之後膚如凝脂,年逾40還不見衰老,你還不入手?
年輕女性追捧燕窩的背後,來自於「容顏焦慮」。在商家宣傳的推波助瀾下,這種焦慮只有增加,沒有減少。
目前關於燕窩本身的食用價值尚待論證。年輕的消費者要擦亮雙眼,識別營銷噱頭。更重要的是,能夠明白所有滋補產品的長期性,基於自身消費能力進行選擇。
當然,還有一個選擇——為了變美,拼了。
(文中欣然、七七為化名)
作者 | 鄧子儀
編輯 | 何子維
排版 | 翁 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