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這個天坑,比世界第一大漏鬥大10倍,曾暗藏國防功能

2021-01-13 奔跑的小東東

提起天坑,許多人都會想起重慶的小寨天坑。但是,在四川也有一個容積巨大的天坑,它就是位於四川廣元的川洞庵。

天坑是喀斯特地貌中的一種,它的形成是因為水不斷侵蝕固體基巖,使溶洞頂部發生坍塌,最終在地表形成一個巨大的深坑,這個深坑就被稱為天坑。

當今世界已知的天坑達80多個,中國佔了2/3。而川洞庵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個兩級漏鬥天坑,它的長徑約650米,中徑約400米,短徑約50米,深約670米,容積約2.22億立方米。如此巨大的容積使它排進了世界前列,而且有人專門對比了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國阿里希波漏鬥的容積,發現川洞庵是它的十倍之大。

川洞庵明明是一個天坑卻被當地人稱為「洞」,是因為在天坑底部有一個洞口不大卻暗藏乾坤的溶洞。從洞口進入,眼前的景象令人豁然開朗。

溶洞中有一個自然形成的穿洞口,在陽光明媚的日子中,陽光從穿洞口直射進來,宛如耶穌光一般。此時,洞內的花草樹木清晰可見。人在其中抬頭就能沐浴到燦爛的陽光,暖暖的感覺令人流連忘返。

在洞中,還有白蓮教當年抗擊清軍而留下的營壘、炮臺遺蹟,現在看來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

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這裡曾多次成為農民起義軍的聚集地。在清嘉慶二年的時候,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王聰兒就曾在此地抗擊清軍,憑藉地形堅持了很久,現在還留有寨門和炮臺。

在近代中國的革命中,川洞庵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33年6月,紅軍進入曾家山地區,在川洞庵召開了一系列秘密會議,制定了許多政策,為革命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如今,雖然這裡擁有將軍橋、會仙橋、煙雲洞、飛天宮、攀雲梯等景點,又擁有宜人的氣候。卻因為當地人世代在此居住,很少人外出,所以鮮為人知。

相關焦點

  • 四川有一巨坑,是世界最大天坑的2倍,堪稱「天下第一大漏鬥」
    四川,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然風光絢麗多彩自古就有"天府之國"之美譽。擁有九寨溝、都江堰、樂山大佛等眾多享譽海外的景區。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個景區,也是四川省內的自然景觀,其喀斯特地貌堪稱世界一絕,尤其是著名的天坑,比世界最大的美國"阿里西波"規模還要大兩倍,它就是興文石海。
  • 四川這個景點有點厲害,被稱為世界第一大漏鬥,現場確實壯觀
    在酷暑的夏天,想住在空調好使的房間的人增加了吧,但是,總是有一部分人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家裡吹空調,不想讓自己無聊,我想平平凡凡地做,來到四川廣元,去川洞庵享受寧靜和清涼感,感受自然形成的鐘乳洞的震撼力,廣元的川洞庵不僅是旅遊的好地方,也是盛夏的避暑地。
  • 四川第二處!樂山也有天坑了 飛流直下灌「漏鬥」
    該處景觀經地礦局地質專家李忠東現場考察後,確認為天坑並暫定名為「硝鬥巖天坑」。硝鬥巖天坑是繼宜賓興文之後,四川境內發現的第二處天坑。李忠東介紹,硝鬥巖天坑發育於2億多年前的灰巖地層中,此處天坑整體呈北西-南東向展布,形成了環壁峻峭、坑口為橢圓形的大型負地形。
  • 廣西羅城一處地表塌陷 是天坑還是漏鬥未有定論(圖)
    南國早報記者實地採訪後發現,這個塌陷到底是「大漏鬥」,還是「超級天坑」,尚待地質專家鑑定  探訪  這個「天坑」形狀有點怪  12月11日,記者輾轉來到了處在石山谷底的棉花村。在距棉花村約一公裡的山峰之間,有一個圓形的大型地表塌陷。它就是吸引眾人關注的「棉花天坑」。
  • 有趣的圖片;世界第一大天坑等
    三,天下第一大漏鬥——興文石海天坑。    大漏鬥長徑650米,短徑490米,深208米,大漏鬥氣勢雄偉、翠竹綠樹、怪石林立、坐盆觀天、天遠雲遙。    四,衣索比亞爾塔阿雷火山是世界上僅存的六大熔巖湖泊之一。
  • 超越美國天坑,重慶666米小寨天坑排第一,如外星人的地球工廠
    重慶市奉節縣有許多世界級的風景,最耳熟能詳的就是10元人民幣上的夔門、李白寫的白帝城,以及瞿塘峽,但很多遊客卻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漏鬥天坑也在重慶奉節,這個漏鬥的名字叫「小寨天坑」。圖/王傳貴首先,天坑是喀斯特漏鬥的一種說法,它是由若干座山峰凹陷下去,形成的橢圓型大漏鬥,形成過程是由於地下暗河長期衝擊碳酸鹽巖,引起巖層塌陷,小寨天坑就是這種地質奇觀的典型代表。這個小寨天坑的具體位置在奉節縣荊竹鄉的小寨村,那是一個藏在崇山峻岭裡的村子,人們種植果樹、花草、稻田,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 世界第一天坑:容積達1.2億立方米,最深處666米卻鮮為人知
    在世界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可以說一直都在挖著一個又一個巨大的坑。比如礦業方面,常常有坑洞挖出上百米深的礦坑。但今天要說的這個坑洞卻與眾不同,因為它是自然形成的,而且直徑巨大,達到了622米,坑底的直徑也有522米,從高空中看,仿佛像是大地上一個巨大的漏鬥,這個地方叫做小寨天坑。
  • 奉節天坑地縫 驚世地質奇觀
    1987年,奉節縣為緩解全縣電力緊張,決定引出小寨天坑內的地下水,利用其巨大的高差建一座電站。在修建小寨電站前,萬州水利勘查設計院工程師甘大明在進行測量時發現,小寨天坑竟然比當時披露的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四川興文漏鬥要大許多,於是他寫了一篇新聞稿投寄給北京《旅遊》雜誌,不久《旅遊》便在其扉頁上以《小寨有天坑 世界排第一》為題進行了報導,在全國引起了轟動。
  • 廣西最神秘的天坑,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森林,還有兩大世界奇觀
    這就是位於百色市樂業縣境內的大石圍天坑。說到天坑,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處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其實在地理學中,天坑只是由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而且類似於漏鬥狀的地形區。事實上在百色市樂業縣境內擁有許多大小不同的天坑,而大石圍天坑只是其中最大的一個,由於其充滿神秘性,多年來這裡一直吸引世界各地的地質專家前來考察。
  • 小寨天坑–一家人的桃花源
    熟悉地理或熱愛旅遊的人,也許都知道天坑,知道它的宏大和深邃,知道它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奇觀。但你是否知道,在天坑深處還隱藏著一些溫暖的、鮮為人知的秘密?在看似坐井觀天的有限空間裡,有的人竟以天坑為家,而他們又發現了一個怎樣的別有洞天的世界呢?
  • 天坑:喀斯特地貌獨特景觀
    初看,天坑似乎像另一種喀斯特景觀——漏鬥,人們有時也將其稱為大型漏鬥或大型塌陷漏鬥,然而,天坑與一般漏鬥卻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在喀斯特景觀中,漏鬥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地表喀斯特形態。其主要特徵,是呈從上部向底部逐漸收縮的漏鬥狀或碟狀。喀斯特漏鬥主要發育於可溶性的碳酸鹽巖和蒸發巖中。根據漏鬥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的差異,漏鬥被分為溶蝕漏鬥,塌陷漏鬥,埋藏漏鬥等6種類型。
  • 為什麼說小寨天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
    為什麼說小寨天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絕世奇觀一奉節小寨天抗,包括整個天坑地縫景區,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第五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小寨天坑位於長江三峽西首,奉節縣境內的長江岸,距縣城70餘千米,小寨天坑是在幾座森林茂密、鬱鬱蔥蔥的山巒間凹下去的一個深不見底的橢圓形大漏鬥。站在抗口往下看,四面絕壁,如斧劈刀削,巧奪天工。
  • 天坑,大地的眼眸
    天坑作為一種奇特的地質奇觀,以它們千姿百態、壯美瑰麗的英姿,吸引著國內外的專家和愛好者。此前在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的四川、廣西、雲南等地曾有大量集中的發現。截止到2010年,全世界已發現並確認的天坑約80多個 ,其中有超過50個在我國。不僅如此,全球已發現天坑中的3個特大型天坑,重慶奉節小寨天坑、廣西樂業大石圍天坑、廣西巴馬好龍天坑均在我國。
  •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天坑,最大天坑和天坑群都在同一國...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巖壁,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是一種地理現象,它們不僅奇特還充滿神秘的氣息。那你可知世界最著名的10大天坑有哪些麼?在冰川時代,這個洞曾是一座乾燥的洞穴系統的入口。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之後,洞穴被水淹沒成為了眾多勇敢的潛水員的聖地。如今,藍洞因其海綿、梭魚、珊瑚、天使魚,以及一群常在洞邊巡邏的鯊魚而聞名於世。
  • 旅遊勝地,你不得不去:小寨天坑,世界上最大的天坑
    中國地大物博,地形多樣,並且有很多世界之最,小寨天坑就是世界之最中的一個。那麼,什麼是天坑呢?我們所說的天坑,實際上屬於一種喀斯特地貌,這種地貌四周陡峭,呈現出一種漏鬥的形狀。坑口直徑和坑深都在50米~100米之間的被稱為小型天坑,大於100米的則稱為大型天坑。
  • 天坑寶藏神鷹圖下落大揭秘|鷹圖|天下霸唱|天坑寶藏|天坑鷹獵|宋亞薈
    「天坑」系列小說是天下霸唱全新力作,系列之一的《天坑鷹獵》曾被改編為網劇熱播。時隔兩年半,天下霸唱終於推出《天坑鷹獵》後續故事。在新作《天坑寶藏》中,作者將前書中留下的謎題一一解開,為讀者帶來一個以「打破成見和傳統,反抗命運與不公」為主題的全新冒險故事。
  • 世界級大天坑,廣西又發現一個!300多米深
    來源:南寧新聞綜合頻道廣西的天坑又迎來了一個大消息11月24日-30日由中國、法國、比利時洞穴專家、探險家組成的30人探險隊參加了第三屆東蘭長壽地質國際科考探險活動此次活動在河池東蘭縣境內的紅水河第一灣以西600平方公裡範圍,發現天坑數量達到15個,其中深度超過200米的大型天坑有
  • 世界第一天坑·小寨天坑——巫溪巫山奉節三日遊
    重慶奉節縣的小寨天坑是世界第一天坑,它的深度和容積的指標達到了世界第一。其坑口直徑為62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深度為666.2米,即它的圍壁圓滿、體量巨大。如果想對小寨天坑的形成有更多了解,推薦觀看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20190216小寨天坑(上)(下)的紀錄片。
  • 世界僅有的三大「超級天坑」,全部位於我國,神秘如地心之門!
    天坑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它用千百萬年時間使地面塌陷,形成一個個讓人類嘆為觀止的「大洞」。全球約三分之二的天坑位於我國,因此,我們國家可以說是一個實至名歸的「天坑大國」。按照分級原則,寬度和深度都超過500米的天坑,被稱為「超級天坑」。
  • 世界十大最著名天坑:從瓜地馬拉城到貝里斯城
    以嚴格的地質學術語來解釋,天坑(sinkhole)是指由於水不斷侵蝕固體基巖,使地表發生塌陷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深坑,是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或者有證據證明地下河道已遷移)的一種特大型喀斯特地形。目前在世界上發現確認的天坑有80多個,以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