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尤其是那種別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因為這樣子,會顯示出自己的能幹和與眾不同。
也有的人會說,要是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是多麼令人喜悅啊,因為這意味著自己的能力在提升,而不是原地踏步。
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喜歡,往後倒退。
如果你停滯不前,就意味著,你周圍的人即將要走到你前面了;如果你往後倒退,就更是意味著,你即將要被自己所處的圈子給淘汰了。
被社會給淘汰,聽起來有點意味不明,但是具體一點就是,你是否已經漸漸地被邊緣化,和別人缺少共同話題,即有些跟不上周圍的人前進的步伐,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了?
如果是這樣,你可能就是在原地踏步太久,或者已經在倒退了。
但是這一切的發生,都是悄無聲息的,你只會在某一刻突然意識到:怎麼他們說的話,我有些插不進去?
生活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不前進,就只能被現實裹挾著後退,而你往往對此還無所察覺。
我以前也是,做一件事,總是去想做到那些自己做不到的部分,完全沒有想到,自己該做自己能夠做到的。
而且悲哀的是,我連想想自己究竟能做到什麼,都沒有在上面花足夠的時間去想透徹。
只是知道自己處於迷茫的狀態,卻不知應該怎樣做才能擺脫這樣的狀態。所以一直在迷霧中走來走去,卻看不見出口。
在這之間也碰到過一些石頭,碰的青一塊紫一塊的,但是就像沒睡醒一樣,只是一味地往前衝。
但是,此時更重要的事是,停下來。停下來讓自己有一個緩衝期。如果你一直在往前,但是所得甚少,離自己的目標也越來越遠,那一定是你走偏了。
繼續走下去,越是往前衝,就只會越來越偏離你預想的方向。
小時候的課本上有一個南轅北轍的故事:一個人想要去南邊的楚國,但他的車子卻是去往北邊的方向。一個路人問他去哪裡,他說我要去楚國。
但是路人告訴他:「楚國在南邊,你這樣走只會越來越遠。」
那個人卻說:「沒關係,我的馬好。」
路人又道:你的馬越好,走得越快,越到不了楚國。
那個商人摸摸自己的鬍子,看著自己的前邊的路,對路人最後說了一句話:「沒關係,我盤纏足夠。」
路人嘆了口氣,說道:他難道不知道,馬越好,盤纏越多,只要方向錯了,就越到不了楚國嗎?
很多時候,我們也像那個商人一樣,明明走偏了路,卻還是要往前走,絲毫不知再這樣走下去,是不會到達目的地的。
而且經常對旁人的話充耳不聞,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
我想那個商人在沿著那條相反的方向走幾個月,等他的錢用得差不多了,就會明白,往相反的路走,是永遠到不了目的地的了吧。
我們也是,常常要吃到苦頭,才會恍然大悟。比如,做事情要做自己知道的,會做的。但很多人,卻是想著去做自己不會做的。
這跟「人往往在意自己沒有的東西,卻不去想想自己擁有的東西」是一樣的道理。
你做不了的事情,能做嗎?很明顯,是不能的。
但是為什麼,我們會陷入這樣一個坑?我想,是因為,我們接觸到的信息太多了,反而把最簡單,最有用的給遮埋住了。
許多人去追求那些「速成」的方法,卻不願踏踏實實的走好腳下的每一步。
或者說,即使知道這道理是好的,卻因為太浮躁,把所有真正有用的給「驅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