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義》:做好這三點,輕鬆擁有高效人生,做一個精要主義者

2021-01-15 茶蘼講書

導語

科技在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跟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隨著不斷進步,大家逐漸發現自己身上的壓力越來越重了,甚至有很多無形的壓力在壓迫著自己。

有多少人白天的時候,說話辦事頭頭是道,晚上卻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我想有很多人是這樣的情況。

今天和同事在一起聊天,恰好就聊到了晚上睡不著覺這個問題。我說自己這幾天晚上根本睡不著覺,躺在床上一個小時左右才能進入睡眠狀態,最近這段時間壓力太大了。

我同事直接說:「你一個女的有什麼壓力呢?你又不是個男的。」當時,我心裡很是無語,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總感覺是在對牛彈琴。

雖然自己心裡很不舒服,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去說自己最近在經歷著什麼。看這本《精要主義》之前,我以為自己每天這麼忙,這麼拼就是好樣的,一定會有收穫的。但看過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原來自己是想魚和熊掌兼得。

大家都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其實,我們內心的潛意識裡,就在不斷的給這二者做加法,想一同擁有。不要覺得驚訝,請你仔細回憶一下自己平時是不是任何事情都想一個人全部幹了,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掌握?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要很悲哀的告訴你,你是一個非精要主義者。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要恭喜你,你是一個懂得如何做到「更少,但更好」的精要主義者。

其實,精要主義者與非精要主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更懂得取捨,找出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踐行精要主義的三個步驟。

01、在一堆冗雜的事情中探索區分無意義的多數和有意義的少數。

要做出選擇的第一步首先應該明白,所有的選擇權都在自己手裡,它不會被剝奪,不會被丟棄,只是會習慣性的遺忘。

從小到大,我們都習慣性的聽父母為我們好的安排,卻忘了選擇權在自己手裡。我們一直以為自己可以不用做選擇,就會有人幫我們做好,但一旦真的到了做選擇的時候,就會變成習得性無助。

我們先來看一看精要主義者面對選擇和非精要主義者面對選擇有什麼不同?

首先,精要主義者會在所有的事物中區分出來什麼事情是有意義的,什麼事情是無意義的,對他們來說,這件事情是「我選擇做的」,而不是「我必須做的」,他們更懂得運用選擇的能力,把選擇權牢牢的握在自己手裡。

而非精要主義者面對事情的時候,會大包大攬的把所有事情攬下來,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這些都是自己必須做的,如果不做,別人會不開心,而自己也會不開心。這種時候,他們往往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喪失了選擇權。

其次,我們要明白沒有任何思考的努力都等同於習得性無助,你只是在表面努力的感動了自己,可你回頭看看,自己是真的在努力的過程中有過思考嗎?

非精要主義者的原則就是不拒絕別人,因為拒絕別人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而且還會給自己的心理造成「失落感」,所以,它們很少拒絕。

但身為典型的非精要主義者明白,必須要高度重視選擇的能力,它是獨立於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的一種一能力。

只有重新激活這種能力,才能幫你擺脫無效用功、習得性無助。精要主義者不僅是重視選擇能力,更會慶幸它的存在。他們深切的明白,如果把選擇權拱手相讓,那就等同於把自己人生的選擇權交給了別人,而自己毫無辦法。

所以,試著找回這種能力,找回選擇權,拒絕無意義的努力!做一個精要主義者,提高人生效率。

02、排除無意義的多數,勇敢的向它說「不」!

熟人讓你幫忙做一件事情,你明明很不情願,但卻總是礙於面子,答應了下來。可事後看著自己眼前一堆的工作,你很懊惱自己當初為什麼不拒絕。

然後只能硬著頭皮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一邊,先做熟人的事情,要麼就是完成自己的工作,幫熟人加班到深夜。

不懂得拒絕別人是多少人的死穴,即便腦海裡已經想到了無數種拒絕的說法,卻話到嘴邊總是說不出口。這一點就證明了大部分人都是非精要主義者,因為不懂得拒絕對自己來說毫無意義的事情。

但當精要主義者碰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它們會敢於對對方說「不」,因為他們知道,什麼是要事,而不是什麼事情都做。

或許有人會說,拒絕多不好看呢,畢竟都是熟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其實,我們可以學著優雅的拒絕別人,讓對方挑不出毛病。

第一個要點:明確關係和決定的界限。

別人求我們幫忙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把兩個人的關係和對方提出的要求混在一起。每當這個時候,你需要明白關係和決定是可以分開的,不要因為害怕就不拒絕對方的要求。

第二個要點:說「不」並不代表必須用「不」。

在別人有求於自己,自己卻不願意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有些人會直接告訴對方不可以,但其實表達拒絕還有很多種方式方法,而且可以更清楚且禮貌地拒絕別人的要求。

第三要點:想清楚自己會犧牲什麼。

在答應別人的時候,首先想清楚自己會犧牲什麼,一旦發現自己犧牲的很多,那你的拒絕也會變得更容易。

第四個要點:自我提醒,你也是推銷員。

每個人都是在販售一些東西,比如一些想法,一些觀點等等來換取別人的時間。只有清楚地知道別人販售給你的是什麼,才能更謹慎地做決定。

第五個要點:巧妙的告訴別人你的時間很珍貴。

每個人都有被人拒絕的經歷,剛開始被拒絕的時候,確實會有怨恨惡化不滿,但仔細想過之後,就會發現對方的時間很寶貴,別人拒絕是對的。當煩惱褪去的時候,尊重就會顯露出來了。

第六個要點:要明確的說「不」,而不是模糊的「是」。

每個人都不喜歡別人模稜兩可的回答,當我們求對方辦事的時候,想要的是肯定的答覆,而不是模糊的「是」。所以,要明確的告訴對方你幫不到他,而不是模糊不清的答應下來。

在別人有求於我們的時候,說「不」是一種藝術,一旦說不好,就會讓我們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大跌,所以,說「不」的時候,一定要想想這幾個要點,優雅的回絕別人。

03、把有意義的少數,執行的毫不費力,而不是逼著自己去執行。

很多人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專注的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是思考的太多,而付諸的行動太少。

非精要主義者往往會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到過去和未來。不是為過去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而煩惱就是為未來的重要事情而憂慮。如果這樣一直下去的話,永遠都是沒有辦法專注的做眼前的事情。

精要主義者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會摒棄所有雜念,專注於當下更重要的事情。他們只會讓自己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因為這樣的效率會事半功倍。

要做到精要主義者,首先,要想清楚自己當下最重要的是什麼,要怎麼做才能達到目標。其次,把過去未來清除出去,最後,給每一個清單排序,哪項是第一,哪項是第二,依次往下。

行動之前,先搞清楚自己的目標和執行方法,避免忙忙碌碌,卻不見任何效果。在日常生活中,要讓自己按照精要主義者的方式去處理所有的事情,過一種有目的,有意義的生活。

結語

精要主義的核心就在於必須高度重視選擇能力,學會做選擇,而不是來者不拒。在選擇之前,要明白並不是「所有事,所有人」都需要我們負責,我們要負責的只是「更少,但更好」的那一部分。

這並不意味著讓你逃避責任,只選最簡單的,恰恰相反,它們是精心挑選出來的有價值的事情。有了明確的事情,就要自律的去做。

做一個精要主義者並不是一時起興去做,而是要一直堅持去做這件事情。任何事情開始都是非常難堅持的,只有不斷的克服困難,才會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

相關焦點

  • 精要主義
    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是想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貪多求全,事事應允。如果答案不是一個確定的Yes,就是一個肯定的No。只有摒棄瑣碎而無足輕重的生活,才能擁有真正重要而有意義的人生。格雷戈·麥吉沃恩,被譽為「21世紀的史蒂芬·柯維」,作為精要主義的提出者、倡導者和領導者,努力幫助個人和企業摒棄瑣碎,直抵精要。
  • 高段位的人,都是精要主義者
    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那些高段位的人,往往是精要主義者。什麼是「精要主義」?精要主義,就是對「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並把它作為行事的鐵律。《精要主義》一書的作者格雷戈·麥基沃恩認為,精要主義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對的事情。它主張只做必要之事,儘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時間和精力投資,從而達到個人貢獻值巔峰。
  • 我讀《精要主義》
    《精要主義》中提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所要做的事,也是有輕重緩急,重要和不重要之分,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去做的,我們只需要把少部分重要的做好,其餘不重要的,可以捨去,或者用其他方式委託他人去做就可以了。精要主義有一個思維模型:選擇-甄別-取捨。就是遇到所有事情,精要主義者都要先進行選擇,今天要做哪些事情,這些事情是不是必做的,或者說如果今天不做,會不會對以後造成影響。
  • 初步認識精要主義
    你是否曾覺得自己只擅長做瑣碎小事?你是否曾感到自己忙忙碌碌卻又效率低下?你是否覺得自己一直在奔忙,卻總是到不了任何地方?如果你對上述任何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需要藉助精要的力量。更少,但更好。精要主義正是對「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這意味著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當成行事的鐵律。
  • 你只需要這四個字就夠了
    你是否發現自己每天都忙忙碌碌,做了很多事情,卻效率低下?你是否天天被瑣事纏身,身心疲憊,卻難以完成自己的目標?你是否把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一路奔波,卻到不了自己想要的地方?要告別忙碌且擁擠不堪的生活,我們需要做到四個字——精要主義。精要主義強調的是「更少,但更好」,即如何做好對的事情,而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
  • 用更少的事情,產生更大的回報 I 人生的非線性回報
    把時間「管理」在更大價值的事情上,這是大多數時間管理類書籍的主張。但這本書從不是在講「時間管理」,其主題是「只做該做的事」,反對「我可以做好一切」的主流思想。倡導「在恰當的時間,用恰當的方式,追求合適的事情」;提醒人們要重新掌握自己的選擇權,不要讓社會和他人替我們做出決定,要自主支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 葉遠泊:我勸你做個「精要主義者」
    參加冗長而無聊的會議、重複無意義的機械勞動、被迫無奈地加班改方案……諸如此類的事情佔據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可這些真的是我們應該或者必須要去做的嗎?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同樣的24小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過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一個人把時間花在哪裡,他的收穫就會在哪裡。
  • 精要主義與斷舍離
    清理精要主義也自有一套整理「衣櫃」的方法:1.探索: 在你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問自己喜歡哪件衣服就如同問自己:「這件事情或這份努力有可能會對我實現目標做出最大的貢獻嗎?」歸根結底,這裡面有一種沉沒成本:研究表明,對於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人們對其價值的評價要高於其實際價值,因此要放棄就更難。如果這還不能令你信服,那麼就試試這麼問:「如果我現在沒有它,那麼我會花多少錢來買它?」這麼問往往能奏效。換句話說,僅僅確定了哪些事情和努力不能幫你實現個人貢獻峰值還不夠,你還要積極地淘汰它們。3.執行:如果要使衣櫃保持整潔,你就要經常整理。
  • 日劇《我,到點下班》:職場要「聰明的懶人」,不要無意義的加班
    電視劇有著爽劇的感覺,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為何要不做無意義的加班呢?《精要主義》裡提出:精要主義者的核心思維模式:時間與精力只用於有意義的事。每天我們的工作繁雜瑣碎,不加無意義的班就是從眾多無意義的事情之中,尋找到真正有性價比的事,再執行下去。
  • 做好這六點,終於開了個高效會議!
    集合慢:兩點開會,我早早的去了,結果拖拖拉拉的集合,扯些有的沒的,2點半才正式開始。發言拖沓:然後就是各部門大佬做總結和計劃宣講,規定每人不超過20分鐘,結果就沒少於半小時的,**部的老大更厲害,拿著一張表格,講了一個半小時,內容也看不清楚,我無聊的都快睡著了。
  • 媽媽做好這4點,讓孩子輕鬆擁有好發質
    沒有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漂漂亮亮的,擁有一頭烏黑茂密的頭髮,但這簡單的要求,對於不少孩子來說卻是個相當難達到的目標。大多數孩子的頭髮都是寡淡而枯黃的,看起來就像是貧瘠的雜草一樣,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的頭髮變得烏黑濃密呢?
  • 四象限原則:幫你做好事務安排,成為一個高效的管理者
    四象限原則:幫你做好事務安排,成為一個高效的管理者有一段時間,感覺自己每天都非常忙,每天睡覺前還特別焦慮,感覺自己每天沒完成什麼大事,也總是熬夜失眠到很晚,仔細想來後來在時間管理的書籍裡看到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四象限原則。我開始在每一天工作前,留出10分鐘時間,先把今天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列在我的手帳本清單上,然後按照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進行排序,這樣把時間精力花在解決要害上,一天下來,儘量在晚上8點之前解決一天中的重要工作,整個人也高效輕鬆了很多,熬夜焦慮的狀態也得到了改善。下面具體給大家介紹四象限原則,開啟高效的生活吧。
  • 美女學霸22歲名校碩士畢業:人生黃金期怎麼努力?
    他工作了20多年 ,換了很多工作,但是每個行業,每個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從早期的WPS,到金山圖畫,接著電子商務,然後再到投資,最後進入手機行業,可以說每個領域雷軍做得都非常成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能克服每個行業領域專業性帶來的壁壘。學習力強的人,可以快速的跨行業跨專業。
  • 人生請做點無用的事
    這樣做是最好的選擇嗎?我再考慮一下……」小到買一件衣服、做一次飯,大到選擇男女朋友,都會如此……生活中不會做多餘的事情,家裡也沒有一件多餘的東西,每一個都物盡其用。嚴謹而高效。除此之外,我還會收集一些郵票、糧票,記得小時候沒有電話,父親在外總會寄一些信件回家,我每次就會把信封留下,喜歡看著那一個個不同地點的郵戳、以及各種郵票,有風景類、戲曲類、人物類、建築類……小小的方寸之間,竟然有那麼多的類型、含義,這讓我特別驚奇。
  • 如何高效讀書?做好這三點!
    建議有三:邊讀邊寫,動用多種感官人有眼、耳、囗等多種感官,若能充分加以利用,對記憶力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好處。這是大忌,如果實在控制不住,也可以站立讀書,大聲讀,這樣,時間長了,你自然就可以集中注意力了。滿懷信心,相信明天會更好不管你是在讀什麼,不管你是討厭還是喜歡你正在讀的這一門,請你永遠記住,讀書對自己的好處最大,因此讀書絕不能敷衍,要精讀,細讀,要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在某一科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進步。不要太過自卑。
  • 如何讓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做好這3點,你家娃也能「過目不忘」
    對孩子來說,學習上最大的一個難題莫過於:「背過的東西記不住,記東西特別慢」。作為父母對這方面也感到很頭疼,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優異,超強的記憶力是必不可少的,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已經成了家長的「心病」。其實讓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並不難,只是你沒有掌握好方法罷了,家長只要做好這3點,你家娃也能做到「過目不忘」。
  • 時間管理工具1:四象限管理法,做好時間管理,成就高效人生!
    這是專欄《高效職場必修課》第一章時間管理篇,工具1:四象限管理法。本專欄一共為大家介紹25個管理工具,8個模塊,分別為:時間管理、目標管理、計劃管理、壓力管理、思維創新、員工管理、高效溝通、職業規劃等,合計25個工具,為大家一一講述,用真實的案例,讓每一位讀者能夠很好的理解並使用這些工具。你是否很忙,好像上班八個小時還沒有做什麼,就已經到點了。
  • 柚墨模板:助力用戶實現每一個人生階段的升華
    每個人都是從義務教育快速汲取知識到大學自主學習再到工作階段主動學習,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優秀的人總是會不斷通過學習來得到新的工作或生活技能,從而提升自己實現人生跨越,讓自己的每一個人生階段都精彩無限。眾所周知,柚墨模板平臺囊括全行業海量精品內容資源模板,助力用戶輕鬆學習、高效辦公,在每一個跳躍的人生階段,柚墨都會貼心為您提供優質的的內容模板資源。
  • 人生如何做選擇?俞敏洪:果斷、不猶豫,選擇時考慮好這3點
    我們這一生,總是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有的很容易就能夠決斷出來,有的卻讓我們反覆糾結,很難做出決定。人生應該如何更好做選擇呢?俞敏洪曾說:選擇是要果斷、不猶豫,但要考慮好這3件事:1.做選擇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內看這是很多人在做很多事情時都存在的一個誤區。
  • 學會這三個記憶法,讓孩子輕鬆練就「最強大腦」
    我國可以說是世界上對教育最重視的民族了,一直以來有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說法,這也造成了中國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要求是很嚴格的,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學習上很重要的一個難題就是——背過的東西記不住,或者記東西特別慢。記憶力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學習生活都離不開它,擁有一個好的記憶力,能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中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