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捕鳥人」去當「護鳥人」

2020-12-06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8月19日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鮑歡)「我很後悔,不該以一己私慾破壞野生鳥類資源,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以後,我會多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保護鳥類的重要性,用實際行動保護鳥類、保護環境。」昨日,戴某在參加完野生動物義務救護工作後感慨道。

戴某今年62歲,是十堰一名退休美術教師,因喜愛觀察畫眉鳥,退休後準備繪製一幅《百眉圖》,用畫筆展現畫眉鳥漂亮靈巧的體態,於是自購捕鳥網、誘鳥器等禁獵工具,擅自在禁獵期到禁獵區非法捕獵畫眉鳥,尋找創作靈感。

2019年8月,戴某在十堰張灣區白馬山用自製粘網捕鳥時被村民發現,並向當地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在其住處查獲畫眉鳥7隻,黑臉噪鶥鳥1隻,收藏灰胸竹雞、白腹鷂死體標本各1隻,隨後該案移送張灣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辦案檢察官走訪捕鳥現場,並聽取十堰市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保護站鳥類學專家意見,對受損野生鳥類的資源價值作鑑定。經鑑定,戴某捕捉的活鳥和收藏的鳥類標本均為野生動物,其中畫眉鳥、黑臉噪鶥鳥、灰胸竹雞為「三有」野生動物(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且畫眉鳥和灰胸竹雞為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腹鷂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戴某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內,使用禁獵工具和獵捕方法非法獵捕野生鳥類,雖不是為了販賣營利,但仍然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觸犯了刑法相關規定,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狩獵罪。」4月28日,該院以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向法院提起公訴,並要求戴某到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保護站開展救助工作20天,主動參與愛鳥護林法治宣傳活動,義務印發宣傳手冊1000份。

法院審理認為,戴某構成非法狩獵罪,但其悔罪態度較好,判處戴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在辦理生態環境犯罪類案件中,引入生態修復性司法機制,這在張灣區檢察院已是常態。正如此案,將經濟處罰變為義務勞動,讓「捕鳥人」通過切身的體驗感受,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以及保護野生動物、生態環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成為一名「護鳥人」。

近年來,該院不斷探索生態修復措施的多樣性、可行性和生態修復活動的專業性,引導被告人積極修復因其犯罪行為而受損的生態環境,在嚴懲犯罪的同時,要求其通過義務護鳥護林、補植復綠、放養魚苗等方式,鼓勵被告人加入愛鳥護鳥志願者行列或參與增殖放流魚苗,改變以往環境資源類案件一罰了之的簡單處理模式,用「綠色司法」為野生動物撐起「保護傘」。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捕鳥人興慶公園捉鳥 最多一天捕幾十隻受指責
    西安興慶宮公園西門假山旁的小樹林中掛滿了捕鳥的籠子,捕鳥人用蟲子及籠內的鳥為誘餌吸引「野鳥」在這美好的環境中,卻有一些捕鳥人在設置「溫柔」的陷阱,誘捕這些美麗的小鳥。 美食誘惑——鳥入籠中 昨日上午9時30分,興慶宮公園西門附近,一隻黃腹山雀在一棵大樹梢上唱歌,忽然被樹下一陣同類的叫聲吸引,立即飛下去開始尋找這美妙的聲源。在一株較低的枝椏上站穩後,黃腹山雀打量著懸掛在樹上的一個鳥籠,跟裡面一隻漂亮的小鳥對起歌來。
  • 為尋找繪畫靈感非法獵捕8隻鳥 捕鳥獲刑的退休教師成護鳥志願者
    辦案檢察官帶著戴某走訪捕鳥現場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鮑歡)「我很後悔,不該以一己之欲破壞野生鳥類資源於是,他購買了捕鳥網、誘鳥器等禁獵工具,擅自在禁獵期間到禁獵區非法捕獵畫眉鳥,尋找創作靈感。2019年8月,戴某在十堰市張灣區白馬山捕鳥時,被村民發現並向當地派出所報案。隨後,公安機關在戴某住處查獲他捕獲的7隻畫眉鳥、1隻黑臉噪鶥鳥,以及他收藏的灰胸竹雞、白腹鷂標本各1隻。該案被移送張灣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 捕鳥人鬧市中心下手 抓鳥黑網來勢洶洶
    浙江在線01月31日訊 杭州的中河流經市區繁華的地段,而萬安橋附近更是高檔小區林立,誰能想到這樣的鬧市區,居然悄悄張了一張捕鳥黑網。  昨天下午,家住在萬安橋附近的金女士打來熱線,說在中河的人行道邊有捕鳥人偷偷張了網準備抓鳥,「現在河岸邊的綠化好了,小鳥飛來飛去的,散步的時候聽聽鳥叫都很高興的,誰知道把捕鳥賊也引來了。」
  • 天津兩名志願者侯臺溼地「巡邏」 截獲捕鳥人
    幾分鐘後,西青公安局的民警趕到現場,看到民警男子才將捕鳥工具和捕到的鳥一同放棄。經統計,男子捕到的鳥有21隻,其中厚嘴葦鶯7隻、中華大葦鶯2隻、黃腰柳鶯2隻、藍歌鴝1隻,還有其他一些「三有鳥類」。隨後,趙亮和莫訓強將所有被捕的鳥放飛,並拆除了捕鳥網。
  • 為5元錢去捕鳥!這幾位東北大爺的「鳥事」黃了
    導讀:為5元錢去捕鳥,這幾位東北大爺的「鳥事」黃了!瀋陽鳥市查獲上百隻野生鳥,捕鳥人稱「這些鳥是自己飛過來的」!12月23日,在瀋陽早市,護鳥志願者協同林業執法大隊,查獲了上百隻野生鳥類。這些鳥多為人為捕捉,然後拿來鳥市售賣。「一隻鳥能賣5元錢,鳥販子收去後可以賣到20多一隻,叫聲好聽的可以賣到30多元!」一位護鳥志願者講道,「這些鳥大都是剛剛被捉來的,適合放生的已當場放生;捕捉時間較長的,不適合放生由保護協會暫時照顧,待條件成熟後再放生。」
  • 「護鳥」就是護住「金飯碗」——雲南石梯村的生態脫貧經
    新華社昆明11月7日電 題:「護鳥」就是護住「金飯碗」——雲南石梯村的生態脫貧經 新華社記者安曉萌、姚兵 山風徐徐,鳥鳴陣陣。早上7點半,石梯村村民徐小龍照例帶上玉米面粉和黃粉蟲,來到鳥類監測點投餵鳥兒。雖然最近來觀鳥的人不多,他仍然堅持每天來餵三次。
  • 為尋創作靈感,退休美術老師捕鳥獲刑,這次他又上山了...
    真誠悔過的戴某,也從一名捕鳥人變成護鳥人,經常上山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義務宣傳。2019年8月,戴某在張灣區白馬山用自製粘網捕鳥時被村民發現,並向當地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在其住處查獲畫眉鳥7隻,黑臉噪鶥鳥1隻,灰胸竹雞、白腹鷂死體標本各1隻。隨後,該案移送張灣區檢察院審查起訴。辦案檢察官走訪捕鳥現場,並聽取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保護站鳥類學專家意見,對受損野生鳥類的資源價值作鑑定。
  • 為尋創作靈感,退休美術老師捕鳥獲刑,這次他又上山了……
    真誠悔過的戴某,也從一名捕鳥人變成護鳥人,經常上山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義務宣傳。戴某向回訪檢察官介紹巡山情況辦案檢察官介紹,戴某今年62歲,是一名退休美術教師,因喜愛觀察畫眉鳥,遂準備繪製一幅展現畫眉鳥體態各異的《百眉圖》。在自購捕鳥網等禁獵工具後,戴某擅自到禁獵區非法捕獵畫眉鳥,尋找創作靈感。
  • 遷徙劫④|護鳥三大難題待解,鳥網廉價耐用僅靠巡山拆不盡
    如長期在北方護鳥的佛教徒劉懿丹在成為志願者之前,經常從鳥販處購買被捕獲的野鳥放生。她稱,僅過去四五年間,經她從販鳥人處買下並放生的野生鳥價值就超過100萬元。她介紹,信徒有在初一、十五或生日、結婚等重要日子放生的習慣,因此一些信徒會找到鳥販,一次性購買大批野鳥放生。
  • 教授想挖老鼠洞――中國鳥人首次出境護鳥記事(8)
    教授想挖老鼠洞——中國鳥人首次出境護鳥記事(8)湖南日報新湖南記者 徐亞平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流浪…… 4月22日,「跟著大雁去遷徙」志願者從哈爾濱奔向同江。
  • 【捕鳥人的網羅】試探在當代世代有哪些新形狀?
    捕鳥人的網羅通常以適應變化聞名。你是看不到一個捕鳥人鋪設同樣的網羅去捕捉所有鳥類的——他明白鳥兒們的特點,用改變他的誘餌去適應它們。用捕捉高飛雲雀的方法去對付溪邊漫遊的鴨子,這樣的捕鳥人就是不明智了。捕鳥人要比這聰明——他按照鳥的特點來改變他的網羅。撒旦也是如此。那裡有一個人,撒旦試探他,讓他喝醉。
  • 南京浦口星甸常年有人捕鳥 萬餘只命喪鳥網鐵夾
    無名山上的網  見有鳥落網,捕鳥人一把將鳥身體擰下來,只留一個鳥頭  前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知情者帶領下來到寧合高速公路星甸收費站南側,一個名叫「小靳」的村莊,村子裡有一座無名山,記者剛爬上山頂,就發現山頭正張著8張大網,地上落有很多羽毛,一名穿著羽絨服的捕鳥人正躺在小道旁邊打盹。
  • 不捕鳥改養「野雞」?哈爾濱又一批保護鳥類被解救
    從前的捕鳥 「 專業戶 」 如今不再獵捕野生鳥,卻在家中飼養起了 「 野雞 」,志願者回訪時再次對這位農戶主普法宣傳後,其主動配合將 4 只環頸雉放飛。10 月 20 日,哈爾濱生態保護團隊 22 名志願者開展今年秋季第 20 次鳥類護飛行動,針對哈市候鳥遷徙重點區域城鄉結合部、村屯開展野外巡護及普法宣傳活動,團隊行程 180
  • 江西都昌:老漁民「上岸」,護鳥又護魚
    隨著禁捕退捕政策的實施,段慶縣從老漁民變身為「護魚員」。在成為「護魚員」之前,他還是一位擁有十年護鳥經歷的「護鳥員」。2010年夏,段慶縣在鄱陽湖邊散步,恰巧碰上現為西源鄉小天鵝協會會長的曹意助在巡湖,曹意助手臂上的紅袖章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曹意助的引領下,2010年10月起,段慶縣就開始了湖區巡護、保護候鳥宣傳等活動。
  • 大運河畔愛鳥人
    2021年1月16日午後,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會員羿健與其他幾位會員一起,帶著喜歡野生動物的孩子們來到通州區大運河森林公園,觀測、記錄棲息在這裡的野生鳥類,並向遊客分發愛鳥、護鳥宣傳資料。雖然市民對野生鳥類保護意識不斷增加,但仍有一些盜捕者用粘網、捕鳥籠偷捕野鳥,並在城市邊緣地帶的自發鳥市上販賣。由此,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應運而生,愛鳥人觀鳥、護鳥,致力於宣傳貫徹國家關於保護鳥類的各項政策措施、建設和維護城市副中心自然生態。
  • 2018任鳥飛---兩個執著護鳥的老頭
    在溼地守護中,每次發現新飛來的鳥兒,特別愛宣傳的老喬,還有一個最讓眾多觀鳥人感到溫馨的習慣---及時的發布鳥訊!每次拍攝到了精彩的畫面,都會第一時間在秦皇島市觀(愛)鳥協會任鳥飛項目微信群內發麵信息,提醒大家注意觀察。
  • 雲南盈江石梯村:獵鳥變護鳥,踏出生態致富路
    雲南盈江石梯村:獵鳥變護鳥,踏出生態致富路  本報記者 趙漢斌  「大家只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5年前去了石梯後,我想說,石梯難,比古蜀道還難!」曾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太平鎮擔任工作隊長的雲南省林業廳幹部鐵偉感嘆說,正因出行難,一代代石梯村村民在懸崖上鑿石開階,小村也因此得名。
  • 上古時代的四大「鳥人」,人面鳥身,最後一個讓統治者懼怕不已!
    上古時代的四大「鳥人」,人面鳥身,最後一個讓統治者懼怕不已!對於鳥人這個詞,最初的印象大概就來自於話「長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有可能是鳥人」這樣一個學生時代的笑話。當年對於這句話一笑而過的同時,鳥人這個詞也深深的印刻在了長安的腦海裡。
  • 英國「鳥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 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與十年前剛來京相比,唐瑞早已不是孤獨的觀鳥人,如今外出他常常會遇到其他陌生的鳥類愛好者。他覺得,這意味著在北京喜歡、關注鳥的人更多了,「只要不驚擾、傷害到鳥類,總體上就是好現象。」  作為一名無國界環保人士,唐瑞在中國已經觀鳥、護鳥近十年。合作夥伴陳姝說:「那些貧困的、極少有人關注的地方,他一個人默默無聞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對中國真的很有感情,他的事業就在這兒。」
  • 兩隻白腹鶇被困捕鳥網 護鳥志願者救下一隻
    圖說:被捕鳥網纏住的小鳥 來源/網友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徐馳)前幾天,市民張先生在浦東環滴水湖開放公園裡散步時,發現樹林中懸掛了一張捕鳥網,上面有兩隻小鳥被困。作為臨港護鳥隊志願者,張先生隨即將小鳥「解救」,並將捕鳥網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