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披頭四紀念碑到莎士比亞的家,重新認識紐約中央公園吧!

2021-01-13 界面新聞

Central Park這個紐約溫暖的存在,在每一季節都有它獨特的驚豔之處等發現。是我們一直在講,卻一直講不完的話題。像是一本厚厚的書,是你的最愛,但是總有新的驚喜等你發現。這次主頁君給大家帶來的中央公園的景點盤點,在這個佔地843英畝的公園,僅公園出入口就超過50個。

在公園的南端,沿著第59街有4個中城入口:哥倫比亞圓環(百老匯街和第八大道交匯處),第七大道、第六大道和大將軍廣場(第五大道的西側)。在上東城那側緊鄰第五大道,有多達20個入口分布在60th街和110街之間;然後你會發現有另外23個入口在上西城那邊;在北邊你會看到另外4個新增的入口在110街沿街處,西邊是Morningside Heights和哈萊姆小區,東邊則是東哈萊姆。

No.1 「Wollman Rink andVictorian Gardens」

遊樂場和滑冰場按季節切換的多用花園

靠近第五大道和第63街交叉的維多利亞花園是個很多用的可愛花園,冬天在十月直到次年四月,是冬日浪漫人氣樂園沃爾曼滑冰場。

夏天從Memorial Day(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直到八月底,又搖身一變成為了超適合家庭遊樂的大樂園。另外因其地理位置冬季滑冰或是夏季曬太陽你都能有曼哈頓天際線為背景,推薦冬天滑雪可以在接近傍晚的時候,夜景裡更浪漫。

No.2 「StrawberryFields/Imagine Mosaic」

紀念披頭四的Imagine

這個用於緬懷的紀念碑,建立與1985年,在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的那首"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發表之後命名的,其位置就在Central Park West 靠近72街的Dakota公寓(約翰列儂生前舊居也是他被謀殺的地方)附近。

所以每每來到這裡,總能看到地上擺著鮮花來緬懷披頭四裡這個無數人心中的搖滾神話。這個紀念碑是個並非雕像,而是一個用黑白馬賽克拼出的「Imagine」,用那首約翰列農著名的歌曲,來提醒我們作為獨立藝術家,倡導和平和慈愛。

No.3 「BethesdaTerrace/Fountain」

中央公園最知名的地標

Bethesda Terrace是紐約市最具影響力和人氣的地標之一,常常被稱為中央公園的中心。位於The Mall的最北端,是個很適合在結束一段散步之後的小憩地,紐約客們經常聚集此處聊天。

兩層的露臺有俯瞰湖和野生公園Ramble的絕佳視角,一年四季都能和周圍配搭出自然與建築之間的巧妙化學反應。連接一樓和二樓的石頭階梯,以Bethesda噴泉為中心分布兩側,這個噴泉也被稱為水中的天使。

這個水系統也是紐約最早的,時間是1842年。這裡愛看美劇過美國電影的小夥伴應該都見過吧。

No.4「Great Lawn」

世界上最著名的綠色空間之一

大草坪在中央公園的正中央坐落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綠色空間之一。坐擁55英畝的草坪和棒球本壘,還一度曾經是城市的主要水庫。這裡除了野餐和日光浴休息,讀書或野餐,最好的地方之一,大草坪也因其豐富的音樂表演而聞名。

在這裡舉行過音樂的有Simon&Garfunkel(1981年),Bon Jovi(2008年),這裡還經常舉辦大都會歌劇院和紐約愛樂樂團的表演。與中央公園的大多景點一樣,大草坪備受人們喜愛,但是由於過去幾十年的過度使用讓她變得頹廢,於是管理者,在1995年,關閉進行了的兩年恢復重建。現在這裡從4月的第一個星期六開始到感恩節的周末開放,具體方位在79街和86街之間。

No.5 「The Mall andLiterary Walk」

超適合散步的地點

如果您正在找一個超適合散步的地點在中央公園的The Mall是主頁君首推的。這條公園裡唯一的直線道路從第66延伸至第72街,是美國榆樹組成的天然遮陽篷,冬天下雪時白的分外聖潔,平日豔陽高照時枝丫和光影配合的也浪漫值滿滿。

這個被設計為大型長廊的真正的吸引力是樹的壯麗。這些榆樹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吸引力,也是城市整體環境健康的關鍵,改善空氣和水的質量,減少洪水和侵蝕,並在夏季保持溫度較低。

他們也是北美最大,最後,剩下的美國榆樹的一部分,所以他們是真正無價的,中央公園保護協會花了很多精力去照顧它們。

No.6 「Loeb Boathouse」

船屋給你水上的日常娛樂

這個坐落在公園東側75街的湖邊船屋,還是一個婚禮及私人聚會的熱門地。提供室內室外用餐,可是紐約不可多得浪漫地之一。在用餐後,夏季可以乘坐纜車或是4~11月之間租船在湖上泛舟,喜歡鳥的小夥伴可以在此觀察記錄。這附近也是騎自行車環遊的好地方,只是要注意周邊漫遊的天鵝和鴨子。

No.7 「Delacorte Theater」

莎士比亞在中央公園的家

Delacorte劇院是紐約公共劇院推出的最令人期待的夏季劇院節目之一,也可以說是莎士比亞在中央公園的家。公共劇院創始人Joseph Papp於1957年,開始了一系列旅行的莎士比亞的劇作製作; 在1962年,由於來自慈善家George T. Delacorte Jr.慷慨捐贈,建立了一個真正的露天劇場取代生產的可攜式舞臺和摺疊椅,露天Delacorte劇院已經完成了容納這些作品。

位於大草坪(Great Lawn)的西南角,靠近西80街,能容納1800人,擁有顏值超高的的TurtlePond和 Belvedere Castle作為背景。莎士比亞在公園製作的票(一般是每年5月下旬至8月)是免費的,並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在幾個票贈送地點提供(一般是從中午開始派發,但是隊長的程度,建議你上午十點就到現場)。

No.8 「Conservatory Water」

給船模的一個專用場地

這裡因為一部叫做精靈鼠小弟(Stuart Little)的電影而知名,在4月到10月之間有著最致命的航行模型船。在中央公園的最初設計裡又包括一個花園和一個熱帶植物溫室,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能建成。設計師們貝博提出另一個計劃,在第七大道和72街和75街之間建了一個適合模型船的正式池塘。帆船和賽艇比賽現在已經成為這裡最盛行、最受人喜歡的消遣,對於觀眾和參與者都是個愉快的難忘體驗。

周邊的長椅給你欣賞公園數木的時間,像是黎巴嫩雪松、柳樹、松鼠、櫻桃樹。現在比較冷的季節,Conservatory Water的水凍結還是個臨時的小規模公共溜冰場呢!這裡還供應小吃和飲料的咖啡廳。附近不遠處還有安徒生的雕像。

No.9「Central Park Zoo」

一個野生動物的小宇宙,瞥見城市之外的叢林生活。

位於第63街和66街之間的第五大道沿街處的動物園,由WCS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監管維護,在中央公園的最初建設裡並未涵蓋這個動物園,而是由于越來越多的非正式的野生動物捐獻,有關部門為了給它們提供一個長久的住所才於1864年通過並建立。然後隨著規模越來越大這裡於1980年被繼續擴張,並由WCS接管。1997年增加了寵物餵養的兒童動物園。時至今日這裡已經是130多種動物的家咯!

而那個著名的海獅館,每天會有三次開放餵食哦。想體驗的小夥伴千萬別錯過喲。

No.10 「FriedsamMemorial Carousel」

拉回童年神器de旋轉木馬

你的公園必玩項目裡面如果也有旋轉木馬,那這個從1871年就立在第64街公園中部的旋轉木馬你一定不要錯過。手工雕刻的木馬能把任何年齡的你我拉到孩童模式,中間因為大火重建了兩次。如果天氣允許會一周開放7天。

No.11「Rumsey Playfield」

球場和音樂會的雙重場地

多用的場地還有這裡,可以使球場也可以是音樂會唱,每年夏天音樂節季開始時,這個空間都是夏日舞臺的主要場地,由城市公園基金會組織了一系列的戶外活動。音樂活動是自1986年至今一直存在的,在1990年後更是加入了電影、舞蹈等更多的元素,2010年後活動更是在紐約五大區都有舉行,還是 Good Morning America 's Summer Concert Series的首選場地。比賽的話,則是多作為學校的體育賽事的場地使用。

No.12 「Belvedere Castle」

公園海拔最高的自然高低瞭望點

Belvedere城堡位於公園中部79街附近,在Vista Rock這個公園海拔最高的自然高低之一。由Calvert Vaux在19世紀60年代設計,是北部的大草坪和南部的Ramble的一個瞭望點,最初只是作為一個公園的迷人裝飾。自1919年以來,城堡發揮了另一個作用:國家天氣局在此安裝了科學儀器記錄溫度和天氣相關的其他數據的網站(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去在大樓的互動天氣探測站頂樓打卡)。多年來,城堡變得破舊,1983年中央公園保護區重新翻修了這裡。現在城堡每天開放,舉辦各種免費的家庭和社區活動全年,發放植物群和動物全的識別指南。

No.13 「Jacqueline KennedyOnassis Reservoir」

紐約市最知名的慢跑路線

圍繞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Reservoir是個長達1.58英裡的跑道,是紐約市最知名的慢跑路線。吸引了很多人來此慢跑,像是麥當娜,比爾·柯林頓。當然還有傑基奧納西斯,在1994年,為紀念她對城市的貢獻,這個水庫也因為她而被重命名。

40英尺深的水庫,坐落在第86和第96街之間,擁有超過300多萬立方米的水。它最初是作為城市主要供水的備份,但現在作為一個生態保護區,可容納20多種物種,包括蒼鷺,白鷺,龍蝦和木鴨等。水庫的主入口在第五大道和第90街。

No.14 「Conservatory Garden」

一個顏值擔當的地標

走過第五大道和105街的莊嚴的範德比爾特門,這裡最初在1939年是被設計為一個鬱鬱蔥蔥的6英灌木,樹木,花卉和野生動物的世界。現在分為三個部分,溫室花園包括北園(設有三個舞蹈少女噴泉)、中央花園(珍惜且豐富的紫羅蘭)和南方花園(用於從男孩和女孩角色的銅像聞名的秘密花園)。

除了是一個顏值擔當的地標以外,花園可用作舉辦戶外婚禮哦。

No.15 「Huddlestone Arch」

100噸未切割的巨石獨立支撐

中央公園有21個拱門,雖然每一個都是各具特色,但Huddlestone拱門有一個更為特殊的故事。它是由重達100噸巨大的未切割的巨石,單獨支撐沒有任何砂漿,混凝土或金屬的成分。

這個拱門還可用作交通,要知道它1866年建成至今從未修理過。也是因為這個物理的奇蹟,它被很多人稱為是公園內所有拱門中最美麗的一個,雖然它是人造的,但它給出了一種自然現象的外觀。在春天,美麗的黃色連翹花綻放和掛在拱門的入口,有股寧靜又悠然的美!因其坐落在105th Street附近的公園中心,遠離大城市的感覺更真實。

No.16 「Charles A. DanaDiscovery Center/Harlem Meer」

公園第二大的人造水體

這個位於哈萊姆梅爾公園(Harlem Meer)的大廳是公園第二大的人造水體,它在中央公園北端為遊客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設施,包括公園唯一的環境發現中心,用於Meer的釣魚的專屬地和一個容納兒童工作室的空間。Meer是荷蘭語裡湖的意思,這也是設計師對於17世紀歐洲最早的居民的尊重,從公園的東北角進入,他就坐落在第五大道和110街交叉處。

該中心的慶祝活動中推薦的是夏季每周日的哈萊姆梅爾中心表演節,萬聖節的 the Halloween Pumpkin Flotilla of candlelit jack-o'-lanterns以及12月份的冬季假日燈光秀!

相關焦點

  • 披頭四樂隊未公開照紐約展出 四人狀態是這樣的
    展出的披頭四照片展出的披頭四照片網易娛樂5月22日報導 據外媒報導,1963年攝影師大衛·瑪格努斯(David Magnus)被派去英格蘭北部的一所學校,為嶄露頭角的披頭四樂隊拍照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些照片會在54年後成為美國兩岸藝術展的主要展品
  • 披頭四樂隊的成員:約翰·列儂
    1957年,他認識了保羅·麥卡特尼,並邀請麥卡特尼加入他的音樂組合。他們最終形成了音樂史上最成功的歌曲創作夥伴關係。列儂於1969年離開披頭四樂隊,後來他與妻子小野洋子等人發行了專輯。1980年12月8日,他被一個名叫馬克·大衛·查普曼的瘋狂粉絲殺死。
  • 披頭四成員約翰·列儂星光大道獎章遭惡意破壞
    昨日是一代搖滾樂巨匠、披頭四樂隊成員約翰·列儂73歲誕辰,就在歌迷們準備像往年一樣聚集好萊塢星光大道等地集體緬懷偶像前夕,列儂在星光大道上的專屬星形獎章卻被發現遭人惡意塗鴉破壞。幸好工作人員及時進行了修復,歌迷們為偶像舉行的緬懷活動才得以順利舉行。
  • 深讀對蹠點與中央公園:融入體系的另類?
    紐約,「全球城市」(Global City),「世界資本之都」(Capital of world capital)。它最讓人難忘的地景是什麼?除掉那些摩天大樓以外,恐怕就是中央公園了吧。可是為什麼一個處在全球城市體系最頂端的城市(讓我們假設這個體系真的存在,而這很可能不是——不應該是——事實),反倒是以」鄉土」景觀而讓人記住的?
  • 靜讀|空間的政治意涵——對蹠點、異託邦、中央公園
    本文從中央公園的建造歷程入手,通過紐約的地景重新思考對蹠點、異託邦等空間概念,並力圖呈現空間本身可能蘊含的政治和解放潛力。作者將中央公園的時空放置到關係性的視角之下加以審視,一方面揭示理性化的資本主義-國家空間秩序在形塑地景方面的控制性力量,另一方面又提醒我們,關係性時空和日常生活的融合,賦予了我們構築異託邦和反抗主流社會秩序 / 空間系統的可能性。
  • 披頭四主唱為什麼被殺 列儂真實死因到底是怎樣
    披頭四樂隊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一支樂隊,其中主唱約翰·列儂更是功不可沒,但是在1980年的時候,約翰列儂當時被槍殺的事件也是震驚了全世界,那麼披頭四主唱為什麼被殺?約翰列儂真實的死因又是什麼呢?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門前總統紀念碑難逃一倒:黑命貴衝擊歷史記憶
    位於紐約曼哈頓區中央公園西側79大街,始建於186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館藏3600多萬件,來自全球各大洲,天文、礦物、古人類、古生物等級為豐富。《侏羅紀公園》等影片也在此拍攝。羅斯福紀念碑的印第安人的形象對烏鴉部落的藝術家溫迪紅星(Wendy Red Star)有著特別的意義。溫迪在接受電話採訪中講述她的相關經歷。她在創作作品《1880烏鴉和平代表團》收集資料時,在自然歷史博物館發現了一件展品,是當時這個代表團中的酋長過世時的隨葬品「漂亮的鷹」,展品是從墓地盜走賣給博物館的。而這個代表團當時到華盛頓是為了締結和平條約。
  • 雙語:紐約紅尾鷹好想有個「家」
    雙語:紐約紅尾鷹好想有個「家」 2004年12月24日14:08:24 贏得英語    Famed New York Hawk to Regain His Perch  A celebrated red-tailed hawk evicted last week from his upscale New York digs can move
  • 長春解放紀念碑為啥建在南湖公園?日本人幫忙,留下一大片空地!
    去過南湖公園的人,肯定看過解放紀念碑。每到清明節的時候,很多長春人都會到這裡祭拜。那麼,長春解放紀念碑為啥建在南湖公園?原來是日本人幫忙,留下一大片空地!南湖公園伊通河橫穿長春市區,興隆溝、小河沿子等眾多支流就像血管一樣,穿越整個長春市城區。興隆溝源出田家油房西北嶺下,向東流經魏家窩堡、興隆溝、老虎溝、閻家館子、朱家大屯,最後流入伊通河內,長十餘裡。
  • 重慶中央公園 - 兩江新區官網
    融會中西方文化,依託重慶山水風貌特色,體現自然和諧之美的現代城市公園,主要包含了中央廣場、活力水景、陽光草坡、半島鏡湖和密林溪流五大景區。  世界四大開放式城市公園為紐約中央公園、倫敦海德公園、重慶中央公園、上海世紀公園。
  • 哥倫布廣場——著名航海家「哥倫布」的紀念碑
    哥倫布的塑像高高的聳立在廣場中央。一邊連輪船碼頭,一邊接拉布朗大街,大街擺滿了出售旅遊紀念品的攤販,和各類表現行為藝術的人。紀念碑石山、水簾瀑布和噴水池構架成哥倫布出使「印度」的會意圖,構思、布局十分精巧。港口有入口處是著名的哥倫布廣場,為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400周年,巴塞隆納當局決定為哥倫布樹立一個紀念碑。
  • 成都人民公園裡,有一個紀念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都市中心的少城路有一個佔地11萬平方米的公園和人民公園,這個公園建於1911年,以前被稱為「少城公園」,解放後改名為「人民公園」,這裡有金魚島、金水溪、盆景園等著名景點,現在是成都歷史悠久、人氣很高的休閒景點。
  • 蹭上披頭四 什麼都能賺?!
    蹭上披頭四 什麼都能賺?!   今年是披頭四解散50周年。  最近紐約一家拍賣行宣布4月10日要上拍一批披頭四紀念品。  其中包括一件奇特的東西:披頭四出道前站過的舞臺。  估價在1萬-2萬美元。
  • 盤點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十大樂隊,披頭四無懸念第一,槍花上榜!
    就像籃球界的喬丹,軟體界的蓋茨一樣,披頭四無疑是近現代流行音樂史影響力最大的樂隊,他們對於搖滾樂以及流行音樂的發展的影響力無人可出其右,甚至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相對於披頭四,滾石更強的攻擊性和叛逆色彩,也是由溫和搖滾想硬搖滾的一個過度,而披頭四既有柔情溫和的一面,又具有激情幻想的一面。
  • 從凱斯·哈林到斯科特——紐約市公共藝術60年的變化
    20世紀60年代 從1960年代到今天,公共藝術經歷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變化」。縱觀歷史,公共藝術由國家性的紀念碑所主導,被先鋒派藝術所排斥。鮑姆說道:「這樣做從根本上改寫了我們所認識的公共藝術。」
  • 女王為何贈習大大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20日下午,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時,就引用了莎士比亞的一句話,這句話出自於其戲劇《暴風雨》的第二幕第一場中。我國著名翻譯家朱生豪先生曾將What's past is prologue譯作「以往的一切都只是個開場的引子」。而在著名散文家梁實秋先生的譯本中,這句話則被譯作「以往的只算得是序幕」。
  • 中國的紀念碑(下)
    衡陽抗日英雄紀念碑海口市人民公園革命烈士紀念碑濟南五三慘案紀念碑南京淞滬抗戰紀念碑茂名市革命烈士陵園圖門市革命烈士紀念碑吉林市場革命烈士紀念碑寧夏鹽池革命烈士紀念碑遼寧撫順雷鋒紀念碑雲南省景洪市革命烈士紀念碑貴陽黔靈公園革命烈士紀念碑華鎣山遊擊隊紀念碑上饒市革命烈士紀念碑南通海安市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吉林市北山革命烈士紀念塔重慶歌樂山歸國華僑烈士紀念碑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葉城烈士紀念碑齊齊哈爾西滿革命烈士紀念碑廣州起義烈士紀念碑石家莊烈士紀念碑
  • 莎士比亞詳細介紹
    莎士比亞是著名的同性戀者,他的十四行詩全部都是寫給他的同性愛人的.據英媒體報導,最近一位英國收藏家重新確認了一幅家藏油畫的畫中人身份,原來這名美豔「女子」不是別人,正是莎翁傳說中的同性戀情侶——南安普頓伯爵三世亨利·裡奧謝思利。
  • 為什麼要新譯莎士比亞?
    我們該如何替莎士比亞說中文?怎麼說?說給誰?如何接著說?散文體還是詩歌體?莎士比亞在中國如何被接受?還有哪些尚待探討的問題?我們今天如何重新認識和吸納莎士比亞的遺產?第二,莎士比亞翻譯在中國。梁先生從1930年代開始翻譯莎劇,和朱先生幾乎同時。這表明,中國的譯莎家們在1930年代迎來了一波高潮。今天回首,這是第一次高潮,也幾乎是最盛的一次。曹未風、孫大雨、梁實秋,包括曹禺,他們都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翻譯過莎士比亞。某種程度上講,這或與胡適有關。我有時瞎琢磨這樣幾個連環問題:五四何以與莎士比亞失之交臂?
  • 莎士比亞在中國:首次出現在林則徐主持翻譯的書中
    19世紀中後期莎士比亞的作品藉由翻譯走向世界,中國也正是在這時接觸到這位作家。莎士比亞最初走入中國,伴隨著的是國人打開國門,了解世界的願望,倡導變革的知識分子把莎士比亞看成可以改變僵化傳統的載體,希望其可以成為批判社會的利器。而在隨後的百餘年歷史中,莎士比亞總能適時地適應中國的現代文化,可以說莎士比亞影響了中國,中國也重塑了莎士比亞。  4月23日,是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紀念日。我們盤點一下莎士比亞走入中國的歷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