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從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旋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2021-01-11 瀟湘晨報

2020年的開年註定是不平凡的,沒有了現場演出,疫情催生出了一批批「雲演出」;沒有了現場觀影,在線觀影依然可以讓大家「實時追劇」。 讓我們把時間再次撥回1月24日,那一天是農曆大年三十,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日。有這樣一部交響樂作品,在沒有現場音樂會的這段日子裡一直縈繞在我的耳畔,那就是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1812序曲》是老柴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世界,在一些戶外演出中,曾多次啟用真的大炮作為樂器使用。筆者最鍾意的是1995年由指揮大師安塔爾·多拉蒂執棒明尼阿波利斯交響樂團和倫敦交響樂團演奏的那一版,《企鵝CD指南》曾給予三星帶花的最高評價,並將它列為《1812序曲》的首選版本。前蘇聯著名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曾如此稱讚《1812序曲》:「這首序曲是深具人民性的音樂作品,像平穩的波濤那樣莊嚴有力地在大廳迴蕩,它以一種新的東西攫住你,把你高舉於時代之上,它的聲音表達出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極其成功地描繪了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威力及其雄偉氣魄。」

圖說:柴可夫斯基畫像 網絡圖

我們雖未身處戰爭年代,但這場與新冠病毒鬥爭的戰役又何嘗不是一場「人民戰爭」呢!正如張文宏教授所言,我們每個人都參與了這場「戰爭」,都在與病毒作鬥爭。《1812序曲》的震撼在於其配器豐富、意義深遠、激勵人心,但凡第一次聽到這首序曲的人,都會被它鏗鏘有力的節奏感所打動——1812年,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企圖在短時間內殲滅俄軍,佔領莫斯科,並迫使俄國投降。俄軍司令庫圖佐夫採取堅壁清野,燒毀糧草的戰略,率軍暫時撤離莫斯科。拿破崙在佔領莫斯科一個月後,仍無法迫使俄國投降,於是下令撤離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崙軍隊不能適應俄國嚴酷的冬天,加上飢餓和俄軍的反擊,終致潰敗。拿破崙入侵俄國時多達60萬的部隊最後只剩下不足兩萬人逃出俄國國境。這首序曲起伏大、變化多,弦樂、木管、銅管和打擊樂器的配器之豐富奠定了其歷史價值。 生命重於泰山,防控就是責任。如同《1812序曲》的逐漸展開,這次防控疫情亦是一場不能懈怠的賽跑。以最快速度救治患者,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容不得有絲毫猶疑、絲毫僥倖…… 樂曲的尾聲,從引子開始,銅管樂隊以雷霆萬鈞之勢莊嚴而宏偉地奏出《馬賽曲》和拿破崙的《出徵曲》,威武堂堂,成為一首輝煌的勝利頌歌。最後,一個莊重而有力的主題劃破天際,這就是1833-1917年間俄國國歌《天佑沙皇》的主題,配合十一響炮聲和教堂響起的鐘聲,它是俄羅斯人民最後勝利的宣告,整個樂曲就以這凱旋的歡樂頌歌作為結束。冬天已去,春天已來,熱乾麵醒了。武漢解封的那一刻,鐘樓的鐘聲再次敲響,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1812序曲》是一部屬於英雄的讚歌,更是一股劃破天際,衝破陰霾的音樂力量,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心中有前行的力量,就一定會迎來屬於我們的春天!(茅亦銘)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柴科夫斯基 第五交響曲 1812序曲
    推薦曲目:  E小調第五交響曲 第二樂章  1812序曲  《1812序曲》作於1880年春,作品以俄國人民反抗拿破崙侵略,取得決定性勝利的1812年的歷史事件為題材,生動地再現了俄國軍隊英勇反抗拿破崙入侵及人民歡慶勝利的莊嚴場面。
  • 《1812序曲》和《列寧格勒交響曲》
    管弦樂《1812序曲》同交響樂《列寧格勒交響曲》,柴可夫斯基與蕭士塔高維奇,俄羅斯抗擊拿破崙入侵和蘇聯反擊希特勒進攻。艱苦卓絕的兩場戰爭,震撼人心的兩大作品。《1812序曲》,音樂中的刀光劍影,悠長寬廣的樂曲開場,東歐平原上的俄羅斯音樂風格,《馬賽曲》由遠及近,預示著拿破崙的入侵,尤其是結尾部分,槍林彈雨,「炮聲隆隆」,樂團指揮猶如戰場上千軍萬馬的統帥,指揮著交響樂團「陸海空三軍」(弦樂、管樂、銅管樂)的大合奏,氣勢恢宏,鐘聲宣示抗擊侵略的最後勝利。
  •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無比輝煌的慶典序曲:一點一點啃古典007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1812序曲》,也稱為《1812慶典序曲》,作品第49號,降E大調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了《1812序曲》,這部作品是為了紀念1812年俄國擊敗法軍,贏得俄法戰爭勝利的歷史事件
  • 1812序曲呈示部,雙方士兵的逐一亮相:一點一點啃古典003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序奏部分在結尾處,短暫的進行了戰前動員後,敵對雙方很快就進入戰場,來到了呈示部分。呈示部中,代表戰鬥的主題,以及雙方形象的主題依次出現。呈示部:戰鬥主題
  • 1812序曲的尾聲如約而至,炮聲隆隆的歡慶:一點一點啃古典006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尾聲聽過再現部狂風般的弦樂下行之後,我們自然而然的會感覺到,會有大事發生,一副「前方高能」的架勢。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圖片僅供參這時,代表著戰鬥民族的號角主題昂首奏出,1812的隆隆真炮聲,以及教堂的鐘聲,也蜂擁而至,盛大的歡迎儀式進入高潮。
  •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音樂裡的春天之三十五《1812序曲》
    今天繼續聽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這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 崔文龍: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華民族匯聚起戰勝一切的磅礴偉力,在波瀾壯闊的進程中孕育出偉大的抗戰精神。抗戰精神蘊藏著的巨大民族凝聚力,不僅是取得抗戰勝利的致勝法寶,而且是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中國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關鍵。
  • 清明祭英烈:我們該從先輩那裡汲取怎樣的精神力量
    原標題:清明祭英烈:我們該從先輩那裡汲取怎樣的精神力量 又到一年清明時。連日來,全國各地緬懷英烈的氣氛日漸濃厚,無論是烈士陵園祭掃、革命紀念館參觀悼念,還是網際網路上獻花留言,都是為了那不能忘卻的紀念。
  • 「地評線」汲取「好幹部」力量,在能量磁場感應中正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點讚」艱苦奮鬥的好幹部,有人家喻戶曉,有人隱姓埋名,他們每個人都是熠熠生輝的楷模,是前行路上的燈塔,是永不過時的標兵。我們應該從這些好幹部的榜樣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跟黨走。以「好幹部」為榜樣,在思想旗幟感召中鑄魂。
  • ZOL音頻帶你試音之《1812序曲》賞析
    正式聽音:   雖然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1812序曲》,但是嚴格的說來它也是屬於標題音樂一類,因為它有著文學性和描繪性的標題,並有著較為具體的表現內容。樂曲的引子首先從一首古老的讚美詩《主啊,拯救你的子民》開始,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個聲部的舒緩演奏十分鮮明的表達了俄羅斯人們寧靜安詳的生活,此時你應當聽到大提琴和中提琴相繼演奏時的位置變化。到了(1:18)左右,這個主題加入木管樂器,音響莊嚴、宏偉而有力。但是此時的音樂節奏也在逐漸的加快,莊嚴的木管樂器也愈來愈多的表現出緊張的氛圍,預示著戰爭的陰雲正逐漸的籠罩著俄羅斯。
  • 「榜樣的力量 前行的希望」主題幫教活動舉行
    本次活動以「榜樣的力量 前行的希望」為主題,在監區內外分設會場。主題幫教會上,張連珍充分肯定江蘇監獄及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依法防疫、確保安全的顯著成效,對未成年服刑人員提出殷切希望。她說,要汲取愛國力量,努力自新而進。
  • 郯城縣司法局組織開展「走進歷史文化 汲取擔當力量」主題黨日活動
    郯城縣司法局組織開展「走進歷史文化 汲取擔當力量」主題黨日活動 2020-06-16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初中音樂欣賞課《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答辯及教學設計
    吉林教師資格證面試:初中音樂欣賞課《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答辯第一題:請簡述一下奧芬巴赫。【參考答案】奧芬巴赫是法國輕歌劇的奠基人和傑出的代表。他面向大眾,把舞臺劇的傳統、喜歌劇的形式、巴黎林蔭路的活報演出與城市民謠相結合。
  • 陽光校園 | 從新年賀詞中汲取奮進力量 做幸福一中人
    陽光校園 | 從新年賀詞中汲取奮進力量 做幸福一中人 2021-01-06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勞模精神中汲取不竭動力
    「幸福是奮鬥出來」,我們要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充分發揮勞模示範引領作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共同唱響新時代勞動者之歌,激發億萬人民用勞動託舉夢想的豪情,匯聚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磅礴力量。勞模精神奏響時代旋律。「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這次受表彰的先進模範人物,是2015年以來各行各業湧現出的傑出代表。
  • 學習道德模範先進事跡,汲取榜樣力量!
    學習道德模範先進事跡,汲取榜樣力量!這些模範人物都有著感人肺腑的事跡,他們生動詮釋了榜樣的力量,激勵著人們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他們凝聚了全社會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
  • 「電影的鄉愁——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回顧展」影片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編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主演:厄蘭·約瑟夫森/蘇珊·弗利特伍德  塔可夫斯基罹患重病時在瑞典開拍的這部遺作,動用了英格瑪·伯格曼的製作班底,同年獲坎城電影節多個獎項。塔氏生命最後的思索,都寄托在了這部關於自我犧牲的寓言中。故事中的主角為了避免核災難,放棄了他曾經擁有的一切,最後他發瘋了並焚燒了自己的房子……,最後,長達12分鐘的焚燒家園的鏡頭,在著名攝影師尼克維斯特的掌控下顯得磅礴、大氣、意義非凡。
  • 【明德惟馨 厚德流光】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砥礪前行……
    【明德惟馨 厚德流光】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砥礪前行…… 2020-09-25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