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鄉愁——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回顧展」影片

2020-12-05 東方網

原標題: 「電影的鄉愁——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回顧展」影片

《犧牲》(1986)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厄蘭·約瑟夫森/蘇珊·弗利特伍德

  塔可夫斯基罹患重病時在瑞典開拍的這部遺作,動用了英格瑪·伯格曼的製作班底,同年獲坎城電影節多個獎項。塔氏生命最後的思索,都寄托在了這部關於自我犧牲的寓言中。故事中的主角為了避免核災難,放棄了他曾經擁有的一切,最後他發瘋了並焚燒了自己的房子……,最後,長達12分鐘的焚燒家園的鏡頭,在著名攝影師尼克維斯特的掌控下顯得磅礴、大氣、意義非凡。

《鄉愁》(1983)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託尼諾·格拉

主演:奧列格·揚科夫斯基/厄蘭·約瑟夫森

  一個生活在外國的遊子,對自己的祖國究竟心懷什麼樣的情感?在《鄉愁》中,塔氏用他獨特的電影語言,激起了觀眾的思考。這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只用了一百五十多個鏡頭,敘述一位俄國詩人來到義大利,追悼一名十八世紀曾到此地旅居的俄國作曲家的過程,平均每個鏡頭都有一分鐘長。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主角手秉蠟燭,在乾枯的泳池中往返來回地行走,長達九分零六秒的鏡頭令人嘆為觀止。

《潛行者》(1979)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亞歷山大·凱伊達諾夫斯基/阿麗薩·弗雷因德利赫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作家、一個教授,在一個嚮導的帶領下,一起去尋找一個隕石墜落而形成的神秘的「區」,據說裡面有個「房間」能實現人的所有願望。雖是科幻題材,塔氏卻在影片中刻意減少特效場景,改以大量的長鏡頭,描摹出詩意的冷酷異境,許多壯觀而肅穆的場景,探討了生與死、強者和弱者、時間與永恆的關係。該片於1980年獲得第33屆坎城影展人道精神獎。

《鏡子》(1975)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瑪格瑞塔·泰瑞柯娃/奧列格·揚科夫斯基

  塔可夫斯基1974年所拍攝的個人第四部影片,也是一部自傳性作品。該片講述一個藝術家童年時代的體驗與成長。時間始於二次大戰爆發,跨越40年的歲月,完全吻合他所經歷的年代。塔爾科夫斯基的母親在影片中扮演藝術家的母親,而他的父親,一位著名的俄羅斯詩人,在畫外音中朗讀自己的詩作。塔爾科夫斯基說,這是他第一次決定用電影自由地表達他生命中最為重要的記憶。鏡子是塔可夫斯基的關於迷失的童真和情感遺棄的自傳式電影,影像卓越、極富藝術啟發。在電影開場,有一個電話打進來,隨著鏡頭可以看到一張海報,正是塔可夫斯基的另一部電影《安德烈·盧布廖夫》。

《飛向太空》(1972)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史坦尼斯勞·萊姆

主演:納塔莉亞·邦達爾丘克/多納塔斯·巴尼奧尼斯

  塔氏的第三部劇情片根據同名科幻小說改編而成,並獲得了1972年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影片充滿了象徵意象,透過意識邊界與科技限度的辯證,將「科學的探秘」導引為「心靈的歸航」,這部形而上的電影,憑藉其深刻的哲學探索,成為電影史上最為另類的科幻電影。

《安德烈·盧布廖夫》(1969)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安納託裡·索洛尼岑/伊萬·拉皮科夫

  他的第二部劇情片影片根據14世紀末15世紀初的天才畫家安德烈·盧布廖夫的事跡改編,這部作品儼然成了一部描繪沙俄時期下層人民苦難生活的史詩。由於影片沒有按照蘇聯政府的意識形態去反映戰爭,從而遭到蘇聯當局禁演。在修改之後重新上映,於1969 年獲得坎城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

《伊萬的童年》(1962)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尼古拉·布爾裡亞耶夫/瓦連京·祖布科夫

  《伊萬的童年》是塔可夫斯基的故事片處女作,這部從寫實到抒情完美過渡的作品,標誌著當代電影一位偉大形式主義者導演的到來。題材在拍攝的年代屬於相當正統當,這類故事在當時的蘇聯文藝作品中甚至比比皆是,但導演給禁區、森林等意象,賦予了華麗而寫意的特色,也給毫無新意的故事賦予了全新的藝術魅力。塔可夫斯基的主題和意象在該片已初露端倪,採用夢境化的詩意鏡頭貫穿全片,用夢幻的美好真誠來反襯戰爭的冷酷殘忍。相比之下,本片中的誇張元素則是對童年神秘的禮讚,聖潔但並不做作。這部被認為前蘇聯早期詩電影的代表作,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壓路機與小提琴》(1960)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弗拉基米爾·扎曼斯基

  當時學院對導演系畢業作品的常規要求是20分鐘的黑白短片,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完成的是一部46分鐘的彩色影片,並獲得「紐約學生電影展」首獎。塔氏在這部處女作中已經展露出電影語言方面過人的才華:對蒙太奇技術的嫻熟運用,對色彩和音樂效果的敏銳把握和時空詩意化的敘述,都在預示一位大師即將誕生。

相關焦點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他的電影宛如奇蹟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作者:(美)羅伯特·伯德譯者:金曉宇版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  蘇聯著名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6),以《伊萬的童年》《安德烈·盧布廖夫》《潛行者》《鄉愁》等代表作聞名世界,屢獲大獎。
  • 雕刻時空的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紀念展再現詩意蒙太奇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1986),一個在電影界如雷貫耳的名字,他的一生只創作了8件作品,卻每一部都能載入史冊。第一部長篇電影便獲得金獅獎,從此在電影界享譽盛名。他把五十四載的生命都獻給了電影,寫就一本關於電影理論和導演使命的小冊子《雕刻時光》至今仍被世人推崇備至。
  • BFI薦片|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上)
    4《遊戲規則》讓·雷諾瓦這部讓·雷諾瓦在二戰前夕拍攝的諷刺中上層階級的影片,上映後被法國政府禁了20年,理由是打擊士氣。11《戰艦波將金號》謝爾蓋·愛森斯坦這部由謝爾蓋·愛森斯坦執導的影片講述了1905年的一場海上兵變,這部影片幾乎自首演以來就一直是這部重要的佳作。
  • 權威評選:一百部最偉大的非英語電影有哪些?
    值得一提的是,榜單上四分之一的影片來自東亞地區:日本11部,中國內地6部,中國臺灣4部,中國香港3部,以及韓國1部。 黑澤明的《七武士》榮登榜首,受到了世界各地(除了日本國內的)影評人的推崇。六位日本影評人不僅沒有為《七武士》投票,他們的榜單上甚至不見黑澤明任何一部影片的蹤影。
  • 最反科幻的科幻電影——《飛向太空》
    在《飛向太空》面前,一切科幻灰飛煙滅提到科幻,腦子立馬出現了兩部電影,斯坦利·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導演的《飛向太空》,都是大師之作,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想到這兩部,一美一蘇,相似而又不同。
  • 你只想看電影,藝術家卻想從電影裡搞事情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飛向太空》 蘇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6)一生作品較少,卻憑藉其七部極具超驗性與精神性的影片深深的影響了之後三十餘年中的諸多電影人。
  • 這是一部看不懂但總感覺很厲害的電影,安德烈自傳電影《鏡子》
    這是一部看不懂但總感覺很厲害的電影,安德烈自傳電影《鏡子》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帶大家看一部高大上的藝術電影,來自世界級的藝術電影大師執導的自傳體電影《鏡子》。小編認為可能是受詩人父親的影響安德烈的電影與生俱來具有詩意氣質。頗具藝術性,且在含蓄的鏡頭中散發哲學意味。不管在內容上還是攝影上,這部《鏡子》無不充滿詩意美學。完美的攝影構圖開篇時小編講到小編第一次看這部影片完全是靠著影片如畫般美麗的鏡頭吸引我看到最後,那麼這部影片到底美在哪裡?
  • 塔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電影中想做的一切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詩人阿爾謝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他的電影曾經贏得多項國際性大獎。第一部長故事片《伊萬的童年》於一九六二年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其最後一部作品《犧牲》榮獲一九八六年夏納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 走進電影大師的光影世界,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長沙影...
    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孫向輝出席活動並講話,義大利共和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戴偉德發言,中共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剛同志致歡迎辭。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劉力峰主持活動。孫向輝表示,費德裡科·費裡尼是義大利傑出的電影藝術大師,在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中,費德裡科·費裡尼的作品都曾登上寶座。
  • 電影學堂 | 法國紀錄片經典展
    由上海師範大學世界電影研究中心主辦、法國駐滬總領事館文化處協辦、由上海師大電影學碩士點-外國電影研究學科方向的教學團隊策劃執行的【電影學堂·SH 7ème Art】,將於2020年11月15-29日,舉辦《法國紀錄片經典展》和相關大師班系列。
  • 以《伊凡的童年》為例,解析塔可夫斯基電影中貫穿始終的三大主題
    在世界導演之中,僅靠七部電影就揚名影壇,至今不朽的只有一位:前蘇聯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他的電影總是呈現出詩意化朦朧的意境和對永恆時間的不斷拆解。在隨後的文章中,我將對他的七部作品進行一一的拆解,今天先來解析他的第一部作品《伊萬的童年》。
  • 中國科幻電影溯源 國產經典影片回顧
    該片講述愛國科學家歷經萬重艱辛返回祖國效力,電影問世於1980年,自然帶有明顯的時代政治痕跡。影片由女導演張鴻眉執導,沈寂與童恩正合作編劇,飾演男主角的是配音演員喬榛———這是他第一次走上電影「前臺」。為了彌補小說《珊瑚島上的死光》的「和尚戲」特點,影片才加入了女主人公趙夢娜。
  • 十部末日電影 信不信你連一部都沒看過的
    8分電影最好的電影都在這裡了2017年柏林電影節科幻電影回顧展中,有一半電影展示了未來社會的種種恐怖圖景。現實社會已經出現的能源危機、環境汙染、核武器競賽、媒體和技術控制一切的現象,終將把人類帶入末日的深淵。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些科幻電影無疑就是末日預言。
  • 銀幕鄉愁:誰來定義今天的電影
    當下,身處網際網路的環境下,電影觀看方式、技術手段和傳播途徑,正在深刻改變電影生產體系的每個環節,進而影響到人們對經典價值、創作觀念和作品形態的理解。「電影是什麼?」安德烈·巴贊的這句經典詰問,穿越近百年時光,仍在困擾著我們。伴隨著交互與融合、移動與互聯、跨屏與多媒,電影已經邁入新時代,卻無法告別舊時代。
  • 18部小眾電影合集,每一部都很精彩,推薦收藏!
    《再見,孩子們》評分8.6製片國家/地區:法國/西德/義大利典型的二戰題材影片。該片講述了二戰時期,德軍佔領法國期間,一所教會學校中,法國兒童朱利安和猶太兒童讓·波奈兩人之間的友誼故事。導演路易·馬勒讓一種美妙的純真貫穿於電影的始末,這種追憶充滿了情感。它是一部既充滿導演個人色彩又具歷史真實的影片。
  • 回顧硬漢布魯斯.威利斯主演的經典電影!
    回顧硬漢布魯斯.威利斯主演的經典電影!布魯斯·威利斯有多幸運? 他的幸運並不是是一夜之間從一個酒保變成ABC電視臺熱門劇目其實老布的演繹經歷有很多故事,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他主演的經典佳片吧!《靈異第六感》全球票房 6.73億美元《靈異第六感》是1999年Buena Vista出品的一部靈異驚悚影片。由M·奈特·沙馬蘭編劇和導演,布魯斯·威利斯,海利·喬·奧斯蒙,託妮·科萊特等主演。這部電影想必大家一定都再熟悉不過了,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本片上映後受到一片狂贊,票房爆棚,成為迄今為止都是票房最高的恐怖片,可謂空前絕後。
  • CriterionChannel評論用於識別剪線鉗的電影流媒體服務
    Criterion Channel的圖書館沒有提供完成影院放映的新電影,內部製作的原創電影或值得一看的電視連續劇,而沒有提供大約2,000部精心挑選的電影,其中許多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影片,通常還會附有其他資料僅在DVD或藍光光碟發行版中找到。並非所有提供的電影都是傑作,但絕大多數不是最優秀的。他們拍攝圖片的網站,不是嗎?
  • 奧斯卡致敬007五十周年 經典邦德電影預告回顧
    奧斯卡致敬007五十周年 經典邦德電影預告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