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_期刊_影響因子_分區詳解

2020-12-03 騰訊網

索引_期刊_影響因子_分區國際

SCI、EI、ISTP是世界三大重要檢索系統,其收錄文章的狀況是評價國家、單位和科研人員的成績、水平以及進行獎勵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國被四大系統收錄的論文數量逐年增長。學校在」1512工程」建設及科技成果獎勵方案中均十分重視四大系統,也已成為教師和科研人員提升自己的努力方向。

SCI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UA_GeneralSearch_input.do?product=UA&search_mode=GeneralSearch&SID=Y2DIqRqPdzwr3rdxPVz&preferencesSaved

ScienceCitation Index,即《科學引文索引》。

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nstitute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出版的一部自然科學領域基礎理論學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SCI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約3500種。ISI通過它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挑選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減,從而做到SCI收錄的文獻能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目前,它已成為國內外學術界制定學科發展規劃和進行學術排名的重要依據。

Web of Science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UA_GeneralSearch_input.do?product=UA&search_mode=GeneralSearch&SID=Y2DIqRqPdzwr3rdxPVz&preferencesSaved=

(1)資料庫名稱:Webof Science

(2)資料庫URL:http://isiknowledge.com

(3)出版單位:ThomsonReuters

(4)資料庫學科:醫學;數學;通訊與信息科學;自動化;綜合;工程技術;航空航天;環境科學;礦業;農業;能源;物理;天文;計算機;人文與社會科學;生物;材料科學;地理;地質;電子;化學與化工;

(5)文獻類型:期刊論文;圖書;專利;。

(6)揭示深度:文摘/目次;引文;

(7)訪問方式:IP位址控制訪問權限,全所範圍開通(屬隨意通用戶可訪問資源)

(8)資料庫簡介:

Thomson Reuters公司出版,《科學引文索引(SCI)》的網絡版,收錄5900餘種期刊文摘和引文,內容涉及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的各個領域。ISIWeb of Knowledge是一個基於Web所建立的整合的數字研究環境,為不同層次、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人員提供信息服務。目前,ThomsonISI推出了增強的跨庫聯合檢索功能,用戶不僅可以同時檢索所在機構訂購的基於ISIWeb of Knowledge平臺上的所有資源,而且可以通過WebFeat提供的跨庫聯合檢索功能,檢索數據不在ISIWeb of Knowledge平臺上但對研究者來說非常重要的學術信息資源。目前該平臺有10個資料庫,包括ISIWeb Of Science-SCIE、ISICurrent Contents Connect、ISI Proceedings、Derwent innovationsindex、BiosisPreviews、INSPEC、MEDLINE、ISIJournal Citation Reports、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ISIHighlycited.com。

EI

https://www.engineeringvillage.com/search/quick.url

TheEngineering Index,即《工程索引》。

(1)EI是什麼?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Index,簡稱EI)創刊於1884年,是美國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萬至1.4萬條;每期附有主題索引與作者索引;每年還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還增加了作者單位索引。收錄文獻幾乎涉及工程技術各個領域。例如:動力、電工、電子、自動控制、礦冶、金屬工藝、機械製造、土建、水利等。EI具有綜合性強、資料來源廣、地理覆蓋面廣、報導量大、報導質量高、權威性強等特點。

(2)EI檢索是什麼?

EI檢索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全球範圍內的一個資料庫,類似中國的知網。 但是EI可不是什麼文章都錄入的,被錄入的文章都代表著權威與高質量。所以EI被稱為全球核心,被每個國家認可。在我們中國,發表一篇EI檢索論文,有些單位獎勵3000-8000元不等。一般用作:碩士畢業、博士畢業、評副教授、評正教授使用。作者在國際會議或者國際雜誌上發表論文被EI收錄後,國內一些權威機構可以出具EI檢索收錄證書給作者。

(3)EI出版形式

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電子版(磁帶)及縮微膠片。EI選用世界上工程技術類幾十個國家和地區15個語種的3500餘種期刊和1000餘種會議錄、科技報告、標準、圖書等出版物。年報導文獻量16萬餘條。

EI Compendex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來源。EICompendex資料庫每年新增的50萬條文摘索引信息分別來自5100種工程期刊、會議文集和技術報告。EICompendex收錄的文獻涵蓋了所有的工程領域,其中大約22%為會議文獻,90%的文獻語種是英文。

EI公司在1992年開始收錄中國期刊。1998年EI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建立了Ei中國鏡像站。為了讓中國用戶與全球用戶同步使用EV2資料庫,EI公司近期將實施EV2中國用戶的平臺轉換工作。轉換時間是2011年4月27日,平臺轉換後,現有成員將全部通過國際站點訪問EV2資料庫,清華鏡像站點將停止使用。屆時如用戶仍登錄原鏡像站點,將會有彈出信息提醒用戶使用國際站點。

2009年以前,EI把它收錄的論文分為兩個檔次 :

A.EICompendex 標引文摘 (也稱核心數據)。它收錄論文的題錄、摘要,並以主題詞、分類號進行標引深加工。有沒有主題詞和分類號是判斷論文章是否被EI正式收錄的唯一標誌。

B.EIPage One題錄 (也稱非核心數據)。主要以題錄形式報到。有的也帶有摘要,但未進行深加工,沒有主題詞和分類號。所以PageOne 帶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進入EI檢索。

ISTP

Index to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1)什麼是ISTP?

ISTP中文名字叫《科技會議錄索引》,創刊於1978年,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早前,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SI)基於Webof Science的檢索平臺,將ISTP(科學技術會議錄索引)和ISSHP(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會議錄索引)兩大會議錄索引集成為ISIProceedings,即現在的CPCI,ISTP規劃為其中一個子庫,只是大家還是通俗的叫ISTP。本會議錄索引收錄生命科學、物理化學、農業生物和環境科學、工程技術、管理信息、教育發展、社科人文和應用科學等學科的會議文獻,包括一般性會議、座談會、研究會、討論會、發表會等。其中工程技術與應用科學類文獻約佔35%,其他專業學科約佔65%。ISTP是全球三大檢索之一,被譽為全球核心,凌駕於中國的核心期刊之上。尤其在國內,發表ISTP檢索論文,將獲得幾千元的現金獎勵或學分累計,在各類職稱評定以及碩博畢業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ISTPvs 核心期刊之比較:

A.橫向比較(數量級):一篇ISTP檢索論文,約等於中國國內的核心期刊3-5篇。

B.縱向比較(質量級):ISTP屬於國際級出版物;核心期刊屬於國家級出版物。

C.立體比較(實效性):高級職稱晉升要求本專業相關刊物上公開發表教學、科研論文5篇,其中被SCI、ISTP、EI收錄全文收錄3篇以上,並撰寫15萬字以上公開出版發行的專著或教材。

通過我們組辦、承辦、協辦的國際會議,將與會論文送ISTP檢索中心進行檢索。當文章在我們這裡發表在國際ISTP會議上後,2-9個月左右文章會被美國的ISTP資料庫全文收錄(全英文版文章),這時作者可以登陸ISTP資料庫(什麼是ISTP資料庫?)檢索到自己的文章。當文章已經可以在ISTP網上檢索到的時候,這時為了方便國內作者,我們委託教育部科技查新站給作者出具認證報告,也就是一份被ISTP全文收錄的索引頁與證明,加蓋公章。這個就是ISTP檢索證書,具有教育部的官方性質。我們免費給我們的作者提供。

ISR

《科學評論索引》(Indexto Scientific Reviews 簡稱ISR)

創刊於1974年,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編輯出版,收錄世界各國2700餘種科技期刊及300餘種專著叢刊中有價值的評述論文。高質量的評述文章能夠提供本學科或某個領域的研究發展概況、研究熱點、主攻方向等重要信息,是極為珍貴的參考資料。(鑑於ISR收錄的期刊和論文與SCI有較多重複,且收錄我國的論文數量較少,每年約200篇,因此未選ISR為論文統計源。鑑於此,國內大多數都稱之為國際三大核心索引!少了ISR!)(更多信息可諮詢崔老師xsqk789)

IEEE

(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1)Borntime:1963.1.1.AIEE+IRE

(2)IEEE-SA,IEEEStandard Association.New Standards Committees+Standards Review Committees

(3)會員組成:IEEE大多數成員是電子工程師,計算機工程師和計算機科學家,不過因為組織廣泛的興趣也吸引了其它學科的工程師(例如,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生物,物理和數學)。

(4)學會會員分類:學生會員(StudentMember)、準會員(AssociateMember)、會員(Member)、高級會員(SeniorMember)、會士(Fellow)、榮譽會員(HonorMember);按類別可分為:終身會員(LifeMember)、失業會員、低收入會員等。學生會員、準會員沒有投票權。

(5)會員待遇:IEEE會員可享受以下優惠待遇:會員可以相互溝通信息共享;獨享的特殊成本節省和增值益處;對會員的技術和專業成就給予認可並頒獎;參與、領導或志願協助IEEE各種活動中的機會;通過網絡服務和IEEE之間進行電子商務。

如何成為學生會員?

在 IEEE網站 完成註冊,然後交16美元/半年的會費即可。

(6)組織刊物

《IEEE Transaction》(學報,月刊或季刊)、《IEEEMagazine》(雜誌,月刊,雙月刊或季刊)、《IEEEJournal》(期刊,月刊)、《IEEELetters》(指南,每年出版一次);還有800多種已經頒發或正在制訂的各種標準;各專業分學會還出版各種期刊雜誌和會議論文集。

IEEE出版有70多種期刊雜誌,每個專業分會都有自己的刊物。據稱該組織每年發表的論文著作數量佔全世界該領域當年發表量的30%。除《Spectrum》是每個會員人手一冊外,其他的期刊雜誌會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訂閱。

IEEE除出版定期雜誌外,還出版大量的論文集、圖書和標準。其出版物的學術和技術水平是世界一流的。IEEE還專門編輯出版了供學生閱讀的《Potentials》和供一般工程技術人員閱讀的《Today’sEngineers》。

IEEE編有各種繼續教育教材,包括各種音像製品,開辦各種短訓課程和培訓班,在大型學術會議前,舉辦帶有繼續教育性質的Tutorial等。

IEEE Xplore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ore/home.jsp

(1)The 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 is a powerful resource for discovery of scientificand technical content published by the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 and its publishing partners.

(2)IEEEXplore provides web access to more than four-million full-text documents fromsome of the world's most highly-cited publication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onics.

(3)Thecontent in IEEE Xplore comprises:

a.195+ journals

b.1,800+conference proceedings

c.6,200+technical standards

d.Approximately2,400 eBooks

e.425+educational courses

(4)Approximately20,000 new documents are added to IEEE Xplore each month.

(5)Accessto full-text documents in IEEE Xplore can be obtained from:

a.A broad rangeof institutional subscription options

b.Exclusivesubscriptions available to IEEE members and IEEE society members

c.Onlinepurchase of individual documents (at discounted prices for IEEE members)

中國

CNKI,中國知網

http://www.cnki.net/

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提出於1998年。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在黨和國家領導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計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學術界、教育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等社會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華大學的直接領導下,CNKI工程集團經過多年努力,採用自主開發並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數字圖書館技術,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規模最大的"CNKI數字圖書館",並正式啟動建設《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及CNKI網格資源共享平臺,通過產業化運作,為全社會知識資源高效共享提供最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和最有效的知識傳播與數位化學習平臺。

CNKI工程的具體目標,一是大規模集成整合知識信息資源,整體提高資源的綜合和增值利用價值;二是建設知識資源網際網路傳播擴散與增值服務平臺,為全社會提供資源共享、數位化學習、知識創新信息化條件;三是建設知識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平臺,為社會各方面提供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的信息化手段;四是為知識資源生產出版部門創造網際網路出版發行的市場環境與商業機制,大力促進文化出版事業、產業的現代化建設與跨越式發展。

萬方

http://www.wanfangdata.com.cn/

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以信息服務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是在網際網路領域,集信息資源產品、信息增值服務和信息處理方案為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商。公司目前有六家股東單位: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中國科技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北京知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和科技文獻出版社。

公司以客戶為導向,依託強大的數據採集能力,應用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和檢索技術,為科技界、企業界和政府部門提供高質量的信息資源產品。在豐富信息資源的基礎上,萬方數據還運用先進的分析和諮詢方法,為用戶提供信息增值服務,並陸續推出企業競爭情報系統、通信、電力和醫藥行業競爭情報系統等一系列信息增值產品,以滿足用戶對深度層次信息和分析的需求,為用戶確定技術創新和投資方向提供決策。

在為用戶提供信息內容服務的同時,作為國內較早批開展網際網路服務的企業之一,萬方數據堅持以信息資源建設為核心,努力發展成為中國知名的信息服務提供商,開發獨具特色的信息處理方案和信息增值產品,為用戶提供從數據、信息到知識的全面解決方案,服務於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推動中國全民信息素質的成長。

維普

http://www.cqvip.com/

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的前身為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重慶分所資料庫研究中心,是中國第一家進行中文期刊資料庫研究的機構。作為中國資料庫產業的開拓者,資料庫研究中心於同年自主研發並推出了《中文科技期刊篇名資料庫》,成為是中國第一個中文期刊文獻資料庫,也是中國最大的自建中文文獻資料庫。它的問世標誌著我國中文期刊檢索在實現計算機自動化方面達到了一個領先的水平,也結束了我國中文科技期刊檢索難的歷史。

針對全國高等院校、公共圖書館、情報研究機構、醫院、政府機關、大中型企業等各類用戶的需求,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又陸續推出了《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科技經濟新聞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引文版)》、《外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科學指標資料庫》、智立方文獻資源發現平臺、中文科技期刊評價報告、中國基礎教育信息服務平臺、維普-google學術搜索平臺、維普考試資源系統、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文獻共享服務平臺、維普期刊資源整合服務平臺、維普機構知識服務管理系統、文獻共享平臺、維普論文檢測系統等系列產品,受到了用戶的廣泛讚譽。

公司網站維普資訊網(www.cqvip.com)建立於2000年。經過多年的商業運營,維普資訊網已經成為全球著名的中文專業信息服務網站,以及中國最大的綜合性文獻服務網站。陸續建立了與谷歌學術搜索頻道、百度文庫、百度百科的戰略合作關係。網站目前遙遙領先數字出版行業發展水平,數次名列中國出版業網站百強,並在中國圖書館業、情報業網站排名中名列前茅。

經過多年的運營,維普資訊有限公司已經從信息內容服務提供商,發展成為以提供信息資源產品為主,同時以提供信息內容管理及服務一體解決方案的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在「博衍天下智慧 助推中國創新」的理念指導下不斷進取,為中國先進科技文化知識的傳播和科技創新不斷作出貢獻。

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學術水平較高的刊物,是進行刊物評價而非具體學術評價的工具。相當一批教學科研單位申請高級職稱、取得博士論文答辯資格、申報科研項目、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學術水平評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篇或若干篇論文。

國內有7大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遴選體系:

(1)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4)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5)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

(6)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7)以及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參考來源及「乾貨」網址:

[1] SCI,EI,核心期刊 這些東西等級是怎麼區分的_百度知道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71037104660138524.html?qbl=relate_question_1&word=%BA%CB%D0%C4%C6%DA%BF%AF%D3%EBSCI

[2] 期刊分區/IF/DOI/JCR/ISSN這些常識你真的懂嗎?(附2015最新SCI影響因子)

http://www.cailiaoren.com/article-4236-1.html

[3] 圖解如何查詢某個SCI期刊的影響因子及JCR分區排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d6fb70102vmzz.html

[4] About IEEE Xplore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orehelp/#/overview-of-ieee-xplore/about-ieee-xplore

[5] EI檢索_ISTP檢索_EI檢索期刊_ISTP收錄-國際核心索引檢索中心

http://www.ei-istp.com/

[6] 四大檢索系統-SCI-ISTP檢索-EI檢索-ISR索引 - EI檢索_ISTP檢索_EI檢索期刊_ISTP收錄-國際核心索引檢索中心 http://www.ei-istp.com/New_93.html

[7]Web of Science

http://lib.ibcas.ac.cn/web/instruction/ISI%20wok.htm

相關焦點

  • 期刊影響因子及中科院分區查詢
    影響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簡稱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
  • 你該知道的雜誌分區和影響因子及2018最新影響因子下載
    JCR對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 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 (IF: 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這些期刊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影響因子影響因子一個讓人愛恨交加的東西,若改變不了規則,那就想想如何在規則內把事情做好。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1、sci論文如何分區sci論文分區,與sci期刊分區有關,一篇論文,選定幾區的sci期刊,發表的就是幾區的SCI論文。
  • 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在發表sci論文時,需要關注sci期刊是哪個分期的,影響因子是多少。因而很多作者比較想知道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沒有關係,哪怕單位要求發表sci論文沒有分區或者影響因子上的要求,內心也要了解這兩者對自己發表論文的影響。那麼,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 LetPub小程序,SCI期刊期刊影響因子、JCR分區及投稿周期全檢索!
    一周前,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2019中科院JCR分區名單)做出更新。一區共有1946本,其中PNAS及Nature Communications重新回到一區。2019年分區表共設18個大類。
  • 期刊影響因子的「含金量」
    原標題:期刊影響因子的「含金量」   [導讀] 這一業務包括了世界知名的科技文獻檢索系統「科學引文索引」(簡稱SCI)以及定期發布的《期刊引證報告》,其中的期刊影響因子是一本學術期刊影響力的重要參考。   這是一個以標準衡量的世界。
  •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因子)
    276種期刊首次獲得期刊影響因子;為了保證JCR的公正性,20種期刊被警告並且不公布其影響因子,其中14種出於自引原因,6種出於引用堆疊(Citation Stacking),如一組期刊之間通過增加不必要的相互引用提升被引表現。
  • 學術常識—SCI期刊 JCR分區?中科院分區?
    不亞於新的影響因子公布的時候給大家帶來的影響。由於目前小編無法獲取完整的分區目錄,暫且就不分析裡面的期刊分區變化了。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的一些基本常識。JCR分區在SCI期刊影響因子公布的同時,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現在是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也對期刊進行了分區,這個分區是按照學科進行的,就是把某一個學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響因子降序排列,然後平均4等分(各25%),分別是Q1,Q2,Q3,Q4,這裡的Q就是代表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用于衡量科學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重要指標,通常認為它代表期刊的重要性.如何計算科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如下:IF(k) = (nk-1+nk-2)/Nk-1+Nk-2IF是影響因子,k是某一年,Nk-1 + Nk-2是該期刊在前一年或兩年中發表的論文數,nk-1和nk
  • 2019年期刊影響因子發布!!!
    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 怎麼同時查SCI期刊影響因子和中文核心期刊
    SCI期刊中科院分區更新由於此前看到一些文章在爭論中科院對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期刊被劃到2區很不公平,接著又有報導稱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又任性地把這幾個期刊劃到了1區,加上小編其他的一些屁事較多,所以就擱置了,
  •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
    增加2017年圖書引文索引資料庫(Book Citation Index)對JCR期刊的引用,其中,自然科學領域的期刊被引用了120萬次(11.8萬計算入期刊影響因子),社會科學領域的期刊被引用了30.3萬次(1.8萬計算入期刊影響因子)。
  • 乾貨分享 I 超實用的英文文獻、影響因子(IF)和核心期刊分區查閱
    第四個影響因子IF和核心雜誌分區查詢網址:http://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journalapp可直接搜索文章所在的期刊名字即可找到對應的影響因子IF和分區。
  • 期刊jcr分區和期刊級別的區別
    在發表論文時,我們要選擇期刊級別,且一些單位也期刊級別進行了認可限定。在發表sci論文時,出現了jcr分區,導致部分人把期刊jcr分區與期刊級別混淆。接下來本文就介紹下期刊jcr分區和期刊級別的區別。首先,期刊jcr分區期刊jcr分區,針對的是sci期刊,而不是所有的期刊,是一種把sci期刊分為四個區的劃分標準。具體情況是:JCR將收錄期刊分為176個不同學科類別。
  • 如何利用SCI查詢文獻以及期刊影響因子
    SCI是一套索引,叫做科學引文索引,用於判斷學術文章的質量。凡是被該索引收錄的期刊即可被認為是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目前在國內外科研機構中其幾乎都會被用來作為職位提升的標準之一,因此十分重要。學會使用SCI進行學術文章搜索對大家完成學術調研、畢業論文撰寫、確定課題等都很有幫助。
  • 2018年心理學影響因子分類整理
    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因而每年的6月份才會出去年的影響因子,我們在投稿的時候並不知道具體的影響因子,只能根據以前的影響因子進行評估。那我們常說的SCI、SSCI又是什麼呢?
  • 最新版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發布:最高187—新聞—科學網
    (Web of Science)中各大學術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出爐。 為人們所熟知的一些期刊中,《柳葉刀The Lancet》2016年影響因子為47.831,《自然Nature》為40.137,《科學Science》為37.205,《細胞Cell》為30.410。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是國際上通行的一項期刊評價指標,衡量的是一本學術期刊的影響力。
  • 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了解一下?
    說實話,我對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也不甚了解。提到影響因子,下意識就和SCI期刊聯繫到一起。但總有人問我一些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什麼是複合影響因子,什麼是綜合影響因子(中國知網提供了每個期刊的「複合影響因子」和「綜合影響因子」,但唯獨沒有「影響因子」)?填表的時候,應該填哪一個才是對的?我是真不知道怎麼回答。
  • 2019最新發布 | 心理學領域期刊影響因子
    2019年6月,Web of Science發布了最新的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核物理去哪兒了:一次期刊分區風波
    早從2004年開始,文獻中心就通過發布《中科院期刊分區表》對期刊進行JCR分區,即按照影響因子(IF)高低,將不同大類學科的期刊劃分為1至4等四個區(檔次),而影響因子為衡量一本期刊整體上發文情況和被引用情況的一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