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明治維新的自卑?打刀為何能成為日本武士刀代表?

2021-01-09 冷兵器研究所

明治維新以來,在全面西洋化風潮之下,在文明對抗下處於弱勢的日本人,對於什麼才是日本產生了焦慮。近代國家首先是民族國家,那麼,什麼是日本民族有別於其民族的地方?為對抗外來文化衝擊,曾經頒布「廢刀令」的日本人,又將棄之如敝履的武士刀重新撿了起來,作為民族特色以對抗當年日本的「全盤西化」。與有騎士情節的西洋人來說,最能方便洋人理解的武士,以及最能彰顯其身份的武士刀,就這樣作為日本民族特色而被推上了神壇。

日本刀的種類很多,然而最終成為武士象徵的,卻僅僅是個人護身用的打刀。在冷兵時代日本戰場上最為活躍的,彰顯騎馬武士勇武的主流刀劍類武器:太刀、大太刀、長刀等,因為不夠民族特色而被排除。在其他文明同樣長度下的不過是單手刀劍,而日本卻使雙手握持的個人自衛武器——打刀,最終成為了武士象徵。無他,作為雙手握持的打刀,畢竟要比單手刀劍威力來的大,十分符合日本人想營造的「神國形象」。特別是在只看刀劍長度進行比較,而無視是單手還是雙手握持的外行人眼裡,更是如此。當時世界早已處於火器時代,自然滿地冷兵外行。於是這個在使用上應該歸為雙手刀的日本刀,憑藉著其不過單手刀劍的長度,偽裝成了後者的同類,因而造就了一個神話——「萬邦無比の日本刀。」

既然是國粹,那麼特色自然是第一位的,材料要用本民族的玉鋼、打造、結構乃至花紋有都要與其他國家有所區別。然而在歷史上,日本刀則是按時間分期的:

上古刀:通常不列入日本刀之列,指的是古刀之前的刀。以中國進口或者仿造的直刀為主,大刀等偶爾可見刀反。

古刀:指慶長以前的日本刀。在室町時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太刀,打刀則在之後開始逐漸替代太刀。

新刀:慶長以後的刀。

新々刀:依據水心子正秀提倡所製作,所謂使用古刀鍛造法的所謂實戰刀,大致處於江戶幕府的中後期,並在幕末動亂械鬥中留下深刻印象。

▲太刀

▲刀(打刀)

相比純冷兵時代騎馬武士們流行的太刀,在冷熱混編時代步兵興起時的打刀,在攜行上和前者就有較大差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佩刀形式,是在室町時代中後期才逐漸興起於火器、足輕開始活躍的戰場上的,其伴隨的反而是武士傳統武器、戰術乃至兵器的沒落。

▲上圖是冷兵器時代武士的戰鬥姿態,為持弓騎馬騎射為主

▲日本太刀

那麼冷熱兵器混編時代,也就是戰國時代活躍在戰場的鎬造打刀,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所謂武士刀了麼?當然不是!在當時那些「明治、昭和人」眼裡,這些刀依舊不夠神國也不夠國粹,不夠和鋼也不夠包鋼,怎麼能代表日本民族呢?

▲上圖是對應各日本刀刀期的日本鐵來源,古刀期乃至新刀期,日本刀的原材料主要依靠進口,而在鎖國令之後日本耗盡進口優質鐵原料之後,才在18世紀中期發明了國粹——玉鋼

由時間線可以看出,新新刀之前的日本刀並不夠「日本」,仰仗進口原材料的刀劍,在成分上不夠國粹。新刀期刀劍,與古刀和新新刀有個明顯的區別——刀身改直。新刀又稱慶長新刀,為何在刀型上出現如此突兀的變化,則與文祿慶長之役朝鮮戰場上,收到使用直刃刀劍的大陸軍隊所影響有關。

▲新刀銘:肥前國住人忠吉

▲明朝軍隊派遣朝鮮教官張六三所用直刃刀

刀型未受影響的古刀期打刀,在製造技法上不能和新新刀聯繫起來——古刀主要是丸鍛,在擄掠朝鮮工匠學會包鋼技術之前,日本刀匠並不會日本國粹包鋼技術。

▲古刀吉國信包構造,與後世包鋼日本刀為不同結構

▲吉國信包與新新刀對比

因此,為了純粹的日本國粹和民族象徵,不夠特色的刀型被忽略,長期使用進口鐵料且受到外來影響的古刀、新刀被無視。無可奈何的日本人,只能在18世紀中後期的新新刀以後選擇民族象徵。然明治維新期之後引進技冶鐵術的洋鐵製刀劍自然也不在選擇範圍內,剩下只有一百多年誕生和使用歷史的新新刀,當仁不讓的成為了有著二千多年歷史的日本民族象徵。

▲圖為江戶初期幕府御用刀匠所造刀劍,刀銘:康継入道以南蠻鉄於武州江戸作之(二代)

為了純粹的日本象徵,近代的日本人用新新刀臆造了傳統的日本刀,無視了其歷史上長期受外界影響的現實。其實這種將外來因素剝離下來的所謂純粹的日本刀,距今不過二百多年,一非純粹冷兵器時代的自衛武器,也不是戰場上日本武士所用主流武器,更加是沒有經過大規模戰爭考驗的武器。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梁小天,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刀尖上的日本:探秘武士刀
    日本的武士政權早已逝去,但武士文化及其代表——武士刀,依然日本國內有著深刻的文化共鳴,更是其悠久歷史的符號象徵。武士刀,也是外國人了解日本精神和文化的一扇窗。  日本武士長刀——又稱為「かたな」或「Katana」,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依舊在日本國內有著深刻的文化共鳴,更是其悠久歷史的符號象徵。下圖這把13世紀的武士刀,於 1992年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出41.8萬美金。  在日本槍很少,但是武士刀卻能經常見到,它已經鑲嵌進這個國家的靈魂。
  • 日本人宣稱削鐵如泥的武士刀,為何栽在中國人的竹子槍下?
    明朝中期,日本人竄到我國東南沿海燒殺淫掠,無惡不作,鬧得沿海邊疆不得安寧。不得已,朝廷派出年僅27歲的悍將戚繼光到浙江東部設防。戚繼光受命後,立即到義烏等地召募了一批農民和礦工,把他們進行嚴格訓練,組成了威震敵膽的「戚家軍」。但是,戚家軍開始並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 日本武士刀刀柄的小科普,原來日本刀柄製作也這麼講究?
    日本武士刀的刀條是插入在刀柄中的,刀條插入日本武士刀的柄是不會晃動的,貼合度非常高,雖然很緊但是不會很難拆卸,只要取掉木釘就可以輕鬆拆下了。因為日本武士刀刀柄製作非常精妙,利用上下木條將刀刃卡緊,也就是說刀把每一寸都是貼合在刀條上,好的刀都是一把刀刃配一把刀柄。
  • 唐刀世界聞名,日本武士刀就是源於中國的唐刀!
    盛唐時期的中華通過開明的政治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成為了當時世界的中心,輝煌的時代為兵器製造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科技力量。從唐初的統一之戰到盛唐時期所有對內外戰爭都出現了中華冷兵器歷史上對後世影響巨大的神鋒唐刀。
  • 刺刀、武士刀,這些殺傷力強勁的奇門冷兵器,你更喜歡誰?
    1855年起,這種刺刀成為許多軍用步槍的制式刺刀。 第一:大馬士革 大馬士革鋼,原產地是古印度。現代泛指表面具有花紋的鋼材。古代稱之為烏茲鋼。古印度出產的「烏茲鋼錠」是製作刀劍的頂級用鋼,每年阿拉伯商人都要向印度進口大量的鋼錠用於武器製造。
  • 亞德客轉角打刀氣缸規格參數安裝說明書
    ACK系列轉角氣缸氣缸特點:1、密封件材質保證了氣缸在各種條件下使用的可靠性能;2、三導向槽結構,導向精度高;3、工作方式有單邊與雙邊(90°);4、旋轉方式有左旋和右旋;90°和180°;5、活塞杆材質為特殊合金鋼,經熱處理後,能保證更長的使用壽命。
  • 《道》高性能花紋鋼打刀
    《道》高性能花紋鋼打刀,22道研磨純鋒利,純銅牛頭臉刀譚帶鞘全長103、刃長73.2、柄長26、刃寬3.2、刃厚0.7、鞘材實木包皮、裝具、銅裝,總重1.5Kg、淨重1.3Kg、工藝、龍泉古法手工鍛造,經過打坯、熱煅、鏟、銼、研磨、粹火,回火、手工研磨,龍泉刀劍古法製造工序製作而成
  • 日本展出「4億5千萬年前的隕石打造的武士刀」,天鐵劍性能如何?
    天鐵武士刀日本東京,東京晴空塔展出了一把使用從鐵隕石中提煉出來的鐵來鍛造的「天鐵刀」天鐵武士刀這把劍由日本當今首屈一指的鑄刀大師吉原義人鍛鑄天鐵武士刀那塊隕石則是於4億5千萬年前掉落在地球上的
  • 「這年頭還有人在打刀?」成都刀王鐵匠鋪鍛出非遺項目
    「這年頭還有人在打刀?」政務 #住在成都#天府新區太平鎮,鐵匠周光興和徒弟們正在打刀
  • 火車彈簧-野蠻武士刀
    火車彈簧-野蠻武士刀 488 火車彈簧鋼鍛造武士刀【野蠻武士刀】 刃材質:火車彈簧鋼鍛造 紋理自己看 鞘材質:龍泉實木噴漆鞘 裝具:千鳥套裝 下續:精品粗下續 柄材:進口珍珠魚皮包裹 刀鏃:純銅 每個男人都需要一把 千鳥武士刀
  • 南海太郎朝尊:歌仙之外的另一把文系打刀
    所有的審神者們都知道,歌仙兼定開口閉口就是風雅,是不折不扣的文系刀(不過,這個文系大概是戰國時期的那種文系,能打能辨的那種……)。但是小黃雞在日服中發現了另一把文系打刀——南海太郎朝尊。因為是打刀麼??這把刀目前只在日服實裝,看立繪的畫風有一種薄櫻鬼裡山南先生的既視感?(大概只有小黃雞一個人這麼覺得吧……)仔細看久了,朝尊的畫風好像有點反派的感覺(並不是)。在臺詞中這位雖然沒有和歌仙一樣句句都帶風雅,不過,倒是句句都帶著一種學者研究知識的氣息。很是得另一位看上去十分頹廢刀男(肥前忠廣)的尊重。
  • 為什麼古代日本士兵裝備的主要武器,是長槍而不是武士刀?
    對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都知道武士刀是日本武士的象徵,也是目前世界三大名刀之一,其刀鋒利、快、狠具有許多優點,但就是這樣著名的刀在日本古代的戰場並沒有發揮的太大的作用,甚至並沒有配備軍隊,並非日本軍隊的主力武器,看過有關日本戰爭題材的電影都會發現,在古代日本戰國時期軍隊大規模作戰主要是士兵用長槍進行衝鋒,最主要的武器就是長槍、弓箭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器譜:苦無、手裏劍與武士刀
    值得一提的是,在《火影忍者》中幾乎成為忍道象徵的「苦無」,在《萬川集海》中被列為「登器」,其用途主要在於攀爬而非戰鬥。水器主要主要指渡河用具,包括筏、船及著名的「水蜘蛛」。開器指撬門撬鎖之類的忍器,如鉸、錐、錏等;而火器顧名思義便是火藥之類,既有攻擊性忍器也有照明性忍器——日本忍者的歷史與日本戰國史基本重合,而火器也正隨著將軍、大名之間的攻伐而被廣泛運用。
  • ...沙賈汗|武士刀|尤利塞斯·s·格蘭特|霍雷肖·納爾遜|拿破崙...
    今天,【世界華人收藏家俱樂部】帶大家來開開眼……▼第十位13世紀鎌倉武士刀418000美元武士刀為日本武士專用,已成為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珍貴的武士刀從日本出售或出口是非法的。日本武士1992年,約1100把日本刀被拍賣。在短短的一天內,成交金額達到了800萬美元。
  • 「生魚片」本是古代中國特色菜,如今為何成為了日本料理的代表?
    一提起日本料理,每個人都會立刻想到:壽司、鐵板、天婦羅、刺身、鰻魚、壽喜鍋。特別是這個刺身,已經成為日本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道菜。日本自詡為「全能食魚國」,吃魚肉就是國粹,蒸煮燉炸等各種吃法中又最喜歡吃刺身,在招待外國客人時也以刺身為最高禮儀。可以說,刺身並非日本本土的美食,而是我國流傳千年的一道傳統菜——魚。
  • DNF:和GSD波動劍存在於傳說中的武士刀,旭旭寶寶竟開出來了
    自古DNF出大神,這遊戲一般人還真玩不了,但是能玩這遊戲的都絕不是一般人。這是我們都無法否認的事實。但是至今為止還是沒有玩家能開出這把傳說中的武器,GSD的究極波動劍。這把武器當初曾出現在喇叭當中,一度被玩家們認為是真實存在的,但是至今還沒有玩家真正見過,可能這把武器真的是不存在的。而其實dnf還有很多的武器只存在於喇叭當中,西嵐的武士刀就是一把傳說中的武器了,這把武器是否真的存在還是個疑問。
  • 新疆「刀王」熱合曼傳承打刀手藝 苦尋第三代傳人
    年屆六旬的熱合曼·塔什,依然每天都守著狹小的工作間打刀。父親做的小刀總是供不應求,很快就遠近聞名,成為一代刀王。  熱合曼10歲起正式跟父親學習,15歲便出師單獨開店。40多年間,他陸續收過20多個徒弟,在各地成為響噹噹的打刀匠。  同樣,在喀什地區葉城縣吐古其鎮,有一位葉城縣唯一的手工小刀匠人託乎提·阿布迪卡迪爾,他製作的小刀鋒如彎月,橙黃的獸角刀柄鑲嵌著紅藍裝飾,古樸大方,很受歡迎。
  • 日本欲出天價贖回一把軍刀,卻被嚴詞拒絕,只因刀柄上所刻9字
    在一本名為《菊與刀》的書裡,便記載了武士刀對於日本的非凡意義。根據戰爭形態和使用方式的發展和改變,日本刀的形制也逐漸發生了演變。武士刀開始成為指揮刀。 甚至日本政府還發布了廢刀令。一般的武士不能公開的攜帶刀劍,只有皇室成員還有一些級別高的軍官才能夠佩戴武士刀。 不僅如此,不同的身份打造的工藝也很不同,比如天皇和大元帥的佩刀便要比一般軍官華麗麗的多。刀鎺都會刻有皇家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來彰顯自身獨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