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研究者:堅守是危機中的自我革新

2020-12-04 中國小康網

為什麼要堅守——十個人的2020年度感受

由《小康》雜誌社聯合國家信息中心並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2020中國綜合小康指數」之「國人年度感受調查」結果顯示,這一年國人最強烈的感受是:堅守!

為什麼要堅守?不同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本組系列報導,我們聚焦十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優秀人士,聽聽他們的堅守故事。

周春生

長江商學院教授

2020年對於中國乃至全世界來講,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很多人的生活,很多企業的命運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這讓我們意識到堅守的意義和重要性。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黑天鵝事件」總有發生,關鍵要看,當它來臨時,我們以怎樣的心態和精神,用什麼科學方法去積極面對。企業要在長期發展中立於不敗之地,應對極端事件、風險和挑戰的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

因為疫情受到衝擊和影響的企業不在少數,有些企業受到了非常大的衝擊。比如民營鞋企紅蜻蜓,大量線下門店無法開張,給企業財務帶來諸多挑戰,讓企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正是這樣的壓力,促使紅蜻蜓的主要股東和管理人員窮則思變,在逆境當中謀求轉型,謀求商業模式的升級和調整。現在,紅蜻蜓在向線上轉型方面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反而因禍得福。

疫情影響到我很多的工作,不便出差對企業進行走訪、調研,但從另一方面看,也給我留下更多整塊的時間去對社會現象和經濟現象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藉助疫情閉門不出的這個機會和時間,我將這些年一直在考慮卻遲遲不能動筆的研究落實到文字,完成了一本新的著作——《無限供給:數字時代的新經濟》。這本書詳細地對新經濟的模式、基本特點做了開創性的研究,提出了無限供給的概念,用無限供給這條主線來貫穿新經濟,特別是數字經濟和智能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

因此我個人認為,通過堅守化危為機,是一個企業基業的長青之道,是我們每個人不斷完善自我、不斷超越自我的根本。即使在逆境當中,我們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作為。

(《小康》·中國小康網 記者 袁帥)

相關焦點

  • 危機經濟學派的分類及發展
    與1929年—1933年的「大危機」指明了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局限性不同的是,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不僅重創了經濟自由主義的信條,而且也把凱恩斯主義歸結為理論禍端。西方學術界認為:主流宏觀經濟學未能很好地解釋金融危機,甚至在分析框架中就直接取消了這一問題。因此重建危機經濟學非常必要。  危機經濟學是什麼?美國經濟學家魯比尼認為,危機經濟學主要研究市場如何失靈以及為何失靈。
  • 自我革新 不斷創新
    海外專家和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共產黨勇於自我革新,不斷創新發展,持續提高執政能力,不斷書寫新的輝煌成就。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之道贏得廣泛認可,也為其他國家政黨提供了啟示和借鑑。  新時代新舉措  中國共產黨將發展視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 宏觀經濟政策也具有「J曲線效應」
    「J曲線效應」原本是國際收支調節理論中用來說明本國貨幣貶值後,最初經常項目收支狀況反而會比原先惡化,進口增加而出口減少;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經常項目收支狀況開始得到逐步的改善。不過,將這一原理運用到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上,道理也一樣,即經濟政策的不斷推出對我國經濟所產生的影響也具有「J曲線效應」。
  • 宏觀經濟學能預測金融危機麼?
    在西方經濟學傳統中,經濟周期理論可以化分為外生周期理論和內生周期理論。外生周期理論認為,經濟周期是由經濟體外部的因素造成的;內生周期理論則認為,經濟周期的原因來自經濟體內部。要說明羅默所認為的宏觀經濟的這個所謂的「麻煩」,我們需要將時間向後拉回一個世紀,看看外生經濟周期理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 越南革新三十年(下):成就、不足和展望
    2015年,國民經濟規模達到了三十年前的7000倍(2040億美元),人均GDP從100多美元增至2015年的2200美元,從而使越南從最底層躍升為經濟總量世界排名第50、東協排名第6的中等收入國家。二是宏觀經濟基本穩定,經濟結構積極轉變。
  • 高連奎:我總結的「宏觀經濟十大定律」
    宏觀經濟的發展就是要抓住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兩個牛鼻子,產業和消費才可以同步發展起來。基礎設施和房地產一個由政府完成,一個由民間完成,都應該同樣重視。 定律三:宏觀經濟決定企業生死,微觀經濟決定企業大小 企業家做企業既要關注宏觀經濟,也要關注微觀經濟,既要抬頭看天,也要低頭看路。宏觀經濟決定著經濟的風口所在,決定著行業的興衰,從根本上決定了企業的生死。
  • 宏觀經濟學的麻煩
    目前主流宏觀經濟學採用的校準或貝葉斯估計等方法不僅無法真正解決識別問題,反而使研究者可以通過調整參數取值或先驗分布來達到自身預想的結果。這導致研究結果具有更大的人為操控性,所構建的模型也進一步脫離了現實。第三,主流宏觀經濟學家在面對他們所提出的理論存在的缺陷時,採取了相互支持和包容的態度。
  • 溫家寶:關於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關於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溫家寶    一、全面準確把握當前的經濟形勢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除了一些長期存在的體制性、結構性問題外,經濟運行中還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主要是經濟增速緩慢回落與物價較快上漲交織在一起,使宏觀調控的難度加大;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房價僵持不下、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一些中小企業受多重因素擠壓經營困難;節能減排形勢十分嚴峻,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有所反彈;出口增長面臨的外部環境趨於嚴峻;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還存在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 泉州實體經濟的堅守與創新
    泉州用發達的實體經濟,在「晉江經驗」的引領下譜寫了堅守與創新實體經濟的新篇章。 ★安溪縣合力挖掘「共享模式」巨大潛力,自我重組配置生產力,打通產業操作鏈難題,截至目前,12家工藝企業出貨36批次、價值18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 預測2018年宏觀經濟關鍵詞:防風險、控槓桿
    7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經濟去槓桿,把國有企業降槓桿作為重中之重;而在這次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求解控制宏觀槓桿率宏觀槓桿率即債務規模與GDP的比例,是衡量國家債務水平的指標。
  • 國新辦就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等情況舉行發布會
    社會公眾對我們國家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中央政府下一步的宏觀經濟政策非常關注,今天很高興請來了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先生、財政部副部長丁學東先生、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先生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有關情況。三個部門的領導對今天的發布會非常重視,他們都希望發布會能夠儘快主辦。朱之鑫主任今天上午剛出差回來,我們就把發布會安排在了今天下午,首先請朱之鑫先生介紹情況。
  • 李軍龍:自我革新、自我淨化、自我提升 交警支隊「三個堅持」推動...
    李軍龍:自我革新、自我淨化、自我提升 交警支隊「三個堅持」推動教育整頓走深走實 | 教育整頓·書記談 2020-09-25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F40研討會|2019宏觀經濟,底在何處
    2019年,市場普遍關切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應如何認識本輪中國經濟下行的成因?經濟下行底部在哪裡?已有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是否充分?接下來宏觀政策需要做出何種調整才能有效應對?2月23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在北京召開CF40季度宏觀政策報告論證會暨雙周內部研討會,會議主題為「2019年宏觀經濟和政策展望」,與會嘉賓就上述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 餘永定:為什麼這幾年我都主張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
    訪談:  《經濟觀察報》:您在《太陽之下無新事》中回顧了過去近30年中國宏觀經濟調控歷程,並感嘆「陽光之下,並無新事」,但當時每次討論宏觀經濟議題時,是怎樣的心情?第四次轉折點是在2008年第一、二季度,彼時CPI分別為8%和7.8%,但全球金融危機風暴已經隱約可見。當時的問題是:放鬆還是繼續緊縮性貨幣政策?2008年第四季度,為了抵消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政府推出「四萬億」財政刺激措施。當時的問題是:宏觀經濟政策的擴張力度是否過大?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恢復到12%,通脹率也開始回升,2011年政府退出4萬億財政刺激計劃。
  • 應高度重視明年宏觀經濟面臨的挑戰
    11月2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年度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模型——CMAFM模型預測認為,2021年由於經濟的持續復甦和基數因素,各類宏觀參數將全面反彈,全年GDP實際增速預計將達到8.1%,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將達到11.4%。
  • 經濟政策與發展考點: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概念
    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概念:宏觀經濟是與微觀經濟相對應的概念。市場經濟中以個人、家庭和企業為單位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活動即是微觀經濟。現代市場經濟雖然仍以單個微觀經濟主體為基本單位,但隨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商品交換日益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經濟活動已不再是單純的個體行為,而日益呈現出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整體特徵。個人財富、家庭福利和企業利潤的增加,已經不再單純地取決於自身的努力,還必然要依賴於整體經濟狀況,整個經濟運行越來越表現出明顯的總量、綜合和全局性特徵。
  • 法國統籌施政強化經濟復甦韌性 嚴防宏觀經濟大幅波動
    一方面,通過千億歐元「振興計劃」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完成數字、綠色轉型。在這項龐大計劃中,政府以生態、競爭力和凝聚力為三大主軸,以疫情後復甦為契機,推動環境、能源和數位化的創新轉型,使法國經濟在復甦進程中重獲競爭力。另一方面,依靠2021年度預算法案加強救助措施。
  • 史正富:走向新的宏觀經濟學
    二是自生性金融,以全能銀行(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融合形成)為機構,通過所謂金融工程設計、合成、發行、交易各類「金融產品」,並在各類金融產品的生產、銷售和交易的過程中獲得利潤。 由於這些新金融產品的主體是把各種金融指標及指數進行數學意義上的混合搭配而形成,與實際GDP運行過程基本無關,而是一個以自我循環、自我服務型的投機交易活動為主導的行業。
  • 周小川:宏觀審慎政策的含義
    在討論危機的原因時,一種解釋是系統的正反饋特性。金融界有不少人具有工程背景,所以他們用系統的正反饋特性來解釋金融運行的周期性自我增強或自我減弱,用時下的語言,也就是金融系統的順周期性或逆周期性。例如,危機前形成的躁動型的資產泡沫,市場價格走高和樂觀情緒相互推動;而在危機中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資產價格下跌,恐慌情緒使得大家都在拋售,導致資產價格持續暴跌並進一步加劇危機;這都體現了典型的順周期性。
  • 馭勢2021|餘永定:為什麼這幾年我都主張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
    訪談:《經濟觀察報》:您在《太陽之下無新事》中回顧了過去近30年中國宏觀經濟調控歷程,並感嘆「陽光之下,並無新事」,但當時每次討論宏觀經濟議題時,是怎樣的心情?第四次轉折點是在2008年第一、二季度,彼時CPI分別為8%和7.8%,但全球金融危機風暴已經隱約可見。當時的問題是:放鬆還是繼續緊縮性貨幣政策?2008年第四季度,為了抵消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政府推出「四萬億」財政刺激措施。當時的問題是:宏觀經濟政策的擴張力度是否過大?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恢復到12%,通脹率也開始回升,2011年政府退出4萬億財政刺激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