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場普遍關切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應如何認識本輪中國經濟下行的成因?經濟下行底部在哪裡?已有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是否充分?接下來宏觀政策需要做出何種調整才能有效應對?
2月23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在北京召開CF40季度宏觀政策報告論證會暨雙周內部研討會,會議主題為「2019年宏觀經濟和政策展望」,與會嘉賓就上述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CF40秘書長王海明主持會議。
研討會上半場,CF40學術委員、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首先發表演講。他認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下行是近幾年經濟減速極為關鍵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同期居民收入的加速在消費層面上沒有任何反映或投射,這與歷史經驗不符,這一奇怪現象尤其值得我們注意。圍繞消費減速,目前市場已經給出了幾種解釋,例如房地產市場的擠壓、汽車銷售減速等,但高善文認為這些原因並不足以解釋上述奇怪現象。在對一系列數據進行觀察後,高善文指出,過去幾年的種種強監管致使廣義貨幣供應收緊,投射到住戶部門即居民所持有的現金餘額大幅下降,進而表現為住戶部門傾向削減消費。從這個角度來說,過去幾年導致經濟減速的一部分原因並非無可避免,一定程度上,這與宏觀經濟政策制定和執行出現偏差有關。
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發布了《CF40宏觀經濟醫生--2018年第四季度宏觀政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我國經濟景氣程度仍處於下行通道,需要警惕的是,經濟面臨破位下行風險,未來幾個季度PPI低位運行甚至轉負,GDP通脹因子有望降低至1%甚至更低水平。《報告》建議,信用擴張機制亟需破舊立新,具體應對措施包括財政開前門、金融補短板和房地產市場供給側改革。
CF40學術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就上述演講和相關問題進行了點評。在他看來,中國經濟並未陷入危機邊緣。如果看克強指數,2018年下半年經濟增速應該還是比較可觀的。更重要的是,克強指數所揭示的主要是傳統產業的狀況,而當前中國經濟的一個特殊情況是新舊產業更替。2019年1月的PMI表明,傳統製造業確實比較疲軟,但代表新經濟的非製造業卻很強勁。因此,儘管目前經濟狀況確實不太理想,但是否到了需要極端措施進行刺激的地步還有待商榷。此外,金融體系的傳導機制問題依然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
黃益平
研討會下半場,來自監管機構、學界和市場機構的數十位主要嘉賓就宏觀經濟風險和應對措施展開討論。
出席本次研討會的嘉賓有:
CF40學術委員會主席、北大國發院副院長黃益平;
CF40學術委員、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
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管濤;
CF40學術顧問、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
CF40成員、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主任紀敏、財政部國際經濟關係司司長劉健、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負責人梁紅、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張敬國;
CF40資深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張承惠;
CF40理事、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行長宋躍升;
NFI創始理事、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行長助理趙志宏;
CF40理事單位代表、重陽投資副董事長湯進喜、中信信託常務副總經理王道遠;
CF40特邀嘉賓、曲江金控董事長黃順緒、長江證券總裁劉元瑞、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莫萬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任若恩、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副主任王曉蕾、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徐潔勤、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曉晶、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
CF40特邀研究員、中銀國際控股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主管程漫江;
CF40青年論壇召集人、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
以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的有關領導。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立於2008年4月12日,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非營利性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與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兩大實體型智庫系列,分別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與國家開發銀行、清華大學、絲路基金、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規劃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開雙周圓桌會議、金融四十人年會、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等百餘場閉門研討會,開展課題研究近30項,出版周報、月報、要報、《新金融評論》以及經濟、金融類專著共計100餘冊,受到決策層領導重視和經濟金融界人士高度評價。
關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請長按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