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問一號首張太空「自拍照」慶祝祖國生日
火星任務「天文1號」探測器的自拍照(來自CNSA)我國首次火星飛行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回了第一張帶有中國國旗的太空自拍照天問一號於7月23日搭載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上成功發射。它已經成功完成了多項任務,包括捕獲地球和月球的同框照片,完成兩次中途軌道校正以及對有效載荷進行自我檢查。截至周四開始,天問一號在良好的飛行狀態下,已行進距地球約2410萬公裡。
-
120萬公裡外,天問一號發回照片,看到的地球、月球是這樣的
天問一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據新聞報導,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2020年7月27日回首看了一下我們的地球家園,還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拍攝到了地球與月球的合影,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現在我們的探測器狀態良好,朝著火星飛去,離火星的距離會越來越近,與我們地球的距離會越來越遠,在接下來,探測器可能還會持續拍攝到「旅途」中的各種景觀,我們靜靜地等待天問一號發回的捷報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馬斯克發推祝賀:令人驚嘆
(觀察者網訊)今天中午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央視新聞指出,「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對此,特斯拉CEO馬斯克發推祝賀:「今天,中國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令人驚嘆!」
-
天問一號給地球月亮拍了張合影為何居然是這個樣子?
據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7月28日消息,目前,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捕獲及時、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
-
「天問一號」團隊發了一張慶祝合影,綠媒評論區又有人開始喊「臺灣...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就在這一值得紀念和慶祝的時刻,臺灣島內某些媒體又給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增添了些許「歡樂」的氣氛。
-
「天問一號」團隊發了一張慶祝合影,綠媒評論區又有人開始喊「臺灣南波萬」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就在這一值得紀念和慶祝的時刻,臺灣島內某些媒體又給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增添了些許「歡樂」的氣氛。23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一組照片,其中一張的內容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試驗隊隊員的合影,全體隊員列隊排出了「TW-1」的字樣。
-
19張現場攝影師圖片回顧「天問一號」飛天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海南文昌發射中心中國首次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凌晨3點開始歷經10小時從發射現場傳回19張照片
-
為什麼天問一號登陸火星要等待夏季來臨,而美國的毅力號不用等?
天問一號登陸烏託邦平原的地表樣貌大概就是這樣,布滿了巖石塊,也可能可以找到更開闊的登陸地面。由於離火星赤道較遠,當天問一號明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時,烏託邦平原的氣候環境仍然十分惡劣,不適合天問一號登陸。讓我們看看仍然在火星上工作的好奇號發回的圖片吧。
-
天問一號,火星見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託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我國首次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 正式啟航 開啟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 此次探測目的是 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 即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
-
「天問一號」,發回「自拍」了!
10月1日,在舉國歡度國慶、中秋雙節之際,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圖像,圖上的五星紅旗光彩奪目,呈現出鮮豔的中國紅。這是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首次深空「自拍」,茫茫宇宙中銀色的著陸巡視器和金色的環繞器熠熠生輝,天問一號以此向祖國報告平安,表達生日祝福。
-
「天問一號」,發回「自拍」了
10月1日,在舉國歡度國慶、中秋雙節之際,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圖像,圖上的五星紅旗光彩奪目,呈現出鮮豔的中國紅。這是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首次深空「自拍」,茫茫宇宙中銀色的著陸巡視器和金色的環繞器熠熠生輝,天問一號以此向祖國報告平安,表達生日祝福。
-
最前線|「天問一號」探測器按下快門,給地球和月球拍了張合影
7月28日,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傳來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地球120萬公裡的一次回望,給地球和月球留下了一張合影。 照片中,地球和月球一大一小,小的是地球,大的是月球。圖為2020年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拍攝的地月合影照片。圖片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這是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任務的第五天。這次任務主要有三個階段——環繞、著陸、巡視。目前天問一號還處在第一階段。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馬斯克發推:令人驚嘆
北京時間23日中午,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之後不久,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辦人埃隆·馬斯克就此消息發推,「今天,中國發射了令人驚嘆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而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的地月合影是怎麼拍的?
下面圖片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黑色天幕的映襯下,仿佛正微笑著與「天問一號」告別。令人驚訝的是,這張照片並不是用專業的探測載荷拍攝的。而是通過天問一號探測器上的光學導航敏感器自主曝光拍攝完成的。
-
火星探測器發回首張彩色圖片
中國 "天問一號"在2月10日抵達。而在一天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創造了歷史,其 "希望號"探測器成功滑入火星軌道,成為第五個到達這個塵土飛揚的貧瘠鄰星的地球國家。有史以來第一個阿拉伯世界的星際任務在其旅程中迄今已經拍到了幾張火星的圖像,但沒有任何東西比得上它周日交付的東西。
-
「天問一號」彎道超車的設計思路,追趕美國50年差距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搖四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中點火升空。此後火箭飛行了36分鐘就成功將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預計7個月後,天問一號將抵達火星,之後通過2-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著陸到火星表面,最終開展深空探測任務。而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也引起了人們很大的關注,大家都在為之驕傲,感嘆中國工業實力的蓬勃發展。
-
「天問一號」發回的地月合影是怎樣拍攝的?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7月28日晚間,一張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的地月合影刷爆了朋友圈。圖片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黑色天幕的映襯下,仿佛正微笑著與「天問一號」告別。網友們紛紛表示「太萌了」。
-
「天問一號」發回的地月合影是怎樣拍攝的?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7月28日晚間,一張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的地月合影刷爆了朋友圈。圖片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黑色天幕的映襯下,仿佛正微笑著與「天問一號」告別。網友們紛紛表示「太萌了」。 不過你知道嗎,這張爆紅的照片,並不是用專業的探測載荷拍攝的。據國家航天局消息,該照片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試驗隊配合,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自主曝光拍攝完成。
-
天問一號發回的地月合影是怎樣拍攝的
7月28日晚間,一張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的地月合影刷爆了朋友圈。圖片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黑色天幕的映襯下,仿佛正微笑著與「天問一號」告別。網友們紛紛表示「太萌了」。不過你知道嗎,這張爆紅的照片,並不是用專業的探測載荷拍攝的。
-
「天問一號」承載著很多個第一次
2020-08-02 05:08:3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標題:新聞周刊丨「天問一號」傳回地月合影 120萬公裡外的深情回望7月27日,飛向火星的第四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120萬公裡的飛行途中,深情回望了一眼家園。因為距離遠,地球看起來只有指甲蓋大小,月球則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