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 試駕 原創]
在北方的冬天,大雪飄飄乃是家常便飯。然而與大雪相伴的不僅有良辰美景,還有危險的冰雪路面。當路面附著力降低時,不同車型、驅動方式、輪胎類型都會影響車輛的駕控體驗,而優秀的冰雪操控性則能更好地保證乘客的安全。今天我們便來到了內蒙古海拉爾,參加了一場由寶沃帶來的冰雪盛宴。在此期間我不僅感受到了寶沃車型出色的操控特性,也體會到了乾燥路面很難帶來的激情。
在本次試駕中,我們體驗到了寶沃的全系三款車型:BX5、BX7與BX7 TS。全天試駕共分為五個科目,包括雪地、冰面、冰雪越野路段等不同場景,幾乎涵蓋了日常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冰雪路況。
在本次試駕中,我們體驗到了寶沃的全系三款車型:BX5、BX7與BX7 TS,並且參加試駕的車型均為四驅版本。
BX7是寶沃復出後推出的首款車型,為了展現出品牌深厚的歷史底蘊,BX7的外觀中庸而又耐看,整車設計也很符合德系車的風格。
BX7 TS是BX7的衍生版本,其中TS是Touring Sports的縮寫,也表明了它的運動定位。該車在BX7的基礎上加入了菱形格柵、啞光灰車漆、運動包圍等設計,運動氣息強烈。
來到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出BX7 TS的專屬外觀點綴。
本次試駕的BX7與BX7 TS均配備了尺寸為235/55 R19的馬牌ContiVikingContact 6冬季輪胎,抓地能力出色。
不論內飾的設計還是質感,BX7與BX7 TS都達到了豪華車的水準。12.3英寸的中控大屏採用了嵌入式設計,大氣而又不失美感。
動力方面,BX7與BX7 TS均搭載了直列4缸2.0L渦輪增壓發動機,其中前者的最高功率為165kW(224Ps),峰值扭矩為300Nm;後者的最高功率為180kW(245Ps),峰值扭矩為340Nm。
BX5是寶沃後期推出的緊湊型SUV,整車在傳承了家族設計的基礎上,有著更加靈巧的車身與更動感的外觀,在受眾群體方面也更加偏向年輕消費者。
本次試駕的BX5配備了尺寸為225/60 R18的馬牌ContiVikingContact 6冬季輪胎,同樣保證了出色的抓地力。
內飾方面,BX5比BX7少了些許豪華氣息,但精緻程度卻絲毫不減。懸浮式觸屏有效節省了中控區面積,也帶來了更強的層次感。
最新款BX5取消了1.4T發動機,並加入了與BX7相同的2.0T發動機。而本次試駕的車型為1.8T四驅版本,可以爆發出140kW(190Ps)的最高功率與280Nm的峰值扭矩。
車型介紹及靜態體驗
本次冰雪試駕的路線場地分為圓環道路、8字道路以及操控道路,我們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依次進行體驗,並在每個項目中駕駛不同車型。
本次冰雪試駕的路線場地分為圓環道路、8字道路以及操控道路,我們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依次進行體驗。
圓環道路也是整場冰雪試駕的熱身項目,工作人員在湖面上劃出了直徑為300m的大圓環,並讓車輛在環形雪地上逆時針行駛。
我試駕的首款車型是BX7 TS,也是三款車中動力最強的一款。當熱身圈結束後,我逐漸將車速提升至70km/h以上。伴隨著TCS提示音的響起,車身出現了小幅度側滑。
就在車身偏擺的一瞬間,電子穩定系統及時幹預了我的行車軌跡,同時也切斷了動力輸出,甚至在我沒有做任何操作的情況下就修正了車身。經歷了這次短暫交鋒,我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經過三圈試探,我掛入S擋並全程將油門踩到了最底。此時的BX7 TS依舊沒有失控,而是陷入了側滑、斷油、修正、繼續給油的循環當中,甚至瞬時車速達到了100km/h以上。
在環形道路上,BX7與BX7 TS沒有太大區別,除了動力的微小差距外,整車的行駛質感、轉向手感、修正節奏都完全一樣。在一次次甩尾中,我逐漸找到了轉向手感,也將每一次側滑變得更加順暢。
開上BX5後,我能明顯體會到它的動力沒有BX7強勁。但在車尾第一次甩出之後,我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BX5的車身更加靈活輕快,不論轉向反饋還是車身修正都很迅捷。
熟悉了這種更加短暫的循環後,我信心倍增,並試圖通過大弧度行駛提高車速,再猛打方向進行甩尾。經過不斷試探後,我發現不論車尾的偏擺幅度有多大,最終電子系統總會讓車身乖乖擺正姿態。
總體來看,BX5在環形賽道上帶來的激情沒有BX7強烈,但它的駕駛樂趣並沒有因此打折,甚至帶來了更強的駕駛欲望。
路線場地的第二個項目是8字道路,這意味著我不僅要面臨更小的轉彎直徑,還要在相反的車身姿態之間來回切換。
面對較小的轉彎直徑,BX5完全打消了我的顧慮。並且在交叉點的每一次換向時,車身也不會猛烈反甩。除了換向瞬間的側向G值令人不適以外,BX5在8字道路的行駛過程非常順暢。
與圓環場地不同,8字場地需要在換向之前輕度剎車。這也讓我有機會體驗了BX5在雪地上的剎車表現。
在雪地減速的過程中,急剎不是明智之選,雖然ABS系統會防止車身失控側滑,但最終的剎車效率還是會低於輕踩剎車,因為利用胎面的靜摩擦減速遠比利用抱死時滑動摩擦更加有效。
來到狹長而又曲折的操控道路後,一切行為都要格外小心。彎道的突然來襲會讓人措手不及,若不提前減速的話,便會衝出賽道淪為眾人調侃的對象。
在連續而又毫無規律的彎道中,我仿佛進入了拉力賽車的駕駛狀態。雖然在熱身圈中我沒有記牢剎車點,但BX7總會在關鍵時刻將我拽回賽道,並爆發出強勁的動力進攻下一彎道。
經過多圈的熟悉並開上BX7 TS後,我逐漸掌握了重心轉移的技巧。當逼近彎道剎車時,前移的重心會直接增大前輪附著力,倘若此時直接轉向便會引起轉向不足。
但若鬆開剎車以順滑的側傾姿態殺入彎道並持續給油,微妙的轉向過度便會喚醒電子穩定系統,完成一次小幅度漂移。只要車身的偏擺幅度沒有大到離譜,動力便會迅速回歸,並降擋加速駛出彎道。
在三種不同的路線場地中,我體會到了平日裡乾燥公路無法帶來的駕駛樂趣。這種人車合一,依靠駕駛技巧與電子系統抵抗慣性的過程非常美妙。
路線場地試駕
體驗完路線場地後,我們來到了期待已久的冰面廣場。在這個環節中,我們將在附著力極低的冰面上蛇形前進,完成一次次低速而又大幅度的甩尾。
冰面的附著力遠比雪地更低,因此我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可當手中的BX5在冰上開滑的一瞬間,我依舊感受到了來自輪胎的絕望與無助。隨著電子系統的介入,車身以非常緩慢的速度修正回來。
在附著力超低的冰面上,三款車型的表現近乎相同,倘若我的轉向不夠細膩,車身依然會來個180度掉頭。但適應了微妙的轉向並把握好時機的話,三車在冰面上蛇形甩尾前進也毫無壓力。
在冰面上,剎車成了一種奢望。不論輕踩踏板還是重踩交由ABS處理,都不會得到明顯的剎車效果。因此在結冰道路上,時刻保持較低車速才是安全的做法。
為了體現三款車型的通過性,工作人員在蘆葦叢間開闢了一條越野道路。僅從路面起伏、坡度、坑深來看,這條道路沒有太大難度,但加上表面的冰雪混合物後,就非常考驗車輛的四驅系統了。
BX7 TS是三款車中唯一一款標配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的車型,同時也有著最強的脫困能力。遺憾的是本段道路沒有讓它大顯身手的機會,即便是最深的坑窪也能輕鬆駛過。
在顛簸起伏的越野路面上,穩住油門、保持勻速是核心要領。只要動力輸出維持在穩定的狀態下,剩下的工作僅需交給4MAX智能全時四驅系統即可。
寶沃的4MAX四驅系統基於博格華納第五代四驅系統設計,能讓前、後軸以及後左、右輪之間均有5%-95%的扭矩分配。再加上BX7 TS的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通過性能就非常強大了。
在一段起伏較小的越野路面,我本能加快了車速。在高速通過顛簸路面時,BX7 TS的車身穩定性出乎我的意料,不僅懸掛全程保持著十足的韌勁兒,車內的噪音與晃動也抑制到了可以接受的水準。
在保證了通過性與抓地力的前提下,充沛的動力便是錦上之花。只要我願意,BX7 TS隨時都能以較快的速度駛過越野路面,令人安全感倍增。
BX5的越野能力同樣不容小覷,畢竟本次試駕的車型也配備了4MAX四驅系統以及16項電子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經過反覆體驗,我發現BX5的通過性毫不含糊,跟在大哥BX7 TS身後沒有絲毫壓力。
編輯點評:這次試駕體驗不僅加強了我在冰雪路面駕駛的信心,也刷新了我對寶沃的看法。這個後期復興的品牌並沒有隻顧著賣弄歷史,而是實打實為我們帶來了三款優秀車型。如果說外觀設計、內飾氛圍都只是表面功夫的話,那麼寶沃在冰雪路面上的出色表現就證明了它的強大實力。相信隨著今後車型的進一步年輕化、運動化,寶沃的市場表現一定會帶給我們驚喜。
冰面駕駛與越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