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慣性系」的定義,初中物理白學了

2020-12-03 飛魚科普

在初中物理中,把「慣性系」定義為受力平衡的參考系。其實真相沒這麼簡單,「慣性系」另有隱情。

如果慣性系受力平衡(包括不受力),在遙遠的地方突然出現一個大質量的天體,我們身邊的「慣性系」會因為萬有引力變成「非慣性系」。

如果認為我們身邊的「慣性參考系」,只有太陽系、地球自轉引起的有限誤差。那就規定了我們在宇宙萬有引力的中心點,否則,來自四面八方的引力不會處於平衡狀態。

實際上,「慣性系」是不受「已知作用力」的「參考系」,當參照物和被參照物受到的「未知作用力」相同,就可以稱為「慣性系」。所以在地表,地面是「慣性參考系」。放眼全球,就要考慮地球的自轉離心力。在太陽系中,太陽接替「慣性系」的位置。出了太陽系,就是銀河系中心。這個過程,也是「未知作用力」不斷開發的過程。

比如一個人在封閉的盒子裡,把盒子放在太空,人處於失重狀態;盒子在月球上自由落體,人還是處在「相同」的失重狀態,找不到參照物讓他發現「月球加速度」;盒子在地球上自由落體,「地球加速度」下的失重狀態仍然和以上兩者一樣。

面對無邊無際的茫茫太空,人類何嘗不是在封閉的盒子中,不識宇宙真面目。

本文由飛魚科普原創。關注作者,分享更多有趣的科學!

相關焦點

  • 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慣性和慣性定律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慣性和慣性定律》,僅供參考!
  • 初中物理——慣性
    慣性在初中物理中是一個比較難以理解的概念,好多學生對慣性的理解往往會出現偏差,現就物體的慣性通過一些具體的實例加以講解。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稱為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上圖中當我們把紙片迅速抽出時,上邊的硬幣原來靜止,在慣性的作用下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硬幣就會落入玻璃杯中。如果紙片抽出速度較慢,硬幣就會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隨紙片一起運動,就不會落入紙杯中了。問題來了,是不是這時候硬幣就不存在慣性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慣性是物體的固有性質,不管硬幣如何運動,它的慣性的大小是一樣的,都存在的。
  • 大家知道慣性系,你了解非慣性系嗎?
    我們的物理課本中,在學習牛頓經典力學的時候,經常存在這樣一種形式,只有在宏觀,低速的慣性系中,我們的牛頓運動定律才成立。一般課本中都體現了慣性系的「優越性」,如果不是物理專業,我們的非慣性系都是不做考慮的。
  • 物理思維:牛頓力學中的最大BUG,到底什麼是慣性系?
    一、慣性定律所定義的慣性系牛頓第一定律也常常被稱為慣性定律,常見的完整表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從這個表述我們可以看到,慣性定律定義了一個參照系,即不受任何外力、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照系,這個參照系被定義為慣性參照系,簡稱慣性系。
  • 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源頭:慣性系的不同理解,重溫基本物理概念
    一直以來,喜歡物理的老郭跟各位小夥伴們一樣,也是經歷了從中學到大學的學習,也自行看過很多的物理方面的書籍和論文,但是關於慣性系這個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卻是說法很多,並沒有嚴格的統一。這裡,我就嘗試著,就慣性系這個話題跟大家進行一下探討。同時也是為了回應我上一篇關於慣性的文章中,一個網友在評論區中的要求,希望能談一下這個問題。我也希望那位留言網友能夠看到這篇文章。
  • 物理競賽競賽典型例題精講——非慣性系下圓周運動的受力分析
    本期內容,就來看看非慣性下,怎樣引入慣性力修正,怎樣分析受力,怎樣應用整體法和隔離法等內容。高中物理競賽典型題高中物理競賽題解題方法題目的運動過程還是比較複雜的,上方的小環實際上是做簡諧振動的,而下方的小球在做單擺運動,至於上方的小環的簡諧振動的分析,在以後的振動和波的相關練習中繼續進行分析,本題中僅僅研究受力的情況。
  • 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家長也能學得會,不信點開來看看
    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家長也能學得會,不信點開來看看說起牛頓第一定律,很多人都不陌生,但牛頓定律具體的內容是什麼,很多家長或非物理專業人士都忘記了,今天老師來分享一下初中所學的牛頓第一定律課件,學完很多家長都能學會。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教材首先引入了《關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中一段在船艙裡觀察到現象的描述,並通過對它的分析和實例對比引入了慣性參考系和非慣性參考系的概念.指出了常用到的慣性參考系.   (2)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分析,引入了在非慣性參考系中存在的慣性力及其規律,並在升降機實例中簡單應用.
  • 什麼是慣性系和非慣性系?為什麼牛頓定律只在慣性系中生效?
    牛頓想像出了一個絕對的空間和時間——用暗藏的測量杆構成的隱喻的網格來定義上下、左右、前後:空間的三個基本維度。靜止或「勻速運動」(或者稱為「無加速度」)的物體會按照牛頓運動定律相對這些網格運動。這些網格就構成了「慣性系」思想的基本骨架。
  • 初中物理概念的「定義」方法
    初中物理主要包括一些概念、規律、應用解題的方法及能力的培養等,而物理量的定義,則是物理概念的最基本、最概括、最實質的內容,初中物理中有許許多多的物理量,探究它們定義中的一些共性,對我們師生理解、掌握這些物理概念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主要想歸納一下初中物理定義物理量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 你真正理解慣性嗎?(初中物理難點解析)
    慣性實驗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速度)不變的性質,它的大小是由物體自身質量大小決定的,而與物體所受外力F和運動狀態V無關(經典力學)。然而,要想正確理解慣性的概念,就不能脫離物體受力和速度變化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為了防止慣性的危害,還是為了利用慣性,都要涉及到物體運動(速度)狀態不變問題,都是由於物體有保持速度不變的性質引起的;要更好地理解這個「不變」,只有從反面理解「改變」的意義;而要理解「改變」,就不得不去理解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是因為受力不平衡(受外力不為零)的問題。
  • 慣性質量
    主要目的是存視頻該視頻體現的物理原理有:慣性、壓強、動量與衝量、剪切力等等。從初中到高中,在學習知識時,總是從單一的、簡單確定的角度開始。若最終想解決實際問題,必須意識到這種由學習過程帶來的慣性。實際問題往往是複雜的綜合體,要有尋求邊界條件的意識,建立多變量的思考習慣,用發散的思維調動自己的知識海,要有創造工具解決問題的意識。
  • 關於慣性的幾點思考
    來看看關鍵詞:引力場,保持,運動狀態。在此慣性定義中,凸顯引力場的作用,不關乎參考系。也就是說慣性系和非慣性系都是符合的。都有保持當下的運動狀態的性質。但慣性定律需要考慮參考系。慣性定律只適用於慣性參考系。這樣我們就可以脫離的經典力學的「循環論證」問題。
  • 關於慣性系和牛頓運動定律的成立條件
    首先看一下這個問題的提出背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必修1(2010年第3版)中,講完牛頓第一定律後,課後有個欄目科學漫步:慣性參考系。教材中這樣表述:在有些參考系中,不受力的物體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這樣的參考系叫做慣性參考系,簡稱慣性系。
  • 初中物理力學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力學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常見的物理量 點擊查看 2 中考物理知識點: 誤差 點擊查看 3 中考物理知識點:慣性大小的度量
  • 慣性導航系統原理(2) —— 導航坐標系
    這一次,我將從基礎的部分開始慢慢說起,首先必須要介紹的就是導航坐標系。還記得上一講提到的i系,p系,b系麼?是不是被繞的暈乎乎的?沒有關係,這一次我們坐下來好好說說導航坐標系。瓜子飲料什麼的自己準備好。首先我們看看什麼是慣性系。
  • 剛體力學對慣性提出新定義
    從初中到高中,各種力學的定律無不是建立在質點的基礎上,比如萬有引力,我們就是把兩顆恆星看作質點來計算。但是僅討論質點的情況是不全面的,在許多實際問題中,研究的對象往往是由許多質點組成的系統,剛體就是其中一種特殊的質點系。剛體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模型,是指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形狀和大小都完全不變的物體。
  • 慣性考點都在這裡,看完以後不再丟分——慣性易錯問題分析
    慣性易錯問題分析慣性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要注意聯繫實際,用所學慣性知識解決身邊的物理問題。中考對慣性知識的考察,主要是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形式,雖然難度不大,但是如果掌握不好,也很容易丟分。首先,我們來看看下面這道題。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剎車過程中汽車的慣性減小。
  • 慣性-初中物理解題思路講解
    2.理解:(1)大小: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且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就越大;與物體的運動狀態、受力情況都無關。(2)性質: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或物體受到慣性或慣性作用。
  • 2019中考物理初中物理知識點:熱機
    · 初中物理 熱機 知識點 1、熱機的定義:凡是能夠利用燃料燃燒時放出的能來做機械功的機器就叫做熱機。柴油機和汽油機,通過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5、汽油機:用汽油作燃料的內燃機,進氣門,排氣門,火花塞,氣缸,活塞,連杆,曲軸組成,由火花塞點火; 6、柴油機:用柴油作燃料的內燃機,構造:進氣門,排氣門,噴油嘴,氣缸,活塞,連杆,曲軸組成,壓燃式點火; 7、衝程:活塞從氣缸一端運動到另一端叫做一個衝程,在做功衝程燃氣對活塞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其餘三個衝程利用飛輪的慣性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