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慣性系,你了解非慣性系嗎?

2020-12-03 晨風愛桌球

我們的物理課本中,在學習牛頓經典力學的時候,經常存在這樣一種形式,只有在宏觀,低速的慣性系中,我們的牛頓運動定律才成立。一般課本中都體現了慣性系的「優越性」,如果不是物理專業,我們的非慣性系都是不做考慮的。因為如果引入非慣性系就要考慮更多的東西(其實有些定律或者定理在非慣性系下也成立的);相當於把內容簡化了。

下面我們就用牛頓運動定律來揭開慣性系與非慣性系的區別:

如牛頓第一定律:孤立質點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以上微分方程顯示物體加速度為0,也就是物體所受合外力為0的情形下(這樣的性質也稱為慣性定律或惰性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動量為P的質點,在外力F的作用下,其動量隨時間的變化率同該質點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並與外力的方向相同;用公式表達為:

進行微分求解得:

一般低速條件下我們認定dM/dT為0,也就是運動過程中質量是不變的(這也決定了牛頓經典力學在量子領域高速不適用的問題)。簡化得:

至於第三定律我們不講了,第三定律其實在非慣性系中也成立。

我們看到我們的第一第二定律的式子中都存在一個矢量v,也就是我們的速度。我們的速度是怎麼定義的:

它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在表示物體速度大小的時候,我們都存在選一個參考系來作考證。這個參考系可以是慣性系,也可以是非慣性系。那麼這個就不得不先來說一下這兩個的區別了。

簡單點說,一般相對一個慣性系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就屬於慣性系,反之,不是這兩種情況的就屬於非慣性系。是不是有點拗口,打個比方:比如把地面看作慣性系(實際上地面並不是精確的慣性系),相對地面靜止的、和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都可以稱之為慣性系;其他的比如相對於地面做曲線運動、加速運動、減速運動等物體加速度a不為0的都算是非慣性系。所以這下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吧!這樣一來物理物體的運動和靜止以及運動形式都相對參考系而言的。

如果將「動力學」轉化為「靜力學」,非慣性系中除了外力還要引入牽連慣性力與科氏慣性力,這兩個力不服從常規力的定義。

最後和大家開個玩笑,既然光速不變原理適用於任何參考系。如果以光子為參照物,我們實物就是以光速運動了,為什麼不存在愛因斯坦相對論中類似「尺短鍾慢」等時空現象,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什麼是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2)知道牛頓運動定律在慣性系中成立;   (3)知道什麼是慣性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教材首先引入了《關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中一段在船艙裡觀察到現象的描述,並通過對它的分析和實例對比引入了慣性參考系和非慣性參考系的概念.指出了常用到的慣性參考系.   (2)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分析,引入了在非慣性參考系中存在的慣性力及其規律,並在升降機實例中簡單應用.
  • 什麼是慣性系和非慣性系?為什麼牛頓定律只在慣性系中生效?
    這些網格就構成了「慣性系」思想的基本骨架。將這個概念繼續延伸。任何在這個慣性系中勻速運動的物體,其本身也可以定義一個慣性系。比如當我們移動時,也帶動了我們自己的虛構網格。假設我開車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以100英裡每小時的勻速狂飆。在汽車系下,我始終保持在同一個位置,一直坐在座位上紋絲不動。
  • 為什麼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包括非慣性系的一切參考系?
    狹義相對性原理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一樣只適用於慣性系,也即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它是個理想的平直時空的相對性原理,慣性原理貫穿始終。但現實中的運動很複雜,大多是非慣性系的,那麼相對性原理能不能適用於非慣性系呢?慣性到底是什麼呢?馬赫認為慣性不是物體自身的固有屬性,而是宇宙中其他物質作用的結果。
  • 慣性導航系統原理(2) —— 導航坐標系
    然後,我在電梯裡,那麼我在電梯坐標系中,加速度就是0(因為我和電梯坐標系一起自由落體,我相對於電梯坐標系靜止),但是我受到的力只有一個重力(因為我在自由落體,所以電梯地板對我的支撐力為0)。這就不滿足F=ma 這個公式。這就是坐標系錯亂引發的結果。這個例子換到我們慣性導航裡面,你會發現歷史是驚人的相似。首先,加速度計測量的數值,是相對於自身坐標系的。
  • 從狹義相對論到廣義相對論,非慣性系中的時間膨脹效應
    鍾慢效應和尺縮效應很好地證明了慣性系下的時間膨脹效應。值得一提的是,在慣性系下,時間膨脹具有相對性,時間流逝速度的變化是針對於不同參考系而言的。比如運動中輕子的時間流逝速度變慢是針對於靜止參考系而言的,如果以另一個做同向運動的輕子為參考系,那麼其時間流逝速度則是不變的。
  • 看看「慣性系」的定義,初中物理白學了
    在初中物理中,把「慣性系」定義為受力平衡的參考系。其實真相沒這麼簡單,「慣性系」另有隱情。如果慣性系受力平衡(包括不受力),在遙遠的地方突然出現一個大質量的天體,我們身邊的「慣性系」會因為萬有引力變成「非慣性系」。
  • 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源頭:慣性系的不同理解,重溫基本物理概念
    一直以來,喜歡物理的老郭跟各位小夥伴們一樣,也是經歷了從中學到大學的學習,也自行看過很多的物理方面的書籍和論文,但是關於慣性系這個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卻是說法很多,並沒有嚴格的統一。這裡,我就嘗試著,就慣性系這個話題跟大家進行一下探討。同時也是為了回應我上一篇關於慣性的文章中,一個網友在評論區中的要求,希望能談一下這個問題。我也希望那位留言網友能夠看到這篇文章。
  • 物理思維:牛頓力學中的最大BUG,到底什麼是慣性系?
    從這個表述我們可以看到,慣性定律定義了一個參照系,即不受任何外力、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照系,這個參照系被定義為慣性參照系,簡稱慣性系。也就是說,在馬赫看來,慣性力是一種真實的力也就是引力。我們認真體會馬赫的思想會發現,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與全宇宙的形體存在著相互作用。任何一個物體的移動,全宇宙的星體的位置都會發生改變,因為物體間存在瞬間的非局部引力相互作用。
  • 物理競賽競賽典型例題精講——非慣性系下圓周運動的受力分析
    02-06-2_移動單擺本期內容,我們共同探討非慣性系下的圓周運動,並對該運動的受力情況做出準確的分析,方法無非是老一套的整體法和隔離法的應用,雖然方法通用,但是在不同題目中的應用卻有千差萬別的不同,方法了解不等同於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解題,這還需要在不同情況下的強化練習
  • 關於慣性系和牛頓運動定律的成立條件
    首先看一下這個問題的提出背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必修1(2010年第3版)中,講完牛頓第一定律後,課後有個欄目科學漫步:慣性參考系。教材中這樣表述:在有些參考系中,不受力的物體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這樣的參考系叫做慣性參考系,簡稱慣性系。
  • 慣性力到底是什麼?5分鐘讓你明白慣性力!
    第一種情況,我們站在地面上來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此時我們處於慣性參考系。對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沿著繩子方向的拉力,這兩個力的合力向右,合力F=ma。這是非常常見的簡單的受力分析。第二種情況,我們站在車上(和車保持相對靜止)來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此時我們是處在非慣性參考系。
  • 光速不變--始終對任意慣性系存疑
    如果光速不是相對任意慣性系恆定為C,為什麼莫雷實驗得不到時間差?為什麼宇宙各色頻星光光行差完全一致?包括變頻之後的紅移星光。下圖是我用CAD繪製的另一個光波傳播示意圖,簡述星光從一個星繫到另一個星系的旅程。
  • 慣性不是力,為何還有慣性力?
    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就是慣性。拋出去的石頭已經脫離了手,手不會再給石頭施加力,石頭能夠向前運動是因為石頭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運動的車急剎車時,車裡的乘客會向前傾也是因為慣性的原因。從亞里斯多德到牛頓,經歷了將近兩千年的時間,人類終於能夠對這種簡單的運動有了深刻的認識。牛頓建立起完整的力學體系後,大到天體的運動,小到蘋果的落地,都要遵從牛頓的指揮。
  • 慣性不是力,為何還有慣性力?
    運動的車急剎車時,車裡的乘客會向前傾也是因為慣性的原因。從亞里斯多德到牛頓,經歷了將近兩千年的時間,人類終於能夠對這種簡單的運動有了深刻的認識。牛頓建立起完整的力學體系後,大到天體的運動,小到蘋果的落地,都要遵從牛頓的指揮。
  • 關於慣性的幾點思考
    在此慣性定義中,凸顯引力場的作用,不關乎參考系。也就是說慣性系和非慣性系都是符合的。都有保持當下的運動狀態的性質。但慣性定律需要考慮參考系。慣性定律只適用於慣性參考系。這樣我們就可以脫離的經典力學的「循環論證」問題。不需要去尋找理想中的勻速直線運動和靜止狀態。
  • 愛因斯坦沒有解釋出慣性的本質,但他深化了我們對慣性的認識!
    旨在幫助大家了解物理宇宙科普知識。愛因斯坦沒有解釋出慣性的本質,但他深化了我們對慣性的認識!艾薩克·牛頓在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定義慣性為:慣性是物質固有的力,是一種抵抗的現象,它存在於每一物體當中,大小與該物體相當,並儘量使其保持現有的狀態,不論是靜止狀態,或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 慣性——通往宇宙真理的必經之路,懂的人不多!
    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的根基就是慣性定律。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涉及到的等效原理其實就是和慣性有關的。狹義相對論中的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廣義相對論中廣義相對性原理,又與參考系【慣性系和非慣性系】有關。所以慣性這個概念和與慣性有關的物理學概念,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探究其根本,對於現在的物理學而言,依然不過時。
  • 奇妙的慣性,上天下海沒它行嗎?不行
    你知道載人飛船與空間站是如何實現精準對接的嗎?你知道核潛艇在茫茫的大洋深處是如何知道自己的位置的嗎?你知道飛彈是如何像長了眼睛一樣精確打擊目標的嗎?這一切都是因為慣性技術的存在!老郭今天就和您聊聊慣性導航技術。一、牛頓帶來的慣性技術1687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其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力學三大定律」,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
  • 慣性力基本介紹
    慣性力是指當物體加速時,慣性會使物體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傾向,若是以該物體為坐標原點,看起來就仿佛有一股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該物體上,因此稱之為慣性力。因為慣性力實際上並不存在,實際存在的只有原本將該物體加速的力,因此慣性力又稱為假想力。它概念的提出是因為在非慣性系[1]中,牛頓運動定律並不適用。
  • 客觀來說,慣性成因至今是個謎題
    慣性系是我們基於客觀延伸的產物。在慣性系中,物體不受外力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試問,可以找到不受外力影響的物質或者參考系嗎?顯然由於萬有引力等因素,這樣的慣性系和物質是找不到的。所以說真實的慣性系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