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計劃是對中國5G的降維打擊?以後會不會被中國引用?

2020-05-01 秘境科學

最近在夜空中抬頭看見排列整齊的星星,在漆黑的夜空中匆匆而過,不要驚訝,那不是流星,更不是UFO,而是SpaceX公司發射的一批衛星,也就是星鏈計劃。

「星鏈」計劃是對中國5G的降維打擊?以後會不會被中國引用?



4月22日,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第七批「星鏈計劃」所需的60顆衛星送上了預定的太空軌道。截止到目前SpaceX公司已經是發射第七批星鏈計劃衛星,已經共計將422顆衛星送入太空。


星鏈計劃就是組建全球最大的 WiFi 網絡,並且將於 2020 年正式開始服務全人類,快網速,低收費的通信計劃,讓無線網絡覆蓋整個地球,未來就能提供覆蓋全球的低價無線網絡服務,無論你在地球哪個角落,都能夠實現網絡的覆蓋。

「星鏈」計劃是對中國5G的降維打擊?以後會不會被中國引用?



而按照馬斯克的說法,星鏈計劃就是在5G基礎上集成衛星網絡來真正實現全球網絡無死角的覆蓋,保證世界各處都能享受極致的通信服務,也就是比5G更加發達的「6G」。

5G目前更具優勢


眾所周知,現在全球最為先進的5G網絡中國遙遙領先於世界,目前我國正在全力推進5G網絡的全覆蓋,並且和全球許多國家籤訂5G網絡覆蓋協議,華為的5G基站訂單已經覆蓋全球三分之一的需求國家,其5G相關專利更是全球第一!

「星鏈」計劃是對中國5G的降維打擊?以後會不會被中國引用?



現在SpaceX將計劃在今年夏天在北美率先商用,首批用戶已經通過了審批,而我們也知道目前的5G網絡也並沒有實現全球覆蓋。馬斯克推出的星鏈計劃如果一旦實現是否就對中國的5G造成降維打擊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現在的星鏈計劃只是在逐漸的完善期間,並且需要大量的資金,現在才發射420顆而已,距離計劃的4.2萬顆,差距都還很大,以後還有很長路需要走。而我們的5G技術現在完善,並且5G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商用了,很快就會遍及全世界的。

「星鏈」計劃是對中國5G的降維打擊?以後會不會被中國引用?



而如果星鏈計劃一旦成功,中國是否會引用呢?

大概率上是不會引用的。


如果在中國以後不讓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服務了,而改用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服務,想必三大運營商是不會同意的,畢竟不是誰都可以和三大運營商對抗的。


現在中國有完善的5G網絡,並且已經開始著手進行6G的研發,當5G才開始商用的時候,6G的戰爭已經開始了。中國包括華為、vivo等在內的一線終端設備廠商已開啟了6G研究,vivo並且在歐盟知識產權局註冊了一個6G徽標;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透露,華為正同步研究6G,料10年內投入使用。

「星鏈」計劃是對中國5G的降維打擊?以後會不會被中國引用?


網絡的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每個國家都在大力發展本國的網絡技術,SpaceX的星鏈計劃在未來是否可行,還需要時間的檢驗,而我們也相信中國未來在戰爭中肯定會走在前列的。

來自:秘境科學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威脅5G甚至寬帶的地位嗎?
    會對顛覆當前的5G甚至寬帶嗎?近日,星鏈計劃的內測數據出來了,我們來看一下:星鏈的下載速度平均在30Mbps以上,最高可達60Mbps,而上傳的速度波動較大,一般維持在10Mbps左右,而網絡延時也在31毫秒到94毫秒左右,和預計的1Gbps帶寬相差較大。
  • 星鏈計劃無法取代5G,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
    星鏈計劃與5g,不要盲目吹捧筆者發現國內一些自媒體和網友們把美國的星鏈計劃吹得有點過了,首先不否認馬斯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技術領先和貢獻。馬斯克確實是個天才,但星鏈計劃在通信技術方面沒有任何創新,創新的是火箭發射回收技術和一箭多星技術。
  • 網際網路時代的降維打擊
    「降維」這個詞確實很形象,如果人類適應了三維,去掉一個維度,那麼人類就無法生存。如果一個企業適應了三維,去掉一個維度,同樣無法生存。網際網路出現以後,發現很容易去掉某些維度!造成的結果就是,這些打擊異常慘烈!電子商務,去掉了地域的維度限制。
  • 馬斯克的星鏈網絡建成後將會對5G形成降維打擊,SpaceX從4G直達6G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鋼鐵俠」的原型埃隆·馬斯克提出了「星鏈計劃」,通過發射12000顆衛星到近地軌道由三層構成的衛星網絡,這三層分別位於距離地面340千米(7500顆)、550千米(1584顆)和1150千米(2825顆)的軌道上。不過根據SpaceX提交給FCC的備案,他們準備在此基礎之上,額外再增加3萬顆衛星,最終總數目達到42000顆。
  • 星鏈計劃(Starlink)對中國航天及5G會有什麼影響呢?
    從1957年,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上天以來,全球發射的人造衛星總計大約6600顆,而馬斯克SpaceX公司的星鏈計劃將達到42000顆,是近60年來的人造衛星數量總和的7倍。那麼,什麼是星鏈計劃?有什麼用途?對中國航天及5G會有什麼影響呢?
  • 降維打擊,我毀滅你,但與你無關!
    事物洞察 丨 作者 / 永慶這是梁永慶的第7篇原創文章1.降維打擊出自背景降維打擊出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故事回到上世紀60年代,葉文潔出於對紅色時代現實的絕望,機緣巧合中他竟然成功利用太陽當反射鏡將信號發出到太空,暴露了地球的具體位置她發出了請求對方佔領地球的信號,
  • 【早報】只會引用「降維打擊」的網際網路圈粉絲看過來,張靜初出演...
    #不知只會引用「降維打擊」的貴圈粉絲怎麼看# 【《三體》東北開拍 張靜初擔綱女主】3月18日消息,電影《三體》在冰雪覆蓋的小興安嶺正式「破冰」宣布開拍。女主角「葉文潔」是由主演過《唐山大地震》、《孔雀》、《碟中諜5》等影片的著名女星張靜初擔任。
  • 馬斯克的「星鏈」會改變世界嗎?
    沒錯,這就是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用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按照馬斯克的計劃,最終「星鏈」衛星會達到4萬顆,覆蓋整個地球的任意一個角落。換句話,說在地球上任意地方,都可以連接上衛星網際網路。這個目標能不能實現?什麼時候完成?還真不好說,畢竟SpaceX是家企業而不是慈善機構。當年的柯達,敗給了數位相機。
  • 馬斯克「星鏈」計劃會顛覆5G嗎?
    2020年4月22日,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發射獵鷹9號火箭(Falcon 9),成功將計劃以來第七批60顆衛星送上太空。星鏈(Starlink)發射衛星總數已達到422顆,而計劃最終要發射42000顆。
  • 星鏈計劃與中國航天的鴻雁星座項目分析
    星鏈計劃中,大約35%的衛星落在1200千米的高度,主要部署在Ku波段和Ka波段,用於衛星固定、衛星廣播以及衛星通信,約65%的衛星會坐落在300千米的高度的V波段。SpaceX的官方測試數據顯示,星鏈的網絡下行速度可以達到1440Mbps,在飛行的C-12運輸機上檢測到了610Mbps,這個速度比銥星計劃的系統快了很多。
  • 手機市場的降維打擊
    手機市場興起了降維打擊,迅速淘汰了很多小品牌,讓那些大品牌具有了獨霸江湖的能力。什麼叫降維打擊?舉個例子就清楚了。以前小米高端手機賣到三千多塊錢,到新品推出的時候,小米高端手機立刻降價促銷,降到兩千元價位,以其超高的性價比迅速淘汰同價位的手機,給同價位手機造成了降維打擊力度。原來並沒有這個套路,而是高端機就是高端機,從來不會自貶身價降到低端機的價格水平。
  • 星鏈計劃發展至今,技術上已經落後
    早在5年之前,馬斯克便提出了自己的星鏈計劃,打造一個以太空為基站的通信中繼站。到了2019年,馬斯克已經向太空,發射了大量星鏈衛星,並在2020年下半年迅速開始了測試。據外國媒體報導,馬斯克原先想要發射星鏈衛星數量,大約接近5萬顆,到了2020年已經將計劃數量壓縮到了1.2-1.4萬顆。許多網友,將馬斯克網際網路衛星星座計劃,視為改變非洲用戶無法隨時上網際網路的希望,甚至認為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運營商。
  • 馬斯剋星鏈計劃成功,對中國運營商影響
    星鏈計劃已經部署到位420多顆衛星。,公測在六個月以後。」星鏈計劃如果成功,馬斯克會搶佔所有低軌道頻譜和軌道資源,對全球網際網路供應商形成致命打擊。對中國三大供應商也是挑戰,中國也做出相應的措施,於2020年1月16日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什麼是降維打擊?
    電影《流浪地球》是國產電影中相當經典的科幻電影,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理程碑。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流浪地球》,其作者劉慈欣也是中國著名科幻作家。他寫過幾部很不錯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是一部,還有一部《三體》也是廣受人們的喜愛。
  • 星鏈計劃背後
    美國鋼鐵俠原型馬斯克的星鏈通信衛星群頻繁發射,隨著2020年3月18日第六批60顆衛星升空部署完畢。星鏈計劃的首批360顆衛星群部署完畢,也標誌著星鏈計劃的第一步已經完成。此計劃將在2024完成4.2萬顆衛星的部署。
  • 父母對孩子的「降維打擊」有害無利,可惜很多家長卻還不自知
    那麼,家庭教育當中的降維打擊有哪些? "降維打擊"這個概念,是近年來風靡網際網路的科幻小說《三維》提出的,意思是高緯度的生物(既比人類文明更加發達的宇宙文明)通過二向箔對低緯度的生命遞出壓迫和控制,三維空間的物體因為無法在二維空間保持穩定,故而可能會解體甚至走向毀滅。
  • 美國衛星6G降維打擊華為,星鏈計劃憑什麼讓川普底氣十足?
    近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發射60顆「星鏈計劃」衛星進入太空軌道,離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寬帶網絡,完成6G布局的目標越來越近。說起衛星通訊,首先會想到20多年前拖垮摩託羅拉的銥星計劃,上世紀90年代,美國通信業鼻祖摩託羅拉提出了革命性的全球移動通信系統,使用66顆衛星覆蓋全球,只要能看到天空的地方就可以無線通信。
  • 如何高維度思考,進行降維打擊?
    領導安排的工作一件接著一件,公司的任務一個接著一個,反正不會讓我們這些打工仔閒著的。除了,整天忙於工作,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還有沒有更加有效的做事方法,如何進行高維度思考,進行降維打擊呢?筆者總結了以下3點。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將中美技術之爭從5G引向太空網際網路!
    中國版「星鏈」虹雲工程虹雲工程是中國航天科工五大商業航天工程之一, 脫胎於中國航天科工的「福星計劃」,計劃發射156顆衛星,運行在1000km軌道上。2020年1月16日,銀河航天自主研製的首顆Q/V頻段衛星成功發射,這是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民營5G低軌寬帶衛星。除了以上幾個星座計劃,更多的中國企業也開始加入這一競爭中來,中國的星鏈計劃將逐漸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
  • 星鏈計劃能不能成功? 馬斯克是不是騙子
    星鏈計劃並不是要12000顆衛星發射完成後才能工作,它只需要發射400顆就能夠開始工作了,如果發射800—1000顆上去以後就可以實現全球覆蓋了。帶寬方面一顆衛星大概能供4萬人4k視頻的在線觀看,實際情況還需要地面基站的配合。400顆衛星就能夠使用,800—1000顆衛星就能夠提供全球服務,現在一次就能發射60顆衛星。今年還準備發射2—6次,所以星鏈計劃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