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星6G降維打擊華為,星鏈計劃憑什麼讓川普底氣十足?

2021-01-15 Tech道觀

目前為止,華為在全球範圍籤訂了超過60份5G商業合同,全球發貨的5G基站數量已經超過20萬,在看到華為5G勢頭不可阻擋之時,川普在一次演講中指出,美國必須保持5G的領先優勢。可惜美國的電信設備廠商朗訊和摩託羅拉都已經倒閉,川普何以底氣十足。

近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發射60顆「星鏈計劃」衛星進入太空軌道,離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寬帶網絡,完成6G布局的目標越來越近。說起衛星通訊,首先會想到20多年前拖垮摩託羅拉的銥星計劃,上世紀90年代,美國通信業鼻祖摩託羅拉提出了革命性的全球移動通信系統,使用66顆衛星覆蓋全球,只要能看到天空的地方就可以無線通信。然而由於該計劃過於超前,而且與之競爭的基站,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太快,導致銥星計劃只能獲得5萬多的用戶,遠遠小於盈虧平衡點50萬用戶。運營不到半年,銥星計劃就宣布失敗,同時也拖垮了摩託羅拉。

20多年過去了,這次的衛星網際網路靠譜嗎?讓我們先來看看星鏈計劃運行的原理吧,跟移動通信技術,拿個手機就可以與基站通信不同,星鏈用戶必須要額外配套一個地面終端來接收衛星信號,雖然這個終端和披薩盒差不多大,不如直接拿著手機便捷,不過很多地廣人稀的地方,沒有5G的基站覆蓋,這時候衛星通信技術就可以大顯神威了。

現在國際航線的民航客機已經普遍提供收費wifi服務了,由於遠離地面基站,衛星通信是唯一選擇,只是價格依然昂貴,一小時普遍在10美元以上。對於星鏈衛星來說,成本是制勝法寶,本次60顆衛星集群發射,spaceX的單顆衛星的發射成本壓低到幾十萬美元,未來進一步優化衛星結構、重量的話,這個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這樣上網費用將會大幅降低。馬斯克表示,衛星軌道安全有很多新技術,它們可以自動圍繞任何軌道移動,避免在太空中發生碰撞。

星鏈衛星如何提供服務?馬斯克表示,星鏈終端就像一塊薄披薩,只要指向天空,它就會通過電子控制波束自動找到衛星,甚至可以在不同衛星間任意切換,這跟傳統的衛星鍋,必須安裝在固定位置,指向固定方向不同。

現在各國金融業已經對星鏈的衛星6G網絡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倫敦與紐約之間傳遞網絡信號,使用星鏈會比海底光纜降低數十毫秒的延遲。要知道,現在的金融市場,高頻交易已經佔到所有交易的一半以上,很多金融公司為了搶先這1~2毫秒,不得不用昂貴的私有微波通信專線。而使用星鏈計劃,直接在太空中走捷徑,可以搶出更多的時間,從而在高頻交易中取得決定性的優勢,星鏈技術的出現將改變未來高頻交易市場的格局。

我們知道6G的真正含義是第六代通信技術,其基本通信速度應該比上一代快10倍以上,5G速度理論上是1G每秒,那麼6G速度至少在10G每秒。從微波通信原理來說,要提高到這樣的通信速度,通信微波就必須低幾個數量級的頻段。5G使用S波段,和軍用雷達一個頻率,而星鏈計劃使用的是ku和ka頻段,大概20Hz,恰好是5G通信的10倍,在頻段上符合6G的概念要求。有了低軌道、低延時、高速這幾大優點加持,星鏈計劃預計將佔領未來5G的網際網路市場,馬斯克正在與各地大大小小的現有電信運營商洽談合作。預計到2025年,星鏈用戶將超過4000萬,帶來每年300億美元的收入。

不論5G技術如何精進,基站也不可能遍布所有區域,那些基站覆蓋不到的地區,正是星鏈衛星通信技術大展拳腳的地方,不過星鏈的地面接收終端也不能解決隨身攜帶便捷性的問題,可以說兩項技術各有所擅長的領域,又各有短板,彼此都無法取代對方。

這個龐大的衛星6G計劃一共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就是用1600顆衛星完成初步的全球覆蓋,其中前800顆滿足美國、加拿大和波多黎各的衛星高速網際網路的需求。這1600顆衛星分布在32條軌道上,每條軌道50顆衛星,軌道高度1150公裡。第二步用2825顆衛星分成4組,完成全球組網,高度比第一批衛星高。第三步使用7518顆衛星,採用更為激進的超低軌衛星,高度只有340公裡。

由於衛星和火箭都是spaceX公司生產的,可以進行星箭一體化,對衛星的外形和火箭的整流罩進行綜合分析,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運載火箭運力和整流罩內空間布局放置最多的衛星。單星質量是227公斤,60顆衛星就重達14噸,這個發射最大載荷量已經和中國最先進的天舟一號的載重能力相當了。

2019年2月,美國空軍相關人員拜訪馬斯克和公司營運長奎恩,一起探討星鏈計劃的低軌衛星用於軍事的可行性,會後,美國空軍決定向spaceX贊助2870萬美元,用以扶持把星鏈計劃拓展到軍事用途。2019財年,有2.15億美元的專項軍費,撥給了商業航天企業尋求高速軍用網際網路計劃。毫無疑問,美國空軍已經成為了星鏈計劃的早期啟動用戶,而這正是川普躍過5G,直接發展6G的底氣。

相關焦點

  • 「星鏈」計劃是對中國5G的降維打擊?以後會不會被中國引用?
    最近在夜空中抬頭看見排列整齊的星星,在漆黑的夜空中匆匆而過,不要驚訝,那不是流星,更不是UFO,而是SpaceX公司發射的一批衛星,也就是星鏈計劃。4月22日,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第七批「星鏈計劃」所需的60顆衛星送上了預定的太空軌道。截止到目前SpaceX公司已經是發射第七批星鏈計劃衛星,已經共計將422顆衛星送入太空。
  • 美國星鏈計劃發射失敗,60顆衛星升空失敗,中國該如何看?
    美國在5G發展領域落後於中國,這是事實。不過美國並沒有放棄超越中國的想法,其行動方面是非常快速的。美國人馬克斯提出了星鏈的計劃,準備在2024年前向太空發射42000顆衛星。這無疑是一個超級龐大的工程,其技術難度可想而知,很多國人直呼不可能,美國人在幻想。
  • 值得警惕的美國星鏈計劃!
    以下介紹來源於百度百科:星鏈,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一個項目,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工作。
  • 為何俄羅斯反對星鏈計劃?談美國星鏈計劃不為人知的一面
    星鏈計劃是什麼星鏈,是美國SpaceX公司的一個項目,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4.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工作。
  • 當西方全力打壓華為時,中國的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據國內媒體11月8日報導,6日上午11時9分,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並成功進入了預定軌道。報導中對這顆衛星進行了詳盡的介紹,這顆衛星搭載了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並將開始人類在空間應用層面太赫茲載荷技術的首次技術驗證。雖然我國發射了許多顆衛星,但是這顆衛星發射的意義仍舊是無可替代的,雖然發射不容易引起人注意,但是其中所蘊含技術水平的先進性是無法比擬的。
  • 發射1萬顆衛星上天,組建國產「星鏈計劃」,星河工程不愧大手筆
    雖然「星鏈計劃」是由馬斯克的私營公司來操作的,但該計劃也被專家認為是美國又一領先全球的科技工程,它將像30年前的GPS定位系統一樣,幫助美國實現網際網路連接領域的太空霸權。,預計將在今年九月份發射,或作為全球首顆6g衛星被發射升空,其行動還是相當於迅速的。
  • 國產「星鏈計劃」?成都欲打造「星河工程」,將上萬顆衛星送上天
    雖然「星鏈計劃」是由馬斯克的私營公司來操作的,但該計劃也被專家認為是美國又一領先全球的科技工程,它將像30年前的GPS定位系統一樣,幫助美國實現網際網路連接領域的太空霸權。
  • 熱詞降維打擊、黑暗法則在講什麼?劉慈欣的逆天想像不亞於霍金
    降維打擊32歲高薪保姆逆天簡歷曝光:有一種開掛,叫降維打擊5小時5個億!蘋果的"降維打擊",華為也擋不住?1天前跌至4559!華為Mate30Pro 5G"降維打擊",難道買早了?網上好像越來越隨意就可以看到降維打擊這樣的熱詞,不過大多數人可能還是一知半解。
  • 星鏈計劃發展至今,技術上已經落後
    據外國媒體報導,馬斯克原先想要發射星鏈衛星數量,大約接近5萬顆,到了2020年已經將計劃數量壓縮到了1.2-1.4萬顆。許多網友,將馬斯克網際網路衛星星座計劃,視為改變非洲用戶無法隨時上網際網路的希望,甚至認為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運營商。
  • 打敗5G的有可能不是6G,而是美國的「星鏈計劃」
    埃隆馬斯克是一個集多重身份為一體的天才,之前是個商人,現如今是一個探索太空的「科學家」,現階段其主要的項目是兩個——星鏈計劃以及火星登陸計劃星鏈計劃:星鏈計劃是埃隆馬斯克於2015年1月宣布的一個項目。該計劃的最終目的是組建全球最大的wifi 網絡,並且於2020年正式開始服務全人類,。計劃由1.2萬顆衛星組成,網絡覆蓋地球,目標是為整個地球包括南極全天候提供高速低成本的衛星網際網路。
  • 美國的星鏈計劃,真能跨過5G直達6G嗎
    美國真的跨越5G直達6G了嗎?近段時間一則新聞引發很多網友的聯想,有媒體拍到了美國星鏈衛星過境雲南的衛星圖片,一長串亮晶晶的衛星緩緩滑過天空,確實很壯觀很好看。為什麼說星鏈計劃挽救不了美國星鏈計劃和銥星的作用是一樣的,支持在人跡罕至的地方高速網際網路連接,不過要注意,是對少數用戶的高速網際網路連接,而不是上億用戶的同時高速連接,因為衛星數量少,能提供的連接和通量密度很低,與地方基站無法相提並論。
  • 馬斯克稱「星鏈計劃」將在六個月內公測,跳過5G直接進入6G時代
    一聲令下,SpaceX獵鷹9號搭載著60顆星鏈衛星緩緩升入天空。雖然全球還在操心新冠,但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計劃(Starlink),依舊緊鑼密鼓的進行。目前,馬斯克發射衛星總數已達到422顆。
  • 華為,6G研究!
    此外,華為甚至設想發射10000多顆小型低軌衛星,實現覆蓋全球6G通信的設想,並且估算了成本——99億美元。何世海認為,當前國際上6G研究處於起步階段,大多沒有實際進展和可靠技術。特別是硬體方面沒有解決,軟體也就無從談起。
  • 手機市場的降維打擊
    手機市場興起了降維打擊,迅速淘汰了很多小品牌,讓那些大品牌具有了獨霸江湖的能力。什麼叫降維打擊?舉個例子就清楚了。以前小米高端手機賣到三千多塊錢,到新品推出的時候,小米高端手機立刻降價促銷,降到兩千元價位,以其超高的性價比迅速淘汰同價位的手機,給同價位手機造成了降維打擊力度。原來並沒有這個套路,而是高端機就是高端機,從來不會自貶身價降到低端機的價格水平。
  • 馬斯克的星鏈網絡建成後將會對5G形成降維打擊,SpaceX從4G直達6G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鋼鐵俠」的原型埃隆·馬斯克提出了「星鏈計劃」,通過發射12000顆衛星到近地軌道由三層構成的衛星網絡,這三層分別位於距離地面340千米(7500顆)、550千米(1584顆)和1150千米(2825顆)的軌道上。不過根據SpaceX提交給FCC的備案,他們準備在此基礎之上,額外再增加3萬顆衛星,最終總數目達到42000顆。
  • 西方剛限制華為,中國就傳來喜報,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這些打擊沒有澆滅中國工作者的熱情,最近中國航天事業跟6G事業更是同時傳來了激動人心的好消息。這次送到太空的衛星中,NewSat衛星座計劃中的10顆衛星跟天雁05衛星值得注意,前者是出自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的商用遙感衛星,這個衛星座一共將由90顆衛星組成,在六年內完成部署,將來能夠為數據中心提供更加精準,及時的數據。
  • 星鏈計劃無法取代5G,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
    星鏈計劃與5g,不要盲目吹捧筆者發現國內一些自媒體和網友們把美國的星鏈計劃吹得有點過了,首先不否認馬斯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技術領先和貢獻。馬斯克確實是個天才,但星鏈計劃在通信技術方面沒有任何創新,創新的是火箭發射回收技術和一箭多星技術。
  • 跳過5G,美國組建6G聯盟!成員名單公布,沒有華為和中興
    華為5G技術因為大幅領先友商,一度讓美國感到自己的科技霸主地位受到威脅。正是在此背景下,美國才不斷對華為5G技術進行詆毀,試圖拖緩華為公司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美國也在加快速度主導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研究。
  • 降維打擊,我毀滅你,但與你無關!
    引來了4光年外的馬座α星智慧文明生物,三體人三體侵入地球成功使人類為奴之際,逃出的其他人類成員開啟了黑暗森林法則招來了宇宙終極文明歌者,歌者是終極文明的清潔工,專門清除已發現的宇宙文明最終歌者向太陽系投放二向箔毀滅性武器,也就是降維打擊。
  • 網際網路時代的降維打擊
    最近有不少大咖在談「降維打擊」,大體意思是說水平不在一個層次,思維不在一個層次的戰鬥。例如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除了平面以外,還有深度,但是對於螞蟻來說,螞蟻只知道前後左右,沒有上下,那麼它的世界就是二維的。「降維打擊」這個詞,應該來自於劉新慈的小說《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