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冬小麥春季田管技術意見

2021-01-16 中國政府網

當前,「雨水」已過,主產區大部冬小麥陸續返青、起身,正是加強春季田管、促進苗情轉化,搭好豐產架子的關鍵時期。受去年秋播期間連續降雨影響,部分地區小麥播期推遲,晚播麥麵積增加,加之主產區冬春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目前苗情長勢總體偏弱。針對今年冬小麥苗情特點,春季田間管理應堅持「以促為主、促控結合,因地因苗制宜,加強分類管理,促苗情轉化升級,防控病蟲草害,嚴防和補救春季凍害」的技術途徑,搞好春季麥田管理,夯實夏糧豐收的基礎。

一、黃淮和北部冬麥區

本區南部小麥已經返青,中部和北部還處于越冬期。由於晚播麥麵積大於去年,同時冬季降水少,目前墒情偏差,苗情偏弱。

一是鎮壓劃鋤,澆水保墒。早春鎮壓可壓碎土塊,彌封裂縫,沉實冬季凍融疏鬆的土壤,改善墒情,使土壤與根系密接起來,有利於根系吸收養分;鋤地能提高地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鎮壓和劃鋤結合進行,先壓後鋤,達到土壤上松下實、提墒保墒增溫、抗旱促苗早發的作用。對吊根苗和耕種粗放、坷垃較多、秸稈還田導致土壤暄松的地塊,在早春土壤化凍後補灌,抗旱保苗。對沒有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土壤化凍後及時鎮壓,促土壤下層水分向上移動,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

二是促控結合,分類管理。對三類苗,應以促為主。「一根針」或「土裡捂」麥田,要通過「早劃鋤、早追肥」等措施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在早春表層土化凍2釐米時開始劃鋤,增溫促早發。同時,在早春土壤化凍後及時追施氮素化肥和磷肥,促根增櫱保穗數。只要墒情尚可,儘量避免早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土壤透氣性延緩麥苗生長。待日平均氣溫穩定在5℃時,三類苗可以施肥澆水,畝施5—8公斤尿素,促三類苗轉化升級;到拔節期每畝再施5—8公斤尿素,促進穗花發育,增加每穗粒數。對二類苗,重點是適當促進春季分櫱,鞏固冬前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應在小麥起身期進行肥水管理,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0—15公斤。對一類苗,突出氮肥後移。對地力水平較高、群體70—80萬的一類麥田,在小麥拔節中後期追肥澆水,以獲得更高產量;對地力水平一般、群體60—70萬的一類麥田,在小麥拔節初期進行肥水管理,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5公斤。

三是防控病蟲,化學除草。做好紋枯病、全蝕病、麥蜘蛛、吸漿蟲等病蟲害監測防控工作,指導農民科學選藥、安全用藥,及時防治、聯防聯治。對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6℃以後,選擇晴好天氣於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及時化學除草,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並嚴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發生藥害。

四是預防凍害,及時補救。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降溫之前及時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減小地面溫度變化幅度,防禦早春凍害。凍害發生後,及時追施適量氮素化肥,然後澆水,促進受凍小麥恢復生長。

二、長江中下遊冬麥區

本區小麥陸續開始返青,但晚播面積較大、冬季雨雪量大、溫度低,弱苗比例較高;部分麥田溝系標準不高、土壤偏溼,易引發漬害;大部分麥田冬前未進行化除。

一是因苗施肥,促弱轉壯。開春時及時查苗,對返青時群體過小,畝莖櫱數小於35萬的三類苗和脫肥嚴重麥田,返青後及時追肥,促弱轉壯,爭取足穗,一般畝施尿素5—8公斤和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含量各15%的三元複合肥10—15公斤;對群體莖櫱數適宜的一、二類苗麥田,拔節肥在葉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節間接近定長、第二節間伸長1—2釐米時追施,有利於培育壯稈大穗;對群體過大,葉色未正常褪淡的麥田,拔節肥應適當推遲施用,防止倒伏。

二是清溝理墒,排水降漬。在早春,未開排水溝的麥田,要抓住晴天儘早開好麥田三溝,開溝泥土要均勻散開,避免損傷麥苗。已開溝的麥田,確保麥田外三溝暢通。

三是防禦凍害,及早補救。在小麥凍害發生後2—3天調查幼穗受凍程度,對莖櫱受凍死亡率超過10%的麥田及時追肥,幼穗凍死率10%—30%的麥田畝施尿素5公斤,凍死率30%—50%的麥田畝施尿素7.5—10公斤,凍死率50%以上的麥田畝施尿素12—15公斤,爭取小分櫱和高節位分櫱成穗。

四是防病治蟲,化學除草。重點加強赤黴病、白粉病、紋枯病和銹病等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治,特別要在抽穗期和開花初期防治好赤黴病。各地要根據雜草種類及時進行化學除草,控制雜草危害。對群體過大、有倒伏風險的麥田,應適時鎮壓控旺或化控防倒。

三、西南麥區

本區小麥處於拔節後期,苗情總體較好,但1月下旬至2月上旬氣溫持續偏低,生育進程比常年稍晚。大部分區域土壤墒情適宜,丘陵稻茬麥漬害明顯,條銹病發病略重於去年同期。管理措施以促為主、促控結合。

一是科學施肥,促苗健壯。對畝產目標400—500公斤的稻茬麥,畝應施純氮總量9—11公斤。農戶已畝底施純氮6公斤的,拔節期再追施3—5公斤。對播種遲、群體小,或長勢弱的丘陵旱地麥,畝施2—3公斤速效氮肥。

二是看墒補水,清溝除漬。今年冬春持續乾旱少雨,需要補充拔節水,保證小花分化發育,注意田間持水時間不宜過長。丘陵地區山高溝深,稻茬麥田依然較溼,應注意清溝除漬。

三是病蟲防治,監測銹病。2月至3月中下旬是防治條銹病中心病團的關鍵時期,要對中心病團(病株)的點片田塊噴藥防治,防止病害流行。赤黴病以防為主,抽穗至開花初期重點防治。制定以「一噴多防」為重點的赤黴病防治措施,並將預防赤黴病、條銹病、蚜蟲等病蟲害藥劑混合在一起,適時噴藥防治。

四是預防低溫,防範凍害。「倒春寒」活動頻繁,對安全孕穗揚花構成威脅的地區,應通過水肥管理措施,增強小麥對低溫的抵禦能力,減少小花敗育,穩定穗粒數。

四、西北麥區

本區小麥大部分處于越冬期,當前土壤墒情較好,但由於晚播小麥麵積大,苗情較弱。甘肅省是我國小麥條銹病主要越夏、越冬區,對小麥生產安全影響較大。水澆地小麥管理參照黃淮麥區進行,旱地小麥管理技術如下。

一是耙耱鎮壓,劃鋤保墒。對墒情較好的麥田,立春後表層土壤解凍2釐米時,早春頂凌耙耱,去除枯葉,提溫保墒,彌合裂縫,促進小麥返青生長。對土壤明暗坷垃多的麥田,春季土壤全部解凍後,要採取鎮壓措施,消除土壤坷垃,防止土壤空隙大導致跑墒散墒。對群體偏少、個體偏弱的麥田,在早春土壤全部解凍後實行淺鋤細鋤。對水地麥田,春季澆水後或雨後也要適時劃鋤,破除板結。

二是趁雨追肥,促苗轉壯。對因搶時播種、底肥不足或未施底肥的旱地麥田,可視苗情、墒情、底肥情況,早春趁雨雪追肥或開溝追肥。對晚播弱苗田和底肥不足麥田,可畝施尿素5—7.5公斤,並配施適量的磷酸二銨。

三是預防凍害,及時補救。西北春季氣溫波動大,寒潮天氣頻發,發生春季凍害的機率較高。對少部分葉片受凍麥田可採取中耕鋤劃,提高地溫,促進發育。對葉片受凍嚴重,但墒情較好麥田可採取中耕鋤劃,配合噴施葉面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措施補救。對墒情較差麥田,應採取補水並畝追施尿素5公斤,促進葉片和小分櫱生長,並使小櫱趕大櫱,提高成穗率,增加畝穗數。

四是防除病蟲,化學除草。對未開展秋季化學除草的麥田,在返青期至起身期對麥田進行一次徹底的化學除草,以減少雜草爭肥爭水爭光。做好小麥條銹病、紋枯病、麥蚜、紅蜘蛛等病蟲害監測和防治工作,及時指導農民科學選藥、合理用藥、綠色防治。準確監測甘肅南部麥田的條銹病病團,帶藥偵查,發現一點,控制一片,提高防除效果。(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相關焦點

  • 2017年全國冬小麥春季田管技術指導意見
    今年冬小麥苗情、墒情總體較好,但偏旺和偏弱「兩頭苗」現象較為突出,遭遇早春低溫凍害的威脅較大。要以「控旺促弱保壯,科學運籌肥水,防控病蟲草害,突出防災減災」為技術路徑,因地因苗搞好春季麥田管理,夯實夏糧豐收的基礎。一、黃淮和北部冬麥區該區南部小麥已返青,中北部還處于越冬期,苗情和墒情總體好於去年。
  • 冬小麥田除草劑的選擇與使用方法
    目前麥田除草面臨的問題  目前,我省冬小麥田在雜草防除上面臨諸多問題。第一,由於防除闊葉雜草苯磺隆的長期使用,麥田優勢闊葉雜草播娘蒿、薺菜等抗性發生普遍,部分地區如鄒平、泰安的夏張、菏澤等地抗性水平較高,已達200-1500倍的抗性水平。原有藥劑已經不能控制其危害。
  • 山東省煙臺市2020年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
    山東省煙臺市2020年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 今年我市小麥生產,適期播種內播種基礎較好,但受播種期間乾旱、越冬期溫度偏高、局部低溫凍害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全市小麥區域間、地塊間苗情發展不均衡,苗情較複雜。
  • 手裡一部智慧型手機 眼前一幅「田管圖」
    來源標題:手裡一部智慧型手機 眼前一幅「田管圖」王伶俐是成都市崇州都市農業產業功能區楊柳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農業職業經理人,管理著合作社3850畝土地,目前依託中化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技術服務,她一手抓小春植保,一手抓大春備耕。
  • 冬小麥長勢差和施肥有關?施肥多年,可能你一直沒施對
    尤其是隨著小麥總產量的提高,化肥用量不斷增加,其中氮磷肥用量普遍過量,造成無效分櫱增加,莖稈細弱,抗倒、抗寒、抗病能力下降,常常遭受冬季凍害和春季倒春寒危害,中後期病蟲害加重,易倒伏,從而影響產量。三是秸稈還田不增施氮肥。秸稈還田是解決有機肥不足的有效措施,但不少農戶對該技術掌握不到位,秸稈還田後不增施氮肥。
  • 農業農村部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 冬小麥赤黴病防治氣象條件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 通訊員李森報導4月3日,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今年第一期《冬小麥赤黴病防治氣象條件預報》,在央視《新聞聯播》後播出的《天氣預報》節目播出,提醒江漢、江淮南部冬小麥進入赤黴病預防關鍵期,須抓住晴好天氣及時噴藥。
  • 2021-2027年全球與中國冬小麥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報告
    )    2.1.2 全球冬小麥主要廠商產值列表(2018-2020)    2.1.3 2020年全球主要生產商冬小麥收入排名    2.1.4 全球冬小麥主要廠商產品價格列表(2018-2020)  2.2 中國冬小麥主要廠商產量、產值及市場份額
  • 早稻田大學是2021年春季SGU項目的必修課
    本文對春季支持SGU/英文項目的早稻田大學本科階段和碩士階段進行了梳理,申請期為至需注意多多。此前,行知學園SGU團隊還與您分享了很多高考Guidebook,我們做了一個專題,主要包括項目申請時間、成績發布時間、項目介紹等。
  • 大氣所揭示華北春季極端「倒春寒」的特徵和環流演變過程
    但是,春季的冷事件(俗稱「倒春寒」)卻鮮有研究涉及。我國華北地區是重要的冬小麥產區,春季是冬小麥返青、拔節、孕穗的關鍵時期,極端「倒春寒」事件(ESCS)可以使當地的冬小麥產量減產20%以上。特別是全球變暖背景下,冬季顯著增溫,使得ESCS的破壞性增強。
  • 泰安春季高考農林果蔬專業中作物生產技術考什麼?重點是什麼?
    泰安春季高考農林果蔬專業理論學習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農業生物技術、植物保護技術、作物生產技術、農產品保鮮與加工等相關專業核心知識技能,主要測試考生理解和掌握有關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程度,以及綜合運用這些開論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春季麥田中發現紅蜘蛛要不要管?怎麼防治?
    一定要管,而且必須儘早管。下面來說一說小麥田紅蜘蛛的防治。紅蜘蛛,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火龍、火蜘蛛,由於近幾年冬季乾旱少雨、氣溫偏高,這為紅蜘蛛成蟲和卵的順利越冬提供了有利條件,紅蜘蛛也逐漸成為危害小麥產量的主要蟲害之一。
  • 湘陰縣發改局、湘陰縣財政局、湘陰縣教育局關於2018年春季中小學...
    各鄉(鎮)中小學校、縣直各學校:根據嶽陽市發改委、嶽陽市財政局、嶽陽市教體局《關於2018年春季中小學教育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嶽發改價費〔2018〕52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2018年春季中小學教育收費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學費(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執行免學費、免課本費政策。
  • 山東發布2018年夏玉米生產技術意見 優化種植結構
    齊魯網5月30日訊日前,山東發布2018年夏玉米生產技術意見,旨在大力推廣「精量播種」「種肥同播」「水肥一體化」等關鍵實用的生產技術,推動農機農藝融合,提高機械化水平,減少水、肥、藥等生產資料的投入,倡導綠色、高質、高效的生產理念,引導玉米種植結構的調整優化,促進山東省玉米生產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 關於舉辦2018年全國航海模型公開賽暨全國南湖紅船模型公開賽的公告
    關於舉辦2018年全國航海模型公開賽暨全國南湖紅船模型公開賽的公告 發布時間:2018-07-18 來源: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 字體: 大 中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8年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報導 12月28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全國平均氣溫明顯偏高,春夏季氣溫創歷史新高;全國降水量較常年偏多,其中北方偏多南方偏少。
  • 2018年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在正定召開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2018年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在正定召開2018年百萬座廁所將納入「中國全域旅遊廁所導航系統」旅遊遇內急新華社發出門兒旅遊遇到內急找不到廁所實在是件煩惱又尷尬的事兒,2018年「中國全域旅遊廁所導航系統」將涵蓋國內100萬座廁所,遊客只需輕點手機,就能一鍵搜到附近2公裡範圍內的廁所。2月23日,2018年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在石家莊市正定縣召開。
  • 浙江:2018高考招生工作實施意見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實施意見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有關政策和《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若干意見》等有關規定,制定本實施意見。
  • 冬小麥分櫱少是怎麼回事?
    為此,今天我們詳細說說什麼是冬小麥分櫱,冬小麥分櫱少是怎麼回事? 一、什麼是冬小麥分櫱? 2、小麥分櫱期時間 小麥一生分櫱增長有兩個旺盛階段:適時播種的冬小麥從出苗後半個月左右開始分櫱,到平均氣溫下降到3℃,停止分櫱進入越冬期,為小麥第一旺盛階段。越冬後,當氣溫回升到3℃以上,小麥開始返青,分櫱繼續發生,到起身期出現第二旺盛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