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學中,同學們在物質的組成、性質與分類中模糊的知識點最多。造成模糊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概念的層次性,知識的發展性導致的。限於學生學習的階段性,低年級學生形成的的概念(初中)與理論,與高年級的概念定義與理論的表述不完全相同。如在初中或高一時,我們課本上沒有幾元酸的定義,但老師常說,硝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磷酸是三元酸。久而久之,同學們就有一個錯覺:分子中有幾個氫原子就是幾元酸。高三的同學學過電離理論後,已經知道如果一個分子能電離出幾個氫原子,就是幾元酸。如甲烷雖有氫原子,但在水溶液中不能電離子,甲烷就不屬於酸類,H3PO2在水溶液中,只能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它屬於一元酸。
(2)學生對概念或理論的記憶、理解不準確、不深刻造成的。比如單質、化合物的概念,教材上表述為: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是單質,不同種「元素」構成的純淨物是化合物。但有的同學把「元素」記成了「原子」了。以至於錯把HD分子當成了化合物。實際上氕(H)氘(D)是同種元素,它們組成的分子屬於單質。
(3)與材的表述不完善形成的。比如鹽酸教材表述為氯化氫的水溶液。但教材又說「強酸、強鹼和鹽等是強電解質」(人教版選修四P41)。這就給人們一個錯覺:鹽酸是強電解質。當然我們已經知道,鹽酸是混合物,不屬電解質,HCl才是電解質。鹽酸是電解質溶液。再如「只含非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非極性分子」(人教版選修三P46),但這個定義無法解釋臭氧(O3)是極性分子的事實。
化學中的一些模糊的知識點,時常困擾著同學們,把一些常見的模糊知識點的正誤弄清楚,有助於同學們加深對化學概念與原理的深入理解,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還能培養同學們思維的辯證性與靈活性,培養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 對中學化學物質的組成、性質與分類中常見模糊認識的知識點歸納辨析。
常見的模糊認識的知識點:
(1)含有金屬元素的離子不一定是陽離子( )
解析:AlO2- MnO4- Cr2O72-含有金屬元素但卻是陰離子。答案正確。
(2)人們可以利用先進的化學技術,選擇適宜的條件,利用化學反應製造新的原子.( )
解析:化學變化,是原子的價層電子發生轉移,而原子核是不發生變化的。原子核不變,就不會得到新原子。能造新原子的反應是物理學上的核反應,不屬於化學反應。說法錯誤。
(3)某物質經科學測定只含有一種元素,不可以斷定該物質一定是一種純淨物( )
解析:同種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單質。如氧元素可以形成O2與O3。碳可以形成金剛石,與石墨兩物質。若它們兩混全組成的物質就是混合物。說法正確
(4)膽礬(CuSO4·5H2O)屬於混合物( )
解析:膽礬中的水不是游離水,有四個水分子以配位鍵與銅結合,一個水分子以氫鍵與硫酸根中的氧結合。膽礬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
(5)能與酸反應的氧化物,一定是鹼性氧化物( ).
解析:酸與鹼性氧化物發生複分解反應。但氧化酸酸也能與還原i性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濃硫酸與氫碘酸反應。2HI+H2SO4=I2+SO2+2H2O
(6)硼酸(H3BO3)中有三個氫是三元酸。
解析:硼酸溶於水,發生如下變化:H3BO3+H2O=H++[B(OH)4]-,生成1個氫離子,是一元酸
(7)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Mn2O7為酸性氧化物。
解析:酸、鹼性氧化物的分類不是依據組成分類的,是依據性分類。凡與酸反應生成一種鹽和水的氧化物就是鹼性氧化物。凡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就是酸性氧化物。
(8)含氧酸有對應的酸性氧化物。但鹼不一定有對應的鹼性氧化物。
解析:一水合氨(NH3·H2O)沒有對應的鹼性氧化物
(9)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鹼。
解析:SiO2、Fe2O3皆不與水反應,放在水中不能形成相應的酸或鹼。
(10)蛋白質的變性、納米銀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學變化( )
解析:蛋白質的變性是化學變化 、納米銀粒子的聚集是膠粒子的聚沉是物理變化
(11)用鉑絲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進行焰色反應是化學變化( )
解析:焰色反應是元素的原子或離子的電子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以光的形式釋放的能量。電子只是在能級之間躍遷,沒有電子的得失,所以是物理變化。
(12)Na2CO3·10H2O的風化是化學變化( )
解析:風化是結晶水合物常溫失水的現象。雖然只有化學鍵的斷裂(水與鈉之間形成的配位鍵),沒有新鍵的形成,但卻生成了新物質,(沒水的碳酸鈉與有水的碳酸鈉是兩種物質)一般把風化列為化學變化。
(13)雷射法蒸發石墨得C60發生的是化學變化( )
解析:石墨與碳60是同素異型體,它們之間的轉變是化學變化。
(14)有化學鍵斷裂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
解析:一些共價化合物溶於水,電離出離子,或離子化合物熔融時的電離,都只有共價鍵 或離子鍵的斷裂,沒有新物質的生成,不屬於化學變化 。
(15)膠體不一定是液態,膠體的丁達爾效應屬於物理變化( )
解析:膠體有固、液、氣三態。丁達爾效應是膠粒對光散射的結果,是物理變化。
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