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否定牛頓挑戰上帝

2020-11-28 鳳凰網

在9月9日即將出版的新書《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中,霍金認為,宇宙大爆炸是引力定律的必然結果。

霍金認為,宇宙大爆炸是引力定律的必然結果。

霍金新書《大設計》

英國在世的最知名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新書中宣稱上帝並未創造宇宙,霍金近來頻頻在公眾媒體發言,不過這是他近十年來首次推出新書。這位理論物理學家對於上帝的論斷不僅與其在《時間簡史》中的表達相左,更是向艾薩克·牛頓提出了挑戰,而同時,這或許也是他對愛因斯坦的回答。

在9月9日即將出版的新書《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中,霍金認為,宇宙大爆炸是引力定律的必然結果——而非神的介入。在1988年的《時間簡史》中,霍金似乎認可了上帝創造世界的觀點。但與美國物理學家Leonard Mlodinow合著的這本新書裡,他表示,新理論證明創世者是「不必要的」。這一宣言無疑向艾薩克·牛頓提出了挑戰,後者相信世界是由上帝設計的,因為它不可能從如此的混亂無序中生成。

「因為有一些定律,比如引力定律,宇宙可以從無到有,自發形成,」霍金寫道,「這種自發的創造力就是宇宙存在的原因,也是我們存在的原因。」「沒有必要求助於上帝,由其點燃導火紙,推動宇宙的運轉。」

霍金相信M理論——一種弦理論可以幫助人們找到答案,「M理論是愛因斯坦希望能找到的統一理論。」他提出。

M理論是為「物理的終極理論」而提出的理論。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身為20世紀科學的兩大支柱卻不相容——廣義相對論在微觀尺度上違背了量子力學的規則;而黑洞則在另一極端尺度上向量子力學自身的基礎挑戰。愛因斯坦生命中的最後30年裡一直在尋找一種理論——一個能在單獨的數學框架下描寫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論。雖然愛因斯坦空手而歸,但時至今日,理論物理學家們依然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一個可以把已知知識縫合的理論。

「我們人類——只是自然界基本粒子的集合體——能夠如此接近答案——理解支配我們和我們的宇宙的法則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霍金透露,對於牛頓的首次否定源於1992年對於圍繞一顆恆星的軌道的行星的觀測。「這與我們所在行星地球的狀況十分相似——單個太陽,太陽的質量、地球和太陽間的距離都恰到好處——如此尋常,如此普通,地球不是為了我們人類而特意設計的。」他寫道。

霍金此前似乎接受了上帝在創世中擔任的角色。在他1988年的暢銷作品《時間簡史》中,他說:「如果我們發現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這將是人類理性的最終勝利——因為,我們知道了上帝的想法。」

霍金去年辭去了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的職務,這是科學界最有聲望的學術職位之一,牛頓是第二任,在位33年,而霍金也已在位30年。

相關焦點

  • 牛頓晚年陷入神學,霍金卻否定上帝的存在,他們究竟發現了什麼?
    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上帝」擁有絕對的發言權,至今還有很多人將其作為終身的信仰。 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曾提出萬有引力定律,改變了人類的科技發展史,他的晚年卻沉迷鍊金術和宗教神學。
  • 愛因斯坦晚年信奉神學,霍金卻極力否定上帝的存在,他發現了什麼
    而愛因斯坦對於量子力學的看法也促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宿命論」,這些人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上帝早已寫好了劇本,而愛因斯坦所謂的信奉神學不過是人們的一種曲解罷了。而與愛因斯坦相反的就是霍金了,這位出色的物理學家被認為極力否定了上帝的存在,理由是霍金研究宇宙和黑洞,解開了宇宙的秘密,證明宇宙不是神創造的。
  • 也許人生已註定,不過上帝也開玩笑:牛頓晚年痴呆、霍金一生癱瘓
    霍金就這樣安靜的離開了。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霍金的第一標籤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他一生都在探索「宇宙是怎樣誕生,又是如何發展」,但深奧的宇宙學離我們太遠,我更願意把霍金的第一標籤定義為「身殘志堅」。生前,霍金最後一條微博仍在指引年輕人。他告誡王俊凱:「年輕人在追求科學的路上,好奇心和自信一定要延續下去,把客觀精神傳播給每個人」。
  • 霍金VS上帝:誰通往終極真理?
    因此,儘管爭論重重,各種假說都不盡人意,依然有更多的鬥士站出來否定上帝。霍金,就是目前看來最重磅的一位。  霍金在早年科學研究的道路上,並沒有糾纏於世界本源的問題,可在他的晚年,他毅然提出「世界不依賴於上帝存在」的理論。他為何要提出這種說法?是老生常談還是噱頭,抑或是嚴肅的理論結論?為何在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上帝仍然雄踞他的寶座?
  • 人民日報科技雜談:科學家的自我否定
    ■不論是科學大家的自我否定,還是科研小兵的挑戰權威,體現的都是對科學的敬畏、對真理的執著 不久前,著名科學雜誌《自然》發表了英國物理學家霍金的一篇論文,他在文中提出:自己當初對世界的認識是有缺陷的。按照經典理論,黑洞內部不會放過任何物質信息,但最新理論卻證明:能量和信息能夠逃離黑洞。這樣,黑洞是否真的存在,就值得懷疑了。
  • 哲學已死,霍金要取代上帝
    霍金髮現了宇宙的「終極理論」?……也許,我們還需要以存疑的態度看待霍金在《大設計》中的一系列「大」的宣稱。    霍金的豪情超出想像    昔尼採有名言曰「上帝已死」,現在霍金在《大設計》第一頁上就模仿尼採的口吻,宣稱「哲學已死」,因為「哲學跟不上科學,特別是物理學現代發展的步伐」。
  • 牛頓:在望遠鏡的末端,我看到了上帝的蹤跡
    向上滑動閱讀文字說起牛頓先生如何相信上帝的存在?竟然是因為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90度角若無任何其他證據證明上帝的存在單單大拇指這一項就可說服我相信—牛頓 Sir Isaac Newton也許這個渺小的理由普通
  • 霍金說上帝不再是必要的 真的嗎?來看這幾位科學家怎麼說
    提起霍金,生於伽利略忌日,死於愛因斯坦誕辰,一生坎坷的霍金成為今日人類物理界的一個標誌性人物。提到霍金,你可能會想到《時間簡史》,想到他那些難懂的理論,想到你曾援引很多次的「勵志」故事。霍金曾在1979年-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宇宙論和黑洞,並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
  • 霍金撰寫新書宣稱:宇宙並不是上帝創造的(圖)
    近日,科學家史蒂芬-霍金聲稱,宇宙並不是上帝創造的霍金稱,人類的存在是自然物理規律的發展結果,並不是由「至高無上」的上帝創建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英國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的新書《大設計(Grand Design)》中聲稱,現代科學可以解釋宇宙的起源,宇宙並不是由上帝創造的。
  • 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都已離世,那如今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是誰
    21世紀人類的驕傲,牛頓、愛因斯坦、霍金三位科學家之所以被人類尊崇為最偉大的三位科學家,是因為他們都做出了巨大的科學成就,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牛頓建立的「三大定律」理論是物理學最為經典的理論之一,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至今是科學家指導理論,霍金的奇點理論和黑洞理論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為人類研究宇宙真相少走很多彎路。
  • 霍金新書稱宇宙非上帝創造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新書中稱,上帝並沒有創造宇宙,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物理定律的必然結果。在《泰晤士報》周四刊登的《大設計》的摘選片段中,霍金稱新創立的一套理論認為宇宙造物主是多餘的。《大設計》是霍金和美國物理學家裡奧納德•曼羅迪諾共同撰寫的。
  • 霍金去世安葬於牛頓之墓旁邊,而愛因斯坦過世直接火化於人間
    3月14號中午時刻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離開世界去尋找屬於他的星辰宇宙。據外媒說,霍金葬禮今晚將舉行。屆時,霍金的骨灰將被安葬在另一位傳奇科學家牛頓的墓旁。ps;此地安葬的是艾薩克·牛頓之墓牛頓勳爵士,他用近乎神聖的心智和獨具特色的數學原則,探索出行星的運動和形狀、彗星的軌跡、海洋的潮汐、光線的不同譜調和由此而產生的其他學者以前所未能想像到的顏色的特性。
  • 牛頓最後到底發現了什麼?為什麼說上帝是第一推動力?
    牛頓的靜態、機械的宇宙觀蘊含著決定論,到拉普拉斯時為甚,他認為只要能收集到宇宙運行的足夠數據,就可以預測宇宙的未來。拋開哲學思辨的探討,決定論真正受到嚴肅的科學挑戰是上世紀量子論的發展。牛頓為什麼說上帝是第一推動力?引力就像蘋果一樣,它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原因。但問題是,牛頓無法找到引力存在的原因,人們常說,科學家可以告訴我們「是什麼」,但未必能解答「為什麼」, 牛頓也沒辦法通過自身知識解釋這個東西,因此牛頓自然而然地認為,引力的原因不能是別的,一定是造物主的推動。創造者,加上一神論,那就是上帝的推動。這是牛頓方法論的必然結果。
  • 霍金新書"無神論"惹火宗教界 被批觀點"可笑"
    9月4日出版的《參考消息》文章《霍金認為宇宙誕生沒上帝啥事》,原文如下:  霍金新書「無神論」觀點惹火宗教界  美聯社倫敦9月2日電 萬物需要造物主嗎?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史蒂芬·霍金認為不需要,他在自己的新書中說,宇宙的誕生不需要上帝。
  • 科學不需要上帝
    上帝存在嗎?一切如何開始?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嗎?我們能預測未來嗎?黑洞中是什麼?時間旅行可能嗎?我們能在地球上存活嗎?我們應去太空殖民嗎?人工智慧會不會超過我們?我們如何塑造未來? 這十個問題看似簡單,但稍加思考卻又似乎無從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留給這個世界的臨別禮物。
  • 霍金:宇宙不是由上帝創造的
    霍金近來新聞不斷。9月初,他在介紹自己最近出版的新書《大設計》時稱:他不再相信上帝創造宇宙的說法。而在此前,這位自然科學界的泰鬥級人物曾相信神造論和科學並不矛盾。  據美國太空網北京時間9月13日報導,霍金日前在談到他的新書《大設計》時表示,探索太空和時間旅行的主角應該是人類,而不是機器人,哪怕僅僅是出於追求浪漫的前提。
  • 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霍金四位物理學家的「糾纏」
    要說近代比較有名的物理學家,想必有四位大家都聽過,他們是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霍金。伽利略論證了日心說;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霍金髮表了《時間簡史》。他們靠著自己天才的頭腦為人類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值得所有尊重。
  • 70歲霍金:不老的科學「傳教士」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理論發展讓他獲得諸多榮譽。1974年,32歲的他當選為最古老的學術組織「英國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1978年,霍金獲得世界理論物理學界的最高成就獎「愛因斯坦」獎;1979年,37歲的他擔任了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斯數學教授」。公眾稱他為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 牛頓也迷信!牛頓最後為什麼信仰神?證明上帝的存在
    這個科學家就是牛頓。艾薩克·牛頓是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牛頓在科學領域上有了很重大的發現,他提出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
  • 霍金並非第一人,也絕不會是最後一人
    如今以日心說為天經地義的現代人,很難想像伽利略對地心說的否定是多麼驚世駭俗——但愛因斯坦知道。所以他才會把伽利略的巨幅畫像,掛在他的辦公室裡。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偶像是三百年前的古人。3伽利略之後,以牛頓為代表的一大批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為人類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及其之後的機器生產準備了豐富的科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