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9日即將出版的新書《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中,霍金認為,宇宙大爆炸是引力定律的必然結果。
霍金認為,宇宙大爆炸是引力定律的必然結果。
霍金新書《大設計》
英國在世的最知名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新書中宣稱上帝並未創造宇宙,霍金近來頻頻在公眾媒體發言,不過這是他近十年來首次推出新書。這位理論物理學家對於上帝的論斷不僅與其在《時間簡史》中的表達相左,更是向艾薩克·牛頓提出了挑戰,而同時,這或許也是他對愛因斯坦的回答。
在9月9日即將出版的新書《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中,霍金認為,宇宙大爆炸是引力定律的必然結果——而非神的介入。在1988年的《時間簡史》中,霍金似乎認可了上帝創造世界的觀點。但與美國物理學家Leonard Mlodinow合著的這本新書裡,他表示,新理論證明創世者是「不必要的」。這一宣言無疑向艾薩克·牛頓提出了挑戰,後者相信世界是由上帝設計的,因為它不可能從如此的混亂無序中生成。
「因為有一些定律,比如引力定律,宇宙可以從無到有,自發形成,」霍金寫道,「這種自發的創造力就是宇宙存在的原因,也是我們存在的原因。」「沒有必要求助於上帝,由其點燃導火紙,推動宇宙的運轉。」
霍金相信M理論——一種弦理論可以幫助人們找到答案,「M理論是愛因斯坦希望能找到的統一理論。」他提出。
M理論是為「物理的終極理論」而提出的理論。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身為20世紀科學的兩大支柱卻不相容——廣義相對論在微觀尺度上違背了量子力學的規則;而黑洞則在另一極端尺度上向量子力學自身的基礎挑戰。愛因斯坦生命中的最後30年裡一直在尋找一種理論——一個能在單獨的數學框架下描寫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論。雖然愛因斯坦空手而歸,但時至今日,理論物理學家們依然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一個可以把已知知識縫合的理論。
「我們人類——只是自然界基本粒子的集合體——能夠如此接近答案——理解支配我們和我們的宇宙的法則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霍金透露,對於牛頓的首次否定源於1992年對於圍繞一顆恆星的軌道的行星的觀測。「這與我們所在行星地球的狀況十分相似——單個太陽,太陽的質量、地球和太陽間的距離都恰到好處——如此尋常,如此普通,地球不是為了我們人類而特意設計的。」他寫道。
霍金此前似乎接受了上帝在創世中擔任的角色。在他1988年的暢銷作品《時間簡史》中,他說:「如果我們發現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這將是人類理性的最終勝利——因為,我們知道了上帝的想法。」
霍金去年辭去了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的職務,這是科學界最有聲望的學術職位之一,牛頓是第二任,在位33年,而霍金也已在位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