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溫柔,我不主動」,人機關係究竟要怎麼改變呢?

2020-12-04 虎嗅APP

技術這個事情,很多時候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多時候,是大家先看到了一個東西非常美好,結果左發展右發展也發展不起來,在吃瓜群眾們興奮地送上一首《涼涼》之後,搞不好哪天卻突然一個勝負手拋出來,一切又都不一樣了。

曾經的移動通訊、觸屏交互莫不如是,今天的3D列印、VR說不定也在重複這個套路。更明顯的可能是物聯網。這個我們念叨了好多年,雖然也一直在發展,但始終沒有大熱的技術,到底在等待什麼呢?

等待AI?但是音箱刮過一陣語音交互的風潮之後,IoT設備搭載語音控制模塊也火了起來。可是直到今天,我們好像發現物聯網還是那個物聯網,基本沒什麼變化。

讓我們往更深層開個腦洞,「AI of Things」在等待的,可能不僅是語音交互,而是耳目鼻口耳協同工作的多模態AI交互。

你不溫柔,我不主動:為什麼我們始終遠離IoT?

首先我們要搞懂一件事:為什麼給設備聯網的方案推行了這麼多年,我們身邊,包括工業和工程領域,真正用到的物聯網設備還是沒有多少?

答案在於,光給機器設備聯網是沒用的。你家的桌椅板凳又不想聊微信逛淘寶看快手,它們要網作甚?

人最終需要的是服務,所以設備僅僅聯網是沒用的,聯網之後必須能幹點什麼才行。這就需要兩件事情:

人與設備可交互;2. 設備能夠感知到人的需求。

在觸屏、鍵盤和手機集成遙控模式,都被證明太麻煩之後,物聯網開始把目光投向了能夠提供自然交互與感知能力的AI。

機器能夠聽懂人類說話,並且產生對話並提供服務,似乎某種意義上從源頭解決了物聯網設備缺乏實際價值的尷尬。於是我們見到了越來越多搭載語音交互平臺,能夠實現對話的物聯網設備。從電視、冰箱到家居設備,再到各種終端不勝枚舉。

但實踐下來發現,這種模式問題還是不少:

比如語言控制不如屏幕控制那麼精準,很多時候會誤判指令和錯誤喚醒,比較語言充滿了不確定性;再比如,語音交互的物聯網設備還是缺乏主動服務的能力,只是換了操作方式而已,用戶體驗沒有本質提升。

僅僅是「能聽」,並且還經常聽錯的物聯網設備,就像是兩個人談戀愛,其中一方從來不看你,不會知冷知熱、噓寒問暖,還經常搞錯對方的意思,那另一方當然表示我懶得理你……

目前來看,把按鈕換成了語音命令平臺,隱藏的不確定性太多,而實際價值太少,很難成為物聯網爆發的真正依託。

這種「你不溫柔我不主動」的人機關係究竟怎麼改變呢?

答案也許是讓機器能夠聽和說之外,還要能看,能感覺,甚至能將五感聯繫到一起進行思考。

感知到交互:機器的五感俱全

所謂「模態modality」,是德國生理學家赫爾姆霍茨提出一種生物學概念。即生物憑藉感知器官與經驗來接受信息的通道,比如人類有視覺模態、聽覺模態等等。

後來這個概念引申到人文科學領域,成為哲學和文學上的一種話語批評方式;而來到機器人和計算機科學領域,就成了機器與物理世界聯繫的通道。

假如我們把「模態」通俗地理解為感官,那麼智能音箱就是只具備聽覺模態的物聯網設備,而加載AI分析能力的攝像頭可以視為視覺模態的物聯網設備。把聽覺、視覺甚至更多模態組合到一起,多模態物聯網也就誕生了。

事實上,在AI研究當中多模態轉換是非常普遍的課題。比如一個很出名的AI研究方向是讓智能體根據看到的某張圖片來生成文字(也有看到文字生成圖片和視頻的),這就是讓AI模型完成在視覺和語義之間的模態轉換。

運用到物聯網設備當中,今天主要的AI感知模態有三種:

語音交互,包括語音指令控制、語義理解、多輪對話、NLP、語音精準識別等領域;2. 機器視覺,包括自然物體識別、人臉識別、肢體動作識別等;3. 傳感器智能,包括AI對熱量、紅外捕捉信號、空間信號的閱讀與理解。

把這三種東西融合在一起,物聯網設備就可以在單純的能聽會說之外,同時還用攝像頭觀察、用傳感器判斷。而比較前沿的多模態感知研究當中,還包括機器嗅覺,機器觸覺和情緒理解等內容。

我們在等待的下一代物聯網設備,很可能訣竅就是把這些模態給揉在一起,完成從多模態感知到多模態交互的體驗。用一句我們十分熟悉的話說,就是要讓機器身上的五感「生態化反」……

今天讓人樂觀的多模態交互型IoT

又能聽,又能看,又有傳感器的設備,聽上去似乎有點過分樂觀了。但好在綜合了較多採訪與觀察之後,我們發現今年確實是值得為多模態物聯網設備樂觀一下的時候。

可以看到,很多雙模態交互,甚至多模態混合交互的解決方案都在從實驗室裡走出來,甚至已經可以在我們生活中看到。這些解決方案更重要價值是作為案例,可以讓更多企業、開發者和垂直行業看到多模態物聯網的可複製價值。

舉例來說,離我們最近的多模態AI交互技術投射在物聯網設備上,大概就是用機器視覺技術進行嘴唇識別,來分離語音交互指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實驗室和科技公司,都在嘗試用機器視覺來讀取說話人的唇語和動作,從而判斷每個聲音指令的來源。

這種技術已經在國內被運用到地鐵售票解決方案中,通過機器視覺來識別買票人,從而在地鐵站的嘈雜環境中完成語音售票。

另一個我們能看到的例子是空調。在一些新的智能空調解決方案中,空調會在語音交互的基礎上通過機器視覺來判斷用戶的位置,提供智能送冷,並且會結合傳感器判斷屋內溫度和溼度,提供更精準的環境方案。

同樣是在家電上,今年電視背後的AI平臺戰打得風生水起,把機器視覺技術引入電視成為了新的趨勢。通過機器視覺來讓電視觀察屋內照明情況、用戶與電視的距離,電視可以主動調節屏幕光線強度,輸出比較護眼的模式。還有的AI應用是讓電視在觀察到兒童看電視後主動開啟童鎖。

在日常生活之外,多模態交互設備也在應用於工業設備中。比如通過給機器設備搭載機器視覺+傳感器提供安全警告,以及利用機器視覺+故障信號的方式判斷設備問題等。

把不同信號模態整合在一起,實現設備的多維感知,今天正在以比較快的速度來到應用市場。

高精度判斷用戶命令,輸出主動服務;提供實時化、彈性化的體驗,可以說是AI帶來的多模態交互技術放進物聯網世界中的一張鬼牌。

當然了,還是有幾道難關……

按照慣例,最後我們還是要正視任何技術都存在不足。剛剛有一點萌芽的多模態交互+物聯網當然也不例外。

最核心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到底靠什麼實現多模態協同?

目前來看,無論是家電還是工業設備,實現多模態混合的主要方式還是把不同的傳感源輸入到設備處理中心,啟動一定程序來開啟相應服務。

換句話說,AI模型本身是沒法理解多模態信號的,只是不同的算法啟動不同的開關而已。這種「偽AI多模態」的設備也不是不行,只是在實時化和複雜的推理判斷上會有心無力。

解決方案可能是一種叫做「多模態深度學習」的技術,讓AI智能體本身能夠理解多模態信號,從算法本身就容納聽覺、視覺、傳感信號進行統一思考。這樣可以保證設備高度實時化,並且可以讓設備進行多模態協同學習,真正地「聰明」起來。

這要求在算法上對多維度數據的各自表示、融合、對齊有新的突破,今天我們還只能等待學術界的好消息。

另外一個問題,是今天的多模態交互缺少有效的開發平臺,開發者和企業很難複製這一模式,來進行獨立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開發。當然,目前來看這應該僅僅是個時間問題。

與之相對應的,是在缺乏行業標準、開發基礎的前提下,今天開發一個多模態物聯網項目需要大量的人才成本和綜合開發成本。並且缺少晶片、專用傳感器等後端硬體的支撐。這個領域國內有一些晶片和算法公司,但似乎大部分處在做PPT的畫餅階段。

綜合來看,AI帶來的多模態想像力,大概確實可以完成一些物聯網很早就希望實現的東西。但方興未艾的產業局勢,還需要巨頭搭建平臺、優質案例出現、開發者路徑明確等幾個環節才能開啟下一輪風口。

但無論如何,耳聰目明的機器,已經在跑步過來的路上了……

相關焦點

  •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溫柔如水,你怎麼一點也不溫柔呢?
    我們看看最近網絡上流行的一段對話:「都說女人是水做的,溫柔如水,你怎麼一點也不溫柔呢?」「我剛結婚的時候溫柔嗎?」「溫柔啊!」「那就對了,二十多歲的女人啊都是純淨水,溫柔、純潔,至於以後會變成吞噬生命的巨浪,還是喝到胃裡暖暖的奶茶,那都要看她遇到的男人是狂風還是暖陽。「」往水裡加入香精,噴出來的就是香水,加入染料就能染成色彩斑斕的布料,加上鶴頂紅,那就是喝了能要命的毒藥。
  • 遲遲推不進關係怎麼辦?教你這招,讓他主動找你談戀愛
    可越到後來,他就越被動了,甚至我主動約他,他都推脫有事不肯出來。和我說話也越來越敷衍,讓我感覺,我就是他的備胎。我很生氣,把他刪了後,又發現自己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於是就加回他約他出來,又被他拒絕了。兩天後他又找了我,約我出來,可我還是感覺他的心不在我這邊。我很想推進關係,但關係遲遲進展不了,我應該怎麼做呢?
  • 當一個人不主動聯繫你,不拉黑也不刪除,大多是以下原因!
    有那麼一個人,曾經可以親密到共穿一條開襠褲,共飲一瓶水,最後因為各種原因,你們從無話不談到現在的不再聯繫。他就在通訊錄裡面安安靜靜的躺著,偶然看到會在心底泛起一些春風化雨般的回憶。無論曾經關係多麼的鐵,最後甚至連點讚之交都沒有了。
  • 和一個人接觸,他沒有主動給過你這些東西,擺明了不愛你
    所以有些人會採取一些不妥的方法來讓你不喜歡他,比如冷淡你等等,讓你主動離開他。當然這些方式都是一些比較不好的辦法,如果他不愛你了,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就可以看出來,提早做好準備,讓自己不至於在最後變得十分狼狽。
  • 溫柔≠軟弱,溫柔的人要有自己的稜角
    溫柔的、懦弱的、無稜角的、好脾氣的、內向的、自卑的、討好的......當一些人將這些形容詞混為一談,似乎一開始就要讓人失去表達解釋的欲望——溫柔啊,怎麼就要用"受欺負"來承擔呢?就像是那朵看起來不經受催的花骨朵,怎麼就不是被人遠觀欣賞的美好事物?
  • 內向不愛說話,要怎麼改變自己?
    那麼我們該如何來做呢?一、內向性格風險和優勢內向的人比較安靜,謹慎,不喜歡與外界過多接觸。他們不喜歡與人接觸不能被解釋為害羞或者抑鬱,這僅僅是因為比起外向的人,他們不需要那麼多的刺激,因此喜歡一個人獨處。內向人的這種特點有時會被人誤認為是傲慢或者不友好,其實一旦和他接觸你經常會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人。
  • 為什麼我不願意跟你聊天了?
    我想遠遠躲開她,但這種親密關係仿佛又是我不可推脫的責任。為什麼我不能做一個有擔當的好朋友呢?這是我的問題嗎?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懷疑自己是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但是有一天,我明白了。這是人的天性,我們的苦惱常常來自於我們想要對抗天性。沒有人想要接受壞情緒,但親密關係總是捆綁住了我們去坦誠自己的天性。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 「研究生讀不下去,我主動退學了」
    張楚重新思考他究竟怎麼走上了這條路。 「為什麼之前拼命想讀博?因為這似乎才是彰顯自己喜歡化學的唯一方式。」周圍所有的人都告訴他,熱愛化學的孩子就該以科研為業。但張楚後來才明白,不是所有熱愛者,都適合做科研。
  • 情感諮詢師告訴你:女人不主動,男人不愛
    後來女兒學校有親子活動,其實本來不需要父母都去參加,但是我騙他必須要父母都去,約他排練了很多次。知道他跟小三已經斷乾淨了的時候,我主動提出了全家一起出去玩,當晚他就跟我提復婚了。總結:簡單來說,無論是在追求過程中還是在挽回感情的過程中,主動遞出橄欖枝的女人,會給對方一種安全感。男人覺得"我如果對她付出,一定會有反饋",而面對被動的女人,你不知道她心裡是怎麼想的,不知道跟她交往是不是能得到她的回應。
  • 男人不主動聯繫你,就是不愛你?聽聽男人們的心裡話
    尤其是,男女相處時,如果男人沒有主動聯繫女人,那女人就會想得更多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莫過於「他是不是不喜歡我了」、「他是不是根本不愛我」這樣的想法。可是,男人不主動聯繫你,真的就是不愛你嗎?男人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聽聽這些男人的心裡話就知道了。
  • 親密關係最無釐頭邏輯:我不說,但你要知道我在想什麼
    你的話語,還會那麼堅定,那麼狠,那麼理直氣壯嗎?你會不會因此變得有點收斂?假如你理解了他的受傷,知道怎麼傷害到的了,你的話語,會不會又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感覺受傷,你要說出來!講講我們工作坊裡的一個同學吧。P同學說:老公總是嫌棄我懶、不做家務,嫌棄我亂亂的、沒條理,還嫌棄我不上進。我問她:老公嫌棄你這些,你什麼感受呢?
  • 開學後,怎麼和新同學處好關係?記住這8點,讓你不那麼「被動」
    在班級和宿舍裡,大家不要拘束,我們是「前後腳」到達這個陌生的環境,儘量主動熱情,你一句我一言很快就能熟絡起來。如果性格比較內向的話,可以把家鄉小吃拿出來分享一下,或者主動打掃一下衛生等等。但是要有自己的底線,一定要有,「老好人」更要有底線,在適當的時候告訴別人你的底線是什麼,凡是逾越者,提醒一次即可,拒絕第二次,不要那麼「被動」。「理解」這個詞很廣義,但是像:信仰、民俗、方言等要理解,這不是我們能改變的,不要嘲笑、不要議論,尊重地方文化也是我們每位大學生應該具有的品質,不是嗎?如果可以,在大學你可能學會好幾個地區的方言呢!
  • 喜歡你太累了:我的一廂情願,終究換不回你的溫柔
    曾經的我,為了追求你,愛得特別的卑微,十分的缺乏安全感,總是會擔心你不喜歡我,也會害怕搞砸我們的關係。我努力的想要改變自己,變成你喜歡的模樣,但我沒想到的是,我的行為一步步地消磨掉了你對我的耐心。最後,時間停下了它的腳步,回憶成為了我的束縛。
  • 大姑子嫌棄弟弟新房住不開主動加床,弟媳怒懟:這是我的房沒點數
    就是跟彼此的家人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夫妻能做到這一點呢?我個人是不主張大家庭的,更在意自己的小家庭。  在我看來,婚姻中的男女處理好各自的家庭關係即可,千萬不要讓複雜的家庭成員關係滲入到你們的婚姻裡,否則苦不堪言。  我本人已婚,之所以覺得婚姻生活還算幸福,有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為沒有什麼複雜的關係要處理。
  • 究竟怎樣的關係才能真正走完一輩子?我們發現長久關係的底層秘密
    令狐衝:「我要退出江湖,從此不問江湖之事!」任我行:「你怎麼退?這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是關係一旦出現矛盾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無論怎麼看怎麼都感覺雙方不合適,哪哪都不般配......」「男人真是善變,剛開始和老公談戀愛的時候,他對我可體貼了,我以為一輩子都會那樣幸福。可自從結婚之後這些年來,他對我好像沒有之前那麼上心了,不管我如何遷就和討好,我倆的關係還是變得越來越冷淡,現在每天幾乎連話都說不上幾句......」
  • 希望溫柔的風能將我的思念帶給你
    這裡是久翎,一個傾聽你故事的地方。今天的故事來自網友@遇見的投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我們已經5天沒有聯繫了,沒有吵架,也沒有冷戰。我們在一起3年,不知道怎麼就形成了這種奇怪的相處模式。他從不會主動聯繫我,也不經常在網上聊天,只是每個周末都會雷打不動的一起去吃飯。朋友們都不理解我們經營感情的方式,但我樂在其中,因為他會給我足夠的安全感。他是個只會學習的男生,而我除了學習不行什麼都行。他長的很好看,這也是我追他的理由之一。
  • 五月天:如果我愛上你的笑容,要怎麼收藏怎麼擁有
    然而,縱使每個人的愛情各不相同,開始和結束的方式更是千姿百態,但他們卻都能在同一首歌裡找到共鳴,那就是:《溫柔》陳信宏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當年創作的這首歌曲,會成為一代人青澀愛情的背景音樂。阿信在演唱會上唱溫柔 他說:「你們帶電話了嗎 拿出來 打給你們喜歡的人 我唱溫柔給他聽」全世界都暗了 只剩下全場觀眾手機屏幕發出的微弱亮光 那些亮光連結著自己和喜歡的人。也有人覺得,不打出去,才是對愛的人最好的態度,因為,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 鬼夫小說推薦:傲嬌鬼夫不太冷「老婆,是你主動與我冥婚的 」
    鬼夫小說推薦:傲嬌鬼夫不太冷「老婆,是你主動與我冥婚的。」大家好呀!大家平時空閒的時候喜歡做什麼呢,小編最喜歡的就是看小說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3本小說穿越鬼夫類型的小說,《冥婚喜嫁:傲嬌鬼夫不太冷》我女主本想幫死去的妹妹冥婚,不曾想卻意外的給自己招惹了一個鬼夫。
  • 圍棋人機大戰一周年:被AlphaGo改變的世界
    在圍棋的人機大戰中,頂級人類選手完敗給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一戰成名,李世乭留下落寞側影。為AlphaGo落子的黃士傑一年後回憶說:「當時我代表AlphaGo下棋,必須保持冷靜」。從那時起到現在,人類始終生活在一個被AlphaGo改變的世界。一年回望站在圍棋人機大戰一周年的節點上,該如何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呢?
  • 「老婆,我媽讓你買衣服你怎麼不買」「咋不讓你姐買,我沒錢」
    「婚姻不僅僅是一瞬間的悸動,而應該是你覺得,你和坐在你對面的這個人,可以廝守五十年,不論油鹽醬醋酸甜苦辣,不論病痛死亡,都能泰然地相互扶持。」這是我不久之前看到的一句話,我愛你,我願意我的餘生都是你,所以願意從你的女朋友變為你的妻子,為你操持家務,同樣,當你從我的男朋友變為我的丈夫的時候也應該想想自己究竟應該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