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心理學(科普)講義
一報告腦神經認知科學前沿新成就「柳下多元感覺神經連接模型」,解釋意識及其腦神經核心機制,對心理學給出若干重要啟示
-
第二節 神經心理學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神經心理學的發展歷史 神經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思想萌芽階段(公元前3,000年~19世紀) 在古代書籍和醫學書中(包括我國和黃帝內經)很早就記載了有關一些高級心理機能和腦的關係或在腦中定位的論述。
-
【今日推薦】神經心理學是否抹殺了人性?
- 來源 煎蛋網/ 譯者 蛋花 -- 編輯 / 三倉小編 -過去50年來,神經心理學的研究數量急速增長,這使得Line Joranger憂心忡忡。就我們如何進行思考和行為上,大腦研究給了我們無數答案,甚至可能同時帶來了更多問題。這些研究還使我們得以進行心理診斷和治療。但Joranger相信,這些研究的見解是極為狹隘的:你到底是誰?
-
深入到心理學和腦科學去理解「講授」
簡單來說,認知負荷可以理解為當我們完成某項任務時,工作記憶中的心智活動需要消耗的「心智能量」。簡單講,學生大腦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認知過程受限於學生大腦的加工能力。認知負荷又可以劃分內在認知負荷、外在認知負荷和關聯認知負荷。內在認知是指由於要學習的內容具有內在困難程度所造成的認知負荷。內在負荷是不能由教學設計來改變的。
-
神經心理學
據《神經心理學》雜誌報導,左撇子大約佔人群中的10%,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卻佔20%,提示左撇子的患病風險可能較高。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摘要: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方便小夥伴們掌握書本上的基本概念,幫幫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普通心理學複習知識點,還希望各
-
07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碩士生《神經心理學》考綱
: 本《神經心理學》綱適用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神經心理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
寧波mba免聯考報名,神經心理學碩士學位:課程概述
通常,神經心理學課程以心理學或臨床心理學碩士(MA)或碩士(MS)課程的形式提供。了解課程,課程和工作選擇。基本信息神經心理學最常在碩士學位水平提供,作為心理學學位課程的集中。有時它被稱為生物心理學。這些課程的學生探索大腦結構和功能,並研究診斷腦功能障礙的方法。學生必須持有學士學位,並完成統計和心理學的必修課程。碩士課程包括研究方法,道德和諮詢的核心課程。
-
神經網絡的叛離:32年前從心理學與生理學分離的瞬間
過去的神經網絡屬於心理學與生理學1986 年 Nature 的論文意味著神經網絡從心理學和生理學的分離於是向著「模式識別」 「機器學習」轉移,後進一步成為深度學習現在神經網絡還繼續沿用「Neural(神經)」的理由過去的神經網絡屬於心理學與生理學關於聯結主義,很多年輕人或許並不太知道,過去一提神經網絡就會想到心理學家和生理學家的研究,以及「聯結主義
-
2020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方便小夥伴們掌握書本上的基本概念,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普通心理學複習知識點,還希望各位考生將基本知識點牢記於心,掌握基本概念。來學習第二章!
-
心理學不該是「腦理學」
這種「神經泡沫」往往給人們帶來很多理解上的錯覺,但實際上絲毫沒有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心理學的機制。第二,諸如這種「戀愛的大腦」的研究誇張了腦科學解釋的程度。神經泡沫的確能夠喚起人們對科學的興趣,但卻模糊了真正的科學機制。每個個體可以看、了解、尋求親密,但是大腦本身卻不能——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都不是神經層面,而是心理層面的。大腦活動對於心理現象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它們之間的關係也異常複雜。
-
DeepMind解密黑箱第一步:原來神經網絡的認知原理和人類是一樣的!
論文被ICML接受後,DeepMind的研究員們又寫了一篇通俗的介紹文章讓更多的人理解他們的方法和效果。以下為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對DeepMind介紹文章的翻譯。人類已經教會了深度神經網絡做許多驚人的事情,從識別和推理圖像中的物體,到在Atari遊戲和圍棋中發揮出超越人類的水平,不一而足。
-
2017年我國神經心理學年度回顧(上)
神經心理與行為神經病學組成員參與了中國卒中學會組織多位卒中和認知領域專家多次討論並共同撰寫了《卒中後認知障礙管理專家共識》。該共識明確定義了卒中後認知障礙概念,並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概念進行了詳細比較,概念的明確化有助於對卒中後認知障礙的早期識別和管理,臨床的操作性和識別度更高。共識也詳細介紹了卒中後認知障礙篩查和評估方法,推薦了一套標準化的篩查和評估流程及工具方法。
-
學點心理學:心理神經免疫學
導讀心理神經免疫學20世紀80年代早期,一系列研究發現,心智會影響身體:即心理狀態能夠影響機體的免疫能力。歷史上,有識之士曾認為免疫反應——快速產生抗體以反擊侵人並損傷有機體的物質——是自動的,無須中樞神經系統介人即能發生的生物學過程。條件作用實驗證明,這種假定是不正確的。
-
什麼是心理學?含羞草和向日葵有心理嗎?心理學科普1
在十九世紀之前,中國是沒有「心理」這個詞語的,當然更沒有心理學(不相信的同學可以去查查《詞源》)。學術界一般認為,漢語的「心理學」一詞譯自「psychology」,由日本哲學家西周於1875年《奚般氏心理學》裡首譯。經過康有為和梁啓超等人的努力才逐漸被國人所接受。那麼這個外來的「心理學」又是從何而來呢?
-
2019年全國神經心理學講習班暨安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系年會
>暨安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系年會2019年11月7日-9日「2019年全國神經心理學講習班」於11月7-9日在合肥梅山飯店舉辦,本次會議邀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川等地知名神經心理學專家,講授神經心理學的最新研究進展,並提供實用的實驗演示,與參會者互動分享
-
「知識科普」心理學考研之心理和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上期給大家介紹了心理學的七大學派,本期給大家介紹讓許多同學都倍感扎心的生理機制。雖然本章看起來讓人眼花繚亂,但其實大多數學校考得並不多,以選擇題為主,所以同學們不要怕。但是,如果你所心儀的院校恰好要考,那咱們就一起來敲敲黑板,劃重點吧。
-
心理學的九大分支,這些你知道嗎?
1、臨床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將科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便理解、預測和緩解與調整、殘疾和不適有關的問題。它促進適應、調整和個人發展。臨床心理學家集中在智力、情感、生物、心理、社會和行為方面,在一個人的一生中,跨越不同的文化和社會經濟水平。
-
《理解人性》: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從表象窺到人性本質以理解人生
這一觀點為人們發展社會情感、識別並調整自己性格和行為中的陷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照,為人們更好地理解人性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理解人性》是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深刻而細緻地闡述了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它為人們發展社會情感、識別並調整自己性格和行為中的陷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照。2. 理解自己和環境 :社會和教育對個體的影響,超乎想像《理解人性》中有很多關於個體和社會之間關係的內容充滿了智慧,特別是關於教育方面,讀下來感觸良多,受益匪淺,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受到許多教育家、諮詢家、治療家的擁護。
-
DeepMind重大突破:DNN具有人類行為,認知心理學破解黑箱
「新智元」(ID:AI_era)DeepMind 的最新論文稱過去「首次」將認知心理學方法引入了對深度神經網絡黑箱的理解研究中,並用認知心理學的方法發現了深度神經網絡存有和人類兒童在學習詞彙時也存在的「形狀偏好」的行為。此文一出,就有學者指出,DeepMind 是在將自己的研究包裝為全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