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級期刊罕見製作"中國科學特輯":創新活力驚豔世界

2020-12-05 東方網

原標題:全球頂級期刊罕見製作"中國科學特輯":創新活力驚豔世界

  資料圖:中國天眼

  「中國」已成為近年來全球科技界的「熱詞」之一: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為中國科研製作特輯;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稱讚中國專利「井噴」;「新四大發明」在海外「圈粉」無數……

  創新智慧助力科研突破,創新應用提升生活質量,創新活力帶動經濟發展。中國創新已成為全球進步的新動力源,世界意義更加凸顯。

  科研突破有中國

  國際著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安諾傑拿出兩本相隔5年的《自然》期刊,有幾分神秘地對記者說,中國科研這幾年的變化,在其中有著典型體現。

  第一本發刊於2012年5月,封面文章是一篇有關西紅柿基因組測序的論文,作者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第二本則是上個月剛剛發刊,重點推介了一組量子通信研究論文,作者全部來自中國。

  安諾傑解釋說:「前者是中國參與國際科研合作的極佳範例,後者則凸顯了中國科研不斷提升的獨立突破能力和在國際科研界的地位。」

  對中國科研的持續關注,讓這位外國人特意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而他所在的這家全球頂級學術期刊,也在去年6月製作了「中國的科學特輯」,罕見地僅以一個國家的科研進步作為介紹和探討的重點。

  「過去幾年裡,中國的科研產出一直在增長,相關論文的質量也在迅速提升,」《自然》雜誌編輯理察·莫納斯捷爾斯基對記者說,「《自然》雜誌希望深入審視這個國家的科學發展。」

  《自然》雜誌執行主編尼克·坎貝爾則道出了中國科研迅猛發展的驅動力和世界意義。他說,中國政府非常強調科研在驅動創新和經濟增長中的重要性,正朝著全球科研領導者的方向快速邁進,未來數年內,中國有可能成為對全球科研發展貢獻最大的國家之一。

  創新應用看東方

  正如坎貝爾所言,從墨子「傳信」到北鬥組網,從超算「發威」到「天眼」探空……5年來,中國在許多重大尖端科研領域取得突破,成為促進全球科學進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基礎科學或許有些「高遠」,應用技術則更接「地氣」。

  近年來,全球新技術發展有一個明顯的現象:新技術的概念或萌芽並非源於中國,但在中國與創新應用、商業模式相結合,取得巨大的成功後反哺世界。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其典型是被稱為「新四大發明」的高鐵、網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這些創新應用不僅成為閃亮的「中國名片」,也為應對世界共同的經濟社會問題貢獻正能量。

  比如,高鐵為世界互聯互通提供高效可靠的路徑,網購向全球提供蓬勃的「網際網路商機」,支付寶超越地域限制成為全球輕鬆買賣的金融血脈,共享單車則在各國傳遞綠色交通理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發明創造讓中國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也讓中國成為一個對世界有積極貢獻的國家,一個讓世界感到溫暖的國度。」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說。

  中國的優異表現讓西方傳統創新強國開始「向東看」。

  「在報導東西方國家創新的15年裡,我從未見過矽谷如此關注中國對西方技術的影響,」全球創新問題專家麗貝卡·范寧近日為美國《福布斯》雜誌撰文說,「『拷貝中國』的新趨勢也常常被人論及。」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近日也刊文指出,近年來,中國已「搖身一變」成為全球創新的領跑者,正在引領新一輪的世界工業和消費潮流。

  創新活力耀全球

  與安諾傑一樣,近年來常把「中國」掛在嘴邊的還有澳大利亞人弗朗西斯·高銳。這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關注中國,更多是由於中國近年來顯現出的創新活力。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國。」今年4月,來北京參加活動的高銳對記者說。

  更令人驚嘆的是中國專利申請量的井噴式增長。「在國際專利申請方面,來自中國的申請量一年內增長了44%,」高銳說,「中國的表現非同尋常。」

  創新在中國已經從指導理念轉化為自主行動,如火如荼。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今年8月發布的《中國企業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6》顯示,中國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活躍度逐步提高,超過40%的受訪企業有創新活動。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等機構發布的「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也顯示,中國在創新質量上再進一步,連續5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創新排行的「領頭羊」。在國內市場體量、知識型員工、原創專利、高技術出口,以及原創工業設計等單項指標方面,中國都排名第一。

  高銳指出,中國不僅在不斷提升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和質量,並且「正在把創新作為經濟戰略的核心」。美國《華爾街日報》用「雄心勃勃」來形容中國的創新舉動,並認為「這種創新可能最終讓全球經濟再次走上一條更快增長之路」。

相關焦點

  • 梁建章頂級期刊發文:老齡化將降低國家創業活力!
    網易研究局NO.416近日,攜程網董事局主席、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等學者在頂級經濟學期刊《政治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JPE)上發表聯合論文——《Demographics
  • 《中國科學》雜誌社、KeAi 期刊SCI學術指標再創新高
    剛剛,科睿唯安公布了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中國科學》雜誌社英文期刊SCI影響因子全面提升,平均漲幅達21 %,再創歷史新高。2019 IMPACT FACTOR2.302國際同學科排名Q2(35/91)近年來,《中國科學》雜誌社期刊學術指標屢創新高,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實現跨越式發展。
  • 附CDD 特輯期刊最新影響因子
    CDDpress特輯主要收錄CDDpress近期的優質內容,每月定期更新。特輯文章來自CDDpress旗下三本刊物: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Cell Death & Disease,andCell death Discovery
  • 促世界科技期刊創新發展 中外業界研討全球協同共治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重點活動之一,中國科技峰會——第三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10日至11日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中外業界代表相聚論壇,談全球合作、促協同共治,共商世界科技期刊創新發展大計。
  •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
    本報訊 近日,在2009科學傳播與自主創新論壇上,舉行了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基於ISI Web of knowledge 平臺的啟動儀式,這標誌著國家科學圖書館自主研發的CSCD通過ISI Web of knowledge平臺正式為國內外用戶提供服務
  •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19-2020年度來源期刊列表
    2019-2020年度收錄來源期刊1230種,其中中國出版的英文期刊229種,中文期刊1001種。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分為核心庫和擴展庫兩部分,其中核心庫908種;擴展庫322種。與2017-2018年度來源期刊列表相比,新增來源期刊74種:中國出版的英文期刊32種,中文期刊42種;取消來源期刊73種。從擴展庫升為核心庫的期刊66種;從核心庫降為擴展庫的期刊71種。
  • 《星際迷航3》曝特輯 進取號引擎大爆炸場面震撼
    2016全球頂級大製作科幻片今日片方發布了「摧毀進取號」特輯,特輯中展現了進取號遭受毀壞的壯觀場景,蜂群敵艦衝破進取號並重創進取號引擎,導致飛船失去動力,全體隊員生命危在旦夕。除此之外,隊員們與敵人激烈肉搏的精彩動作場面也在特輯中曝光,史波克手持相位槍與敵人對射,烏胡拉徒手制服兇惡敵人,都讓人對電影中震撼的動作戲倍感期待。
  • 《中國科學》系列5種期刊影響因子突破1.0
    日前,美國湯森路透公司發布了最新的期刊引文分析統計報告(2010),《中國科學》系列英文版期刊的SCI影響因子取得重大突破,8種期刊中7個影響因子上升,其中5種期刊超過1。繼《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去年突破1以來,今年又有4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超過1,分別是《中國科學:生命科學》(1.345)、《中國科學:地球科學》(1.271)、《科學通報》(1.087)、《中國科學:化學》(1.042),《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繼續保持上升趨勢,達到1.195。
  • 《國家科學評論》影響因子達到8.0 位列全球綜合類期刊第五
    《國家科學評論》影響因子達到8.0 位列全球綜合類期刊第五 2016-06-22 科學出版社 2014年創辦的我國第一份英文版綜述性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成為亮點之一,它的首個影響因子達到8.0,在全球綜合類期刊中緊隨《美國科學院院刊》,位列第5名。  NSR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主辦、《中國科學》雜誌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
  • 近20年全國大學頂級期刊論文數排名,與世界名校差距明顯!
    前兩天,自然指數網站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高校自然指數排名,國內高校表現異常搶眼,有17所高校進入了全球前100名。這個成績表明了國內高校在發表論文方面,還是有非常大的優勢的。但僅僅量大並不能說明什麼,核心論文尤其是頂級期刊論文數才是衡量一所大學科研成果的最好檢驗。
  • 《木星上行》發製作特輯 小雀斑親自上陣吊威亞
    今日,《木星上行》發布一款「再創巔峰」製作特輯,連新科奧斯卡影帝「小雀斑」也有大量的戲份在威亞上完成,而他在戲中獻出了出浴戲碼,大秀六塊腹肌。今日,《木星上行》發布了一款「再創巔峰」製作特輯,眾主創在視頻中出鏡,揭秘這部好萊塢史詩級科幻大片幕後的製作過程。米拉·庫妮斯稱讚《木星上行》是一部「細節考究的鴻篇巨製」,道格拉斯·布斯則表示:「這可能會是你看過最好的科幻片之一。」
  • 《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曝特輯 進取號引擎大爆炸場面震撼
    2016全球頂級大製作科幻片今日片方發布了「摧毀進取號」特輯,特輯中展現了進取號遭受毀壞的壯觀場景,蜂群敵艦衝破進取號並重創進取號引擎,導致飛船失去動力,全體隊員生命危在旦夕。除此之外,隊員們與敵人激烈肉搏的精彩動作場面也在特輯中曝光,史波克手持相位槍與敵人對射,烏胡拉徒手制服兇惡敵人,都讓人對電影中震撼的動作戲倍感期待。
  • 科技期刊「中國陣營」崛起
    促進中國科技原始創新、推動中國科學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國科學界在全球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高水平科技期刊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曾在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2012年回國擔任《分子植物》常務副主編,崔曉峰博士深切感受到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對於一流科技期刊培育的「生態效應」:上海高水平科研機構、一流高校雲集,去年上海科研人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自然》《細胞》上發表論文數量約佔全國30%。
  •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本刊已被SCI、SCOPUS、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等收錄,期刊最新影響因子為1.096。本刊已被SCOPUS、ESCI、DOAJ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等收錄。
  • 國產SCI期刊,到底有多牛!
    JCR影響因子6.277,位列全球64種多學科綜合類期刊第8位,國際綜合類期刊Q1區。位列中科院分區綜合性期刊1區。本刊主要發表納米研究領域具有原創性的世界一流科研論文以及世界頂級科學家撰寫的權威性、全面性的綜述論文,文章內容涉及納米研究領域的各個方面。快速的文章評審和出版是該刊的特點。創刊一年半即被SCI收錄,期刊影響因子穩步上升,2018年為8.515,在所屬的4個學科始終位於Q1區。目前有SCI、EI、SCOPUS等近20個資料庫收錄該刊。本刊曾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中國百強科技期刊等多項大獎。
  • 《地心引力》再曝幕後製作特輯 3D技術精妙絕倫
    《地心引力》再曝幕後製作特輯 3D技術精妙絕倫 時間:2013.12.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 國產高分化學、材料類SCI期刊盤點
    有鑑於此,國內能源材料化學領域的10本優秀SCI期刊,《國家科學評論》、《科學通報》、《納米研究》、《納微快報》、《中國科學:材料科學》、《中國科學:化學》、《綠色能源與環境》、《能源環境材料》、《能源化學》,小編對期刊做一個基本介紹。
  • 《侏羅紀世界》首曝製作特輯
    時光網訊 環球科幻巨製《侏羅紀世界》日前曝光了首支特輯「歡迎來到侏羅紀世界」,各位主創現身分享了自己當年觀看《侏羅紀公園》的感受,讓人回憶起22年前的那場「恐龍革命」。      特輯一開始,《侏羅紀公園》的畫面呈現在眼前,將人帶回1993年。該片可以說是電影技術的裡程碑之作,CG與模型相結合的拍攝手法也成為劃時代的標誌。男主角克裡斯·帕拉特回憶自己當初第一次看該片的經歷,表示震撼到不行,感覺好像真的置身於恐龍的世界中一樣。
  • 中國科學做對了什麼?-虎嗅網
    近年來,中國科學家在頂級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其他一些指標也表明,中國科學在近年來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就。但中國究竟做對了什麼才取得了如此成就?又做錯了什麼限制了自身的發展?2008年,在整個西方世界遭遇金融危機時推出的「千人計劃」針對海外正教授,大幅提升了中國人才吸引計劃的檔次。而2011年將「千人計劃」拓展到以博後為主的青年人,從而吸引歸國的數千名「青年千人」,以及他們的國內競爭者——「優青」「青年長江」「萬人計劃」等標籤人才——最終把中國的高水平期刊發文量提升了一個檔次。
  •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
    《星際穿越》曝「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金羊網  作者:胡廣欣  2020-07-31 如今影片即將重映,觀眾有幸再次見證這場令人嘆為觀止的銀幕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