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利用光的超表面效應動態控操光

2021-02-08 中國光學

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可編程的超表面,能夠控制光的空間和時間調製,這些光學元件很容易集成到其他設備中,從而為可調諧光學元件打開了大門。超表面是由金屬或半導體製成的超薄材料,可以調節光波的振幅、相位和偏振。然而,目前大多數可用的超表面本質上是靜態的,其光學性能在製造後就固定了。現在,來自東南大學的萬向等人開發出了一種數字編碼的可編程超表面,可以實時動態控制光。該數字編碼可編程超表面由具有相反相位響應的亞波長級數字編碼元件製成,能夠多通道直接傳輸近場信息,可應用於多種領域,包括可穿戴設備、自動駕駛、傳感、成像和顯示技術。

超表面對空間的調製效果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19-0169-3

相關資訊

Light: 超表面,將光玩弄於股掌之間

基於惠更斯超表面的艾裡光束髮生器



為了更好地為大家提供實時的實用信息

我們建立了一個「長光期刊粉絲群」

關於投稿、查詢稿件、學術交流等

大家可以在群裡相互交流

通過這個粉絲群

我們希望為大家建立一個交流的平臺

目前群內成員過多

所以需要進行審核進群

大家可以加「小編」的QQ(3064735960

請按如下格式備註

「長光粉絲+研究方向+碩博+職業+工作單位」

歡迎大家多多轉發分享哦

這是中國光學發布的第902篇文章。小編每日嘔心瀝血,搜集整理各種內容,只為更好服務大家,如果覺得有點意思就點個讚吧!或者轉發到朋友圈也能讓我們對自己的努力感到值得。

學習是一種信仰,分享是一種美德!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你就不會錯過花花世界裡那驚豔的一道亮光!

☞本文編輯:張光

☞文章來源:Light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超材料表面:光調製的最新方法
    研究人員證明了一種利用光束與等離子體超表面的相互作用,動態地在兩個維度上控制光束的新方法。傳統意義上,非線性光學材料可用來通過一束光動態地改變另一束光,但這種方法較慢,而且需要強束。近來,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相關於應用吸收能力很高的超表面。這種方法的優點包括:衍射極限級解析度,飛秒量級響應時間和使用低強度光束的能力。通過兩個光束在超表面上的增強幹涉和相消幹涉,光-物質間相互作用可以分別被增強和減弱。
  • 「麥圈效應」的深度開發:微小漂浮物的光控程序化組裝和重構
    科學家很早就發現了「麥圈效應」背後的科學原理,並利用在控制微小物體的組裝結構上。然而,以往的研究使用的組裝單元都是由非響應性材料組成,其幾何形狀固定不變。這意味著這些組裝單元一旦處於流體界面上,其組裝結構由其固有幾何形狀和表面潤溼性控制,無法主動調控組裝結構。
  • 利用全新量子顯微鏡,科學家首次觀察到納米光晶體內光的動態
    以色列理工大學近日表示,艾杜·卡米內爾教授及其團隊在量子科學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發出能記錄光流的量子顯微鏡,並利用它直接觀察束縛在光晶體內的光。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以色列理工大學研發的量子顯微鏡 大學網站 圖卡米內爾說,他們研發出的超快透射電子顯微鏡是全球最先進的近場光學顯微鏡,用它可將不同波長的光源以不同角度照亮任何納米材料樣品,並繪製樣品中光與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小組成員、論文第一作者王康鵬博士表示,這是他們首次真實觀察到光束縛在納米材料中的動態,而非依靠計算機模擬。
  • 能顯著減低脫靶效應?Synthego正在開發下一代光控 CRISPR技術
    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利用 CRISPR 基因工程化改造細胞、提供合成化 RNA 解決方案以及提供生物信息學。  公開資料顯示,Synthego 共計完成四輪超 2.5 億美元融資,投資方不乏 8VC、英特爾、Founders Fund 以及真格等知名 VC。  近年來,CRISPR/Cas9 已經迅速發展為醫學領域一種最具潛力的基因編輯工具,它是繼鋅指核酸內切酶以及轉錄激活子樣效應因子核酸酶之後的又一種工程化核酸內切酶,被喻為 「基因魔剪」。
  • 晶圓級超表面光刻技術
    近日,新加坡A*STAR微電子研究中心的Nanxi Li等人在Nanophotonics上發表綜述,總結了使用CMOS兼容的光刻技術來製備大面積納米結構超表面的最新工作,主要包括控制步長來光刻超表面器件的開拓性工作,以及採用沉浸式光刻技術製備超表面器件的工作,詳細的介紹了器件的製備步驟和器件性能
  • 光壓|Light pressure
    理解Ashkin的雷射陷阱就必須理解輻射壓,也俗稱光壓。光壓(light pressure)是指光照射到物體上對物體表面產生的壓力。這裡我要八卦一下,遠在1748年歐拉即已指出光壓的存在,可直到1901年由俄國物理學家列別捷夫首次測量出來。歐拉這位數學天才竟然還預測出了光壓的存在,如果他沒有不幸失明的話會不會在物理學界成為和牛頓一樣的奠基人呢?
  • 杜克大學研製出可通過光動態調節的電介質超材料
    當波通過表面時,超材料可以控制網格中每個位置的振幅和相位,這可以使得人們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操縱電磁波。在這項新技術中,每個網格位置都包含一個高只有50微米、寬120微米的微小矽圓柱體,圓柱體彼此間隔170微米。雖然矽通常並不是一種導電材料,但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稱為光摻雜的工藝過程中,使用特定頻率的光「轟擊」這些微小圓柱使其表面激發出電子,從而為典型的絕緣材料注入金屬特性。
  • 超表面雷射的超扭曲光
    雷射可以方便的在可見光波段進行輸出,提供一個緊湊的功率可擴展的光源,其利用內腔 結構介質來創造任意手性態的結構光。這一研究結果為超表面雷射的革新和應用開創了新紀元。由於光和超表面器件的互惠,光就會在每個雷射內部的循環旅行中返回到它的起始狀態。並且其系統內部TAM的保護就會得到維持。從腔輸出的模式可以僅僅通過旋轉J板的角度θ來進行簡化。這同改變極化的狀態幾乎是等價的。這一改變可以被超表面非常清晰的「觀察」到。於是,一個理想的模式結合就誕生了,這一狀態在以前是不曾採用雷射來實現過。
  • 超表面雷射的超扭曲光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研究人會研究出一個新的超表面雷射可以發射出高純、非對稱的超手性光 ,同時具有前所未有的在源頭上進行控制角動量的能力。一個新的超表面雷射可以發射出高純、非對稱的超手性光 ,同時具有前所未有的在源頭上進行控制角動量的能力。
  • 節能環保的光控照明燈
    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本文帶給大家一款的節能光控類,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可以固定在門上牆上,並且使用壽命長,安全節能,符合國家提出的節能環保理念。白天光線強,開關中的光控電路工作,將電路切斷。當光線變暗到一定程度電路接通,接通燈的電源,燈亮。再經過一個時延,燈亮幾十秒鐘後,單穩電路自動翻轉,燈光熄滅。  從光控開關的結構上分析,開關面板表面裝有光敏二級管,而光敏二極體的敏感效應,只有在黑暗時才起到作用(可用液晶萬用表測得數值)。
  • 當二硫化鉬遇見光
    現在,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這在實現二硫化鉬與等離子體(plasmonics )的合成,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材料對光的吸收率,以及光致發光特性。使用等離子納米結構提升太陽光電效果並不新鮮。早在2012年,普林斯頓大學學的研究者就開發出了一種等離子納米結構,此結構應用於採樣能電池,能夠使材料吸收照射到材料表面96%的光,並能提高光175%左右的電轉化效率。
  • 以首次直接觀察到納米光晶體內光的動態
    以色列理工大學近日表示,艾杜·卡米內爾教授及其團隊在量子科學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發出能記錄光流的量子顯微鏡,並利用它直接觀察束縛在光晶體內的光。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卡米內爾說,他們研發出的超快透射電子顯微鏡是全球最先進的近場光學顯微鏡,用它可將不同波長的光源以不同角度照亮任何納米材料樣品,並繪製樣品中光與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小組成員、論文第一作者王康鵬博士表示,這是他們首次真實觀察到光束縛在納米材料中的動態,而非依靠計算機模擬。
  • 稿件速遞|利用全息電介質超表面實現偏振切換光場渦旋線的打結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的趙建林研究團隊提出並通過實驗證明了一種電介質的全息超表面器件,可以在微納尺度上構造光學渦旋結和鏈。該器件可以通過改變入射光的偏振來切換兩種不同的拓撲結構。此外,利用數字全息幹涉法,準確地表徵了渦旋線的三維拓撲結構,並展示了這種超小場的拓撲保持演化特性。該工作有望促進結構光場在微納尺度上的應用,以及其他超小尺寸物理場的構建。
  • 亮點推薦 | 葉海峰團隊利用「光刀」實現基因時空特異性精準編輯
    客觀地說,無論在基礎研究中還是在臨床治療上,該技術的應用仍然存在很多較難解決的問題,包括:(1)由於Cas9表達的不可控性導致的脫靶效應,這會帶來嚴重、不可預估的副作用【2】;(2)無法實現時空特異性的精準編輯。
  • 聆聽光的聲音——光聲效應
    光聲效應用光照射某種媒質時,由於媒質對光的吸收會使其內部的溫度改變從而引起媒質內某些區域結構和體積變化;當採用脈衝光源或調製光源時,媒質溫度的升降會引起媒質的體積漲縮,因而可以向外輻射聲波。光聲效應的運用1、光聲譜技術。
  • 在光舞蹈的光孤子
    光孤子是一種非色散的波包,在非線性光學和其他非線性波系統中的關鍵特徵。理論家們早已預言,孤子可以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分子」,在一些相對簡單的實驗案例中已經都證實了這一特性。現在,德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已經進行了多次孤子分子光譜的分析,他們利用雷射諧振腔進行相應研究,獲得了孤子對甚至三胞孤子的動力學特性。
  • 虛空之美:原子層厚度超構表面光場調控
    超構表面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設計平面光學元件,例如超薄超構透鏡、超構波片、光速波前整形、超構偏振分束片、矢量全息成像等。隨著超構表面新技術發展,為亞波長尺度上實現光場調控提供了豐富的手段,使得設計新型超薄平面光學元件成為可能。儘管構建亞波長等離子體激元和全介質納米天線是實現亞波長尺度光場調控的有效途徑。
  • 華中科技大學:大幀數、高幀率超表面動態3D全息顯示新方法
    提出了一種基於空間信道超表面器件和空間光高速編碼系統的全新設計方法,實現了可見光波段目前世界最高幀率、並具有極大幀數的超表面動態3D全息顯示系統。近年來,隨著微納加工工藝的不斷提高,一類叫做「超表面(metasurface)」的新型平面光學器件進入了大家視野。研究發現,當物質結構尺度小於光波長時,會出現與宏觀條件下完全不同的光學調製作用。因此,使用亞波長結構,可以對光進行相位、振幅或偏振等多個維度的調製。由於強大的光學調製能力和豐富的調節自由度,基於超表面的新興光學研究領域也被譽為「工程光學2.0」。
  • 光控開關原理
    當然,這屬於聲光控開關,由於篇幅限制本文僅為大家講解有關光控開關的知識,關於聲控開關嘛。。請自行腦補。。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1853.htm  光控開關,顧名思義,是通過外界環境中光強的變化來控制開關的導通、截斷狀態。
  • 《Science》子刊:「光控開關」,讓分子分離更智能
    偶氮苯衍生物可以在紫外光或可見光下在順式和反式異構體之間進行光轉換。近日,來自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Suzana P. Nunes等研究者將偶氮苯橋接在柔性的1,4,7,10-四氮雜環十二烷構建塊上,以用作光控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