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二硫化鉬遇見光

2021-02-24 中科院物理所

大約2年前,MIT的科學家開始研究二硫化鉬(MoS2)在光伏材料方面的應用潛力。結果有些混亂。他們研究得結論是相關材料轉化效率值非常低,但另一項發現卻鼓舞人心:通過將三片二硫化鉬壓縮到一納米的厚度,這種材料能夠吸收10%的直射太陽光。這要比砷化鎵和矽所能吸收陽光高出一個數量級。

雖然這種新材料的發現令人鼓舞,但是這還與不足以讓所有人搖旗吶喊著要求使用二硫化鉬取代光伏和其他光電材料中的矽。

現在,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這在實現二硫化鉬與等離子體(plasmonics )的合成,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材料對光的吸收率,以及光致發光特性。

使用等離子納米結構提升太陽光電效果並不新鮮。早在2012年,普林斯頓大學學的研究者就開發出了一種等離子納米結構,此結構應用於採樣能電池,能夠使材料吸收照射到材料表面96%的光,並能提高光175%左右的電轉化效率。

等離子體基元利用,光子撞擊金屬表面密集電子時發生的震蕩。除了等離子體在光伏中的應用,等離子體基元還有很多其他的潛在價值,包括計算機晶片上的數據傳輸和進行高解析度的光刻技術。

根據《Nano Letters》的一篇研究,西北大學的團隊使用等離子銀納米圓盤陣列(plasmonic silver nanodisc arrays)能夠顯著提升二硫化鉬的光激發效應。

我們已經得知這些等離子納米結構有著能夠吸引和困住少量光的特性。Serkan Butun,一名博士後研究員說道。「現在,我們的研究表明,通過將銀納米片至於(二硫化鉬)材料表面,能夠增強12倍以上的光發射(light emission)。」

這種12倍的光發射(light emission)的提升,是由於等離子共振與光的激發和排放發生了耦合,這增強了光於納米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光發射增強效應,將使得二硫化鉬應用於發光二極體中。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不是故事的結尾。 該項目的負責人Koray Aydin在採訪中說道。還有能夠進一步提高光發射的方法,不過目前我們還沒有找到。目前最有效的增加光發射就是我們的超薄二硫化鉬材料了。

[王大蜀黍 via IEEE Spectrum]

來源:煎蛋


相關焦點

  • 光激發下單層二硫化鉬導電能力下降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單層二硫化鉬半導體在光激發下導電能力下降。利用這一新的光電導機制有望研製下一代激子設備。該發現發表在近日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眾所周知,電腦晶片及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矽半導體在光的照射下,其導電能力增強。
  • 二硫化鉬和黑鱗成材料學家新寵
    二硫化鉬,光學設備優選材料        在兩種材料中,二硫化鉬研究率先起步。二硫化鉬於2008年合成,是叫作過渡金屬二硫化物材料(TMDs)大家族的成員之一。它們和石墨烯的薄度近乎相同(在二硫化鉬中,兩層硫原子把一層鉬原子像「三明治」那樣夾在中間),但是它們卻有其他優點。就二硫化鉬而言,優點之一是電子在平面薄片中的運行速度,即電子遷移率。
  • 二硫化鉬的優點缺點有哪些
    二硫化鉬是輝鉬礦的主要成分。黑色固體粉末,具有金屬光澤。化學式為MoS 2,熔點1185℃,密度4.80g /cm(14℃),莫氏硬度1.01.5。4.由於二硫化鉬的摩擦係數低,所以在摩擦裝置之間產生的摩擦阻力小,可以節省電力。根據兄弟單元的測量,可以節省功率12%。 5.可以減少機械磨損,延長摩擦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設備零件的損耗,提高設備的出勤率。6.二硫化鉬潤滑的應用解決了技術關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
  • 二硫化鉬:為未來晶片變革提供新思路
    二硫化鉬(MoS2)因其獨特的單層原子結構和優異的光電特質,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替代矽,成為未來應用在半導體、電晶體和晶片等高精尖科技領域中的理想材料之一,因此,近年來科學家們對二硫化鉬的探索與研究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 鎢鉬時事|二硫化鎢與二硫化鉬性能對比
    二硫化鎢與二硫化鉬物理化學特性對比註:PSI=6.89×103Pa △二硫化鎢與二硫化鉬性能對比圖從上述的二硫化鎢與二硫化鉬性能對比圖來看,前者的綜合性能會更加優異後者,也可以說二硫化鎢能替代二硫化鉬和石墨的幾乎所有的應用領域,且用途更廣。
  • 六方氮化硼之單層二硫化鉬的定向外延
    據報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張廣宇課題組報導了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在六方單晶上定向外延單層二硫化鉬薄膜,並對薄膜特性進行了仔細研究。六方與二硫化鉬都具有三重對稱性,是具有原子級平整表面的絕緣體。所製備的薄膜由兩種取向的晶粒構成,兩種取向的晶粒彼此夾角為60度,兩種取向的晶粒在襯底上具有相等的能量最低態。
  • 鎢鉬時事|二硫化鉬:為未來晶片變革提供新思路
    二硫化鉬(MoS2)因其獨特的單層原子結構和優異的光電特質,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替代矽,成為未來應用在半導體、電晶體和晶片等高精尖科技領域中的理想材料之一,因此,近年來科學家們對二硫化鉬的探索與研究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 美國化學會本周分子檔案:二硫化鉬,潤滑劑,超導體,還有什麼?
    美國化學會本周分子檔案介紹了二硫化鉬。化學黨一起來了解一下!二硫化鉬的結構二硫化鉬[硫化鉬(IV),MoS2 ]是天然存在於礦物輝鉬礦中的無機化合物。二硫化鉬化學式二硫化鉬作為潤滑劑像大多數礦物鹽一樣,MoS 2具有很高的熔點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基於MoS2的超級電容器有3種不同的機制存儲電能:除了電化學雙層電容(EDLC)和贗電容二硫化鉬具有1T MoS2、1H MoS2、2H MoS2和3R MoS2多種晶體結構。
  • 在範德華力的作用下,科學家直接製造:二硫化鉬電晶體!
    例如,二硫化鉬(MoS2)的能帶結構在單層中直接帶隙為1.8 eV,而在體積上隨著間接帶隙厚度的增大而減小,原子薄層的二硫化鉬可以通過微機械剝離分離。但從機械剝離二硫化鉬製備光電器件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所有情況下,該裝置幾何形狀都受到剝落薄片形狀的限制,即使採用確定的衝壓方法也是如此。即使使用CVD(化學氣相沉積)技術,該設備製造也會受到生長在尺寸較小和物理性質不同島嶼上的材料阻礙。
  • 在範德華力的作用下,科學家直接製造:二硫化鉬電晶體!
    例如,二硫化鉬(MoS2)的能帶結構在單層中直接帶隙為1.8 eV,而在體積上隨著間接帶隙厚度的增大而減小,原子薄層的二硫化鉬可以通過微機械剝離分離。但從機械剝離二硫化鉬製備光電器件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將這種轉變歸因於蝕刻時產生的硫空位,光致發光和拉曼光譜研究證實了摻雜位移。與使用幾個製造步驟的方法相比,這種方法有幾個優點。首先,它將圖案和蝕刻結合成一個單一的步驟,而不是有兩個步驟的納米製造過程。
  • 半導體材料新希望——單層二硫化鉬研究獲重大突破
    張文豪說,單層二硫化鉬是全球科學家認為新世代半導體頗有潛力的材料,這次研究團隊發展出單層二硫化鉬及單層二硒化鎢的完美P-N接面,可望解決半導體元件製備關鍵問題。張文豪說,未來可廣泛應用於極度微小化的電子元件,尤其單層二硫化鉬具有極輕薄透明特性,有潛力應用在未來低耗能軟性電子與穿戴式電子元件,或手機應用中。
  • 【材料】ACS AMI┃具大量硫空缺與電子未佔據態之二硫化鉬及二硫化鎢複合材料修飾於矽微米柱應用於太陽能產氫反應
    二硫化鉬與二硫化鎢複合材料之矽微米柱陣列其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圖。二硫化鉬與二硫化鎢複合材料之矽光陰極之光電化學特性。二硫化鉬與二硫化鎢複合材料其鉬K邊緣與鎢L邊緣X光吸收光譜。MoS2-WS2之二硫化鉬成分為造成其優良催化活性之主因。
  • 進展 | 揭示二硫化鉬中晶界在催化析氫中的重要作用
    單層二硫化鉬是由兩層硫原子將一層鉬原子夾雜在中間形成類似三明治的結構,是一個具有直接帶隙的半導體。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二硫化鉬的催化活性主要來自於鉬截止的邊界,基面內催化活性很低。如何激活二硫化鉬基面的催化活性,提升其在制氫應用中的潛力從而推動氫能的發展,成為最近幾年國際上廣受關注的科學問題。
  • 二硫化鉬潤滑脂,石墨脂,外觀看起來基本一樣,究竟有啥區別?
    雖然二硫化鉬潤滑脂與石墨潤滑脂從外觀上看都是偏向於黑色的潤滑脂,但潤滑脂這個產品不能單從外觀去判別,需要從它們的物理性質去分析這兩者有什麼不一樣
  • 新型碗狀碳膠囊-二硫化鉬納米片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材料
    二硫化鉬具有1T MoS2、1H MoS2、2H MoS2和3R MoS2多種晶體結構。半導體性2H相二硫化鉬的電導率非常低(10−4 S/cm)。作為對比,採用溶劑熱法以(NH4)2MoS4作為鉬源和硫源,製備了層狀二硫化鉬納米片包覆的中空碗狀碳納米囊結構HCNB@MoS2(二硫化鉬位於碗狀碳空心膠囊表面)。
  • 新材料二硫化鉬曝光,性能堪比石墨烯,還具有帶隙
    打開APP 新材料二硫化鉬曝光,性能堪比石墨烯,還具有帶隙 發表於 2017-10-26 14:56:40   據媒體報導,中國科技大學郭國平教授研究組與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等機構學者合作,選擇新型二維材料二硫化鉬進行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在半導體柔性二維材料體系中實現了全電學調控的量子點器件
  • 物理所等轉角二硫化鉬石墨烯異質結的垂直電導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納米物理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張廣宇研究組博士研究生廖夢舟與北京理工大學姚裕貴研究組博士研究生吳澤文合作,結合掃描探針技術和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了堆疊轉角調控下的單層二硫化鉬/石墨烯異質結的垂直電學行為。實驗獲得的結果為理解堆疊轉角對異質結性能影響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 美研發出可大幅提高海淡效率的二硫化鉬薄膜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二硫化鉬高能材料可更高效地去除海水中的鹽分,通過計算機模擬各種薄膜的海水淡化效率並進行對比後發現
  • 3個原子厚度晶片原型誕生,二硫化鉬將重新推動摩爾定律
    二硫化鉬,這個超薄金屬、硫化物,擁有令人驚嘆的電子特性,或將成為石墨烯有力的挑戰者。kbvednc在摩爾定律在使用矽遇到無法逾越的障礙時,科學家們希望能通過二維材料,如石墨烯或二硫化鉬等來幫助摩爾定律繼續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