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十年,有什麼辦法使長江中下遊平原變得山清水秀?原因其實很...

2021-01-10 騰訊網

長江中下遊平原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遊沿岸帶狀平原,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國鄂、湘、贛、皖、蘇、浙、滬等7省市,素有「水鄉澤國」之稱,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水陸交通發達。

長江中下遊平原西起巫山東麓,東到黃海、東海濱,北接桐柏山、大別山南麓及黃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錢塘江、杭州灣以北沿江平原,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100~400千米,總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

主要由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皖蘇沿江平原、裡下河平原及長江三角洲平原等6塊平原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溫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長江中下遊平原是中國重要的糧、油、棉生產基地,亦為中國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為泛濫平原和濱海平原。漢江三角洲地勢亦自西北向東南微傾,湖泊成群聚集於東南前緣。洞庭湖平原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地勢北高南低。

鄱陽湖平原地勢低平,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水網稠密,地表覆蓋為紅土及河流衝積物。三角洲以北即為裡下河平原。

平原為周高中低的碟形窪地。窪地北緣為黃河故道;南緣為三角洲長江北岸部分;西緣是洪澤湖和運西大堤;東緣則是蘇北濱海平原。

長江中下遊平原區域內的長江天然水系及縱橫交錯的人工河渠使該區成為全國河網密度最大地區,區域內最主要的河流為長江及其支流漢江,,區域內河流多為衝積性河流。

長江中下遊平原區域內的湖泊中,以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的面積較大。它們對長江及其支流的作用最顯著,具有調節水量、延緩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兼具灌溉、航運、養殖之利。

2018年4月26日,習總書記在武漢講話當中指出,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要聯動發展。怎麼聯動?首先可以將長江中遊城市群與長三角城市群合二為一打造「長江中下遊大城市群」。這個大城市群,地理上是以「長江中下遊平原」為依託的。而平原地帶便於農業耕作、居住和交通聯絡,因此人口總是向平原集中,導致城市也向平原集中。如日本是一個島國,平原狹窄,僅佔國土面積的24%,最大的平原是東京附近的關東平原,其次是名古屋附近的濃尾平原和京都、大阪附近的畿內平原。日本的人口和經濟高度集中於這三大平原地帶。我國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只有長江中下遊和廣東地震極少。特別是長江中遊地區,基本上既無地震沙塵暴,也無颱風和海嘯。這些地方光、熱、水、土匹配最好,最適宜生產力布局和城市群生長。

2013年國家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的時候,安徽曾經糾結於到底是歸屬長江中遊還是下遊。從地理是看,是下遊;從經濟上看,是中遊。而形成「長江中下遊大城市群」之後,這個糾結或問題迎刃而解。2014年9月皖江城市帶正式劃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範圍,使得長江中遊城市群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完全連成一體。可以這樣認為,「長江中下遊大城市群」空間上已經形成,現在所需要的是官方和社會認可。剛才仇保興部長說城市群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人為「構成」的。現在「長江中下遊大城市群」空間已經形成一體了,算不算「生成」?我們是不是可以承認它?

一旦認可,它就取代波士華大城市群而成為世界第一大城市群。現在即使是經濟總量,也與波士華大城市群等量齊觀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後,波士華大城市群受到的衝擊很大,而「長江中下遊大城市群」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其GDP總量,按照現有匯率也已站上3萬億美元的臺階,如果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則早已超過波士華大城市群。

「長江中下遊大城市群」形成後,由於蘇浙滬地區已經很發達,發展重點應該是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省。從地方層面上講,湖北、安徽這兩個省是最早提「長江經濟帶」的。早在1988年7月,湖北省委就決定推進「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1995年8月,安徽省政府決定推進「長江經濟帶開發開放」。現在發展長江經濟帶,最不該忘了這兩省。

2013年9月國家發改委負責人在為國務院起草有關長江經濟帶建設文件的啟動會議上曾指出:之所以依託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原因是中國經濟要保持長期穩定增長必須「向內」使勁。我認為,建設「長江中下遊大城市群」就是向內使勁,就是培育新動能。長江中下遊大城市群一旦形成,不僅能讓長江經濟帶發展上一個新的臺階,而且可以促進中國經濟穩定增長至少20年。

相關焦點

  • 中央氣象臺:未來十天長江中下遊將有強降雨
    二、未來十天長江中下遊將有強降雨未來10天(6月10-19日),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江漢、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西北部和東部等地累計降雨量有50~150毫米,其中漢水下遊、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及廣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180~250毫米,局地可超過50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累計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7成,部分地區偏多2倍以上;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北部、華北北部、東北地區中北部等地累計雨量有10~20毫米
  • 暴雨為啥偏愛長江中下遊?這雨究竟得下到什麼時候?聽聽專家怎麼說
    7月8日9時,浙江新安江水庫9個洩洪閘孔全開洩洪,這是自1959年9月該水庫建成以來的首次。國家防總已將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中央氣象臺也於昨天18時發布了今年首個暴雨橙色預警……這雨到底什麼時候能停?暴雨怎麼下來下去總繞不開長江中下遊地區?
  • 三峽大壩防洪效果特別好,為什麼不在長江中下遊再建一座?
    三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最大的功能是錯峰防洪,其次的功能才是發電和航運,而近期長江流域的一個多月暴雨,讓三峽大壩狠狠的刷了一把存在感,因此有朋友就提議,既然三峽大壩效果那麼好,何不在中下遊再建幾座?
  • 大江大河中下遊平原原來是這樣形成的,是不是誤會黃河了
    世界上的陸地地形很複雜,主要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沼澤甚至是冰原冰川等等。地形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震、火山爆發、風蝕、流水衝刷等。我經常在想,在很久以前,每一個地方的地形應該是什麼樣,比方說華北平原,難道一開始就是平原嗎?
  • 長江是怎麼分段的,長江中下遊都以哪裡為界點?
    長江是咱們國家的母親河之一,與黃河及其他河流,共同孕育了偉大的東方文明。但是,你對長江了解多少呢?比如長江的某一段叫什麼名字?比如咱們經常看到的一個詞:長江中下遊地區,都是以哪裡為分界點的。在講長江之前,要講一下岷江。岷江當然和長江有關係,是長江的重要支流之一。
  • 冷空氣影響長江中下遊以北 颱風「科羅旺」影響南海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22~24日,受冷空氣影響,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北地區有4~6級偏北風,陣風可達8~9級,氣溫下降4~6℃,部分地區降溫可達8℃左右。冷空氣影響長江中下遊以北地區22~24日,受冷空氣影響,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北地區有4~6級偏北風,陣風可達8~9級,氣溫下降4~6℃,部分地區降溫可達8℃左右。內蒙古東部及東北地區的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江南、華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另外,21日新疆北部有小到中雪過程,山區局地大雪。
  • 未來10天全國大部氣溫偏低 長江中下遊等地多陰雨
    未來10天全國大部氣溫偏低 長江中下遊等地多陰雨2020-11-25 14:2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二、未來10天全國大部氣溫偏低&nbsp長江中下遊等地多陰雨未來10天(11月25日至12月4日),西北地區東南部、江漢、江淮、江南北部及四川盆地、貴州等地累計降水量有10~20毫米,部分地區25~40毫米;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6成;新疆北部和西部、西藏西南部和東部等地降水量有3~8毫米,局地超過10毫米;我國其餘大部地區無明顯降水。
  • 除了三大平原,中國最有價值五塊平原(盆地)
    眾所周知,中國有三大平原,分別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東北平原面積最大,相當於德國的總面積,約35萬平方公裡,由松嫩平原、遼河平原、三江平原組成。華北平原次之,約3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義大利的面積,由海河平原,黃淮平原,遼河中下遊平原組成。
  • 長江穿城而過的三大城市地勢圖,山城重慶,平原武漢,丘陵南京
    在我們古老的中華大地上,有兩條著名的「母親河」,北黃河,南長江。在其沿岸孕育了燦爛而優秀的文化,不計其數的村落,城鎮都依著河流而建。特別是大型的城市,其發展對於河流的依賴程度最高。它們一般都分布在河流的「東南西北」側,或者河流乾脆就穿城而過(這樣的城市還是比較少的)。
  • 河流入海都會製造平原,錢塘江為何沒將杭州灣變成平原?兩個原因
    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錢塘江的水量並不大,攜帶的泥沙量也不多,錢塘江年徑流量平均為291億立方米,長江則高達9600億立方米,錢塘江的水量只有長江的1/33,而且錢塘江多流經植被較好的丘陵山區,流經地區多為石質河床,因此含沙量較小,多年平均年輸沙量只有500萬噸。
  • 神秘的北緯30°,很多地方都是沙漠,為什麼我國是肥美平原?
    如果你了解世界各地的氣候,應該會知道北緯30°穿過的區域,有許多都是沙漠和荒漠地帶,但是到了我國,北緯30°穿過的卻是長江中下遊平原。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差別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北緯30°穿過的荒漠地帶都有哪些。
  • 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平原地形區」?分別分布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大多數海拔都在50米以下的平坦開闊地區,大多數平原都分布在河流中下遊地區和沿海地區,在世界地形類型中平原所佔的面積並不大,大約佔7.3%,但是世界上的大多數平原地形分布區都是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也是工農業生產集中的區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 長江中下遊溼地鳥類究竟有多少
    長江中下遊溼地鳥類究竟有多少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03日10:27  京報網-北京日報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據新華社南昌2月2日電(記者張敏)2日是世界溼地日,中國首次系統、全面地對長江中下遊溼地鳥類同步調查今天正式全面啟動
  • 中國四大平原:人口最多的是華北平原,你在哪個平原?
    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東北平原四周為山麓洪積衝積平原和臺地,海拔200米左右。北部臺地形狀保存較明顯,南部強烈侵蝕呈淺丘外貌。平原西南部風沙地貌發育,形成大面積沙丘覆蓋的衝積平原。平原東北端循松花江谷地與三江平原相通。
  • 亞洲十大平原都在哪?第一是東北平原7倍多,中國4大平原上榜
    第一是東北平原7倍多,中國4大平原上榜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路平原是世界五大基本陸地地形之一,指的是地面平坦或者欺負較小的一個較大區域,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平原主要有兩大類型,獨立型平原和從屬型平原,獨立型平原比如長江中下遊平原等,從屬型平原比如關中平原等。那麼亞洲十大平原都是哪?
  • 未來10天全國大部氣溫偏低 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遊多陰雨
    未來10天全國大部氣溫偏低 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遊多陰雨2020-11-24 15:11:00  水產養殖網二、未來10天全國大部氣溫偏低&nbsp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遊多陰雨未來10天(11月24日至12月3日),黃淮南部、江淮、江南北部及四川盆地東南部、貴州等地累計降水量有15~35毫米,局地超過50毫米;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3~8成,局地偏多1~2倍。新疆北部和西部、西藏西南部和東部等地降水量有3~8毫米,局地超過10毫米。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江西最主要水域、全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各水文站全線超警,至少有鄱陽湖康山站、星子站、棠蔭站、饒河鄱陽站四個水文站出現超1998年歷史洪水水位。在太湖流域,截至12日,太湖水位連續第15天超過警戒水位。3、未來幾天汛情如何?
  • 強降水致中國748萬人受災 長江中下遊未來十天再遇強降水
    強降水致中國748萬人受災 長江中下遊未來十天再遇強降水 2016-05-24 20:16: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央氣象臺:未來三天貴州至長江中下遊強降雨依然迅猛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6月20日以來,貴州、重慶至長江中下遊一帶出現持續性強降雨,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有100毫米~200毫米,局地可達250毫米~377毫米。中央氣象臺23日消息,此次貴州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來勢洶洶,未來三天,強降雨勢頭依然很猛並且雨帶將緩慢南壓。
  • 三峽大壩無法阻止長江頻繁泛濫的原因是這個
    現在長江水位上漲,導致長江流域抗洪壓力倍增,網上有很多人都說以前有某些人說過說過,三峽大壩建成可抵禦千年一遇的洪水,為什麼現在年年都有千年一遇的洪水?其實真的是網民冤枉人家了,大家去網上搜索一下長江流域,就能了解長江的洪水形成原因是什麼,三峽大壩也只能望「洪」興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