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水致中國748萬人受災 長江中下遊未來十天再遇強降水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強降水致中國748萬人受災 長江中下遊未來十天再遇強降水
2016-05-24 20:16: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 (記者 劉辰瑤)今年入汛以來中國南方已遭遇14次強降水,致748萬人受災。最新預報顯示,長江中下遊未來十天將再遇強降水。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消息,今年入汛以來中國江淮、江南、華南、西南等地連續出現了14次移動性強降水過程。截至5月23日,全國共有14省(區、市)480個縣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748萬人,因災死亡74人、失蹤12人,直接經濟損失約114.01億元人民幣。

  據國家防總新聞發言人張家團介紹,今年入汛以來,中國的汛情、旱情、災情表現為移動降水多、暴雨強度大;南方超警河流多、江河水量大;北方江河來水偏少、冬麥區局部旱情持續;部分地區洪澇災情較重四大特點。

  另據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自25日起,中國主要降雨區域將北移至長江中下遊一帶,西南地區東部、江南中北部、江漢、江淮等地的部分地區將進入降雨集中時段。上述大部地區在未來十天內,將有7~8天都處於降雨的狀態中,由於入汛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大部江河庫湖水位偏高,本輪降雨將進一步加重災害風險。

  具體來看,5月25日至27日,西南地區、江漢、江淮、江南及華南等地將先後出現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並伴有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過程累計雨量一般有30~70毫米,其中湖南北部、湖北東南部、江西北部等局地可達80~130毫米;主要降雨時段出現在25日夜間至26日,最大小時雨強20~40毫米。5月31日至6月2日,四川東部、陝西東南部以及長江中下遊地區還將有一次大到暴雨降雨過程。

  對此,24日18時,中國氣象局分別會同水利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預計,5月24日20時至5月25日20時,雲南南部、西藏東南部等地局地可能發生山洪災害;雲南西北部和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較高。上述部門提醒各地注意局地短歷時強降水引發的山洪災害,做好實時監測、防汛預警和轉移避險等防範工作,並注意防範強降水引發的地質災害,尤其是地質災害隱患點附近區域。(完)

相關焦點

  • 中央氣象臺:未來十天長江中下遊將有強降雨
    一、過去十天華北東北多雷陣雨 江南華南有強降雨過去10天(5月31日-6月9日),江南、華南及貴州南部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同期顯著偏多,大部地區累計降水量有60~90毫米,部分地區有120~200毫米,局地超過400毫米。
  • 中國氣象局:未來十天冷空氣頻繁 全國大部降水偏少
    中國氣象局:未來十天冷空氣頻繁 全國大部降水偏少 2019-12-04 16:59: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楷欣 責任編輯:張楷欣
  • 未來十天江南西南多降水 高溫伏旱將明顯緩解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記者王希、於文靜)來自中央氣象臺的消息,未來十天,我國南方大部降水頻繁,高溫天氣與雨水形成此消彼長的趨勢,江南、華南等地持續多日的高溫天氣有望暫時結束,但29日以後江南、華南等地還將出現較大範圍的高溫天氣。    據預計,未來十天,我國主要雨帶位於淮河流域、漢水流域、江南地區北部、華南地區西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
  • 梅雨期間,我國南方強降水為何此起彼伏?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今年長江中下遊一帶梅雨提前,像湖北省6月11日以來已持續出現兩次分散性的暴雨甚至大暴雨。這種差異引起了一些農民朋友詫異:既怕農田受淹,又怕雨量過少盛夏遭旱。黃智敏說,梅雨對於長江中下遊來講,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天氣氣候現象。由於副熱帶高壓北抬,其脊線在北緯20度左右維持,這一帶有源源移來的西南暖溼氣流,又因高空低壓槽東移不斷引導冷空氣與暖溼氣流對壘,形成準靜止狀態的梅雨鋒,不會很快消失,一旦西南有低渦沿中低層切變線東移,便易產生暴雨或大暴雨。因地形地貌乃至水陸、植被、城鄉差異,使得降水強度存在時空差異。
  • 南方暴雨破紀錄,洪澇災害致260多萬人次受災,更令人擔心的是…
    截至9日統計江西共有72.8萬人受災廣州增江河出現二十年一遇的洪峰超過警戒水位2.5米沿河低洼地段出現漫堤6月2日廣東陽江突降暴雨導致多地被淹送餐員只能下車推行6月9日惠州市龍門縣永漢鎮被洪水包圍在貴州7日7時至8日7時安順市、貴陽市等多地出現強降水
  • 未來10天長江上遊強降雨維持
    今天(1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未來十天全國降雨情況、「七下八上」期間氣候預測、近期防汛救災的重點提示。未來十天長江上遊強降雨仍「盤踞」華北強對流天氣頻發  6月以來(截至7月14日),全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總體偏澇。
  • 中央氣象臺:未來10天淮河流域多雨 南方降水減弱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記者 於文靜 王希)據中央氣象臺消息,8日,南方地區的降水將進一步減弱,強降水的區域呈片狀分布於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地區、黃淮、江淮及四川盆地等地。未來十天,主雨帶將位於淮河流域,9日至13日淮河流域將出現持續性降雨。
  • 長江中下遊暴雨致112人死亡失蹤 颱風尼伯特向中國靠近
    原標題:長江中下遊持續暴雨,多地防汛應急響應升至Ⅱ級  各地各部門全力防汛抗災(汛情追蹤)  本報北京7月4日電 (記者潘躍)6月30日以來,鄂蘇皖等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截至7月4日9時統計,強降雨導致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11省(市)遭受洪澇、風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已造成
  • 甘肅長江水系8月降雨量創新極值 流域周邊遭歷史最大降水
    圖為甘肅隴南市文縣受災情況。(資料圖) 甘肅省氣象局供圖中新網蘭州8月27日電 (記者 馮志軍)今年入汛以來,甘肅頻遭大範圍強降水襲擊,尤其是以被稱為「隴上江南」的隴南為主的長江水系降水量尤為猛烈。據甘肅省氣象局最新統計,8月以來,甘肅長江水系(白龍江、白水江、嘉陵江流域)的國家氣象站累積降雨量創同期新極值,流域周邊亦遭歷史同期最大降雨量。
  • 氣象局發布2012年《中國氣候公報》降水總體偏多
    2013年1月14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12年《中國氣候公報》。    《中國氣候公報》摘要顯示,2012年,我國氣候年景正常,降水總體偏多,氣溫接近常年,氣象災害種類多,局部地區災情重。    2012年,降水偏多,但時空分布不均;氣溫接近常年,但起伏較大。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全國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目前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後發生1號洪水。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其餘大江大河水勢平穩。
  • 長江中上遊地區持續降水形成洪峰,長江三峽首次開啟十孔洩洪
    當然,在夏季季節中,整個季風區並不是到處都在持續降水,而是有不同的時間段,這主要受到「鋒面雨帶」的位置移動影響。通常來說,每年春夏之交,鋒面雨帶位於我國華南地區,華南地區迎來一年中降水較多季節,而到了6至7月,鋒面雨帶會移到我國的江淮地區,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和淮河流域進入雨季,稱為「梅雨」季節。
  • 中國氣象局:未來10天長江上遊持續強降雨,致災風險高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焦翊丹7月15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2020年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獲悉,6月以來,南方地區出現了7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64%的縣(市)出現暴雨天氣,全國降雨情況呈現暴雨過程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積雨量大、暴雨強度強等特點。
  • 未來10天全國大部氣溫偏低 長江中下遊等地多陰雨
    :中國天氣網        瀏覽量: 473 次 我要評論 一、過去10天全國大部氣溫偏高&nbsp東北黃淮等地出現強降水過去10天(11月15-24日),東北地區東部
  • 未來十天全國天氣預報
    05月09日:未來十天全國天氣預報2018-05-09 10:00:00  來源:中國天氣網字體大中小江淮江南北部有較強降雨過程一、過去十天沿淮雲貴等地降水偏多 華北東北降水明顯偏少過去10天(4月29日至5月8日),沿淮附近、江淮、漢水流域
  • 風雲衛星探秘我國南方強降水背後的雲和輻射特徵
    來源:中國氣象新聞網中國氣象報記者李慧報導 今年6月以來,我國南方持續強降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的雲相態產品和風雲三號氣象衛星大氣頂射出長波輻射(OLR)產品,分別分析了南方強降雨發生期間我國上空混合雲與冰雲發生頻率以及衛星OLR與歷史同期監測數值的變化等雲和大氣輻射特徵。
  • 北極氣溫創紀錄與長江強降雨有何聯繫?氣象專家釋疑
    中國氣象局2020年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今日召開。會上介紹了造成今年降水異常偏多的主要原因,並對未來氣候趨勢進行預測。
  • 研究氣候變暖背景下我國降水特徵變化:降水集中程度是重要指標
    隨著全球變暖,極端事件頻繁發生,持續性極端降水和極端乾旱是中國乃至全球致災最為嚴重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之一。近50年來,我國總降水量雖然沒有明顯的極端化傾向,但平均降水強度呈增加趨勢。降水量概率密度函數通常呈偏態分布,即降水往往呈偏態分布,所以方差不適用於檢驗降水的離散程度。」陸爾介紹道。除了降水總量和強度外,持續時間、降水的集中程度和集中時期也是衡量降水特性變化的一個重要特徵。近50年來,中國地區的極端降水變化趨勢與全球的發展趨勢基本一致。其中,中國西部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以及華南沿海等地區的極端降水事件趨於增多。
  • 由於西南季風帶來的強降水,使孟加拉國和印度東北部地區洪澇嚴重
    洪澇災害已經造成孟加拉國18個地區225萬人受災,大量村莊和農田被洪水淹沒。持續多輪的強降水對印度東北部地區也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印度阿薩姆邦災害管理局7月19日發布公告表明,截止目前阿薩姆邦因洪水和山體滑坡等災害共造成了110人死亡,累計540萬人受災,大約有2400個村莊被淹,超24萬公頃農田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