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氣象知識普及率達76.4%

2021-01-13 人民網環保

原標題:我國氣象知識普及率達76.4%

本報南京10月23日電 (記者劉毅)記者從22日—23日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的第六次全國氣象宣傳科普工作會議上獲悉:近年來,中國氣象局把氣象科普納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和公共氣象服務,將氣象知識普及率作為實現氣象現代化的指標之一,全國氣象科學知識普及率穩步提升,2017年達到76.4%。

會議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氣象宣傳科普工作進展,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介紹,中國氣象局黨組已於10月19日印發《關於加強氣象宣傳工作的意見》,並且正在抓緊制定《氣象科普發展規劃(2018—2025年)》。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24日 12 版)

(責編:施麟、董菁)

相關焦點

  • 我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及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快速提升
    日前,我國寬帶發展聯盟發布了第十期《中國寬帶普及狀況報告》(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8203.9萬戶,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85.4%>,環比2018年第二季度提升3.4個百分點,同比去年同期提升12.9%;移動寬帶(3G和4G)用戶數累計達到129407.0萬戶(不包含移動通信轉售用戶),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到93.1%,環比2018年第二季度提升2.7個百分點,同比去年同期提升18.1%。
  • 工信部:2017年移動寬帶普及率將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工信部:2017年移動寬帶普及率將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5-05-15 14:03:38中新社發 楊可佳 攝   中新網5月15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上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議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尚冰表示,到2017年底,中國移動寬帶人口普及率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資費水平上,手機流量和固定寬帶平均資費水平將大幅下降。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從2020年4月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已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各臺站的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等觀測任務取消,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 氣象局:我國首部氣象百科全書編纂工作啟動
    《中國氣象百科全書》編纂工作啟動,這是記者11月15日在該書第一次總編委會會議上了解到的。該書是我國氣象行業的首部百科全書,將在傳播氣象知識、體現氣象業務、提高公民素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要求增強《中國氣象百科全書》條目框架、分類的準確性;加大氣象科普力度,增強可讀性;科學組織,明確責任,切實推進編纂工作的順利進行。
  • 《氣象知識》
    《氣象知識》雜誌1981年創刊(國內郵發代號2-482,國外發行代號BM430),是中國氣象學會主辦的全國唯一一本普及氣象科學知識的彩色科普期刊,《氣象知識》雜誌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已成為有社會影響力的行業科普雜誌。
  • 這份十三五氣象事業成績單告訴你
    今天(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鄭江平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氣象事業發展的情況。一、氣象觀測站網建設:近4萬個鄉鎮自動氣象站全覆蓋「十三五」期間,我國觀測站網建設取得歷史性進步,全國氣象監測能力穩步提升,綜合氣象觀測系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國1185個貧困鄉鎮實現自動氣象站全覆蓋;我國近4萬個鄉鎮已實現了自動氣象站的全覆蓋
  • 皮尤研究中心:美國消費電子產品普及率高達90%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使用手機拍照的人(76%)比用手機收發簡訊的人(72%)略多,但在所有年齡組中,這兩類「非語音」活動都是最受歡迎的功能。在15%沒有手機的美國人中,約有三分之一家裡至少有一部可以使用的手機。所以,總體而言,「90%的美國成年人(包括62%的75及以上年齡人群)家裡至少有一部可以使用的手機」。
  • 《氣象知識100問》由氣象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汪應瓊報導 日前,《氣象知識100問》由氣象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從科學普及角度出發,從最常見的氣象科普知識入手,以一問一答的方式,提取了公眾日常關心的100個最常見的氣象問題,並從氣象科學的角度給予回答。
  • 中國氣象局:「十三五」期間氣象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87.3%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丁亦鑫)記者從中國氣象局12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全國預警信息立體傳播網絡累計服務超過10億人次,公眾覆蓋率達87.3%。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氣象部門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工作機制,聚焦預警信息發布「最後一公裡」問題,建成國、省、市、縣四級相互銜接、規範統一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橫向匯集16個部門76類預警信息,實現預警信息1分鐘內到達受影響地區應急責任人、3分鐘內覆蓋應急聯動部門、10分鐘內有效覆蓋公眾和社會媒體。
  • 科普氣象知識
    近日,位於柯橋區氣象局內的氣象災害展示與體驗活動站迎來了首批參觀者,在「小球大世界」項目上,當大家通過光影技術,在直徑2米左右的碳纖維球體上,看到立體展現出來的氣象實時雲圖、全球地形地貌、全球衛星雲圖等內容時,紛紛驚奇不已。在天氣預報影視製作室,參觀者又體驗了一回「我是氣象播報員」,用一本正經、活潑搞怪、優雅含蓄等方式錄製了多版本的天氣預報。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4月1日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河北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已覆蓋全省6502公裡高速公路
    河北新聞網9月29日訊(田薇)從今天下午召開的氣象工作服務河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河北省氣象局圍繞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努力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解析度、針對性和時效性,目前,河北省已構建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和技術體系,0-72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1小時、1公裡,72-240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3小時、5公裡,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
  • 全國推普周開幕:我國普通話普及率超過80%
    記者從活動開幕式上了解到,目前,全國範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72%,「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達到61.56%。開幕式以線上方式在北京、烏魯木齊、和田三個城市同步舉行。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全國推普周領導小組副組長田學軍介紹,23年來,推普周作為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平臺發揮了積極作用。
  •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智慧氣象 數據秒回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後,觀測頻次、傳輸效率和數據量方面的提升,增強了我國氣象觀測「監測精密」的能力,將更好地滿足氣象預報服務需求,為實現「預報精準、
  • 《氣象奧秘(綜合知識卷)》:簡單之中彰顯真功夫
    原因很多:一是我是一名氣象工作者,了解科普工作的進展是我應該去做的;二是我的很多老師和朋友當中,有很多都在從事這項工作,比如汪勤模、王奉安、姜永育、王建忠、張海峰等等,他們都是我的好老師、好朋友,也是激勵我前行的好榜樣,了解他們的科普成果,在為他們感到高興的同時,也從他們的著作中學習更多的知識;三是我就是一位科普工作者,在很多雜誌上發表過一些科普文章,反響還都不錯,有些甚至引起了央視等媒體的關注
  •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 這些氣候與水知識你知道嗎?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 這些氣候與水知識你知道嗎?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沿江西部、沿淮中東部風能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較大,太陽能以淮北東部最為豐富,年輻射總量達450萬焦耳/平方米以上。記者:我省應如何開發利用空中雲水資源?胡雯:我省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水資源結構性、季節性緊缺。人工影響天氣是開發利用空中雲水資源的手段之一。
  • 科學網—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升級換代
  • 有趣的氣象知識
    河南商報小記者鄭州市金水區四月天小學二(8)班南宇彤    2019年11月24日,我和河南商報的其他小記者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鄭州氣象科普體驗館。    帶著老師提出的三個問題:霧霾是怎麼產生的、水有哪幾種形態、氣象預警的四個等級,我們開始了這次知識之旅。    在老師的講解下,我知道了霧霾是由霧和霾共同形成的,霧是由空氣中的水汽形成,而霾是由空氣中的粉塵形成。水的形態有三種:氣態水、液態水和固態水,它們之間不斷相互轉化,形成水循環。
  • 緬甸交通通信部:緬甸手機普及率超110%
    《今日商報》5月30日報導,緬甸交通通信部消息稱,目前緬甸手機普及率達110.43%,相較2016年的86.2%,增長了22%。2017/18財年緬甸手機用戶量為5680萬,比2016/17財年的5630萬增長了50萬用戶。
  • 4月1日!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全面自動化
    ,中國氣象局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氣象部門將對標「監測精密」要求,持續推進觀測業務體制改革、創新觀測技術,進一步優化調整觀測項目和管理權限、引導臺站業務人員轉型發展,促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氣象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