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正式通告:這次來到太陽系的物體是出自太陽系外的是首個星際彗星,同時也是人類所觀測到的第二位系外來客!
雖然這是迄今發現的第一顆星際彗星,但是它似乎和我們太陽系的彗星並沒有什麼區別,彗頭和彗尾,狀如掃帚。該天體目前被命名為彗星C/2019 Q4,於8月30日首次被發現。對其運行軌跡的後續觀察表明,這顆彗星正以一種單向的方式掠過我們的鄰居,而不是被困在我們太陽系中誕生的典型的環狀軌道中,也就是說它不會再出現。這將使它成為繼2017年發現的「Oumuamua」之後第二個被確認的星際物體。
Oumuamua(奧陌陌)的造訪如曇花一現,人們還未抓住它的尾巴,它卻即將離去。奧陌陌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系外天體,人們對它情有獨鍾,科學家預計3年後它將越過海王星軌道,就這樣瀟灑離去!
雖然上一次的突然造訪讓科學家們無法很好地理解「Oumuamua是由什麼構成的」。然而,通過現在這個物體,他們可以通過測量彗星周圍黏性物質的光信號來獲得這樣的數據。第一批C/2019 Q4的光譜已經在裡面了,它們看起來非常類似於我們太陽系中一類物體的光譜。這表明這些天體和星際訪客由或多或少相同的物質組成。
加納利斯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哈維爾·利桑德羅(Javier Licandro)在一份聲明中說:「其他行星系統中的彗星可能與太陽系的彗星類似。它們可能是由類似於導致太陽系奧爾特雲彗星形成的過程形成的。」
奧爾特雲是冰體的球形外殼,在離太陽很遠的地方包裹著我們的太陽系。當彗星從奧爾特雲中噴出並靠近太陽系中心時,我們就能看到它們。當太陽輻射蒸發掉彗星中揮發性更強的成分是,它們就會長出標誌性的毛茸茸的尾巴。此次發現的這顆彗星尾巴向太空延伸了15萬公裡,而該物體的直徑在2至16公裡之間。
研究小組使用加那利群島的一架望遠鏡在9月12日拍攝了這顆彗星,並使用安裝好的儀器收集了三種光譜,對彗星C/2019 Q4的觀測結果與一類太陽系天體的平均數據進行了比較。對這些光譜的初步分析表明,它們在某種程度上與太陽系某一特定天體群的光譜一致。這可能意味著,該物體來自的星系遵循著與我們太陽系及其彗星相當相似的配方。
現在科學家們有充足的時間來收集他們需要的大量觀測數據,以便更好地了解彗星是由什麼構成的以及它來自哪裡。與「Oumuamua」被倉促發現不同的是,天文學家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可以從地球上觀測到這顆彗星。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收集到更多關於系外來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