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藍曉科技:引領吸附分離技術創新應用 前瞻性布局

2020-11-23 全景網

全景網3月7日訊 藍曉科技(300487)2018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周四下午在全景網舉行。董事長高月靜在本次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深耕吸附分離行業多年,對國內外吸附分離技術的行業發展有著深刻的認知。公司吸附分離技術的創新應用將不斷結合新興應用領域需求熱點,從材料、裝置以及定製化的解決方案技術服務模式的靈活、多角度支持下,前瞻性布局,準確地捕捉市場方向,在環保化工、生物醫藥、溼法冶金等多個下遊應用領域達成儲備技術與市場熱點共振效果。 (全景網)

了解更多業績說明會詳情,請點擊:藍曉科技2018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

活動連結:http://rs.p5w.net/html/89216.shtml

相關焦點

  • NGK英國路演圓滿結束,未來科技布局看好NGK公鏈技術
    近日,NGK全球路演英國站在首都倫敦圓滿結束。區塊鏈業內專家、各投行精英、各市場節點代表、八大產業代表參加了此次路演。同時,英國經濟學人、每日郵報、金融時報等近百家財經媒體對此路演進行了大力報導。並且,區塊鏈業內專家Mark對此次路演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 我國柴油吸附分離技術推廣應用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杜燕飛)7月9日,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獲悉,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下稱海油發展天津院)聯合中國崑崙工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全球首創首套柴油吸附分離技術在山東濱州實現成功應用。
  • 中國首個「先進吸附分離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
    中國首個「先進吸附分離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北極星VOCs在線訊:2020年9月27日,「貝士德儀器」獎學金捐贈儀式暨「先進吸附分離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以下簡稱「創新港」)化工學院成功舉辦。
  • 氣體吸附分離技術與大氣汙染防治
    2 吸附分離技術治理廢氣技術基礎及過程  (1)氣體吸附分離技術基礎  氣體吸附分離技術是近年發展較快的一項新技術確定是否採用吸附法分離的主要依據為待分離組分之間的吸附等溫線,圖1為待分離組分A(汙染物)、B(非汙染物)的在溫度為t1或t2的吸附等溫線所示:  對於汙染排放物A如果與非汙染組份B吸附容量差別較大,則可考慮PSA技術(當然,有時動態吸附容量也是確定分離的一個依據,但在汙染治理中很少涉及);對於常溫(t1)下強吸附組份A不能良好解吸的分離,可考慮採用TSA或PTSA技術。
  • 「消息」我國首創柴油吸附分離技術成功應用
    7月9日,由中國海油旗下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下稱海油發展天津院)聯合中國崑崙工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全球首創首套柴油吸附分離技術在山東濱州實現成功應用。40萬噸/年柴油吸附分離制工業白油裝置全景據悉,搭載著該技術的全球首套工業示範裝置已在山東濱化濱陽燃化有限公司順利通過72小時滿負荷運行標定,產品質量全面合格,加工能耗等各項指標達到設計值,專有工藝及吸附劑、專利格柵內件和專用控制系統通過了嚴格的工業驗證。
  • 概念驗證創新大賽中科院力學所專場路演舉行—新聞—科學網
    來自中科院力學所的5個項目進行了路演,並接受評委的現場質詢。 為全力支撐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創新戰略高地,探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模式,打造中科院概念驗證體系,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在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海澱區政府、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的指導和支持下,探索打造「CAS概念驗證中心」,開展「智匯行動」概念驗證計劃。
  • 思謀科技榮獲2020品玩年度科技創新榜單 「年度人工智慧創新引領...
    品玩12月18日訊,2020品玩年度科技創新榜單已全面揭曉。在技術創新榜單中,思謀科技憑藉行業領先的新一代計算機視覺AI前沿技術,榮獲「年度人工智慧創新引領企業」稱號。思謀科技成立於2019年,是行業領先的新一代計算機視覺AI前沿技術公司,致力於AI視覺體系架構在智能製造、超高清視頻領域的落地應用。
  • 深圳優先布局尖端技術創新載體
    事實上,深圳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5G發展的重要陣地,在網絡建設、業務應用測試、終端產業化進程等方面均走在前列。 聚焦5G、人工智慧等尖端技術,深圳正從應用技術創新向基礎技術、核心技術、前沿技術創新轉變。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慧、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
  • 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移動通信技術實現「4G同步、5G引領」,TD-LTE完整產業鏈基本形成,4G用戶數達到7.7億,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我國主導推動的Polar碼被採納為5G增強移動寬帶控制信道國際標準,5G引領勢頭逐漸形成。自主設計的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油氣藏量提高採收率關鍵技術突破,支撐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超5000萬噸,實現再造了一個「西部大慶」。
  • 卓翼科技:堅持主業的同時,前瞻性布局5G、工業機器人、量子點材料...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8月26日訊,有投資者向卓翼科技(002369)提問, 公司是代加工廠?概念多多、有什麼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夠使公司成為一個高精尖科技公司?公司在堅持主業的同時,前瞻性布局5G、工業機器人、量子點材料、智能硬體等新興產業,以數十年製造經驗為基石,以雄厚的技術實力為抓手,引領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感謝您的關注。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 常德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孵化產業園項目路演暨投融資對接會舉行
    2月6日,常德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孵化產業園項目路演暨投融資對接會在常德高新區創 紅網時刻2月8日訊(通訊員 陳園)2月6日,由常德市科技局、市財政局指導,常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的常德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孵化產業園項目路演暨投融資對接會在常德高新區創+匯眾創空間舉行。常德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宗紅,漢壽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漢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裕軍,常德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袁成宇等出席活動。
  • 8大科創項目精彩路演,為創新坪山注入最前沿的技術及資源
    ▲8月8日,「Sci中加國際創新(坪山)中心運營啟動儀式暨新願景基金精選科創項目路演活動」在中加國際創新(坪山)中心舉行路演現場,8個來自加拿大及中國優秀科創項目帶來了精彩的展示,行業涵蓋半導體、生物醫藥、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而且還推動全球領先的加拿大HP-CIL代謝組技術平臺研究院和量為電子產品微弱信號無損檢測國家級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在坪山落地
  • 科技面對面!帶你了解新型電子光電子技術
    11月23日下午,新區舉辦劍橋大學南京科創中心國際技術系列路演(第二期)新型電子光電子技術專場活動,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在南京會場參加。此結構比現行開關電容結構提高至少 50%的功率密度,特別是在高電壓變比的應用場景,提高的功率密度可以大大減小變換器的尺寸,讓變換器在布局位置上更接近處理器(CPU 或者GPU),進而有效的減小傳輸功率損耗。高效的 48V 直流-直流變換器是 48V 直流供電的核心技術,未來採用 48V 直流供電的數據中心電源系統比傳統數據中心的能耗減小 7%以上。
  • 紅杉積極布局基因編輯技術 諾貝爾化學獎或引領基因編輯站上風口
    博雅輯因是一家致力於通過國際前沿的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多種遺傳疾病和癌症加速藥物研究以及開發創新療法的生物醫藥企業。公司目前具有以基因編輯技術為中心的四個平臺:針對造血幹細胞和T細胞的體外細胞基因編輯治療平臺,基於RNA單鹼基編輯技術的體內基因編輯治療平臺,以及從事靶向藥物研發的高通量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聚力實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行動,為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同時,立足科技創新行業優勢,協調省科技廳和省蜂研所幫助包保的柳河縣長安村發展養蜂產業,高質量完成行業脫貧任務,全面選派科技扶貧特派員,為精準脫貧提供科技助力。聚焦「效」字抓落實,創新引領發展。把主題實踐活動貫穿「加快推進新時代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十大行動計劃」工作全過程,積極引導全體黨員幹部激發出工作熱情和進取精神,全力推動科技創新。一是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轉化成績斐然。
  • 全球首創柴油吸附分離技術應用 可將油品轉化為化工品
    來源:新浪財經7月9日消息,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獲悉,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下稱海油發展天津院)聯合中國崑崙工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全球首創首套柴油吸附分離技術在山東濱州實現成功應用,標誌著我國基於「分子工程
  • 山東省數據應用(青島)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作品線上路演舉行
    半島記者 劉金震由山東省大數據局主辦,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承辦的山東省數據應用(青島)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作品線上路演活動近日圓滿舉行。參與路演活動的8支團隊作為大賽優秀團隊的代表,圍繞城市管理、城市交通等熱點問題提供了極具建設性意義的解決方案,展現出極高的應用價值。其中,「DataLife」、「同行」兩支團隊從城市交通治理切入,分別開發了智能交通雲控平臺和車聯網環境下智能交通輔助系統,直擊城市交通痛點難點,是旨在打造現代化路網協同的交通解決方案。
  • 長城汽車發展史:從技術追夢到科技引領
    1990年,年僅26歲的魏建軍正式接手長城工業公司(長城汽車前身),憑藉對「核心技術」的追逐與堅守,帶領僅有60人的團隊編織著「製造自主品牌汽車的夢」。通過不懈的探索與實踐,終於讓中國汽車工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轉變與升級。如今,更是依託雄厚的科研實力與前瞻性布局,讓中國汽車發生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質變。長城汽車堪稱中國汽車工業當之無愧的引領者。
  • TGN Talks國際項目路演會登陸中關村創新創業季
    10月20日,TGN Talks國際項目路演會在文津國際酒店精彩上演,來自香港科技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英國牛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等多個國內外知名技術轉移機構的專家和項目團隊,通過主題演講、專題對話、國際路演等豐富形式,生動呈現出國際創新創業發展新趨以及全球創新技術的轉移和銜接。
  • 鋯鉿材料技術創新與應用引領國家高端製造業升級
    鋯、鉿耐高溫、耐輻蝕及具有獨特的核性能,使得他們不僅在核軍工、核電等工業中可以分別用於反應堆包殼和結構材料、反應堆控制材料,而且在機械製造、化工石油、冶金、製藥、電子等領域也應用廣泛。核工業應用所需的核級鋯、鉿材料更是屬於稀有的金屬材料。現在我國核電用的鋯管及鋯合金材料由於受分離技術的限制,產品開發與應用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致使這一類材料至今仍依賴於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