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柴油吸附分離技術應用 可將油品轉化為化工品

2020-11-2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7月9日消息,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獲悉,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下稱海油發展天津院)聯合中國崑崙工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全球首創首套柴油吸附分離技術在山東濱州實現成功應用,標誌著我國基於「分子工程」理念開發的柴油吸附分離技術推廣應用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對推動我國煉化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今日搭載著該技術的全球首套工業示範裝置已在山東濱化濱陽燃化有限公司順利通過72小時滿負荷運行標定,產品質量全面合格,加工能耗等各項指標達到設計值,專有工藝及吸附劑、專利格柵內件和專用控制系統通過了嚴格的工業驗證。

海油發展天津院院長於海斌表示,吸附分離技術把汽、柴油作為製作化學品的原料,實現了油品中的化學組分「物盡其用,各盡其能」。通過工藝組合,可將汽、柴油高效轉化為市場緊缺的芳烴、烯烴、綠色溶劑等化工品,具有流程短、投資低、成本低、化工品收率高、產品方案靈活等顯著特點。

隨著新能源發展以及大型煉化項目的相繼投產,我國近年原油加工能力持續增加,2019年已達8.6億噸/年,產能過剩1億噸/年以上。同時,受高端化工產品需求增加的影響,烯烴、芳烴等基本化工原料的增長速度遠高於成品油,進口率超過50%。開發相關油化結合技術,實現油品的高值化利用,推動傳統煉化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已成為全行業關注的焦點。

於海斌表示,柴油吸附分離技術顛覆了傳統煉化產業的加工過程,創造性地分離燃油為純度更高的化學品,可有效提升油品的加工價值,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已經得到行業的廣泛認可。目前,該技術已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5項,國際授權發明專利1項。

據悉,海油發展天津院將進一步拓展這一平臺技術的應用領域,開發相關產業鏈延伸技術,打造油化結合的系列成套技術。(新浪財經 劉麗麗)

相關焦點

  • 「消息」我國首創柴油吸附分離技術成功應用
    7月9日,由中國海油旗下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下稱海油發展天津院)聯合中國崑崙工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全球首創首套柴油吸附分離技術在山東濱州實現成功應用。40萬噸/年柴油吸附分離制工業白油裝置全景據悉,搭載著該技術的全球首套工業示範裝置已在山東濱化濱陽燃化有限公司順利通過72小時滿負荷運行標定,產品質量全面合格,加工能耗等各項指標達到設計值,專有工藝及吸附劑、專利格柵內件和專用控制系統通過了嚴格的工業驗證。
  • 我國柴油吸附分離技術推廣應用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杜燕飛)7月9日,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獲悉,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下稱海油發展天津院)聯合中國崑崙工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全球首創首套柴油吸附分離技術在山東濱州實現成功應用。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
    煉油主要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各類燃料油、化工原料等產品,主要包括石腦油、汽油、煤油、柴油、瀝青、焦炭、潤滑油、液化石油氣等等;化工品生產主要指以部分煉油產品為原料,首先通過化學加工來生產以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和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進而以這些基本化工原料生產多種有機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的過程。
  • 氣體吸附分離技術與大氣汙染防治
    ;(2)變溫吸附法(英文名稱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簡稱為TSA)或變溫變壓吸附法(簡稱為PTSA)是根據待分離組份在不同溫度下的吸附容量差異實現分離,由於採用溫度漲落的循環操作,低溫下的被吸附的強吸附組份在高溫下得以脫附,吸附劑得以再生,冷卻後可再次於低溫下吸附強吸附組份。
  • 低溫冷凝結合吸附技術處理油庫VOCs的工程應用
    2.1項目簡介   該項目所在油庫臨江而建,是以批發銷售汽油、柴油為主的專業燃料公司。油品年轉運量約40萬噸,其中汽油約34萬噸,環境溫度介於0~40℃,蒸發損耗量達300噸以上,經濟價值高達百萬,並且油庫全部槽車已完成下裝式改造,氣體收集條件成熟。
  • 中國首個「先進吸附分離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
    中國首個「先進吸附分離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北極星VOCs在線訊:2020年9月27日,「貝士德儀器」獎學金捐贈儀式暨「先進吸附分離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以下簡稱「創新港」)化工學院成功舉辦。
  • 深度好文|全面了解脫硫技術相關內容 值得收藏!
    如用40%的NaOH可除去柴油中60%以上的硫醇及90%的苯硫酚,其中苯硫酚對油品的安定性影響很大。4、催化法在酞菁催化劑法中,目前工業上應用較多是聚酞菁鈷(CoPPC)和磺化酞菁鈷(CoSPc)催化劑。此催化劑在鹼性溶液中對油品進行處理,可以除去其中的硫醇。
  • [路演]藍曉科技:引領吸附分離技術創新應用 前瞻性布局
    董事長高月靜在本次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深耕吸附分離行業多年,對國內外吸附分離技術的行業發展有著深刻的認知。公司吸附分離技術的創新應用將不斷結合新興應用領域需求熱點,從材料、裝置以及定製化的解決方案技術服務模式的靈活、多角度支持下,前瞻性布局,準確地捕捉市場方向,在環保化工、生物醫藥、溼法冶金等多個下遊應用領域達成儲備技術與市場熱點共振效果。
  • 從工藝到簡史:一篇文章叩開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大門(滿滿乾貨)
    轉化工藝  2.1 石油化工轉化工藝:石油煉製與石油化工一體化  原油的常減壓蒸餾通常是石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擔負著原油初步分離的任務。原油經過脫鹽、脫水後,進入常壓蒸餾塔和減壓蒸餾塔,利用原油內各組分沸程範圍的不同,將原油分成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原料、裂化原料和渣油等。
  • 淺談石油化工VOCs治理技術
    VOCs治理已成為國內石化企業面臨的新課題,目前其技術路線主要分為源頭、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源頭、過程控制主要包括改進工藝,更換設備和防止洩漏為主的預防性措施,如洩漏檢測與修復(LDAR)技術;末端治理技術目前常用或已有實際應用的方法包括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燃燒法、生物法、低溫等離子體淨化法等。末端治理技術又可分為回收技術和淨化技術。
  • 化工汙水,常用處理工藝與技術
    2.1物理法及其應用進展 物理法指的是經機械、物理作用對懸浮物內包含的分水進行分離的一種處理技術,通常應用於廢水內漂浮物的清除,同時也可對廢水內包含的懸浮固體以及砂、油等進行清除。現階段,化工行業中應用較廣泛的物理化工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三種:其一為重力沉澱法;其二為過濾法;其三為氣浮法。
  • 抓住石化業綠色高質發展機遇 國產變壓吸附設備「火」起來
    近日,由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氣體分離設備分會、全國天燃氣化工與碳一化工信息中心變壓吸附網主辦的2019變壓吸附產業發展大會在山西省太原市舉行。來自國內科研院校、行業協會、設備生產企業及用戶企業等的100餘位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變壓吸附(PSA)是氣體分離領域最重要的技術之一,一直支撐著石化、煤炭、鋼鐵等眾多工業領域的高速發展。
  • 蘭州石化油品儲運廠積極應對極寒天氣全力增產低凝柴油
    周邊市場對低凝柴油需求量明顯攀高。為此,油品儲運廠以市場為導向,從組份配置、過程控制、精準調合、暢通銷路等方面入手,加大低凝柴油的調合生產。    從2020年1月至11月,蘭州石化油品儲運廠共生產低凝柴油10438噸,發運出廠12664噸,有效保障了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區的需求。    由於低凝柴油的質量要求比較高,各組份控制的精確與否,直接影響產品的各項指標。
  • 油品資訊|柴油的密度大好還是密度小好?
    可參考《車用柴油》GB19147-2009,《輕柴油》GB252-2000。1、規格及用途柴油按凝點可分為10#、5#、0#、-10#、-20#、-35#和-50#等7個牌號,氣溫低,應選用凝點較低的柴油,反之,則應選用凝點較高的柴油。0#柴油適合於風險率為10%的最低氣溫在4度以上的地區使用,表示其凝點不高於0℃。
  • 液態分子催化油脂轉化合成二代生物柴油技術成功量產丨轉化亮點
    近年來,中科院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科技成果不斷產出,並持續通過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為進一步增進公眾對中科院亮點工作的了解,同時促進院屬各單位進一步加強對成果轉移轉化的傳播推廣,特啟動「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篩選」活動。
  • 單波長色散XRF在油品分析領域的應用優勢及進展
    X射線用於檢測分析領域最多也是被大家所熟知的是X射線衍射技術,主要用於晶體結構解析、晶粒大小分析、物相定性定量分析等。X射線螢光分析技術(XRF)是X射線衍射技術發展的一個分支,根據光的波粒二象性,又可分為波長色散X射線螢光(WD XRF)和能量色散X射線螢光(ED XRF)。
  • 吸附樹脂在處理工業廢水中的應用
    吸附樹脂的優良性能,使其在有機汙水的處理方面成為一種不可取代的分離材料。苯酚廢水、農藥廢水、染料廢水是難於治理的幾種有機汙水。用樹脂法吸附廢水中的這些汙染物,不僅可消除汙染,還可通過洗脫實現資源的回收利用。
  • 催化柴油裡的二甲基萘,是卡住三種新材料國產化的原料
    將重質芳烴轉化為汽油、柴油或二甲苯,浪費了催化柴油中高附加值的萘系化合物,尤其是其中的甲基萘和二甲基萘。我國的柴汽比連續第九年下滑,從2014年的1.64下降到了2019年的1.17,柴汽比的下降給催化裂化柴油利用、產品結構調整帶來挑戰。國內三種新材料發展原料單體二甲基萘的緊缺,對催化裂化柴油再深加工利用,提取二甲基萘勢在必行,也將帶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 新車用生物柴油關鍵技術及應用鑑定成功
    近日,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在江西省南昌市江鈴國際大廈組織召開了由同濟大學、江蘇大學、上海中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 「複雜來源餐廢油脂制車用生物柴油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鑑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