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轉移」實驗成功 未來或可能實現科幻片畫面

2020-08-11 香江新媒體


「瞬間轉移」實驗成功,人類未來或許有可能實現科幻片畫面。(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60年代科幻電視劇《星空奇遇記》(Star Trek)中,太空人可以靠船上的傳送器,自由來往於星球與太空船之間。2002年,以澳洲華裔科學家藍屏開為首的研究隊伍,成功將一組帶有訊息的雷射由一處地方瞬間遙距傳送至另一處,向實現科幻電影中「瞬間轉移」的構想推進了一大步。

據《星島日報》報導,澳洲國立大學的科研小組宣布,他們成功利用「量子糾纏」的效應,將在一個光學設備一端的雷射束,瞬間在一公尺外複製出另一個同樣的光束,這個瞬間轉移的結果穩定而可靠。

藍屏開指出,量子傳輸可以令訊息的加密編碼百分百安全,因為即使在傳輸中被截收,對方得到的也只是一些沒用的訊息,只有在特定的接收器才能將訊息恢復。這種技術對銀行、財經機構和政府的資訊保密大有作用。

對新一代的超快量子電腦來說,這屬於革命性的突破,就像晶體關於傳統電腦一樣,量子電腦的速度,將會較現時電腦快上數百萬倍。這突破也可提升光纖通訊的速度和質素。

據報導,當時全球至少有6組專家正進行同類研究,其中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早在1997年就成功實現光子瞬間轉移技術。而丹麥的研究小組則於2001年宣稱鑽研出原子瞬間轉移的理論。然而,澳洲國立大學的這批來自澳洲、德國、法國、中國和紐西蘭科學家,則是首批能夠百分百準確進行轉移的科研小組。

根據量子糾結原理,人們無法從單一光束中直接取得其量子特性,卻可透過另一組光束來凸顯出當中的特性。於是,科學家便可藉此利用有關原理把特性作傳遞,讓「目的地」光子能瞬間複製「起點處」的光子,達致「瞬間轉移」的效果。

在《星空奇遇記》中,主角們經常利用「瞬間轉移」裝置,不消半秒便可自由往來於太空船和其他地方。藍屏開表示,新技術與上述情節雖有相似之處,但不盡相同。他們目前所能做到的,只能轉移光束中的「光子」,而非組成人體或其他物體的原子,因此距離傳送人類之路仍相當遙遠。

他表示,傳送人類在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的,但實際上這問題甚為複雜,科學至今仍未能將實物轉移。但他預測在未來,可能有人可以將單一原子轉移。

相關焦點

  • 「瞬間轉移」實驗成功 未來或可能實現科幻片畫面
    「瞬間轉移」實驗成功,人類未來或許有可能實現科幻片畫面。在60年代科幻電視劇《星空奇遇記》(Star Trek)中,太空人可以靠船上的傳送器,自由來往於星球與太空船之間。2002年,以澳洲華裔科學家藍屏開為首的研究隊伍,成功將一組帶有訊息的雷射由一處地方瞬間遙距傳送至另一處,向實現科幻電影中「瞬間轉移」的構想推進了一大步。據《星島日報》報導,澳洲國立大學的科研小組宣布,他們成功利用「量子糾纏」的效應,將在一個光學設備一端的雷射束,瞬間在一公尺外複製出另一個同樣的光束,這個瞬間轉移的結果穩定而可靠。
  • 未來人類可以實現超光速瞬間轉移!
    而未來,量子理論也為我們人類實現超光速瞬間轉移提供了理論支持!量子理論中,量子糾纏是僅發生於量子系統的現象!當各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它們擁有了整體性質,當其中的某個粒子狀態確定了後,其它粒子的狀態也能得到確定!愛因斯坦經常以「上帝從來不會擲骰子!」言論來表達它對量子理論的否定!
  • 瞬間轉移將實現?我國取得突破: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
    而說起瞬間轉移,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在許多科幻甚至是玄幻的小說中經常出現,那麼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瞬間轉移也將實現了?就在前兩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以及其他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
  • 科學家認為,人類能實現「瞬間轉移」,但是首先要能有一種儀器!
    相信有很多人看過科幻片的,也都看到過「瞬間轉移」這項技能,簡單來說「瞬間轉移」就像是人類從某一個地方,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突然改變位置,來到了距離很遠的地方。然而這一切也都是虛構的,但我們現實生活中「瞬間轉移」是無法完成的,畢竟人類是沒有像很多科幻片裡面的超能力,並且也沒有這種工具可以完成瞬間轉移,比如說像很多科幻小說當中所出現的傳送塔,甚至還出現過很多的傳送臺,站到上面就可以去往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 「人體」的瞬間轉移將實現?中國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瞬間轉移也將實現了?是的,你沒有看錯,瞬間轉移,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它與瞬間轉移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當然舉個例子相信大家就很好的能夠理解,就如同我們在看玄幻小說的時候,主人公通過傳送陣或者是其他方法能夠達到瞬間轉移。而現在利用量子糾纏的現象,同樣可以做到相同的效果。它不僅可以將物質的未知量子態精確傳送到遙遠的地,同樣還可以實現起始地和目的地的瞬間傳輸。
  • 星地量子隱形傳態成功 「瞬間轉移」不遠了?
    星地量子隱形傳態成功有什麼意義?是否意味著距「瞬間轉移」實現已經不遠了?華商報記者近日專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的湯衛東博士。湯衛東博士從事量子信息理論研究,2006年到2013年曾在潘建偉院士的研究團隊學習、工作多年。
  • 清華大學博士參與實驗 計劃實現「瞬間移動」
    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星球大戰》中的瞬間移動技術也許並不像看起來那樣遙不可及。幾名物理學家近日提出了一個計劃,利用「量子疊加」技術,實現生物記憶的瞬間轉移。  這一怪異的實驗由普渡大學的李統藏教授(Tongcang Li)及清華大學的尹璋琦博士(Zhang-qi Yin)共同提出。  他們建議使用機電振蕩器和超導電路來實現微生物量子態的瞬間轉移。他們還計劃創造一種」薛丁格的貓」的狀態,即一個微生物可以同時處在兩個不同的位置。1935年,薛丁格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理想實驗,其中的貓同時處於「活」和「死」兩種狀態。
  • 量子糾纏可能實現瞬間轉移,靈魂轉移卻無法達到,或許能轉移軀體
    如果要我選最想擁有的一種超能力,瞬間移動一定排在第一位。在科幻電影裡面,也有很多瞬移的場面,主人公無非利用超能力,或者是科學技術完成瞬移,將它搬到現實中討論,瞬間移動有實現的可能性嗎?我們可以藉由電影中使用的量子糾纏技術來討論其合理性。
  •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光子遠距瞬間轉移!麻省學者:邁向量子化...
    近兩年來,中國在量子應用上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繼在實驗室外實現了世界首次量子傳輸後,如今中國科學家已經取得進一步突破,成功將一顆光子從地球瞬間轉移到距離地表500km外軌道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上,這也是目前全球最長距離的量子糾纏實驗!這次實驗正是在我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上進行的。墨子號其實是一種高靈敏度的光電接收器,能夠檢測並接收來自地面基站發射的單個量子態光子。
  • 科學家研究"瞬間轉移" 實現物質複製和瞬間傳送
    據報導,工程師們大膽研究的是一種叫電子束無模成型的裝置,或稱作EBF3,這種裝置聽起來完全就是科幻片裡才有的東西。技術研究的帶頭人凱倫·特明格說道,「開始你只是畫出你想建造東西的一部分,然後一摁按鈕,你的東西就出來了。」特明格表示,EBF3很容易使人們想起電影《星際旅行》裡的場景,比如艦長皮卡德說道:「要熱的伯爵灰茶。」
  • 科幻電影中的「瞬間移動」,人類能實現嗎?
    《星際迷航》中瞬間傳送人類畫面 「量子瞬間傳送」技術 那麼,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沒有什麼技術,可以實現瞬間移動呢1982年,法國物理學家艾倫·愛斯派克特和他的小組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實驗,證實了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叫作「量子糾纏」的關係。「量子糾纏」最初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的,他認為,即便相隔很遠,兩個處於糾纏狀態的量子(之間並沒有任何常規聯繫)一個出現狀態變化,另一個幾乎在相同的時間出現相應的狀態變化。
  • 瞬間轉移可能嗎?這個想法太超前了,目前只存在想像中
    在電影《變蠅人魔》中,主角則通過瞬間轉移裝置,將自己化成一堆粒子密碼,然後在裝置的另一端還原。豈料期間卻因有烏蠅進入了裝置,結果使主角在還原時混入了烏蠅的基因,變成了怪物。幾年前由朱迪·福斯特主演的《超時空接觸》,也談到了超時空轉移。可見人們對這種技術的興趣歷久不衰。皆因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沒有任何東西可快過光速。
  • 唯一可以實現「瞬間轉移」的理論!
    同一時間點上,你如果在家,就不可能在公司,從公司到家只有兩條路,你只能經過一條路回家!選擇其中一個線路 就意味著不能選擇另一條線路。這些規則在日常生活中顯得極其平常,毫無爭議。但人們帶著這種宏觀尺度下的思維定式去理解微觀世界的量子運動 就會顯得摸不著頭腦!在微觀世界中 量子的運動極其詭異,只要我們不去測量它,那麼它就有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在微觀世界,量子不會像宏觀世界那麼守規矩。
  • 從神話劇到《星際迷航》,瞬間轉移到底科不科學?量子力學告訴你
    《星際迷航》中傳送人類畫面可回到現實中來,我們都知道,不管是神話劇、動畫片還是科幻片,裡面的很多劇情其實都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只是為推動劇情而做的虛構。但是,從科學角度來看,「瞬間轉移」或者「瞬間傳輸」有沒有實現的可能呢?今天我們從「量子糾纏態」的角度來聊聊。
  • 瞬間轉移技術,俄羅斯說20年內就能實現~
    自從科幻迷們看見柯克船長和史波克從企業號的甲板上消失、然後在一顆行星上重新出現以來,瞬間轉移技術就一直是科幻迷們的夢想
  • 一派胡言:瞬間移動有可能實現嗎?
    我們在定義這一概念的時候需要兩套衡量標尺,其一關於時間(瞬間),其二關於空間(移動)。本文暫且不討論瞬間移動與光速旅行所重疊的那一部分,只討論在正常時間邏輯下的空間閃現。我們可以在很多玄幻/科幻題材的小說/電影裡看到關於瞬間移動的情節。如果瞬間移動技術能夠在未來實現並廣泛應用的話,搖號限號?堵車搶票?不存在的。
  • 講真,科幻電影中的「瞬間移動」,人類能實現嗎?
    《星際迷航》中瞬間傳送人類畫面,圖片來源網絡「量子瞬間傳送」技術那麼,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沒有什麼技術,可以實現瞬間移動呢?1982年,法國物理學家艾倫·愛斯派克特和他的小組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實驗,證實了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叫作「量子糾纏」的關係。
  • 人類瞬間轉移可能性被科學家完全否定,全因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瞬間轉移或許永遠都無法實現。因為長期的實驗已經表明,關於粒子的數據都呈現出一種不規則的變化,即便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支持,也不能同時測出二者的真正數據。   極大的不確定性令科學家們表示十分棘手,這也就意味著,想要通過量子糾纏性進行瞬間轉移是不可能的。
  • 《異界》:戰鬥民族科幻片,畫面亮眼,結局還留有懸念
    之前寫《飢餓站臺》的時候,有個人私信推薦我看一部戰鬥民族科幻片《異界》,我答應了,不過今天才看完,拖延症確實很嚴重啊!戰鬥民族科幻片我看的並不多,比較有印象的是之前看過一部戰鬥民族版的復仇者聯盟《守護者:世紀戰元》,還有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蘇聯太空人搶救空間站的《太空救援》。
  • 「任意門」來了:全息投影瞬間轉移身體,實時交互,還能「召回」去世...
    來源:大數據文摘走進一扇門,把自己瞬間發送到世界上任意地方,見到最想見的人。疫情期間,哆啦 A 夢的 " 任意門 " 不知道讓多少分隔兩地的人心心念念。現在,一家位於洛杉磯的公司就開發出了這麼一個 " 任意門 "。不過這可不是真的讓你整個人瞬間轉移,而是把你用全息圖的形式發射到另一個地方。還是沒懂?